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作诗的八条准绳

 谷山居士 2024-07-01
图片

1.立意:要高古浑厚,有气概,要沉着,忌俚弱浅陋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立意高远,气概雄伟,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人生无限可能的追求,毫无俚弱浅陋之感。

2.炼句:雄伟清健,有金石声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句词炼字精当,音韵铿锵,有如金石之声,雄伟而清健,将历史沧桑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3.琢句:宁粗毋弱,宁拙勿巧,宁村毋华,忌野俗

如: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句话虽然质朴无华,但表达了深沉的国难之悲,不追求华丽辞藻,反而更显深沉和真挚,符合“宁村毋华”的要求。

4.写意:意中写景,议论发明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两句诗通过写景,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赞美,达到了“意中写景”的效果。

5.书事:景中含意,事中嵌景,细密清淡,忌庸腐雕巧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这句诗在描述送别的场景时,巧妙地嵌入了枫叶和荻花等自然景物,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和生动,同时也避免了庸腐和雕巧。

6.用事:大而国事,小而家事、身事、心事

如:陆游的《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家人的关爱和牵挂,将国事、家事、身事、心事巧妙地融为一体。

7.下字:陈古讽今、因彼证此、不可着迹、只使影子、虽死当活用

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这句词巧妙地运用了古代关于花、树、星、雨的意象,来描绘元宵佳节的盛况,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社会的讽刺和批判,达到了“陈古讽今”的效果。同时,这些意象的运用并不显得突兀或刻意,而是如影子般自然融入其中,符合“不可着迹”的要求。

8.押韵:押韵稳健,则琢句有精神,如柱嗓(柱下的石墩)之欲其坚固也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押韵工整稳健,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从而增强了诗句的精神和力量感。

图片

感谢阅读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