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日“出梅”,今年出梅逢小暑,会有“倒黄梅”吗?有什么说法?答案来了

 三农小毛 2024-07-01 发布于湖南

“天天下雨,何时是个头啊!

最近村里很多老人,都在为这个天气发愁,因为今年的雨水实在是太多了。不仅家里很潮湿,洗的衣服也晾不干,同时白天黑夜的下雨,导致农活也干不了,还有些地方都已经涨水了。

前天,我们这里通往镇上的马路就被水给淹了,水都没过马路到膝盖了。这样的情况,已经是多年没有遇到了。

不过老人们也说,这雨也持续不了几天了,因为马上就要“出梅”了。等到出梅以后,雨水也就要结束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出梅有点不一样,因为当天还恰逢“小暑”。那么在出梅以后,会不会出现“倒黄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什么是出梅,出梅意味着什么?

梅雨季节,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常出现的 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期间的天气特点就是细雨绵绵,会出现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给人们带来一种湿润而略带压抑的感觉。

古人把“芒种后逢丙日入梅”,即芒种节气后第一个丙日就进入黄梅雨季节了,亦称“入霉”、“进梅”。而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就是出梅的日子。出梅,顾名思义,是指梅雨季节的结束。因此根据这种说法,今年的出梅是在7月6日。

不过在气象学上,出梅的标准是指连续5天不下雨,并且气温稳定在22℃以上。出梅后,天空逐渐放晴,气温升高,人们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夏季气息。

(2)今年出梅“不一般”,不仅是朔日,而且还是小暑节气。

今年的出梅显得有些特别,因为它恰好与小暑节气相逢。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就要到来了。

小暑时节,天气已经开始炎热,但还未到达最热的程度。而且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今年的出梅当天,还是农历的六月初一,在我国民间每个月初一都是很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也被称之为朔日。而今年出梅和小暑都是在六月初一,这是多年难得一遇的。

在民间也有“初一下雨初二晴,初二下雨不得晴”的谚语。它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月份初一这天下雨了,那么初二多半就会放晴了。但是如果初二仍下雨,天气就很难放晴,即后面的阴雨天气比较多。

在结合今年黄梅雨季节期间的雨水偏多,很多的农民就担忧起后面出梅以后的雨水多不多,会不会出现“倒黄梅”呢?

(3)什么是倒黄梅?今年小暑逢出梅,有啥说法?

估计很多人对于倒春寒比较熟悉,这是农民最害怕的一种气候灾害,它对农业的危害极大,甚至会导致农作物绝收。

而倒黄梅是在南方才会出现的一种气象灾害,它和倒春寒一样,也是农民不愿意看到的。

所谓“倒黄梅”,顾名思义,是指梅雨季节结束后不久,又再次出现类似梅雨的天气。这种天气现象通常发生在出梅后数天到数周之内,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再次的阴雨连绵。

倒黄梅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大气环流在局部地区发生暂时变化,导致副热带高压北抬或西伸,使得原本应该被夏季风控制的地区再次受到梅雨带的影响。

那么,今年的出梅逢小暑是否意味着会有倒黄梅的出现呢?在民间确实也有不少这样的谚语,这些也是老祖宗的经验之谈。

比如“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说的是小暑节气当天如果打雷了,那么就会出现“倒黄梅”,甚至还会持续72天之长。

另外还有“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过来”等,都是说在小暑节气如果打雷了,那么就预示着后面的雨水多,并且极大可能会有“倒黄梅”天气出现。

这些虽然是古人的经验之谈,但是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听老辈人说,十有八九是准确的。

从气象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小暑节气的时候本来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雷雨天气就多,特别是在此期间还是雷暴最多的季节。

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如果此时出现雷雨天气,就说明气候不稳定,副热带高压在出梅后迅速北抬或西伸,阴雨天气多。

而相反晴天为主的话,则就说明其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这样就容易出现伏旱期,倒黄梅的出现概率就会降低。

不过也要注意,虽然今年的出梅逢小暑给人一种不寻常的感觉,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出现倒黄梅。

气象部门已经对未来的天气情况进行了预测和分析,认为今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将呈现多变性,既有可能出现高温干旱的天气,也有可能出现局部暴雨或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