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避开P53的判读误区

 binho900 2024-06-28
图片

P53基因结构域的复杂及基因突变的不确定性,导致其给免疫组化在临床应用的判读和诊断中带来了很多麻烦,不是简单的核定位,可以核定位,也可以是细胞浆,当然更有可能是核浆都阳的,所以不能简单的阴阳来对其进行判读与诊断。

P53不同表达模式

图片
图片

图1. Barrett相关异型增生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标本。A、过表达模式,表现为弥漫、强阳性着色。B、缺失模式,完全不着色,背景为野生型着色,作为内对照。C、鳞状上皮基底层为强于下方柱状上皮的野生型着色。D、食管黏膜下腺体中散在单个弱阳性的细胞。C和D、野生型模式,表现为比null模式强、但比错义模式弱的任意程度细胞核着色;其着色程度从弱至强均可,与增生程度相对应。

图片

图2.子宫内膜中P53表达的不同模式。A、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样癌显示p53表达的正常野生型模式,伴有可变比例的肿瘤细胞核染色,强度可变。注意,这种野生型模式不应报告为“阳性”。B、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样癌,3 级,过表达,几乎所有肿瘤均显示强染色细胞核,与中心成纤维细胞的内部控制相比要强得多。注意,有一些细胞质背景表明这种染色非常强烈,但这不应被解释为异常的细胞质模式。C、子宫内膜浆液性癌显示完全p53表达缺失,内部对照显示中度至强但可变的染色。D、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样癌显示细胞质p53表达,内部对照(间质和正常子宫内膜腺体)显示核野生型模式,细胞质模式伴有相似强度的核染色。

图片

图3.肺的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转移至肝脏, p53为胞质着色,仅散在细胞核有着色。胞质着色的模式(本例确定有TP53的DNA结合结构域突变I254fs,变异等位基因频率90%)。

P53免疫组化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1.胃肠道病理

Barrett食管中的异型增生:低级别中≥80%、高级别中几乎全部可见突变型着色;

非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风险分层:2-5%存在突变型着色;

无蒂锯齿状病变中细胞学异型性的诊断:25-33%可见突变型着色;MLH1缺陷型病变中比例更高;

胰胆管肿瘤的诊断(尤其小活检标本中):约50%为突变型着色,其他生物学标记可能作为补充;

可能可以用于胃炎和特发性炎症性肠病中异型增生的诊断:尚不完全清楚。

图片

图4A-D,无蒂锯齿状病变伴异型增生。A、显示锯齿状多个碎片的低倍显微照片息肉。B、其中一个碎片的高倍率图像显示了右侧一个以核放大为特征的区域,假性分层和粘蛋白耗竭。C、MLH1免疫染色全过程显示完整的染色。D、p53免疫染色显示与苏木精和伊红细胞学发育不良相关的异型性区域相对应的错义突变模式。

2.泌尿道病理

区分尿路上皮原位癌和反应性尿路上皮:p53联合CK20和CD44a一起检测。

图片

图5.A-D,尿路上皮原位癌与反应性异型性的免疫组化。A、患者的膀胱活检复发性尿路上皮原位癌。B、CK20免疫显示散在的伞状细胞中染色(正常结果)。C、CD44s免疫显示扩展/全层膜染色(典型的反应性异型性)。D、p53免疫染显示信号增加,可能是被归类为野生型或不确定/模棱两可。鉴于其他染色的结果,这些染色支持反应性病因,p53被解释为野生型。

3.妇科病理

区分高级别浆液性癌(突变型着色)和低级别浆液性癌(野生型着色);

区分高级别浆液性癌(突变型着色)和3级的子宫内膜样腺癌(一般为野生型):在卵巢,则p53联合WT-1一起检测;子宫内膜中突变型着色的情况下,也需联合一组指标;

区分外阴分化型上皮内肿瘤(突变型着色,有时候为基底层过表达的着色)和反应性鳞状黏膜(野生型表达)、高危型HPV相关病变(基底层不着色);

区分平滑肌肉瘤、子宫未分化肉瘤(一般为突变型着色)与遗传学定义的子宫间质性肿瘤(几乎均为野生型着色)。

4.神经内分泌病理

区分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一般为突变型着色)和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3级(几乎总是野生型):p53联合Rb、Ki-67、SSTR2及其他标记物一起检测。

5.血液病理

支持套细胞淋巴瘤中母细胞亚型和多形性亚型的识别,并有独立的预后不良意义;

支持低级别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转化的识别;

检出TP53突变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有预后意义和治疗意义;

在大B细胞淋巴瘤中有预后不良意义:尚不完全清楚。

图片

图6.A–D,p53免疫组化在低级别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转化中的应用。B、CD20免疫染色剂支持B细胞谱系这种肿瘤并突出了更大的细胞大小。C、c-Myc免疫染色显示过表达。D、p53免疫染色显示错义突变模式。异常p53和/或c-Myc 免疫组化常见于低级别B细胞淋巴瘤的高级别转化。

6.神经病理

区分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突变型着色)和反应性胶质增生、少突胶质细胞瘤(后二者均为野生型着色):p53常和IDH1 R132H、ATRX、Ki-67一起联合应用;

区分P53突变型和P53野生型的sonic hedgehog活化型髓母细胞瘤:P53突变型者预后极差,且与Li-Fraumeni综合征有关;sonic hedgehog活化型髓母细胞瘤的识别是根据GAB1强阳性着色而得出;GAB1和YAP1、β-Catenin联合免疫组化检测,可用于分子分型的替代性标记。

图片

图7.免疫组化区分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反应性胶质增生、少突胶质细胞瘤。A、胶质肿瘤的特点是细胞密度增多,且有显著非典型;B、免疫组化IDH1 R132H突变特异性抗体检测为阳性;C、p53表达增强,ATRX表达缺失,但内对照为完好着色(D)。ATRX缺失的胶质瘤为星形细胞谱系;就IDH突变型胶质瘤来说,TP53突变常见于弥漫性星形细胞瘤,而不见于少突胶质细胞瘤。这些免疫组化标记的结果都不见于反应性胶质增生。

参考文献

1. Andrew M. Bellizzi, MD. p53 as Exemplar Next-Generation Immunohistochemical Marker: A Molecularly Informed, Pattern-Based Approach,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and Pan-Cancer Diagnostic Applications. Appl Immunohistochem Mol Morphol Volume 31, Number 7, August 2023.

2. Martin Köbel, M.D., Brigitte M. Ronnett, M.D. Interpretation of P53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s: Toward Increased Reproduci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Pathology.38:S123–S131,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Baltimore.

产品信息

图片
图片

基因科技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