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4年,日本人发明了二维码,但他没看清二维码的价值,甚至都不

 老生常谈妙笔生花 2024-07-01
1994年,日本人发明了二维码,但他没看清二维码的价值,甚至都不愿申请专利,他认为二维码在10年之内一定会被淘汰。不料二维码被中国人发扬,把日本人气的不得了![玫瑰]
 
(信源:人民政协网——你每天扫的二维码是日本人发明的 赚钱的确是中国人)
 
1994 年,日本名古屋的汽车工厂里,工程师原昌宏正为一件事情头疼不已。成千上万的汽车零件,密密麻麻的编码,传统的条形码已经不堪重负。如何才能更高效地管理这些零件信息?
 
苦思冥想中,一个灵感在原昌宏脑海中闪现:如果把条形码从一维变成二维,信息容量不就大大增加了?
 
就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想法,催生了日后席卷全球的二维码。它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阵,将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连接起来,开启了一场信息传递的革命。
 
然而,命运似乎和这位发明家开了一个玩笑。彼时的原昌宏,并没能预见到二维码的巨大潜力。他甚至有些悲观地认为,这项技术撑不过十年就会被淘汰。
 
或许是出于这种想法,或许是工程师的纯粹,原昌宏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放弃为二维码申请专利,将它无偿地贡献给了全世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国,一场信息化浪潮正席卷而来。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的兴起,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如饥似渴,对便捷生活的渴望与日俱增。
 
就在这时,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二维码,突然再次散发巨大的价值。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名叫王越的中国人,在日本工作期间接触到了二维码。他敏锐地察觉到,这项技术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移动支付领域。
 
怀揣着梦想,王越毅然放弃了在日本的一切,回到中国开启了他的创业之旅。经历了近十年的艰苦奋斗,二维码终于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2012年,腾讯公司推出“扫一扫”功能,二维码应用开始在中国市场爆发式增长。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人们掏出手机,对着二维码轻轻一扫,便完成了支付、获取信息等一系列操作。
 
从此,二维码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演绎了一段传奇的崛起之路。它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移动支付到共享出行,从电子商务到智慧城市,无处不在的身影,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当初原昌宏未申请专利的决定,也产生了戏剧性的结果。
 
2011年,中国企业成功申请了“二维码扫一扫”专利。这意味着,包括日本企业在内的全球公司,如果想要在中国使用这项技术,都需要向中国支付专利费。
 
这个消息传到日本,舆论一片哗然。有人感叹原昌宏的“失策”,错失了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也有人赞赏他的无私,让二维码技术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应用。
 
然而,对于原昌宏来说,或许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他当初的初心,仅仅是想要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让信息传递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而二维码,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如今,二维码已经成为全球通用的信息载体,它的应用场景还在不断扩展。
 
当然,挑战也随之而来。人脸识别、近场通信等新技术的出现,对二维码的地位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二维码依然将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虚拟与现实,也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比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