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断“充电”

 nizijun 2024-07-04

   作者:陈启银

  最近,我的手机常有提示,说电池处于不健康状态。有天下班回家刚好路过专卖店,便让工作人员检测了一下。一通忙碌后,工作人员说是充电过于频繁,让电池有所损伤。他还问:你是不是经常不断地给手机充电?我点头:确实如此。

  使用手机,我不喜欢出门时还带一个充电宝,或没电了才心急火燎地用找、借、租的方式充电。对我来说,临时充电的心理负担太重,会耽误时间,分散精力,影响心情。在我心里,手机充满电才出门,始终是最省事省心的,心里也会踏实许多。所以,我有一有空就先充电的习惯。没想到,这种不断充电的方式,竟然会对手机电池造成伤害。

  要充电的,不只有手机,我们的头脑也需要“充电”,才能应对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充电,对手机来说可能不是优选,但对头脑来说是不错的方式,不断“充电”就是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充电”和释放“能量”的过程,如果等你把储备的知识和能量用完才去“充电”,机遇可能就会错过。书到用时方恨少,保持“电量”充足,在事业上释放“能量”才会有张力,可持续。

  不断“充电”的生活模式,要求我们保持学习,有的人会感到有压力,处理不好劳与逸的关系,有时还影响睡眠和身心健康。所以,“充电”也要讲方法。

  认识一位老作家,他退休后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上,重读过去读过的书,读中外经典名著,读本地和老家名人的作品。现在喜欢写散文诗,坚持写,写的数量不要求很多,但每篇都要写好。我喜欢他这种境界——不断“充电”成为常态,灵感来了、构思好了再下笔,精益求精。

  受这位老作家的影响,开始码字后,我经常提醒自己,要把阅读放在第一位,阅读就是一种极好的“充电”方式。在实践过程中,一旦脑袋里的写作冲动停不下来,就没有办法静下心来阅读,只能顺其自然落笔,直到感觉写文章遇上瓶颈,就回到阅读上来,变得心平气和。只读不写,或只写不读,都不行,必须该读的时候认真读,该写的时候放开写,从而形成阅读“充电”与写作“释放”的良性循环。

  为人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充电”方式,实际上也是选择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健康方式。活到老,学到老。人一辈子都需要不断“充电”,唯有“电量”足,才可能活得从容。当然,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在不同的事情上,“充电”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