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绝写作如何找到好的构思方法

 白水清风 2024-06-30
艳阳高照

2020-05-28 阅读349

七绝写作如何找到好的构思方法

我们今天讲七绝如何以构思取胜的问题,主要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七绝构思的重要性。

二、今人写作七绝的构思弊端。

三、七绝常见构思模式和构思方法,对后人创作的影响。

四、阅读古人经典作品,学习其构思方法和构思模式。

一、七绝构思的重要性

其实,我们通过比较各种诗歌体裁会发现,不同诗体因其体式本身的差异,它的创作重心及取胜的关键不一样。

五七古篇幅较长,要有深厚的学力作根基。七古纵横捭阖、汪洋恣肆,以气势恢宏、开合跌宕取胜。发挥的空间大,因此要善于腾挪跳转,学力是根基,笔力是关键。五古多以古拙、简淡见长,于收放自如中特别强调节制、收敛的一面,但同时五古特别长于叙述、描写,因此写好五古的关键,一是语言要古朴、沉稳,二是要有扎实的刻画能力。

近体方面,律诗以严整、凝练为特色。章法谨严,用意凝练。对仗要求工稳而不板直,且在有限的字句内,要增加文字表现的内容,增强文字表现的力度,在句法上有很多可探索和发挥的空间,大抵要求句式紧凑而富于变化。

七绝与律诗大有不同。清人钱良择在《唐诗审体》中说:“(绝句)作法则与四韵律诗迥别。四韵气局舒展,以整严为先;绝句气局单促,以警拔为上。”可见,七绝因为篇幅短小,需要警策,有亮点。清人吴乔则说:“七绝乃偏师,非必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七律是堂堂正正之师,就像打仗时的正面战场;那么七绝讲究以偏师取胜,就像一支机动灵活的小股部队。

偏师取胜,自然要有一个取胜的突破口。七绝因为体量短小,善于小中见大,故而它的选材更严格。沈祖棻说,七绝必须比篇幅较长的诗歌更严格地选择其所要表达的内容,撷取其中最有典型意义的片段来加以表现。那么,至于如何撷取这种“最有典型意义的片段”,是需要我们在创作之前精心构思的。

七绝因其表达灵活,古人特别强调表达方式。刘熙载说:“绝句取径贵深曲……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取径贵深曲”是构思的原则,而所谓“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则是构思的方法。

因此,七绝要写好,以构思取胜是关键。要找准构思的亮点,要么在撷取“最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上,找到极佳的切入点;要么在具体表达上,找到一种含蓄、委曲而富于意蕴的表达方式。

这个片段,既能展现石头城的特点(淮水、女墙),同时又含蕴着深沉的怀古之思。有一种繁华不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突出悠远的时空感。

第三,在表达方式上,写法较为直白,缺乏亮点。因为七绝讲究委曲、含蓄,所谓“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因此要避免直陈,多采取“旁敲侧击”的手段。很多人写作七绝,在这方面的灵活性不足。

比如这一首作品:

游花港观鱼

人鱼共飨堪奇景,楼阁亭台花置中。

最是帝王题笔处,观鱼回味意无穷。

此诗主题就是写“花港观鱼”。三四句所写,“花港观鱼”四字乃昔日帝王所题,此处观鱼意趣无穷。结处“观鱼回味意无穷”,正面很直白地写来,缺乏宛曲的表达方式,了无余味。

我们来看古人写绝句,旁敲侧击的手段。韩愈的《盆池》: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盆池”是指埋盆于地,引水灌注而成的小池。多用以种植供观赏的水生花草。作者写盆池,除了第二句正面刻画之外,其他都是“旁敲侧击”的手段,乃是抓住盆池中的物影来发挥。三四句“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想象夜深之际,明月西沉,天空中尚残留几许星光。盆池虽小,却能涵泳天上的星辰。通过写盆池中的星影来侧面写盆池,就极宛转有味。

这首七绝,就在构思上找到了亮点,既有好的切入口,又有宛曲的表达方式,同时像“事亲不及一庭花”,这种语言又比较警策动人,故而能成为一首佳作。

   我们再来看一首唐人绝句:

