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和浩特地名:土左旗北什轴乡的27个村名来历

 易海圣峰 2024-06-28

北什轴乡:位于土默特左旗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察素齐镇东南约20公里处,东与三两乡为邻,西与铁帽乡相连,南接塔布赛,北与毕克齐、兵州亥、此老乡交界。乡政府驻北什轴村。全乡辖27个自然村。

北什轴:村。位于察素齐南20公里,乡政府驻地,该村原名“旦州板”,意为管家人的房子。清乾隆年间,由山西迁来阎、彭二家居住,因受洪水的威胁,村民们在村北修建一庙,遂称为“什日轴”,即“庙”的意思,后演变成“什轴”。为了区别南北村名,自清代以来又名为“北什轴”。

东南什轴:村。此村位于北什轴东南2.5公里处,按龙王庙钟文所记,在乾隆年间已有蒙古族人居住,叫“可可套立盖”,意为“青色的山丘”(农人称南梁子),因位居北什轴村南,在清代以来称为“南什轴”。又因居住分散,形成东西二片居民,于1958年以村中南北路为界,将东片居民以北什轴为方位,更名为“东南什轴”。

西南什轴:村。因该村位于东南什轴村西,故名。

东什轴:村。清代时,李氏一家由山西迁来居住,称为“一间房”,亦称“陈家营”、“郎家营”,又名东小营子。在1985年名为“东北什轴”,在位于北什轴东1.5公里,在地名普查前,以北什轴为方位,更名“东什轴”。

刘家营:村。清乾隆年间,该村因山西刘氏一家先迁居此地,得名刘家营。

点尔素:村。清乾隆年间,水磨沟村一户蒙古族迁居该地的枳机滩上,得名“点儿素”,意为“有枳机的地方”。

出彦:村。清乾隆年间,这里有蒙古族牧民居住。初称“出印巴什”,后演变为“出院”,为绰音的谐音。“四清”时改为“布音”。1982年改为“出彦”。

卡台基:村。清代建村。以卡特立召而得村名。俗称康台基,后演变为现名。

圪什贵:村。清朝初年,该村建有庙宇,有一执法喇嘛居住而得名。“圪什贵”,系“执法喇嘛”的职称。

主根岱:村。明朝年间,该处是蒙古族驻牧地,水草丰美。清乾隆年间形成村落。主根岱,意为“有草滩的地方”。

西红岱:村。清雍正年间,该村因位于此地河谷西岸而得名。“红岱”,意为“河谷”。

东红岱:村。该村因坐落在西红岱村东,故名。

后红岱:村。位于西红岱村北,得名后红岱。

南海流:村。此村位于中海流村南,故名。

中海流:村。该村位于低洼多水处,曾有水獭,故得名。海流,意为“水獭”。后冠以方位。

北海流:村。此村位于中海流村北,故名。

南新营子:村。清乾隆年间,山西芦、常、张、李四户在此居住,形成村庄,因房子简陋,俗称“破营子”。后更名南新营子。

麻合理:村。清乾隆年间形成村落。这里曾是土默特蒙古族麻嘎德喇嘛的封地,故以人名得村名。

大圪贲:村。清朝初年,这里是蒙古族牧民根报的驻牧地。乾隆年间,山西芦、韩、赵三户迁此定居,形成村庄,以人名得村名根报。后演变为现名。

小圪贲:村。清乾隆年间,山西李、池、史三户迁居此地,盖有三间房,形成村落,俗称“三间房村”。后因与大圪贲村相邻,更为现名。

前合理:村。清乾隆年间形成村落。查哈勒喇嘛在此建有喇嘛庙,得名“喇嘛营子”,亦称“查哈勒”。后演变为现名。

后合理:村。此村位于前合理村后,故而得名。

巧什营:村。巧什营,即“朝习尼板申”,意为“崭新的房子”。清乾隆年间,七炭板村一户蒙古人迁此盖房子定居,俗称“朝习尼板申”。后演变为现名。

波林岱:村。波林岱,即“波勒圪台”,意为“喜庆礼物或吉祥预兆”。清朝初年,蒙古人在此放牧,形成村落,以村名为“波勒圪台”。后演变为现名。

赵家营:村。清乾隆年间,山西赵氏先迁居此地,形成村落,故得名。

南百只户:村。清乾隆年间形成村落。这里曾是喇嘛洞白斯胡郎格隆之管辖地。以人名得村名“白斯胡郎”。后演变为“白只户”。1982年冠以方位。

沙梁子:村。清咸丰年间,南园子村刘氏迁居此地,形成村庄,因位于该地沙梁处,得村名沙梁子。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呼和浩特市分册)》1985年5月

资料整理:黄翔,网名“阴山小虫”,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九原博物馆 理事、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