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润滑如丝、船行似风——进小学课堂

 兰勇讲语文 2024-07-01 发布于重庆

课堂实录
一、导入:
猜一猜:
五个姐妹,
住在一起,
有血有肉,
高矮不齐。
手指。
丰子恺的《手指》
介绍作者
漫画
先漫画还是先作者介绍?
风趣幽默
这是老师确定的教学要义。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小老师授课——展示预习成果)
一边读一边想:五根手指的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
小老师举手教读生字词
学生参与充分、积极。老师纠正及时。老师最后的正音、提示很重要。
去掉拼音再试——开火车。开火车的形式有检测性。设计很好!
举手与开火车的功能各不同,运用得非常好,充分显示了教师的教学机智!
三、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全文的关键句。
找关键句的方法?提前讲过了?
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
拟人化的方法。举例、对比。
大拇指:长处与短处。
3——5段,勾画描写五根手指长处和短处的词句。
用一两个关键词概括,填在表格里。
自读课文的性质。
小组合作。
组长主持,有序交流表格中的信息。
达成共识,合理分工,准备展学。
个人独立阅读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展学小组:要求。其他小组做什么都有要求。
质疑补充环节的设置很棒。
教学环节设置科学周详,要求清楚。
老师最后的展示。
两种表格的比较
表格与文字的比较这个环节更好。
六个动词,还有三个修饰语“死力”“拼命”“用劲”。费劲,能吃苦。
“爱吃苦”与“肯吃苦”不同。六个“叫他”?
六件事,是指多。
任何要吃苦的事,都要叫他。为什么要用六句话来表述?
举例的好处:具体、生动更能突出他肯吃苦耐劳。
写在后面:
一个感觉:课堂容量很大,信息很多、步骤多、节奏快,感觉留给学生自己充分思考的时间很少。但似乎不是老师刻意为之,面是学生反应速度的确很快。问题刚布置下去,就有人举手了。是不是小学生更听话,预习做得更到位呢?中学生如果能有这样的执行力就好啦!
两个建议:
1.可不可以整体设计一下呢?一直很欣赏李大圣老师所说的:一次搞掂。也就是说一堂课设计一个核心问题,让它成为纲领。回避问题的琐碎与细屑。
2.有没有能让学生多盘桓、纠结一会儿的问题?能不能让他们不如此顺畅呢?个人觉得有时左右不适、举棋不定也是一种很妙的教学状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