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们越亲密,反而越容易伤害对方?

 lsc白雪飘零 2024-06-29

亲密关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幸福感。但事与愿违的是,在最应该产生高质量亲密感的爱情关系里,人们却常常感到更加孤独,更加难堪,甚至,更加不幸福。

▲电视剧《欢乐颂》中,奇点认为自己同女朋友安迪已经足够亲密、完全了解对方,因而擅作主张,意图解决安迪一直藏在内心深处的心理问题,却因此最终导致了两人的分手。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能在媒体读到家庭暴力、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的相关新闻。好像越是亲密的人,反而越容易伤害对方。这大概就跟我们今天要说的“假性亲密”关系有关。

又或者,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在跟伴侣讨论一个问题时,你猛地发现你们对世界的看法大相径庭,你忽然意识到,你并没有那么了解ta。如果你也曾经在亲密关系中感到需要掩饰自己,无法坦诚相待,那很可能,你跟伴侣之间,离真正的亲密还隔了一些什么。如何识别你的亲密关系是否具备足够的真实的“亲密度”?“假性亲密关系”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只有学会识别假性亲密关系,才有可能迈向下一步:建立更加真实、更加紧密的亲密关系。

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也可以有真假吗?

最早听到“假性亲密关系”这个词,是在一篇电影评论里。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这个词很有冲击力:有点颠覆了我们对亲密关系的假设,让一个印象中完美无暇的事情变得庸俗和脆弱了。但这个词又很能引起共鸣,每个人看到它大约都能对应到一些现实生活的见闻。

什么是假性亲密关系?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或许需要先明白:什么是亲密。虽然每对伴侣都有自己独特的亲密体验,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所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都存在共性。根据情绪取向治疗(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亲密关系是我们满足依恋他人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对亲密的渴望和所有的情绪体验可以被理解和呵护,这时,我们就建立起了很强的情感连结。

换句话说,在亲近的关系里,我们会有种情感上被“看见”的感觉。

与真正的亲密相比,“假性亲密关系”往往过多关注形式和名义上的亲近,两个人的互动更多基于理性思考,对彼此的理解停留在行为表象,而不是其背后的依附需求和情感表达。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两个人只要确定关系了,领证结婚了,就应该自然而然地变亲密。然而亲密关系是关系质量决定形式,而非形式拉动关系质量。在遇到矛盾分歧时,我们也误认为争辩对错可以修复关系,却忘记了亲密关系的本质是情感连结,当情感连结出现裂痕的时候去讲道理,争是非,恰恰是情感上疏远对方的行为。

在典型的假性亲密关系里,两个人很容易片面肤浅地理解彼此的言行,并且试图去评价这些行为的合理性。由于惧怕评价和批判,两个人都在关系里感到不够安全,无法坦诚地敞开内心。一些亟待表达的情感,例如伤心、难过、脆弱和无助的感受,需要被用愤怒、指责或者冷漠加以掩饰,然而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两个人对彼此产生更大的误解和情感伤害。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丈夫陈俊生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妻子的理解和分担,渐渐与妻子貌合神离,最终走上外遇歧途,离婚另娶了并不及妻子年轻漂亮的女同事。

━━━━━

是什么酿成“假性亲密关系”?

对于许多人来说,亲密关系应当是简单自然、不费工夫的。因为我们的教育和文化环境对亲密关系的探讨非常简略,个体应该如何在亲密关系里相处的教育问题,曾经很大程度上依赖家庭的自然熏陶。我们的父母一辈大多出生在多子女家庭,他们面对的社会环境和婚姻过程也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对亲密关系抱有这样的态度可以理解。

然而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面对的则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大家普遍是独生子女,年轻人越来越强调个人主义和个性,互联网强烈冲击人际关系,家庭和婚姻形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生剧变。亲密关系不再是父母那一辈那样单纯了,因为在当下的社会里,每一对伴侣需要面对的问题与挑战更加复杂。然而许多人对与亲密关系的重视程度和对待方式却依然和上一代人相似。这样的态度滋生了侥幸和疏忽,也就为许多困难重重的爱情之旅埋下了伏笔。

站在专业角度,亲密感到底是什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又如何去辨别真正的亲密与假性的亲密之间的界限?我们可以来做个小测试,让你感受下自己关系的亲密程度。这个测试可以帮助你判断自己的感情是真亲密还是假亲密,改编自美国著名婚恋心理学家约翰·高特曼的著作《幸福的婚姻:男人与女人的长期相处之道》。总共20个问题,每个问题只需要回答是或者否,最好拉上你的伴侣一起,让他帮你确认自己的答案是否真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