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状疱疹 | 中药特效方,三味药止疼消疱疹,十几块钱就能拿下!

 福清盛华图书馆 2024-06-28

Image

Image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引发的急性皮肤疾病,表现为疱疹,它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区域,但更常见的是沿着神经走向在腰部或胸胁部位出现。在中医学中,关于带状疱疹的文献记录十分丰富,赋予了它众多的名称,例如蛇缠虎带、缠腰火丹、蛇串疮等,这些记载最早见于1400年前编纂的《诸病源候论》。

Image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的出现是体内潜藏的病邪被激发至体表的结果,通常首先表现为身体虚弱。这解释了为何带状疱疹更倾向于影响体质较差的老年人。接着是情绪不畅导致的气滞,这会导致肝脏的气机运行受阻,长期气滞会转化为内火,使得带状疱疹的皮肤损害呈现鲜红色。最终与湿气有关,《黄帝内经》中提到“湿气过重会导致肿胀”,这可以解释为何皮肤上会出现松弛的水疱。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方子——瓜蒌甘草红花汤。瓜蒌甘草红花汤最先见于明代名医孙一奎《医旨绪余》,是治疗带状疱疹的特效方,组方特别简单,由瓜蒌、红花、甘草三味药组成。

Image

瓜蒌在方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主要功效包括清除体内热邪、化解痰湿、缓解胸部胀闷以及润肠通便。它适用于治疗因肺热引起的咳嗽、浓稠的黄痰、胸闷引起的心痛、胸部胀满不适以及乳腺炎症和便秘等症状。红花作为一种常用的药材,主要用于治疗疔疮肿痈引起的疼痛,其在方中的功效表现为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消除瘀血并缓解疼痛。甘草则以其缓解急性疼痛和清除体内热毒的特性而被使用。

Image

整个方子虽小,但是药简力专——以瓜蒌的开破疏通为主要力量,把淤积的痰浊冲开,配合红花通经活血,让气血流通,带走散开的瘀血和痰浊,最后再用甘草的甘温来缓急止痛,清除疮口热毒,帮助皮肤恢复。

但一般来说,带状疱疹还和肝气郁结、热毒瘀滞有关,所以常常在临床实际治疗中,会以红花瓜蒌方作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比如加元胡和蒲公英,加强了行气止痛和清散热毒的功效。另外对于气虚不能驱邪外出的,可以加西洋参、三七粉,补充正气,帮助排邪除淤。

Image

带状疱疹的治疗时机十分关键,最好是在发现初始即进行中药干预,效果才会很好。如果错过了最初的发作阶段,到了中后期瘀毒深陷,不但治疗困难,痛感也会更深,甚至能延绵几个月。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问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