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个昏君,却让国人从跪坐改成端坐,算历史贡献吗?

 where5 2024-06-28
图片
他在位期间诛杀权宦,刻印“熹平石经”,为儒经提供定型文本,推动印刷术的雏形“拓印”问世,又创办世界第一所文艺专科学校“鸿都门学”,推动文学艺术发展,开辟了世界教育史的新纪元。有点好皇帝的影子。
但是,他又公开标价卖官,崇尚异域风情,常穿奇装异服,大修宫室,信用宦官十常侍,兴起第二次“党锢之祸”,终激发黄巾起义。
他就是我国历史上最爱玩cosplay的皇帝,经常在大臣面前表演异域风情,被人称为“聪慧异常,却亲小人,远贤臣”的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
关于他无论是推动经济文化发展,或者昏聩无能,咱们今天都不聊。今天只聊一下他喜欢异域风格的这部分内容。
《后汉书·志第十三·五行一》: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此服妖也。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汉灵帝特别痴迷异域风情,于是他经常穿异域服饰,吃异域美食,弹奏异域箜篌,跳异域舞蹈,无论是衣食住行,全都按照异域风格来。
不光他本人如此,他还影响了很多人,京都洛阳的达官贵人们也纷纷跟风模仿,一时间整个洛阳城到处是异域风情,越来越多人穿着奇装异服招摇过市。    
好多人初次来到洛阳后,仿佛就跟进入了西域一样。
而洛阳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结果被汉灵帝搞得像外国,因此《后汉书》批评汉灵帝是“服妖”。
不过任何事都是有利也有弊,汉灵帝崇尚异域风情也是如此,阴差阳错之下,竟然也给中国人民做出了一项影响深远的巨大贡献。
图片
在汉灵帝崇尚的异域风物中,西域的“胡床”最后成了最受人们青睐的一件家具用品。
“胡床”并不是床,而是一种能够折叠的轻便座椅,也就是我们现代人常说的折叠凳。它的到来对中国来说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坐具革命”。
在“胡床”到来之前,中国人的传统坐具叫做“支踵”,而“支踵”的做法是双腿跪地,屁股坐在上面,简称跪坐。    
图片
这种坐具虽然减轻了跪坐时膝盖和腿部的压力,但跪坐这种做法总体来说仍然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而“胡床”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汉人跪坐的陋习。
目前史学界主流观点认为,“胡床”应该是起源于古埃及,目前所见最早的“胡床”文物出土于古埃及法老王图坦卡蒙的墓中。
东汉时期,胡床由古埃及经西亚、中亚辗转传入中原,深受汉灵帝的喜爱。
汉灵帝作为时代的叛逆者,早就对中国传统的跪坐十分反感,于是崇尚异域风情的他在穿奇装异服的同时带头开始坐“胡床”,从而影响到了贵族阶级以及全国。
京都洛阳的达官贵人们纷纷跟风效仿,于是“胡床”很快就风靡全国,取代“支踵”成为了汉人主要坐具。
同时,跪坐这种落后的风俗便逐渐退出了中国历史长河。    
图片
汉灵帝通过推广“胡床”,通过坐姿的改变促进了汉人腿部血液循环,提高了汉民族身体素质,使得汉人身高在东汉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增高,这对汉民族来说是不是大功一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