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研】文言文教学浅思——以文带言,因言悟文

 素心涟漪 2024-06-29 发布于陕西

教研

语文的样子

月中,到南郑区法镇教研,听了一节文言文教学,有感。

  

01

文言文教学现状

  

《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第四学段关于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这就明确了,文言文学习既要有“言”的积累,还要有“文”的欣赏。(“言”即古代汉语词汇、语法,“文”即文章,包括所言之志、所载之道,以及谋篇布局、炼字炼句等艺术手法。)也就是要“文言并重”。

但在实际文言文教学中,多存在三种问题:

一,重言轻文。由于中考导向(文言文占12分,10分考查“言”,2分考查“文”)和自身积淀不足,不少年轻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文言词汇的积累、句子的翻译,忽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字词句深刻意蕴的挖掘,导致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僵化,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一些“足不出户”的碎片化文言词汇。

二,重文轻言。部分教师偏重于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或者用教现代文阅读的方法教古文,不注重文言词汇、语法知识的归纳、梳理和积累运用,教学过于漂浮,导致学生古文阅读根基不牢。

三,“文”与“言”不能有机融合。有一定经验的语文老师,能够做到文言语法知识积累与文意理解欣赏并重,二者所用教学时间比例恰当,但教学环节割裂,如程序化的教学流程——先逐字翻译、串讲,然后整体感知、探究思考。“文”与“言”不能有机融合、互为映照,不利于学生思维进阶,形成相关素养。

  

02

以文带言,因言悟文

  

一堂好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不单要文言并重,还能将二者的学习巧妙融合,教学环节自然流畅,教学方法生动灵活,行之有效的策略是以文带言,因言悟文,互为映照,螺旋上升。

以文带言,即以对整篇文意的把握带动“言”的积累学习,简单来说,就是随文学习文言词汇和语法知识,从对“文”的整体感知入手,带动学生对“言”的学习,把字词、语法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和具体的课文中理解和掌握。

一、以主问题撬动课堂

①从文章题目入手。如《虽有佳肴》:“本文节选自《学记》,题目是编者根据文章第一句内容加的,你认为这个标题好不好?如果从文中找选一句做标题,你选哪一句?为什么?”

②从文章背景入手。如《湖心亭看雪》,以阅读提示中的“雪中的西湖果然风光不凡”一句切入,让学生读一读,看看文中缩写西湖雪景有何“不凡”之处?或以张岱的生平事迹导入,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最恰当的一个字来评价“张岱”(痴),再具体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张岱的“痴”。

③从文章文体入手。如《马说》:“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读课文,看作者陈述了关于千里马的什么看法?

这些指向“文”的提问能够拎起整篇文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言”。学生在自主阅读、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遇到理解有障碍的地方,教师加以提示和强调,引导学生学会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词和语法。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追问句意,检测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在此过程中把重要知识点进行板书。

(杨老师教授《和氏之璧》一文,课堂伊始发问:“和氏璧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就是一个撬动课堂的好问题。)

二、设计语文活动

语文活动可化枯燥为乐趣,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核舟记》,可试试“画核舟”或“演核舟”;《活板》,让学生梳理活板印刷术的流程,改写成使用说明书;《卖油翁》,进行情景剧表演……

但要注意,活动是形式,是为了激活课堂,活动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因此活动过程一定要紧贴文本,如“画核舟”就要结合课文对画进行解说,情景剧表演就要依据原文再现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教师的引导、点拨是关键,而不是逐字逐句串讲。

因言悟文,就是通过对个别关键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的理解,促进对整篇文章内容、主旨、情感的把握,学习谋篇布局的章法,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

以《湖心亭看雪》为例:

问题①“湖中人鸟声俱绝”“俱”和“绝”是什么意思?

问题②“更定”指什么时候?

问题③:描写雪景,作者连用三个“与”字,是否显得重复?“而已”可否去掉?

问题④:“痕”“点”“芥”“粒”几个量词用法很特别,说说你的理解。

以上问题在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之后提出,看似在问“言”,实则都指向“文”。问题①②指向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张岱极寒之夜游湖之“痴”;问题③指向情感,强调西湖雪夜天地之广阔与人之渺小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孤独之感;问题④指向艺术手法——白描的运用。

教师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善于创设语境和情境,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文言互用,有机融合。

  

03

一点建议

  

对年轻教师来说,教好文言文至少需要锤炼两种功夫:

一是解读文本的功夫。不光要透彻理解文本所包含的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历史背景、情感主旨、艺术手法,还要通过反复诵读,用自己的眼光和智慧,从一些看似寻常处捕捉到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积淀,广博的阅读,尤其是涉及文本的拓展性阅读,是唯一的途径。

二是教学设计的功夫。教师一定要敢于打破“背景介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课堂小结”这种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思考以下问题:背景资料在什么时候出示才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主旨?反复诵读课文是否只在平面滑行?疏通文意的目的是什么?问题探究有没有脱离文本?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构建高效的课堂认知逻辑系统?想明白这些问题,你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就能脱离窠臼,别有洞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