雨过山村(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前两句写山村雨中之景,较为平顺。后两句写山村农事活动,刻画村中妇人与婆婆相唤去洗蚕种,庭中之栀子花因无人欣赏、采撷,而闲着。我们看这首诗在构思上的亮点:一是有好的切入点,写妇姑农事之忙,选取庭中栀子花作为切入口,视角很新颖;二是以庭花之闲,反衬、对比人事之忙,显得非常委曲、有味道。

那么,我们把王建和李梦唐这两首诗比较来看,会发现在构思上有一些相似点:第一,都是选取“庭花”作为切入点,去侧面表现主题;第二,表达的方式,都是通过对比和反衬,显得非常宛曲而富于情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相似呢?因为古典诗词的创作,有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不同时代的作者,往往在写同类题材或不同题材时,在有些构思上会有“暗合”或“相似”之处,有些是因为后人对前人有所借鉴、发挥,有些是因为长期以来,一代一代的创作传统积累,形成一些常见的构思模式。

而在大的构思模式下,有的作品与前人“相似”之处多,有的作品与前人“相似”之处少。像李梦唐与王建的作品,都是从“庭花”作为切入点,都是采取对比、反衬来侧面表面主题,这是大致看起来相似的构思模式。但是具体来看,李梦唐与王建的写法又有很大的差异:李梦唐的笔下,庭中之花年年盛开,能够“事亲”,作者却不能,感叹人不如花;王建的笔下,山村妇姑外出浴蚕,庭中之花无人欣赏、采撷,被闲着,人忙而花闲。

因此,李梦唐与王建的作品,大的构思模式有相似之处,但具体语句上又有很大的差异。或许,他们只是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以庭花作为切入点,采取对比、反衬的写法,来侧面表现主旨。但是,我们不能说李梦唐就是借鉴了王建的作品,这种说法缺乏根据。与前人用到大致相似的构思模式,不代表就一定是借鉴了某一位前人的作品。

在大的构思模式下,不同诗人因具体题材、内容的不同,因各自构思、表达的差异,又可以翻出很多变化。你翻出的变化大,与前人“暗合”之处就少;你翻出的变化少,因袭的成分多,与前人“暗合”之处就多。若不善于变化,甚至会沦为抄袭。抄袭肯定是不可取的,而善于学习、借鉴、运用传统诗词留下的常见构思模式,并加入自己的变化,则是极为必要的。

古代所有的大诗人、大词人,绝不可能首首作品都凭空构思,而完全不用前人留下的构思模式或构思方法。总有一些作品会涉及到这些构思模式和构思方法,同时又能加以自己的变化,才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风貌。

我们来看不同时期的不同诗人,所创作的三首七绝:惜牡丹花(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花下醉(唐·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沈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

这三首诗,构思模式是很相似的。作者表达怜花、惜花之情,都是通过写晚上持着烛火赏花来展现。但各人的具体表达不同,给人的印象也不同。白居易“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是担心花将落尽,故而连夜欣赏,有一种担忧和痴情在里面。李商隐“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于客散酒醒之后,固执地赏着残花,就带着一种孤独、落寞之感,以及面对无可挽回的现实,有一种执着和悲哀。

苏轼“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则一变而为高华、富丽之语,少了些许悲哀,而多了几分雍容和超旷,在欣赏中得到一种自我满足。

不过,这三首诗借鉴痕迹还是相对明显的,李商隐恐怕对白居易的作品有所借鉴,苏轼要么对白居易的作品,要么对李商隐的作品有所借鉴。在大的构思模式下,各人施展手段,都写出了佳作。甚至青出于蓝,李商隐和苏轼的作品,明显要高出白居易的原作。如果苏轼不运用前人留下的构思模式,自己凭空去想,恐怕很难写出这样一首佳作来。

再看三首七绝:

江南行(唐·张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

秋闺思(唐·张仲素)

碧窗斜日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赠黄鲁直(宋·徐积)

不见故人弥有情,一见故人心眼明。忘却问君船住处,夜来清梦绕西城。

这三首七绝,与前面所举白居易、李商隐、苏轼的情况有些差异。前三首相似度比较高,这三首相似度比较低一些。但其实构思模式也还是有些相似的:他们都是通过写梦来寄托主人公对恋人或友人的思念,而恋人或友人所在的地方,即是梦魂所系的地方。

