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雨天湿毒扎根最深!这6个祛湿的实用招,用起来!

 昵称51657969 2024-07-02

图片

今年的梅雨季不一般,从五运六气上来说,土运太过,雨水会格外的多,阴雨、暴雨轮番上阵,最近江南很多地方都已进入梅雨季,很是煎熬!

“湿”是自然界六气之一,湿与脾相应,故湿多伤脾。湿性黏浊,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及脏腑的运化功能。

图片

图片

1.防外湿 

外湿多由淋雨、涉水或久处湿地引起。外出时要带好雨具,淋雨或涉水后,要及时擦干身体,更换衣服。

夏季不宜在游泳池或澡堂内长时间浸泡、洗浴;劳动、休息时要尽量避开水湿之处;不可久居湿地。

图片

2.防内湿

内湿多因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冷饮等性寒之物,损伤脾胃阳气所致。

防内湿要杜绝贪食生冷及油腻食物,忌暴饮暴食。饮食以清淡芳香为主,清淡之品易于消化,芳香之品具有醒脾、振奋脾阳的作用,从而刺激食欲。

3.防湿温

湿温是由湿热之邪而引起的外感热病,主要表现为身热缠绵、头胀如裹、身重倦怠,严重者恶心呕吐、胸闷腹胀。多发于夏秋雨湿季节,主要包括夏秋常见的一些传染病类型,较常见的是消化道传染病。

防湿温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和不洁食物,可适当吃些大蒜、醋、茶等具有杀菌、抑菌作用的食物。食物要妥善保存,对各种餐具也要定期消毒,注意勤洗手。

图片

4.防霉变

湿邪易与暑邪相兼,以致高温湿热、霉菌滋生。

南方,最大的烦恼是空气湿度太大,各种除湿机、空调除湿功能能派上大用场,室内湿度降下来,身体就会清爽舒服许多。

燃艾、熏香也可祛湿,买一些祛湿的香亦可。在居室里燃一支,扶正祛邪、燥湿,可预防潮湿季节的时病,还可以帮身心放松下来,拥有更好的睡眠。

图片

古人常常通过燃烧艾草以“避邪”,这个邪就包含一些蛇虫鼠蚁、一部分病邪,和一部分湿邪、瘴气。

艾燃烧后形成的烟雾中富含挥发油,带有极强的芳香气味,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真菌的作用。

▼好物推荐

图片

1.每天走走路

平时养成每天定时定量运动的习惯。从每天早晨起来到晚上睡觉,能累积保持8000到1万步,就可以令我们的身体保持少痰少湿的状态。

2.穴位祛湿

人身体上就藏着有效“祛湿穴”,没事儿的时候常按揉,也有助于祛除体内的湿气,操作简单、方便。

常用的“排湿”穴位有:阴陵泉穴、丰隆穴、大横穴、足三里穴、委中穴,认准这几个“排湿口”,助您轻松祛湿。 

阴陵泉穴:阴陵泉穴是属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有排渗脾湿的功效,是常用的“祛湿大穴”。

图片

按摩方法:以拇指点按为主,每次按摩3~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10~15分钟。

丰隆穴: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主治脾经及胃经的疾病,有沉降胃浊、化痰湿的功效,是“祛湿化痰大穴”。

图片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面着力于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持续5~10分钟为宜。 

大横穴:大横穴是足太阴脾经之穴,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左右各一,有运转脾经水湿之功效,全身的湿气都能由它驱除,同样是“祛湿大穴”。

图片

按摩方法:用两拇指同时点按左右两侧的大横穴,持续3~5分钟。或用手掌以顺时针的方向摸腹30圈,同样能有助通便祛湿。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位于髌骨下缘3寸(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宽度即为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拇指指关节横度)处,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功效,是“强身健体大穴”。

图片

按摩方法:一是每天用拇指按压足三里穴5~10分钟,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酸胀、发热的感觉。二是可用艾条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伤皮肤为度。

委中穴:该穴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位置,简单来讲就是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而膀胱经正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

图片

按摩方法:平时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拨动或者敲打不少于36下。

3.拔罐可祛湿

夏天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夏季拔罐除湿推荐穴位:大椎、风门、命门、承山等穴位。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4.拍打腹股沟、腘窝

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脾与胃合。其脉皆自胫股上出冲门、气冲之间,故邪气留于髀跨者,为脾经之病);

有邪,其气留于两腘(肾与膀胱为表里,其经皆出膝后阴谷、委中之间,故邪气留于两腘者,为肾经之病)。



——《灵枢·邪客篇》

久坐少运动的、体虚阳气弱的,都建议这段时间,有空就拍打拍打腹股沟和腘窝,也就是大腿根部和膝盖背面。腹股沟藏脾邪,湿气为主;腘窝藏肾邪,寒气为主。

图片图片

方法:拍打两髀和腘窝的具体方法就是直立,用双手轻轻拍打两腹股沟/膝盖窝,逐渐加力,直至微微发热为止。每天拍打两到三次,每次3~5分钟。

5.茶饮祛湿

除了以上方法,久坐的上班族们也可以备上这样一份祛湿的茶饮,随时随地,方便快捷。

图片

夏季暑邪当令,湿度增加就容易造成湿性粘腻、胶着难去,就像油进入了面中很难出来,调理起来也比较麻烦。

中医认为“湿气重,百病生”,只有赶走体内的湿邪,疾病才会远离。

建议大家可以经常用五指毛桃+土茯苓煮水喝

祛湿推荐▼

岭南地区的人们常用五指毛桃煲汤喝,它祛湿不伤身,扶正、益气而不上火,还能补↑气。这是五指毛桃的厉害之处。

而土茯苓善于除湿,利关节,对筋骨疼痛有治疗效果。当代中医临床,曾有用土茯苓为主,治关节滑膜炎、筋膜炎的例子。

土茯苓最擅长的就是入络,搜剔那些藏在筋络角落和肌肉皮肤里的湿、热。

图片

没时间煲汤,就这么安排,方便又好用。排一排肌肉、经膜里的湿。

尤其针对今年寒湿较重的情况,既要防湿邪,又要扶正气。很适合五指毛桃和土茯苓一起煮,祛湿排浊,不伤正气。


6.泡泡脚

炎炎夏日,通过热水泡脚能祛除湿气。建议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对于出现四肢乏力、发困、食欲减退的人,可以在热水中加上威灵仙20克、苍术15克、艾叶15克,效果会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