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性膝关节痛治验方

 liuguozheng81 2024-06-30

老年性膝关节痛,现代医学称为退行性膝关节炎或老年性骨关节炎,是老年人全身性生理退化长期积累所造成的骨关节病,临床症见关节疼痛,肿胀,尤夜间为甚,日常负重活动受限,影响老年人生活、健康,为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该病属中医“痹证”、“鹤膝风”等范畴,其病因多为劳累过度,虚损劳伤,致使肝肾虚损,气血不足,骨骼血瘀,筋肉气滞,风寒湿邪滞留膝部而成痹证。故临床常釆用补益肝肾气血,活血行气,舒筋活络,祛风散寒的扶正祛邪,抗老防衰的治则治法,以达到康复与保健的目的。笔者在以上治则治法的基础上,辨证应用以下三方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

补肾健膝汤

组成:黄芪、丹参各20g,杜仲、玄胡、鹿角片、千金拔各15g,仙灵脾、骨碎补、川牛膝、鸡内金各10g,穿山甲10g(鳖甲10g代)。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月1疗程。药渣再熬热水熏洗或加酒炒热装袋热熨患处,每日期次,每次20分钟。经治58例,总有效率为89.5%。此方适用于有气虚血瘀,肾阳不足的患者。

舒筋健膝汤

鸡血藤30g,鹿衔草、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老鹳草各20g,怀牛膝、木瓜、千斤拔各15g,骨碎补、路路通各10g。寒湿重者加制川乌、桂枝各10g,苍术15g;湿热重者加生苡仁30g、黄柏、苍术各15g;肿胀者加络石藤、丹参、地龙各1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寒湿重者,将药渣酒炒装袋热熨患处,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月1疗程。经治46例,总有效率96.5%。此方适用于病变较显而正气尚可之老年人。

首乌独活汤

组成:制首乌、熟地、桑寄生、独活各20g,当归、狗脊、丹参、鸡血藤、千斤拔各15g,川牛膝、木瓜各10g。遇寒加重者加淫羊藿20g,制川乌、制草乌各6g;局部发红者加萆薢、白花蛇舌草各30g;局部压痛明显,舌有瘀血征者加土元、苏木各12g或乳没各9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药渣如1、2方之法再利用。连服1~2周后,改为小水丸,每次服6g,每日3次,连服1月以上。经治78例,总有效率94.4%。此方适用于有肝肾精血虚衰见证的患者。

备注:出处待考,仅供参考。

寒湿关节痛和肠痹证
作者/徐志瑛

王某,男,43岁,农民。住院号:23687。住院日期:1967年9月3日。因双下肢活动不利,于1967年7月15日住县中医院,经治一个半月症状未改善。近半月来低热,无汗,下肢不能行走。当时我由门诊转入病房工作,经管该患者。体检:形体消瘦,表情淡漠,痛苦面容,呼吸急促,心界叩诊未见扩大,R 116次/分钟,律齐,两肺呼吸音稍粗,T 38.5℃,P 32次/分钟,BP 120/62mmHg,腹膨胀,可见肠型,叩诊呈鼓音,肝脾触及不满意,肠鸣音减弱。下肢不能行走,膝关节肿大,膝眼凸出,表皮无明显红热之感,肌肉萎缩,膝反射消失,巴彬征阴性,上下肢指、趾端发冷,指甲稍紫。舌质淡白,苔白腻,脉细数带滑。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血钾正常。血沉34mm3/h,抗“O”正常。

西医诊断:下肢活动不利原因待查、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诊断:寒湿痹证。

患者去年冬天曾参加冬季修筑水库,双脚泡在冰冷水中达1月余。到次年春夏之交时,突然双下肢疼痛,渐渐难以走路,故住院治疗。脉证合参:此乃寒湿入络不解,阻碍气血运行,日久伤及脾肾之阳气。脾主肌肉无权,肾难温煦脾阳。治以散寒渗湿,通经活络。

方药:阳和汤合四妙丸加减。

处方:炙麻黄、白芥子、生地黄、熟地黄、淮牛膝、炒黄柏、炒苍术、独活、玄胡索各12g,肉桂、鹿角片各6g,淡附子9g,白茯苓、生薏苡仁各15g,仙灵脾18g。3剂,水煎两汁,分服。

9月6日二诊:药后疼痛更明显,但手脚自觉有些转暖,肠胀气明显改善,未解大便。体检:形体消瘦,痛苦面容,呼吸均匀,T 38℃,P 25次/分钟,R 110次/分钟,BP 122/64 mmHg,心肺听、叩诊无殊,腹较前转软,肠型未见,肠鸣音存在,关节仍肿大,触之冷感,趾甲稍紫,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数。继原法治疗。处方:炙麻黄、白芥子、生地黄、熟地黄、淮牛膝、炒黄柏、炒苍术、独活、露蜂房、玄胡索各12g,桂枝、鹿角片、淡附子各9g,白茯苓、生薏苡仁各15g,仙灵脾18g。3剂,水煎两汁,分服。外用晚蚕砂250g,炒热敷两膝关节,冷后再加温继敷。1日3次。

