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troke:腔隙性卒中不应该抗栓治疗!?

 禅ck48rxhs86zn 2024-07-02
腔隙性卒中(腔隙性中风(LS),也称为小动脉闭塞,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四分之一。通常是由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引起,该疾病影响白质和深部灰质核团的小穿通(perforating)或穿透(penetrating)动脉。 cSVD是非创伤性脑出血、血管性痴呆和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尽管它很重要,但经证实的cSVD治疗方法很少,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其疾病机制的了解有限。
针对血栓的治疗方法,如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剂是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主要方法。血栓栓塞在心源性卒中和大动脉卒中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LS的初始事件是否为血栓形成所致,尚不确定。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抗血小板药物可降低复发性卒中的风险,但这些试验的对象为所有卒中,难以可靠地估计其对LS的疗效。虽然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二次分析表明其对LS有效果,但另一项研究表明,与单联血小板治疗相比,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没有减少缺血性事件,但确实增加了出血并发症。脑出血的风险尤其重要,因为cSVD已被证明是脑出血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尤其是当患者接受抗血栓药物治疗时,特别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可以检验这两个过程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它使用遗传变异(genetic variants)作为工具变量来评估是否可能存在因果关系。由于遗传变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是随机分配的,因此MR很少受到反向因果关系和混杂因素的影响,并且可以产生与随机对照试验相当的结果。先前的遗传研究表明,与其他卒中亚型相比,血栓形成机制对cSVD的重要性较低。最近对静脉血栓形成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全面评估了血栓形成风险相关的遗传因素,因此有能力验证LS和cSVD的关系。
2024年4月来自英国的Hugh S. Markus等在Stroke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利用2-样本孟德尔随机化评估抗凝治疗是否在LS和cSVD中起到作用。
从一项最近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n=81190)中,研究者使用了119个与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的全基因组显著性的遗传变异(P<5*10−8)和连锁不平衡r2<0.001作为工具变量。还使用了来自GIGASTROKE联盟中卒中关联基因(62100例缺血性卒中病例:101004例心源性卒中、6399例大动脉卒中和6811例LS)。鉴于在GIGASTROKE中,基于CT的LS亚型的特异性较低,研究者还利用了磁共振成像确诊LS患者的数据(n=3199)。研究者还研究了磁共振成像的慢性cSVD特征的相关性,即白质高信号(n=37355)和扩散张量成像指标(n=36533)。
在GIGASTROKE中,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表明,静脉血栓形成的遗传易感性与任何缺血性卒中(比值比[OR],1.19[95%CI,1.13-1.26])、心源性栓塞性卒中(OR,1.32[95%CI、1.21-1.45])和大动脉卒中(OR、1.41[95%CI和1.26-1.57])的发生几率增加有关,但与腔隙性卒中(OR,1.07[95%CI)无关。对于磁共振成像证实的LS,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OR,0.94[95%CI,0.81–1.09])。基因预测的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与cSVD的影像学标志物无关。
最终作者认为,这些结果表明,血栓形成在心脏栓塞和大动脉卒中的风险中起作用,但不是LS或cSVD影像标志物的因果危险因素。这提示抗血栓药物对cSVD的疗效可能较小。
文献出处:
Stroke
. 2024 Apr;55(4):934-942. doi: 10.1161/STROKEAHA.123.044937. Epub 2024 Mar 25.
Does Thrombosis Play a Causal Role in Lacunar Stroke and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