但在具体表达上,却是各有千秋。在张潮的《江南行》里,因为曾经女子与情郎在“西湾”相别,情郎是沿江而去的,故而女子的梦魂就一直“不离江上水”。可是末句陡然翻转,然而“我”却听说,你已经到了凤凰山一带了。——之前多少次,女子的梦魂在江上徘徊,原来情郎却不在江上,已经换地点了。这梦都白做了。

在张仲素的笔下,女子的丈夫在边塞戍守,具体位置在金微山一带。她想在梦中寻觅丈夫,“梦里分明见关塞”,明明在梦中看见关塞了,说明有一些希望了;“不知何路向金微”,但是边塞那么大,丈夫戍守的金微山在哪里呢?她在梦中又迷路了,不知道怎样到达丈夫戍守的地方。这里是一个转折,说明希望破灭了。

在徐积的笔下,“忘却问君船住处,夜来清梦绕西城”,作者与黄鲁直分别之时,忘了打听他的船停泊之处,结果作者也不知道黄鲁直具体在哪里停宿。于是,思念朋友,他的梦魂就绕着西城,整夜地寻找友人的船停宿之处。他把这种浓浓的思念之情,化为“夜来清梦绕西城”的具体画面来传达,极有味道。

这三首诗中的主人公,都是在梦里寻找所思念的人。张潮的笔下,女子不知道情郎在哪里,在梦中找错了地方;张仲素的笔下,女子知道丈夫戍守金微山,但是摸不着路;徐积的笔下,作者只知道友人在西城,但不知具体停宿何处,梦魂只能绕着西城盲目地找。

其实,我还可以再举一个词例。晏几道的《蝶恋花》,开端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他这个构思,与徐积的颇有相似之处。词中的主人公,也是只知道所思之人大概在江南一带,可是具体在江南的哪个地方,他不知道。于是在梦中,行遍整个江南,盲目地找,却始终没有遇到离人。

我们看在大的构思模式下,只要你善于思考、翻新,能够翻出很多变化来。这三首诗,我们不能说后人一定借鉴了前人的作品,因为实在看不出来。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在梦中寻觅所思之人”这种创作思路,而且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寻到所思之人。可见,传统诗词积累下的常见构思模式,对于不同时代的诗人,有着怎样潜在而深远的影响。

你在大量创作诗词的时候,可以不去借鉴某一位诗人的具体作品,但不可能不受一些传统构思模式的影响。除非你还没入门,凭感觉在那里瞎写。因此,我们在阅读古典诗词的时候,多去发掘、总结这些传统构思模式,汲取古人创作构思的方法,再翻出自己的变化来,对于我们的创作真的是太必要了。

四、阅读古人经典作品,学习其构思方法和构思模式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大家在阅读古人经典诗词的时候,首先要能发掘、发现这些好的构思和表达方式。我在阅读古诗词的时候,对于那些精妙的构思和表达方式,会格外留意。

除了留意和发现这些构思模式之外,还要善于同类联系、联想,这一点非常重要。所谓“构思模式”,既已成为一种模式,肯定不止一个人这么写,必然会有其他时期的其他诗人也这么写。你要善于从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进行同类联系。哪些诗人的优秀之作,跟这个思路很相似,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又有怎样的翻新和变化等等。

因为我们要先从古人的作品中,去发现他们到底在“承”和“变”这方面是如何做的。哪些地方传承了这种构思模式,哪些地方又有所发展和变化。通过同类联系、发散联想,比照优劣、得失,会给我们的创作带来很多启迪。

我甚至可以举个现代歌词的例子,再往上推溯到古人的经典诗例。有一次我在偶然听歌的时候,重听了一遍小时候听过的歌曲《白发亲娘》,开头有一段这么写:

你可是又在村口把我张望,你可是又在窗前把我默想。

你的那一根啊老拐杖,是否又把你带到我离去的地方。

大家看三四句,他说是母亲的一根老拐杖,把母亲带到儿子曾经离去的地方。按照我们一般的表达思路,是人为主体,拐杖为客体,是人拄着拐杖来到某个地方。他这里反过来,把拐杖作为主体,人为客体,是老拐杖带着母亲来到某个地方。这种表达思路,就突破了一般固化的思维,而显得有几分新颖,且更有味道。

