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铁,为广州发展提速|他,为广州地铁建设提速

 邻点冲动 2024-06-28 发布于广东

当年今日

1997年6月28日

广州地铁第一条线(一号线,广州东站-西塱)开通,至今年5月,27年,广州地铁开通运营里程652.7公里,位列中国内陆第三名。

2014年,笔者采访了时任广州地下铁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管理专家陈韶章。

人物访谈
陈韶章与他的地铁梦
作者|李文杰
原载|《广东城市公共交通》杂志
陈韶章小档案
1942年7月生,1965年毕业于广东工学院(现广东工业大学),1993年12月-2012年3月,任广州地下铁道路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2012年3月至今,任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顾问、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专家。先后被评为广州市先进工作者、市管专家、广州省突出贡献专家、省模范共产党员、建设部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专业人才、全国劳动模范。
地铁,为广州发展提速,他,为广州地铁建设提速。

有人说,没有陈韶章,就没有广州地铁的今天。只要谈到广州地铁,就不得不提到陈韶章这个名字。1965年,陈韶章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刚成立半年的广州地下电车指挥部,一干就是四十年。几十年间,在广州地铁项目“五下六上”的坎坷历程中,他献身广州地铁的决心从未动摇。在引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及推动其科技全面进步方面的卓越贡献。正是因为他的生活和广州地铁有着如此紧密相连,陈韶章几乎成为一部活的广州地铁发展史。
矢志不移,献身广州地铁

广东城市公共交通:陈总您好!作为广州地铁科技领军人物,原广州地铁建设的总工程师。请您先介绍一下目前广州地铁建设的总体规划情况?

陈韶章:1999年2月16日,广州第一条地铁列车全线开通后,至今相继开通了8条地铁线路,总里程达到236公里,成为继北京、上海后开通地铁线路总长第三的城市。

目前,广州地铁正全力推进六号线首期、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九号线、八号线凤凰新村到文化公园段和广佛线二期等6条地铁的建设。除六号线首期今年底将开通试运营外,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九号线和广佛线西朗至沥滘段土建工程已形成大规模的施工高潮。

另外,根据国家批复的广州市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广州还要新建四号线南延段、八号线北延段、十一号线、十三号线首期、十四号线一期、知识城线、二十一号线共7条地铁。到2016年底,广州总共要新建成12条(段)284公里地铁线路,新建成开通线路总里程将超过以往20年的总和。

届时,广州地铁总里程将超过500公里,线路遍及增城、从化等广州市十二个区和县级市,日均客流超过1000万(部分内容根据广州地铁总公司提供整理)。
广东城市公共交通:您的地铁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陈韶章:确切地说,从1965年大学毕业来到刚成立半年的广州地下电车指按部的时候,就有了参与修建广州地铁的设想,这个指挥部后来改名为广州市九号工程指挥部。当时在广州地下电车指挥部的技术干部中,属于专业的技术人员比较少,不少是来自水利、煤矿和桥梁建筑工程的,期间,经历广州地铁项目“五下六上”的坎坷过程中,这些技术人员也陆续离开了指挥部,分别回到了各自原来的工作岗位上,最后剩下10多个技术人员还在指挥部里继续研究广州地铁建设的规划发展工作。加上当时的经济比较困难,要在这样情况下修建地铁,可以说是既没有技术、也没有资金,完全靠自力更生,没有施工机械和相关设备,甚至连一个螺丝钉都要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等了28年,终于圆了地铁梦

广东城市公共交通:您是广州地铁建设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从大学毕业至今近50年时间里,您的青春和精力奉献给了广州地铁建设上,既有成就感,也有辛酸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是否特别感慨万千?

