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文化常识专题训练二

 徐老师大语文 2024-06-29 发布于辽宁

21、下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隋唐以后的科举取士打破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对选拔人才的控制,科举考试由“六部”中吏部主管,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B、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是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C、纳履,穿鞋,借指辞别。

D、胄监,指国子监,亦指国子监的生员。国子监是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

参考答案:A项,“科举考试由'六部’中吏部主管”表述不正确,科举考试由礼部负责。

2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抗疏,古代指臣子向皇帝上书直言。如“匡衡抗疏功名薄”中,以“匡衡抗疏”暗指自己因抗疏触怒皇上。

B、讼牒,诉状,封建社会打官司的文书。讼,诉讼;牒,诉状,也常指古代官府的往来文书。

C、琉球,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出使琉球群岛,诏书中称其琉球,当时的琉球实际上是中国的属国。

D、御史,古代行政官职,自秦朝至清朝,专为史官性质的官职,是负责掌管文书、记录时事的官吏。

参考答案:D御史,古代行政官职,自秦朝至清朝,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的官吏。

23、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所有官吏的任免、考选、调动等事务。

B、祠亦称祠庙,是旧时祭祀祖先的建筑,相当于现在为纪念名人等修建的纪念堂。

C、授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拔、除、擢,等。

D、致仕,古人也常称致事、休致、致政等,指的是古代官员退休,回乡安度晚年。

参考答案:A掌管所有官吏的任免不当,吏部主管文职官员事务。

2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如“徙明、毫、沧三州”中的“徙”指“调动官职”,“拜中书舍人”中的“拜”指“授予官职”。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参考答案:D没有《论语》,应该是《春秋》

2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僭于天子”,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

B、御史大夫,从隋唐开始,中央行政机构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最高长官叫“御史大夫”,相当于部长。排在“御史大夫”后的为“侍郎”相当于副部长。

C、跸,古代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也指帝王的车驾或行幸之处。

D、内史,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春秋时沿置。

参考答案:B项中六部最高长官不是御史大夫而应是尚书。御史大夫,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沿置,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秩中二千石。通常谓御史职掌监察,然主管非御史大夫,而是其下的御史中丞。成帝绥和元年(前8),仿古制设三公,改大夫为大司空。东汉又改为司空。大司空(司空)不在御史台。“侍御史之率”的名义改属中丞。晋以后多不置御史大夫。唐复置,专掌监察执法。宋不除大夫,以中丞为台长。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官遂废。

2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C、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授予官职。

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十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参考答案:D项应为“五人为伍”

2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参考答案:C“明年“指“第二年”

2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

B、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

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再举起。

D、“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参考答案:B其中丞相总管行政

2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岁币,文中指北宋朝廷每年向辽国输纳的钱物。

B、补外,指古代地方官员转调其他地方任职。

C、帷宫,古代帝王出行时以帷幕布置成的行宫。

D、幸,旧指皇帝亲临,即封建帝王到达某地。

参考答案:B“补外”应指“京官外调任职”。

3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人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太守,是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C、孝廉,是秦始皇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D、杀青,古人在竹简上写字,用火烤去竹简的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虫蛀,这道工序称为杀青。后来泛指书籍定稿。

参考答案:C不是秦始皇是设立的,而是汉武帝时设立的。

3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B、文中的“高宗”是乾隆皇帝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高宗。

C、礼部为六部之一,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以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参考答案:D古代被皇帝封为储君的儿子称“太子”;其余的称皇子、殿下,有的封王

3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C、“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

参考答案:B选项“'署’表示授予官职”说法错误。“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

3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B、“隆庆”属于年号,“隆庆元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一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致仕”是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代所有人之死亡均可称“死”。

参考答案:D死就是指古代平民的死亡,而非泛指所有人的死亡。

3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监,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朔,农历每月月末。古人用“晦”“朔”“望”既望等名称来标识日期。

C、衣冠,“衣”指衣服“冠”指帽子。“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绅。

D、经传,原指经典和注释、阐述经义的著作,后来泛指比较重要的古书。

参考答案:B(朔,农历每月初一)

35、下列对文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忧,也称“丁艰”。在我国古代,官员的父亲或母亲去世,官员则必须停职守制,处于丁忧期间的人皆不得为官,概无例外。

B、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长方形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

C、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政、休致等名称,都指官员辞职归家。

D、谥号是一般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颁赐的一种称号,带有评定性质。

参考答案:A(处于丁忧期间的一些人由于国家需要,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称“夺情”。或有的守制未满,而应朝廷之召出来应职者,称起复。)

3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布衣”本指布制的衣服,借指读书人。古代富贵人家穿丝织物,书生穿麻、葛织物。

B、“日讲起居注官”是清朝的宫廷官职,负责记录整理帝王的言行,作为撰修国史的材料。

C、“超擢”指超越一级或更多等级而晋升官员,一般用于特别有才干或有特殊功勋的人。

D、“词科”是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参考答案:A“布衣”指平民,非读书人,且平民穿麻、葛织物。

3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尉,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有关。

B、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集团,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大都是其后裔,从唐中期开始,就与中原征战不休,也是后人诗句中的“胡虏”所指。

C、官器,指皇家专用的器物,臣民百姓非特旨允许或赏赐不得使用。比如定窑、景德镇官窑等,就是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官窑”,烧制的瓷器就是官器的一个种类:

D、史公,即太史公,西汉武帝时设立的官职名。文中史公为司马迁,他继任父职,写出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参考答案:B(从秦始皇时期开始,就有匈奴与中原征战不休的记载。比如学生可以从司马迁、苏武牧羊等故事推知汉朝时中原与匈奴就已经征战不休了

3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指国子监,文中指当时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入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称国子生。

B、博士是我国古代的官职名,太常博士是太常寺的属官,与现代的学位“博士”不同。

C、丁忧也称“丁艰”,在古代指遭逢父亲母亲的丧事,丁母忧是指遭逢母亲的丧事。

D、迁在古代可指官职的调动,多指升官,文中涉及官职升迁的词还有授、擢、升等;

参考答案:D(“授”一般指授职、任命,不表示官职升迁。)

3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如文中“刘文静字肇仁。”

B、高祖: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关: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如:关塞,关卡,关隘。

D、践:文中特指皇帝登临帝位,如:践作,践极。

参考答案:A(幼时取名,成年取字)

4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崩”指帝王和王后的死。而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B、“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朝中权臣或辅政大臣代理皇帝执掌国政。

C、“仗节”是手执符节的意思,古代在大臣出使或者大将出师的时候,皇帝授予他们符节,以此作为凭证和权力的象征。

D、“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

参考答案:B(将“权臣或辅政大臣”改为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