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年轻人猝死:怎样做才能远离猝死风险

 张哥0ywkx7zwmb 2024-07-01

在大众普遍认知里,猝死这样的事只会发生在中老年人和有慢性病的人身上,然而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内卷化越发严重,近来一系列案例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直面中青年人群的猝死风险正在大幅攀升,需全社会高度警惕!

猝死的年轻化

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猝死人数达 55 万,这意味着每天约有 1000 人猝死。更残酷的现实是,发生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不到 1 %。为何猝死事件频发,且猝死人群呈现年轻化?

经过临床经验总结和对病例分析,我们发现中青年猝死可分为内外两方面诱因。外因上与年轻人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内因方面也是因为病患本身有隐秘性的疾病,如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

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过劳,已经成为诱发年轻人猝死的重要因素。过度或持久的劳累、久坐、睡眠严重不足、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情绪等都会引发猝死。一些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规律、经常吃高盐重油、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过度饮酒、吸烟等也是导致猝死的原因。

猝死的病因

临床上,猝死可分为两大类,即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

所谓心源性猝死,也称为心脏性猝死,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患者突然死亡。患者以前可能患有心脏病,也可能并无心脏病史,但从发病到死亡可在 1 小时内瞬间毙命,这类患者在所有猝死患者中所占比例最大。

非心源性猝死:其他如脑源性的,常见脑出血,病因多见:先天性的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高血压长期未控制引起脑出血等。易于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心脏疾病包括: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病、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恶性心律失常室速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电解质紊乱、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等。

18~25岁的成年人中,非冠心病的心脏病是最常见的猝死原因。主要就是心肌病及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引起的猝死;35岁以上有吸烟史,肥胖及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的人群,需要警惕冠心病的可能。另外还包括长期高血压不控制,发生主动脉夹层破裂、长期久坐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诱发急性肺栓塞猝死

猝死的前期表现

有些猝死在发生前是“有迹可循”,只不过这些症状大多隐匿,令人难以察觉从而错过抢救最佳时间。典型的心源性晕厥前驱症状可能出现:心前区不适感,如反复胸闷、心悸、疲乏、活动后心累,反复出现头晕眼花。其他如脑源性的可能出现眩晕、阵性一侧肢体麻木 、无力感,面部麻木感等。

这以上症状一般持续时间不长,短的只有十几分钟,长的也不会超过几十分钟。正因为这些症状很多短暂,同时也很容易消失,就造成很多人的忽视,结果一旦发病就令人猝不及防。

猝死的施救与预防

挽救生命的黄金时间往往就在数分钟之内,这就要求急救人员要及时到达现场,快速准确地进行判断和施救。抢救猝死患者,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医学原则。

若遇到患者心脏病发作,继之失去反应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即为心脏骤停。应先呼叫 120 急救电话,并在急救人员指导下给予心肺复苏。如果你没有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可以单纯给予患者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省略人工呼吸步骤。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如果附近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也可以快速取得AED,给无反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者贴上电极贴片,让AED分析患者是否有室颤。如为室颤,除颤器会自动充电,可按下电击按钮,给患者除颤。

心脏骤停最有效的急救方法是心肺复苏和除颤。两者联合将大大提高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

猝死也是可以预防的,中青年人群预防猝死注意以下几方面:

1、饮食规律,营养搭配合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食物,少食脂肪含量较高的高脂、高胆固醇食物。

2、戒烟戒酒:戒烟,避免被动吸烟;不提倡饮酒。

3、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建议减重,在6~12个月内减轻体重5%~10%,体重指数(BMI)维持在18.5~23.9kg/m2;腰围控制在男性≤90cm、 女性≤85cm。

4、合理安排作息:避免长时间加班、熬夜,避免过度劳累,做到劳逸结合;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至少每天7~9小时睡眠时间。

5、规律运动: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坚持有氧运动,选择运动方式合理,例如,做舒缓强度适宜的快走,慢跑,骑自行车及游泳等,另外可以配合一定强度的抗阻运动,增加机体肌肉含量。

6、心理平衡:学会放松自己,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和,遇事尽量做到不急不怒。

7、做好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针对有基础慢性疾病人群,做好长期的药物治疗及随访复查。

当下,中青年人群猝死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预防年轻人猝死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更要从每个人做起,通过合理作息、加强锻炼、健康生活、提高意识等全方位措施,有效降低猝死风险,为中青年人群的健康成长守住红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