陈韶章:自从有了要在广州修建地铁设想后的几十年里,广州地铁工程曾经先后六次上马,但前五次都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迫停下,直到改革开放几年后,迎来了广州修建地铁的机遇,1984年6月6日,广州地下铁路筹建处终于成立,我和同事们也终于可以开始大干了,想当初,经历了“战备为主,兼顾交通”、“交通为主,兼顾备”、“客流导向型”(SOD模式)、“客流导向型”(SOD模式)与“规划导向型”(TOD模式)相结合等发展阶段,最终形成了以一体化经营为特色的地铁经营的广州模式。

为修建广州地铁,我们从规划思想、投资建设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一是为了解决地铁隧道过江问题,1990年,和同事一起研究并成功实施了国内第一条大型沉管隧道--广州珠江隧道,当时珠江隧道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是参考香港地铁建设经验,对香港地铁可行性报告进行了大量的详细研究工作;三是前往法国、英国、意大利、韩国、美国等国家考察。通过对收集的大量资料研究和分析后,专家们为广州地铁设计了4个路网方案,并很快向市民公布征询意见。最终,综合大多数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当时的广州市副市长石安海拍板决定:采用第一号方案-一由一条东西向和一条南北向地铁交织而成的“十字形”路网方案。这是广州历史上第一份地铁线网的规划蓝图。1989年6月,广州市递交广州地铁立项报告,该项报告于1993年获得批准。
1993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正式动工。1999年,地铁一号线全线开通,终于圆了地铁梦,从梦想到变成实现,足足等待了28年。此时我已经年近六十,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变成白发老人。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去工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根白头发,但是我清清楚楚地知道,广州地铁每一根铁轨的铺设过程和细节。

提升国产化率,降低建设成本

广东城市公共交通: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广州地铁一号线建设面临的问题是否超出了您的想象?比如从规划、审批到开工建设遇到的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等问题?

陈韶章:由于当时缺乏资金、人才、技术和设备,广州地铁一号线的资金来源50%依靠外资,技术核心设备以德国为主,还有英国、日本的系统设备,由于主要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自动化程度较高,整体上达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国际先进水平,但建设成本比较高。设计理念以大运量、以人为本、讲究快速、安全、舒适,一号开通后,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

广东城市公共交通:成功开通地铁一号线后,是含意味看对人,地铁线路有了更大的自信心?是否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比如,而从二号线开始,在您的决策和技术主导下,造价明显降低。

陈韶章:与地铁一号线相比,二号线平均造价确实大幅降低,主要是经过建设一号线的实践和探索后,不管是人才,还是技术、设备、原材料,我们都提高了国产化率。如大胆起用国内企业对二号线全线的盾构隧道工程施工,并在施工中进行了连串的技术创新,应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工艺,使工程造价大幅度降低,与日本青木公司施工建造的地铁一号线相比,地铁二号线造价只有它的一半,是国内第一个国产化的地铁项目。

目前,广州地铁在技术上实现了国内五个第一。第一个应用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第一个全非接触式IC卡的自动售检票系统;第一个地铁集中供冷系统、第一个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技术、第一个使用国产化A型车辆。地铁二号线工程获得国内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被列为2004年度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荣获“2003(首届)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200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首届国家环境友好工程”等称号。广州地铁三号线在国内首次采用120公里时速快线系统,首次应用移动闭塞信号系统和集成防灾报警等八大系统的主控设备;广州地铁四号线在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中大运量的直线电机运载系统,并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大运量直线电机车辆研制与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陈绍章在工地上

退而不休,奉献不止

广东城市公共交通:广州地铁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而广州地铁的发展离不开您,您是否感到还有很多做事情要做,退休后,还兼任广州地铁公司顾问和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专家,是总感到时间不够用?年纪大了,不想休息一下?

陈韶章:到2012年3月正式从广州地铁公司退休,我70岁,其实已经是延迟了10年才退休,当然是因为工作的需要,其次是现在的身体健康还好,除了平时也会兼顾广州地铁和港珠澳大桥的一些具体工作外,平时也经常在国内外参加各种相关会议,时间是比较紧张的。

广东城市公共交通: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在修建地铁,您觉得广州地铁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那些可借鉴的经验?

陈韶章: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毫无疑问,广州地铁有很多值得国行同行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向南宁、宁波、厦门等20多个城市提供人才和技术设计等服务,相信未来还将有更多的科研成果向向国内的同行推介、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