分享

江南古镇-南浔古镇

 职场华哥 2024-06-28 发布于浙江
前一段时间有个读者建议我来南浔看看,乘周末的时间在雨中游了一遍南浔,雨中的南浔人不多,也有一种独特的味道。
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
从上海出发走沪渝高速到南浔出口出,路程105公里,时间差不多1个半小时就能到,我们是8点出发,一路上车也不多,9点半顺利到达南浔古镇。
2023年1月18日,正式宣布南浔古镇景区向全球所有游客永久免票,其免费区域为2.18平方公里的古镇街区。
小景点联票为70元,包含小莲庄及嘉业藏书楼、张石铭旧宅、刘氏梯号、张静江故居、宜园等景点,也可以单独买景点,每个景点大概为20元左右。
乘船价格:水上巴士3元/人,30分钟/班,运营时间:9:30-16:00。停靠站点,丝绸码头站-张静江站-莲界桥站-十字港站
第一次来逛的小伙伴,建议按照,小莲庄——藏书阁——张石铭旧宅——刘氏梯号——广惠宫——辑里湖丝博物馆——春兰茶室——张静江故居——宜园——百间楼,路线游玩。
这条路线可以逛完古镇的主要景点,建议是购买联票,这样就能完整的看一下江南的古建筑的,体验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如果有时间也可以等到晚上,坐船游览古镇,灯光下的古镇又是一种味道,我们来的时候,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撑伞走在古镇的石板路上,听雨声滴滴答答顺着屋檐打在地上,偶尔一阵风带来一阵水汽,人就醉了。
南浔古镇景区占地面积34.27平方公里,东界至宜园遗址东侧起,西界至永安街起,南界自嘉业堂藏书楼小莲庄起,北界至百间楼
古镇以南市河、东市河、西市河、宝善河构成的十字河为骨架,其间又有许多河流纵横交错,街和民居沿河分布,随河而走,以南东街、南西街为串联,构成了十字形格局,街巷肌理完整,河道水系基本保存。
十字河两岸形成商业街道,既有傍水筑宇、沿河成街的江南水乡小镇风貌,又有众多高品质的私家大宅第和江南园林,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与大宅园林交相辉映的街区特色。
小莲庄是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古典园林建筑。属于南浔首富刘镛的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所在,位于南浔镇南栅万古桥西,北临鹧鸪溪,西与嘉业堂藏书楼隔河相望。
面积17399平方米。原为刘氏归榇暂殡寓园,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在池周补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启建家庙,历时四十载,于1924年完成。
园林以荷花池为中心,依地形设山理水,形成内外两园。
内园是一座园中园,处于外园的东南角,以山为主体。山道弯弯,半山苍松,半山红枫,枫林松径,山路回转,小巧而又曲折,宛然一座大盆景。
此园与外园以粉墙相隔,又以漏窗相通,似隔非隔,内外园山色湖光,相映成趣。
外园以荷池为中心,池广约十亩,沿池点缀亭台楼阁,步移景异,颇具匠心。
嘉业堂藏书楼,隔溪与小莲庄毗邻,系刘镛孙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因清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
嘉业堂藏书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原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系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现为公共图书馆和旅游景点。
藏书楼鼎盛时期的藏书全部为五十几万卷,号称六十万卷,共十六、七万册,至1949年藏书仅存十万册左右。其中:宋、元两代精椠一百四十九部,其中完整的一百另六部;《永乐大典》珍贵孤本四十二巨册;《四库全书》(翁覃溪手纂)原稿一百五十册。
藏书数量之巨大,最著名的是《清实录》和《清史列传》两部书的底稿,均在北京国史馆内,为刘氏出资专人花数年时间,把这两部书全部抄回来。
藏书楼不仅藏书,还聘请专家刻印书,用的是红梨木书版,共有三、四万块。刻印书有《嘉业堂丛书》、《求恕斋丛书》等,共二百几十种,约三千卷。
张石铭旧宅,又名懿德堂。前临古浔溪,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式各式楼房150间。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楼群的经典建筑。
百间楼位于南浔古镇东百间楼河两岸。百间楼河东起东吊桥,北至栅桩桥。百间楼沿河蜿蜒而建,长约400米,为明代万历(1573—1620)礼部尚书,南浔人董份所建。百间楼因两岸傍河建楼百间,又架长板石桥连接两岸故称为“百间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