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肺痹,平治五脏防止复发

 用户08204546 2024-07-02

王某,女,5岁,以“重症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咳嗽、喘息2月余”为代主诉,于 2017年 5月 21 日初诊。

现病史

患儿既往患重症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咳嗽、喘息2月余,经多方治疗效果欠佳,仍咳嗽、喘息,活动不耐受,无发热、吐泻等不适,遂来求诊。

刻下症

咳嗽、喉中有痰鸣,时有洁浊涕,喘息,时有气促,活动后明显,运动不耐受,汗出,无发热,纳般,形体偏瘦,手足心热,小便淡黄,大便干。

体格检查

精神反应尚可,面色晦暗,鼻翼无扇动,口淡,口周发青,腔稍红轻微三凹征,肺部呼吸音粗,可闻及中粗湿啰音及喘鸣音,无杵状指。舌质淡,舌苔白.脉细数。

辅助检查

肺功能示中重度小气道阻塞;肺部 CT示肺过度通气、马赛克征、支气管管壁增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支气管内膜炎,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食物过敏原:牛奶、鸡蛋阳性:T细胞亚群:CD8+高:免疫球蛋白正常;基因检测纤毛不动及囊性纤维化基因阴性。

西医诊断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

中医诊断

肺痹。

中医证型

气阴两虚兼痰浊、血瘀、风热。

治法

益气养阴兼疏风清热、豁痰化瘀,标本同治。

方药

自拟养阴通痹汤加减。

处方:炙黄芪 15g,麦冬 10g,北沙参10g,五味子6g,菖蒲10g,重楼10g,丹参10g,郁金 10g,红景天 10g,地龙 10g,紫石英15g,芦根 10g,葶苈子 10g,炙甘草 3g。中药配方颗粒7剂,1剂分4份,每次1份,每日3次,水冲服。

二诊

2017 年5月 30 日。喘息、气促减轻,咳嗽伴少量黏痰,色白,活动仍不耐受汗出,大便糊状,舌质淡,苔白,脉细数。病情有好转,大便稀,去葶苈子加陈皮6g,茯苓10g,炒麦芽 10g,以健脾化痰,继服14剂,1剂分4份,每次1份,每日3次,水冲服。期间复外感,出现咳嗽,呕吐,咽红,舌质红,薄白,脉细数,在原方上加前胡10g,5剂,1剂分4份,每次1份,每日3次,水冲服。

三诊

2017年6月20日。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语音升高,偶有咳嗽,有痰,活动后有喘息,无憋闷,纳可,盗汗,手足心稍热,眠安,二便正常,舌质淡,白,脉细数。面色仍暗淡,三凹征弱阳性,肺部呼吸音粗,偶有喘鸣音及中粗湿啰音,腹软。患儿病程近3个月,初期重症肺炎耗伤正气,现邪气去半,应平治五脏,调理肺肾兼活血通络扶正祛邪兼施为主。

处方:北沙参 10g,炙黄芪12g,石菖蒲 10g,郁金 10g,丹参 10g赤芍 8g,五味子 6g,地龙10g,重楼 10g,红景天 10g,桑白皮 10g,煅牡蛎15g,白术10g,炒麦芽10g,炙甘草 3g。中药配方颗粒 14剂,每2日1剂,水冲服。

随访

经过中药长期调治,患儿咳嗽、喘息症状稳定,无明显进展,近6个月无再什院,无静脉用药史。体重增加1kg,精神好转,活动耐受力增强。根据疾病变化辨证调理用药,监测肺功能和高分辨肺 CT的变化,同时配合长期抗炎的西医药治疗。

患儿为学龄前儿童,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咳嗽、喘息2个月。传统医学认为,小儿“肺常不足”“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小儿卫表尤弱,外邪每易由表人里。肺为华盖,主呼吸,外邪人侵,肺首当其冲,肺气郁闭,不能输布精微,津液凝聚成痰、成饮,宜发肃降功能失常而见咳嗽、喘息、胸闷。脾常虚,病久伤及脾胃,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聚湿成痰,为生痰之源。正如《幼幼集成·咳嗽证治》云“咳而久不止,并无他证,乃肺虚也。"《杂病源流犀烛》云“盖肺不伤不咳,脾不虚不久咳”,而“久咳之人未有不伤肾者以肺金不能生肾水而肾气自伤也"。肺病及肾,肾虚不能蒸腾气化,温运脾阳,助肺行津则上泛而成痰湿,痰湿闭肺,肺失肃降,也可咳嗽、喘息。小儿“肝常有余”,所欲不随肝火循经上逆犯肺,木火刑金,则咳嗽,甚则咯血,所谓“木叩金鸣"。“肺朝百脉,心主血脉”,肺脏受损,不能助心行脉,而心为君主之官,主危则十二官危。故本病起于肺,终于肺,但不局限于肺。正如《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久病人络",“久咳逆气……定后复发,连滞经久",“人身气道,不可有壅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结合患儿久病咳喘,耗伤五脏之精气,内有痰浊、瘀血胶固之邪,外逢非时之气,又致咳喘频复,病程迁延难愈。故肺之气阴两虚兼瘀血、痰浊、风热为主要病机,五脏不平为疾病复发之根本,因而应以益气养阴兼活血、通络、疏风为治疗大法,平治五脏为防复发之关键。目前患儿为正气受损,但邪实仍然存在,结合舌脉辨证当属痰热瘀血内阻,外邪扰动,肺络闭郁兼气阴两虚,故以开肺涤痰、疏风通络,兼益气养阴、平治五脏为总治则;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表里同治,以防外邪深人,病情迁延。本证治以益气养阴兼疏风清热、豁痰化瘀,恢复期则应平治五脏,扶助正气兼豁痰活血、通络开闭。根据外邪引动伏痰,内外合邪,浊、瘀血、外邪交织,肺失肃降,病位在肺,肺为娇脏,位居上焦,而治上焦如羽,也需配合轻宜之药,畅肺之气机,后期固纳肾气,气有所归,恢复肺主气朝百脉、主治节之功能。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