9月9日三诊:经3天晚蚕砂外敷关节,疼痛明显减轻,稍有肿胀,右膝眼可以见到,左膝眼仍饱满,自觉双下肢开始转暖,仍不能下床,下垂时双下肢发胀且痛,触之表皮仍有冷感,趾甲和皮肤稍紫,呼吸均匀,痛苦面容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昨日已解大便1次、质硬、奇臭,胃纳较前好转,想下床活动。无殊阳性体征,R 98次/分钟,腹软,肠胀气消失,舌质转淡红,苔薄白腻,脉细滑。寒湿之邪渐退,气血开始运行,能濡养筋络。脾运渐动,肠始蠕动,肠腑之浊气渐降,寒湿之邪窜走肌腠渐化,症状改善。治以温经散寒,去湿通络,补肾活血。处方:炙麻黄、白芥子、生地黄、熟地黄、淮牛膝、炒黄柏、炒苍术、独活、露蜂房、玄胡索各12g,桂枝、鹿角片、淡附子各9g,白茯苓、生薏苡仁、紫丹参各15g,仙灵脾18g,鸡血藤30g。3剂,水煎两汁,分服。

9月12日四诊:已能下床借拐杖活动,行走时仍疼痛,踝以下皮肤及趾甲仍呈紫暗色,舌质淡红,苔白,脉滑小弦。此时阳气已通,下焦湿浊未尽,血脉欠畅通,不能濡养筋脉、肌肉。方用四妙丸合右归丸加减。处方:炒黄柏、炒苍术、淮牛膝、生薏苡仁、生地黄、熟地黄、补骨脂、炒杜仲、川续断、炒当归、菟丝子各12g,淡附子、桂枝、鹿角片各9g,鸡血藤30g,淮山药、枸杞子、紫丹参各15g。7剂,水煎两汁,分服。

9月19日五诊:自觉无殊不适,已不用拐杖支撑行走,纳、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滑。要求出院。

处方:炒黄柏、炒苍术、淮牛膝、生薏苡仁、生地黄、熟地黄、补骨脂、炒杜仲、川续断、炒当归、菟丝子各12g,淡附子、桂枝、鹿角片各9g,鸡血藤30g,淮山药、枸杞子、伸筋草、紫丹参各15g。15剂,水煎两汁,分服。带药出院。后随诊继续原方两月,生活正常,并已在公社参加劳动。

【按】此患者乃长时间在寒冷的冰水中劳动所致。寒湿之邪从下侵袭,阻于肌肉和脉络,使气血运行不畅,致寒湿着痹,日久影响脾肾两脏。脾失健运,肾阳难以温煦脾阳,从而加重水液聚蕴,寒、湿、气、血互为因果,故按常规治疗,效果不显。后用四妙丸清利湿浊,合阳和汤温补肾阳,温经解凝化湿,使寒邪尽快散发,同时推动脾肾之阳气祛邪外出。其中桂枝通心阳,鹿角片温肾阳,淡附子助阳气,全方使阳气充,阳气行,达到散寒通络的作用,最终获效。采用此法治疗,凡寒湿为主的痹症,均能达到预期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摘自《徐志瑛治疗危重疑难病案一百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徐志瑛。

国医大师刘志明诊治痹证经验管窥

刘志明(1927.10-),国医大师,首届“首都国医名师”,首批及第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首批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传承博士后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首批专家、首批学部委员,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擅长治疗内科、热病、肿瘤等疑难病症。