那么,我们传统古诗词有没有这种构思模式呢?当然是有的,像南宋释志南的《绝句》,前两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它可以扶着诗人,默默地走过桥东。

我们再往前推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有这么两句: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这里的“策”按解释是动词,拄着。“扶老”,按解释是名词,指手杖。但“扶老”一词的本意,实则是手杖可以扶持老人。那么,在这个本意里,手杖变为主动者,人变为被动者。不是人拄着手杖,而是手杖扶着老人。

我们综合看一下构思方式的借鉴、发展,本来“扶老”一词,字面意思说手杖扶着老人,这个思路就有了将手杖人格化的特点了,但是不够丰富、形象;再到“杖藜扶我过桥东”,还是这一构思的延续,但是画面就更为丰富、形象了;再到“你的那一根啊老拐杖,是否又把你带到我离去的地方”,把母亲的形象写得那么饱含深情,这个画面就格外动人了。

事实上,我们再通过发散联想,还可以发现很多看似不一样,实则有着共通之处的构思和表达。手杖可以人格化去表达,我们游览山水,山水是不是也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像宋代赵蕃的诗句:

青山招我来,松风送我去。

不是我来看山,而是山来招我;不是我趁着松风归去,而是松风送着我归去。

像我以前写五古《雁荡》的时候,开端说:

雁荡招我魂,劳劳尘满衣。一折复一折,迎人奔翠微。

不是我来游雁荡山,而是雁荡山招着我的魂,吸引着我。道路一折一折,不是我在朝着青山(翠微)奔去,而是青山在迎接着人,朝着人奔来。因此,我说通过同类联系、发散联想,你能找到构思模式的运用和发展,从而使自己在创作中借鉴这些构思模式时,能有效地进行选择和变化。

再像《白发亲娘》歌词的中间一段:

你可是又在梦中把我挂念,你可是又在灯下为我牵肠,

你的那一双老花眼,是否又把别人错看成我的模样。

你看,三四句写老母亲眼花,因思儿心切,把别人错看成儿子的模样。古诗词也有这种构思模式,像柳永的《八声甘州》有几句: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词人从对面写来,想象佳人在妆楼凝望,希望见到归人的船只。看着天际的归舟一艘一艘驶过,却好几次把别人的船只,错认成了情人的船只。——他这里不是把人认错了,是把归舟认错了。

再看元稹的《六年春遣怀》:

伴客销愁长日饮,偶然乘兴便醺醺。

怪来醒后傍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

元稹这首诗,就是写妻子去世后,自己有一次伴客饮酒,喝得醉醺醺的。醉里暂时忘却丧妻之痛,以为妻子还活着,把旁人错认成妻子,问了好多话语。

类似的还有郑愁予的《错误》: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里是把马蹄声认错了。——这都是大的构思模式下,不同的发展、变化。

再像李梦唐的《游大溪慈湖,见蒋氏塑像麋集山下,计有数十尊之多,归而有作》;

骨相犹龙老似仙,掌中书剑已斑斑。

廿年化得身千万,占尽楼台又占山。

蒋介石死后,其灵柩暂厝在桃园县大溪镇的慈湖陵寝。大溪慈湖一带有很多蒋氏雕像,肃立在各个角落。作者就说“廿年化得身千万,占尽楼台又占山”,说蒋氏死后化身无数雕像,占尽楼台,又占尽青山。他这个构思模式,显然是从柳宗元的“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或者陆游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借鉴而来。但古人的表达是属于设想,柳宗元表达思乡之情,感情较悲;陆游表达爱梅之情,感情是比较美好的。李梦唐的表达不是设想,是夸张,是写蒋氏塑像之多,带有宛转的讽刺。

或许,我们从以上的一些实例中,能找到一点学习、借鉴古人常见构思模式和构思方法的线索吧。当然,如果大家想进一步深入学习,了解如何通过阅读经典七绝,总结古人常见构思模式,并且找到自己在创作中借鉴、运用的方法。

发布于 2020-05-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