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现高血压 低血钾就是原醛症?如何诊断是关键!

 尚振奇 2024-06-28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快快收藏!



撰文丨陈舟医生

肾脏除了净化血液,以及排污排尿之外,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除了自身分泌激素调控别的器官外,也可以成为一个靶器官,被别的器官所调控。
肾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肾脏、心脏和血管的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该系统激活是很多常见病理状况的中心环节,比如:高血压、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
 
先上一个图,大家来总体感受一下这个系统拥有的复杂成员与强大功能。
 
图片
图1:RAS全家福(图片来源Uptodate,作者陈舟重绘)

传统观点认为,RAS的核心是“AGT-Ang -Ang”这根轴,它始于肾素使其底物血管紧张素原(AGT)分解,止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其受体相结合,发挥一系列作用,比如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结合,可以收缩血管、促进钠被重吸收、促进醛固酮分泌等等
 
接下来展开说一下,几个重要成员和肾脏相关的功能:

AGT:主要由肝脏合成,它是肾素的唯一底物。脑部、大动脉、肾脏、肾上腺和脂肪组织也可产生AGT,不过肝脏是AGT的主要来源
 
图片
图2:肾脏的球旁细胞(图片来源Uptodate,作者陈舟重绘

肾素:由肾脏入球小动脉中的球旁细胞分泌。肾脏灌注不足(由低血压或容量不足引起)以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是刺激肾素分泌的主要生理因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ACE由血管内皮细胞中生成,它可以催化血管紧张素Ⅰ(十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八肽)。这种转化在肺部最为广泛,当然肾小球以及其他很多组织中也存在ACE。

AngⅡAngⅡ通过与2种特异性AngⅡ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即AT1R和AT2R。其作用大多由AT1R介导,包括经典的收缩血管作用、刺激醛固酮释放、增加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以及许多有害作用(比如:纤维化和炎症)。

重点说一下它与AT1R结合,可以发挥两大作用:

  • 收缩血管AngⅡ可引起微动脉血管收缩,使得全身血管阻力增加,从而使体循环血压升高

  • 促进钠和水的重吸收AngⅡ首先可以直接刺激肾近端小管增加钠的重吸收,其次还能通过诱导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来间接刺激肾脏集合管增加钠的重吸收

当人体出现低血压或低血容量时,通常会刺激肾素分泌,通过以上两种作用基本上可以实现快速逆转。
 
醛固酮:醛固酮是一种肾上腺甾体激素,可影响多个组织,在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AngⅡ是刺激肾上腺醛固酮分泌的最强效因素。在肾脏,醛固酮可以增加远端小管中上皮钠通道的表达,导致水、钠重吸收以及钾离子分泌,具体机制可以看下图。这些作用会促进细胞外液容量扩增、血压升高、血清钾降低,以及在醛固酮生成过量时引起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标志特征为低钾血症)。
 
图片
图3:远端小管中钠离子和钾离子转运的示意图(图片来源Uptodate,作者陈舟重绘
 
钠的再吸收过程:小管中的钠离子通过钠通道进入细胞,再由钠-钾-ATP酶泵出细胞,进入到毛细血管。

钾的分泌过程:主要由钠-钾-ATP酶泵入细胞,再由钾通道排到尿液中。此外,阳离子钠被重吸收进入血液,使肾小管的管腔带有负电,从而为钾向管腔分泌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梯度。

醛固酮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的钠通道数量和钠-钾-ATP泵的数量,导致钠离子重吸收增加和钾离子分泌增强

药物的应用:钠通道抑制剂通过直接抑制钠通道,减少水钠潴留;螺内酯和依普利酮是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可以发挥保钾利尿的作用。

下面我们再聚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在临床实践中,这个系统非常的重要,出现问题时会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这个病可以占到5%-10%高血压病因,因此,很多指南主张通过测定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而不是测血钾水平)来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素和醛固酮临床上怎么测定?


肾素


目前临床上可以测定肾素的活性和浓度,两者相关性较好,虽然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更耗时,但有条件时应优先测定PRA,而不是血浆肾素浓度(PRC)

●PRA是一种间接测定肾素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酶动力生物测定其生成AngⅠ的能力,根据Ang的生成速率由此计算PRA。

●PRC通过直接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肾素前体和肾素。

正常值:坐位受试者的清晨PRA正常范围为1-4ng/(ml·h),即0.8-3.0nmol/(L·h)。相应的PRC为8-35mU/L。


醛固酮


采用放射免疫法可以测定血清醛固酮浓度(PAC)。

正常值:对于不限制钠摄入量的正常受试者,坐位时的清晨血清(和血浆)醛固酮浓度为5-30ng/dl(140-830pmol/L)。

在临床实践中,很多因素会影响醛固酮和肾素水平,通常大多数医学中心,抽取的是清晨下床活动且直立体位患者样本。
 

什么患者需要检测肾素和醛固酮



1.高血压合并低钾血症;

2.严重、顽固性高血压;

3.高血压合并肾上腺结节、肿物;

4.高血压合并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5.小于30岁就出现了高血压,继发性可能性大,建议测;

6.家族性高血压,有中风家族史;

7.持续性低钾血症。

图片
图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排查流程图(图片来源Uptodate)

 如何判读肾素和醛固酮的实验结果?


1.醛固酮增高,肾素降低(源头在肾上腺,肾素受到抑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多见于肾上腺的腺瘤、增生、肿瘤。

2.醛固酮增高,肾素增高(源头在肾素):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多见于肾动脉狭窄、肾素分泌性的肿瘤。

3.醛固酮降低,肾素降低: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也会表现为高血压、低钾、代碱),比较少见,比如:Liddle综合症

警惕:若高血压患者存在PAC升高至≥10ng/dl(277pmol/L)而肾素水平低下[PRA<1ng/(ml·h)或PRC低于正常下限],则提示可能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C高、PRA或PRC低)。

那么,确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需要哪些条件



此处补充一个实用的知识点:在临床上测肾素,除了可以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还可以帮助降血压,指导药物选择:

1.比如说,降压治疗已经用了RAS抑制剂,此时若测得肾素值高,说明RAS系统是被激活的,需要进一步加大抑制剂量。

2.如果测肾素降低,应该针对容量,应用利尿剂,加大剂量,或者换更强的利尿剂

参考文献:
[1]Overview of the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Uptodate ,2022
[2]Diagnosis of primary aldosteronism.Uptodate,2022

责任编辑:月亮



征  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