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首选什么药?看看最新指南怎么说

 秋原劲草 2024-06-28

图片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骼在骨质疏松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

各国指南建议,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和极高危骨折风险患者应首先考虑促成骨治疗,特立帕肽是中国目前唯一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的促成骨类药物。为了规范特立帕肽的应用,《特立帕肽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国专家共识(2024 版)》于近期发布。整理共识要点如下,以供参考交流~

1

特立帕肽基础知识

特立帕肽是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氨基端 1-34 片段(rhPTH1-34),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在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时具有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再骨折风险、改善骨微结构等临床疗效。

用法:

注射给药,应选择大腿或腹部,每次注射时应轮换注射部位,每日皮下注射  20 μg。总共治疗的最长时间为 24 个月,病人终身仅可接受一次为期 24 个月的治疗。停药后建议序贯骨吸收抑制剂治疗。

禁忌证


特立帕肽的禁忌证包括畸形性骨炎、骨骼疾病放射治疗史、肿瘤骨转移及合并高钙血症;严重肾功能不全;18 岁以下的青少年和骨骺未闭合的青少年;对本品过敏者。

适应证


特立帕肽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国外还批准用于治疗骨折高风险的男性骨质疏松症以及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

2

特立帕肽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


何时应用?

 
(1)对于新近 (24 个月内)发生脆性骨折、骨质疏松多发性骨折、抗骨质疏松治疗期间仍发生骨折、骨密度(BMD)极低的骨质疏松性骨折(T 值 < -3.0) 等极高骨折风险患者;老年低骨转换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初始治疗推荐应用特立帕肽治疗。

▶ 极高骨折风险者:

骨质疏松症患者合并以下任意一条危险因素,均属于极高骨折风险者:

① 近期发生脆性骨折(特别是 24 个月内发生的脆性骨折);
② 接受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期间仍发生骨折;
③ 多发性脆性骨折(包括椎体、髋部、肱骨近端或桡骨远端等);
④ 正在使用可导致骨骼损害的药物如高剂量糖皮质激素(≥ 75 mg/d 泼尼松龙超过 3 个月)等;
⑤ 双能 X 线吸收法(DXA)测量骨密度(BMD) T 值 < -3.0;
⑥ 高跌倒风险或伴有慢性疾病导致跌倒史;
⑦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 FRAX® 计算未来 10 年主要骨质疏松骨折风险 > 30% 或髋部骨折风险 > 4.5%。

(2)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可考虑尽早应用特立帕肽治疗。

▶ 研究证据:
① 新发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用特立帕肽治疗,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②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行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患者,选用特立帕肽治疗,可提高椎体骨量、改善骨质量、增加“骨/螺钉”界面把持力、降低椎弓根螺钉松动发生率。
③ 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使用特立帕肽治疗,在提高 BMD、降低再次骨折风险的同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在院时间。

(3)双膦酸盐或地舒单抗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若发生了非典型性骨折,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可选用特立帕肽辅助治疗。

哪些患者可考虑特立帕肽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对于极高危骨折风险患者,强调在评估治疗成本和临床获益的前提下,特立帕肽可考虑与唑来膦酸或地舒单抗联合治疗。

唑来膦酸与特立帕肽联合治疗一年,较单药治疗显著增加腰椎和髋部 BMD;地舒单抗与特立帕肽联合治疗一年,可增加腰椎和髋部 BMD,尤其是髋部 BMD。但两种方案均无骨折风险降低数据,可作为短期 BMD 提升的酌情方案。

停用特立帕肽后如何继续治疗?

无论是否到达最大疗程,特立帕肽停药后应序贯治疗,序贯双膦酸盐类药物或地舒单抗治疗,均可有效增加 BMD,且降低骨折风险

老年患者如何应用特立帕肽?

在特立帕肽说明书中,明确了在老年患者人群中,无需根据年龄调整剂量。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作者 | Majali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