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不烦恼,青春我自护”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社工客 2024-06-28 发布于广东

一、背景介绍


目前,大刘镇现有登记在册留守儿童106人,父母外出期间,留守儿童基本上都是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

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到,20.56%的儿童有时会受到过欺负或人身伤害,6.54%的儿童经常会受到过欺负或人身伤害,并且认为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是别人的故意挑衅和自己的胆小怕事。

儿童的成长是人生中重要的阶段,尤其是他们正处在生命发展阶段中脆弱的时期,更需要家庭、社会的关爱,和正向引导。

孩子们对于自我保护类的活动,大多数孩子希望可以参加安全、法律类的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社工特组织开展此“成长不烦恼,青春我自护”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小组。
 

二、分析预估



(一)理论分析

1.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进行直接经验的学习,以及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进行间接经验的学习。

本次小组中,将学习理论运用于小组环节设计中通过PPT及视频教学、角色扮演、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分享等,帮助他们在观察学习、模仿和自我调节过程中获得经验技能,提升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2.认知行为治疗理论

在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基础上,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服务对象不良认知的心理疗法的总称。所谓不良认知,是指扭曲的、不合理的信仰或观念,往往导致服务对象情绪失常或行为表现不当。

在此次小组活动过程中,通过改变小组成员的错误认知,减少校园欺凌、日常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二)服务需求分析

调研反馈,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期间,由于爷爷奶奶文化程度较低,身体健康不佳或者精力不够,部分儿童缺乏有效的监护和管理,有受到过他人的欺负或人身伤害的情况;

由于他们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缺乏成长引导,家庭在孩子出现故意挑衅他人的错误行为,或者孩子们遇到伤害或欺负时,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正确处理;

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相关课程开设不足或者课程开设流于形式,不符合留守儿童的生活实际,他们难以从中获得相应的正确价值引导,形成完备的安全法制意识和知识。

受的教育不够,心理教育不重视,思想不全面,对人对事不能理性的看待,导致“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安全成长、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

部分儿童在调研中反馈,希望可以接受关于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三、服务目标



(一)总目标

招募调研中经常会受到过欺负或人身伤害的留守儿童参与,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显性、隐性侵害进行识别,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学习遭受侵害后的自护方法,引导孩子们遇到欺负或伤害时的正确处理方法,对于受伤害的儿童及时介入,提供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

(二)具体目标

1.让组员掌握3-5个日常基本用电、防火、交通、居家等安全知识。

2.让组员通过情景演练,能够学会使用2-3个防侵害自护方法。

3.让组员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错误认知,对侵害说NO。

4.让组员通过活动,提升抗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三)小组基本情况

小组名称:“成长不烦恼,青春我自护”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小组

活动小组性质:教育性小组

小组开展时间:2024.1.26-2024.2.6 共六节

服务对象:辖区内留守儿童

参与人数:10人
 

 

四、小组过程


(一)小组计划

单元

单元(节)名称

单元(节)目标

主要活动内容

1

开出友谊新花朵

1. 促进组员之间的相互熟悉,消除陌生感;

2. 建立初步专业关系,建立信任;

3. 了解小组的主题,参与制定小组契约,形成小组规范;

1.签到;

2.社工介绍小组目的、活动内容及自我介绍;

3.破冰小游戏“抓手指”;

4.通过抽卡将组员分成2-3组,让搭档之间相互识认识,了解兴趣爱好后,相互介绍自己的搭档,促进组员相互了解;

5.头脑风暴: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分享小组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则,社工带领共同商定小组契约,选小组长,鼓励大家在今后的小组活动过程中遵守小组契约;

6.进行问卷前测,了解组员活动前安全自护知识掌握情况;

7.邀请组员分享本节活动感受,回忆小组内容;

8.通知下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服务对象签反馈表并合影留念。

2

日常安全知多少

1. 增进组员之间、工作员的相互认识、了解,增强小组凝聚力,提高组员的小组认同感。

2. 让组员掌握3-5个日常基本用电、防火、交通、居家等安全知识;

1. 签到;

2. 带领组员回顾上节小组内容,介绍本节小组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对着自己的小伙伴的名字,兴趣爱好的方式,加深组员之间印象。

3. 互动小游戏:“大风吹”;

4. 互动讨论:社工引导组员讨论分享;(你都知道哪些日常的安全知识?生活中遇到不安全的事情怎么处理的?是否知道紧急救助电话?)

5. 社工通过PPT分类讲解用电、防火、交通、紧急呼叫救援等等安全知识,并通过故事举例方法如何运用;

6. 有奖竞答:针对讲解的安全知识进行现场提问,加强儿童掌握;

7. 邀请组员分享本节活动感受,回忆小组内容,社工简单总结;

8. 通知下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服务对象签反馈表并合影留念。

3

对校园霸凌说NO

1. 了解校园欺凌的多种形式;

2. 让90%以上的组员通过情景演练,能够至少学会使用1-2个防霸凌自护方法,遇到校园欺凌积极寻找应对方式;

3. 让组员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错误认知,对霸凌说NO;

1. 签到;

2. 带领组员回顾上节小组内容,介绍本节小组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加强组员对安全知识的掌握;

3. 头脑风暴讨论:你了解什么是校园霸凌吗?你是否遭遇过或见过校园霸凌?

