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北宫赤松 整理编辑:慕容洞唐 古代的人才选拔,其实挺有意思的,就跟咱们现在找工作差不多,但方式可大不一样。 最开始,夏商周那会儿,当官就跟继承家产似的,叫“世卿世禄”。贵族们把官职当成传家宝,一代传一代向下传递。儿子接着老子的班,孙子又接着儿子的班,一脉相承。 到了汉朝,觉得光靠血统选人有点单一,于是搞了个“察举制”,就是地方政府推荐一些品德好、口碑佳的人才给朝廷,皇帝再看情况录用。这有点像现在公司招聘,除了看简历,还得打听打听人怎么样。 比如霍去病,虽然出身不高,但他硬是凭着自己的本事成了战神。尤其是武威这个很懂礼制规定的地方,虽然不能给霍去病立像。但武威人还是给了霍去病应有的尊重,其他地方的武庙是拜关羽,而武威的凉州武庙却是拜霍去病。 察举制确实选了一些人才,但时间长了,还是被那些大家族的子弟占了便宜,他们互相吹捧,形成了新的世家大族。 曹魏时期,想更科学地管理官员,于是搞了个“九品中正制”。这有点像现在的公司背调,入职的时候要搞一搞背景调查。出生豪门,起步就高;出生寒门,就得从底层干起。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有的人家的孩子永远有好工作,而有的人家的孩子永远只能做低级工作”。 你看南北朝的时候,也是一样。也是讲出身。像北魏太和年间的姑臧李氏李冲。李冲一上台,就说什么凉州的乡亲们不用去服兵役了,可以安心在家过日子。 与此同时,来自代人集团的一群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被派去边疆当兵,但到了那里才发现,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边疆的将军们只让他们干些跑腿、打杂的小差事,比如虞侯这样的小官,一辈子顶多混到军主这样的小头目,根本看不到晋升的希望。 而那些凉州的老乡,留在京城的,却因为李冲的特殊照顾,而过得风生水起,一个个爬上了高位,成了上品显官,风光无限。这一对比,让那些远在边疆的代人集团心里不是滋味,升迁无望,生活艰苦,于是开始纷纷逃离,寻求更好的出路。 你看,这样只看出身的选拔制度,是不能持续的。 隋朝开始,科举制正式出现,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创新。它要求所有人都要参加考试,谁分数高谁就有机会做官。“学而优则仕”。科举制给了普通人一个翻身的机会,只要你学习好,即使家里穷也能当官。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大多数能参加考试的还是贵族子弟,因为他们有条件读书。 有人会说,东汉时期的“阳嘉新制”改革,规定察举前要先考试,已经有了科举制的影子,但那只是对察举制的小修小补,在年龄上有了限制。 到了宋朝和西夏的时候,科举制才更加完善,更多的普通人有了出头之日。同一时期,契丹建立的辽国也是采用了科举制。完颜阿古达建立的金国,也是采用了科举制。当然,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科举制还是有些区别的。西夏的时候,武威就出了状元,西凉府高氏高逸和西夏神宗李遵顼。 但是有一个相同的点非常重要:真正的穷苦百姓依然很难参与科举,因为他们没有钱送孩子上学。 明清两代,科举制变得非常死板,考试内容几乎只限于八股文,只考四书五经,限制你写作的题材。这种考试模式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变成了死记硬背的比拼,而且越来越难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能力。 总的来说,古代选拔人才的方式一直在变,从“官位传家宝”到“考试选才”,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每个时代的选拔方式都有它的局限性,但也在不断地尝试改进,寻找更公平、更有效的选才之道。 我们现代人看历史的时候,总是以一种上帝视角去俯视历史人物。很多我们熟悉的历史著作,比如《人类简史》《枪炮、病菌、钢铁》,都是这个思路。剖开表面现象,揭示历史发展的深层动力和本质。但是这种开启了上帝视角的历史观,在强调规律的同时,也容易弱化“人”的作用。 北宋文学家苏辙曾主张在评价古人时不要动不动就唱高调,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要体谅古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同样的时代红利。 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看过去的人和事,要考虑到他们当时的环境和条件。就像你不能要求古代人会用电脑一样,因为那时候根本就没有电脑嘛。所以,评价古人要公平,要考虑到他们的时代背景,不能苛求他们做到我们现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本文作者简介:爱新觉罗贲喜,笔名北宫赤松,江宁人也。致力于清朝官制研究,作者是清朝官制研究的集大成者。此文特献给文化底蕴深厚的凉州,感谢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