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并刀之刃虽利,难断愁思分毫 《湘春夜月 近清明》赏析

 暖心诗文 2024-07-06 发布于河南

并刀之刃虽利,难断愁思分毫 《湘春夜月 近清明》赏析

湘春夜月 近清明

黄孝迈(宋)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赏析

每逢佳节倍思亲,只是每到清明前后,我所思念的是故去多年的母亲,阴阳两隔,永世不能相见,其中苦楚,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母亲的猝然离世,是心中一抹永远无法抚平的伤痕,她带着遗憾离开,而我也带着遗憾思念着她。

平时婉转的声声鸟啼,赏心悦耳,听来心旷神怡,只是如今听来,令人悲从中来,昏黄的余晖之下,声声鸟啼,破空而来,仿若一支支疾速飞驰的箭矢,击中心脏,有一种说不出的痛。

环顾四周,悄无一人,除了长长的孤独的身影,只有挂在枝头的柳花,想要把心中万千离愁别绪倾诉些许,又怕飞絮不解个中滋味,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想我孤身一人,如无根柳絮,背井离乡多年,羁旅之苦,谁人能解?求取功名而不得之苦,此情谁诉?

酒未尽,夜已冷,挂在金樽上的滴滴残酒,仿佛是我的颗颗泪珠在无声哭泣。

暮色起,轻寒至,横亘在远方的青山一言不发,却如久别重逢的故人陪在身边,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水如镜,月如水,孤悬夜空的明月如人生知己,时刻照拂着行走在夜色中行人的身影,不离不弃。

空荡荡的衣襟在也风中发出如破损的战旗一般的猎猎声响,在湘水迷茫的水雾之中荡漾开去,水中的月色也在层层涟漪之中追随者孤独的声音而去,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此情此景,此人心中所想,可能是踪迹消逝经年的恋人,也可能是汲汲以求多年未成的功名,在古代读书人心中,爱情诚可贵,功名价更高,境遇稍有好转,就要达则兼济天下,出将入相,致君尧舜上,即便困顿不堪,也要穷则独善其身,修身养性,淡泊明志。

而如今,功名未就,经世报国之志尚存,采菊东篱之心未定,仿徨之心,飘摇其间,左冲右突而不得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黄孝迈其人,生粗年不详,所存诗文益寥寥,想必也是不具一名之人,宋室倾覆的漫长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轻微变化落在个人身上都是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情感细腻的词人想必感受到如巨山一般的压力才会有此文。

并刀之锋刃虽天下无双,削铁如泥,无论如何却无法斩断作者心中万千愁绪,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愁,是诗人共同的情绪,国破家亡避祸一隅的李清照也难免慨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愁为何?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焦虑、是精神内耗,是无法处理的负面情绪,由此可见精神内耗古今偕同,无论贵贱,名人尚且难以摆脱其困扰,我等俗人心中应该会有些许宽慰。

治愈精神内耗的第一步,就是承认其存在的事实,接纳其为自己的一部分。

2024年7月5日星期五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