4. 观看校园霸凌宣传教育片,分享自己的感受;

5. 社工讲解校园霸凌的多种形式,改变自己错误认知,改变自己错误认知,提高组员对身边校园欺凌事件的敏感性,不做欺凌者,不成为受害者,也不做旁观者;

6.  情景模拟,遇到校园欺凌时该怎么做,使小组成员有对校园欺凌的直观感受,以及如何应对校园霸凌的方法,加深学习印象;

7. 邀请组员分享本节活动感受,回忆小组内容,社工简单总结;

8. 通知下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服务对象签反馈表并合影留念。

4

快快远离陌生人

1. 知道什么是陌生人,如何对待陌生人;

2. 让90%以上的组员通过情景演练,学习如何应对陌生人,提高组员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1. 签到;

2. 带领组员回顾上节小组内容,介绍本节小组内容。

3. 观看《如何对待陌生人》安全视频,观看后社工引导组员讨论分享观看后的感受,社工总结并引出活动的主题;

4. 社工通过视频、PPT相结合,为组员讲解关于陌生人相关知识内容,让组员了解什么是陌生人?如何对待陌生人?

5. 情景模拟:遇到陌生人怎么办?

6. 邀请组员分享本节活动感受,回忆小组内容,社工简单总结;

7. 通知下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服务对象签反馈表并合影留念。

5

我的身体我保护

1. 让组员了解生命的源头和两性结合的过程,知道两性身体的差异;

2. 观看视频,让组员了解并掌握身体警报内容;

1. 签到;

2. 带领组员回顾上节小组内容,介绍本节小组内容。

3. 互动小游戏:泡泡糖

4. 思考讨论:由游戏中的身体部位引出活动的主题,带领观看动画视频《我从哪里来》,展示生命的整个过程,了解自己的身体;

5. 观看《防性侵儿童教育动画》,让组员掌握“眼睛警报”、“手警报”、“嘴警报”、“独处警报”、“拥抱警报”;

6. 邀请组员分享本节活动感受,回忆小组内容,社工简单总结,提前告知组员小组活动接近尾声,让组员有心理准备;

7. 通知下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服务对象签反馈表并合影留念。

6

成长有我,不烦恼

1. 巩固、分享已掌握的知识,关注离别情绪。

2. 让组员通过活动,提升抗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1. 签到;

2. 带领组员回顾上节小组内容,介绍本节小组内容。

3. 互动小游戏:天气预报;

4. 绘画:我的梦想,分享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该怎么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5. 每个组员分享自己参与小组活动以来学到的知识,所做的改变;

6. 进行问卷后测,了解组员活动后安全自护知识掌握情况;

7. 邀请组员回忆小组内容,分享活动感受,社工简单总结,告知组员小组结束;

8. 服务对象签反馈表并合影留念。

(二)小组过

1.小组准备阶段

在小组筹备期,根据社工前期入户调研及对辖区留守儿童群体背景资料的收集了解,确定了小组主题,通过入户、村中招募了10名组员参加该小组。根据所确定的组员以及小组确定的目标进行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共开展六节小组活动。

2.小组前期

社工作为小组的中心,承担着引导者的角色,介绍小组基本情况,开展游戏互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敢于表达,促使组员与组员之间、组员和社工之间相互认识、熟悉、消除陌生感,快速的融入小组当中。并共同制定小组契约,约束组员行为,提高小组工作的成效。

3.小组中期

组员相互之间已较熟悉,彼此互动加强。社工通过引导观看视频、情景演练、聆听分享等形式,让组员主动内化,由组长带领引导组员进行实操讲解,组员都非常积极投入,使组员们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发现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这个时候要以组员为中心,社工扮演好协调者、观察者、支持者等角色。

4.小组后期

随着小组活动的进行,小组成员的凝聚力、归属感逐渐提高,组员们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


随着小组的推进,社工提前预告小组活动即将结束,让组员做好心理准备,在小组的最后一节与组员一同回顾整个小组历程,这也能较好的缓解了组员们对小组结束的不舍情绪。
 

 

五、小组评估



1.评估主体

社工及小组成员

2.评估对象

小组组员

3.评估内容

(1)组员掌握安全自护知识、自护方法的目标完成情况,

(2)组员的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错误认知,有利于组员后续的发展。

(3)组员参与度以及满意度。

4. 评估方式

(1)过程评估:①评估小组成员的到场次数、投入程度;②评估组员每小节的改变及收获。

(2)结果评估:①问卷前后测结果,达到活动目的;②满意度问卷调查指标达到90%;
 

六、专业反思



(一)社会工作者在小组过程中,成功承担了引导者、协助者和组织者的专业角色,并且能够尊重服务对象的意见,对服务对象的自我表达都给予鼓励和肯定,这些都能激发服务对象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社工应更多的从小组中抽离出来,充分激发小组的内能,后续活动中,应该更多的给予组员自我发挥的空间。

(二)社会工作者要关注每一位服务对象的心理和情绪。当服务对象出现挫败情绪和心理时,他们会选择退出小组活动。此时,社会工作者需要寻找恰当时机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联系,舒缓服务对象的低落情绪挖掘自己的优势,鼓励其继续参加小组活动。

(三)小组过程中,社工应聚焦组员的具体需求,确保活动的环节设置丰富且多样化。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适时引入游戏互动、视频观看、情景模拟、知识问答、分享讨论等儿童感兴趣的方式,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提高活动的吸引力,贴合组员的实际情况,以更好地满足留守儿童对于安全的需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