四肢经络——痹证

痹证是指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1.刘志明:热痹饮

【组成】当归15g,薏苡仁18g,生甘草12g,忍冬藤15g,半夏9g,黄芩9g,海桐皮12g,防风12g,秦艽12g,防己12g,连翘12g,滑石15g。

【功效】利湿清热,宣痹通络。

【主治】热痹,辨证属湿热互结,湿邪偏盛,痹阻经络。症见膝、腕、指关节肿胀作痛,四肢活动受限,或伴有肢体水肿;舌苔薄黄腻,脉弦滑。实验室检查:抗“O”升高,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多见于风湿活动期,或急性风湿热初起,其多表现为发热,关节红肿热痛,苔黄脉数,血沉快,抗链“O”增高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刘老认为,热痹的发病,主要取决于患者体质和感受外邪两大因素。素体阴虚阳亢者,感受风寒湿邪,容易发为热痹;以感受外邪而论,风湿、热邪相兼侵入人体,湿热蕴蒸也能发为热痹;此外,风、寒、湿三痹经久不愈,邪留经络,郁而化热可以转化为热痹。由此可见热痹乃风湿与热相搏,流注关节,阻于经络,气血流通不畅所致。热痹的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疏风通络。刘老热痹饮乃由《温病条辨》之“加减木防己汤”合“宣痹汤”化裁而来。方中当归辛温,属血中气药,养血活血,止一切风、气、血病,善止肌肉、关节、神经痛;黄芩苦能燥湿,寒能胜热,以利经脉,具有消炎、解痉、镇静功效;甘草能调和诸药,缓峻急之势,和寒热之性,生用大量更能凉泻火邪,善于消炎镇痛;防风能散风寒湿痹、解热镇痛,治一身尽痛,称风药中润剂;半夏、滑石、防己皆苦寒,泻血中湿热,通其滞塞,十二经有湿热壅滞不通,皆可用此行经,消炎镇痛,松弛肌肉;秦艽、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消肿止痛,痹痛严重者得此可减;连翘升浮宣散,疏通气血,治十二经血滞气厚,总治诸火,泄诸经络脉之热;薏苡仁除湿而不助燥,清热而不伤阴,益气而不滋湿热;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经脉而调气血,对风湿性关节炎有良效。

辨证加减:湿热互结,热邪偏盛者,症见关节局部红肿,或有触痛,伴有口干,咽痛,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脉弦滑数,舌苔黄腻等。原方去半夏、当归、滑石,加栀子、知母、羌活、独活清热养阴、祛风湿、通经络;湿热互结,热盛伤阴者,症见关节肿胀疼痛,午后低热,咽干,烦躁,纳差,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原方去秦艽,加生地黄、知母、苦参养阴清热。

2.刘志明:独活寄生汤加减

【组成】当归12g,白芍9g,羌活12g,独活12g,川芎6g,熟地黄18g,川续断12g,秦艽12g,生黄芪15g,茯苓12g,桂枝9g,生薏苡仁18g,炙附子9g(先煎),甘草6g。

【功效】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主治】痛痹,辨证属风寒湿邪痹阻经络。症见关节肿痛,肌肉拘挛不舒,遇寒则重,得热减轻,口干,纳差,苔薄白,脉细。临床多见于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素问·痹论》曰“其寒气胜者为痛痹”。风寒湿之气,客于肌肉筋骨之间,凝结不散,阳气不行,故痛不可当。寒易伤人体阳气,血遇寒则凝,得热则行。《圣济总录》言寒痹“治宜通引荣卫,温润经络,血气得温则宜流”。刘老治以祛邪兼补,习用独活寄生汤去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方中熟地黄补肝益肾,壮骨强筋;当归、白芍、川芎和营养血,羌活、独活祛风胜湿;桂枝、附子助阳散寒,皆可以通行经络;生黄芪、茯苓、薏苡仁、甘草健脾渗湿;川续断、秦艽祛风湿而强腰膝。如此风寒湿三邪尽去,气血自得通行。全方祛风、胜湿、助阳、散寒,补气血,助肝肾,祛邪兼补同施,但未见清火之品,乃是防寒凉之品伤正恋邪,且虚火由正虚日久、邪恋郁滞而生,正气得扬,邪气得去,则火自不能生也。

3.刘志明:躅痹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组成】当归12g,白术12g,茯苓12g,桂枝9g,甘草6g,防风12g,羌活12g,独活12g,生黄芪12g,生地黄15g,川芎6g,香附12g,川续断12g,秦艽12g,寄生15g,生薏仁18g。

【功效】除湿,祛风,散寒。

【主治】着痹,辨证属寒湿痹阻,湿邪偏胜。症见腰腿酸沉无力,遇寒、稍劳则加重,两肩关节酸痛,或伴有上肢酸沉,手指拘急,无苔,脉弦紧。临床多见于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风寒湿三气杂至,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张氏医通》有言:“湿痹也,留而不移,汗出,四肢萎弱,皮肤麻木不仁,精神昏塞。”针对湿性重浊黏滞、留于肌肉、阻滞关节而致的关节疼痛,且伴有瘀阻之证,治以除湿散寒、祛瘀通络。方用躅痹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方中防风、秦艽、羌活、独活除湿祛风散寒;当归、川芎活血通络止痛;川续断、寄生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生黄芪、生地黄益气滋阴;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健脾利湿、温化寒湿;又加香附合川芎化瘀通络;薏仁祛湿利关节。诸药合用,使留滞之寒湿之邪由络而去,则诸症减轻。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国医大师专科专病用方经验》。

读者须知:本期内容摘自网络,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诸君临证参考学习,不做临床用药指导,请勿以身试药。具体用药需要在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版权归相关权益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完先别急着划走,随手点个【在看】,传承中医、分享知识、弘扬国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