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信、刘邦转世成了曹操、汉献帝?因果报应论下的古代小说

 众生平等 2024-07-06 发布于云南

“因果报应”一直是中国古代小说最为频繁使用的论调。

《水浒传》中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与最后一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的遥相呼应。

《红楼梦》以一僧一道开始,又以一僧一道结尾。

《三国演义》,由一开始的桃园三结义到三分归一,看似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演绎故事,但其中却深藏了宿命论与民间“因果报应”的观念。

图片

“半日阎罗”

《三国演义》中的“因果报应”论调,要从一个“半日阎罗”的故事开始说起。

秀才司马邈怀才不遇,一日,酒后提笔写一篇文章,文中大骂天道不公,阎王无能,并夸下海口,若是自己当了阎王,定能还世间朗朗乾坤。

图片

豫剧《司马邈断案》

这篇文章被夜游神发现,禀告了天帝,天帝震怒,令鬼差将司马邈拘往地府,当半日阎罗,若果真处事公正合理,就赐一世富贵,若是昏庸无能,便打入十八层地狱。

被拘往地府的司马邈在这半日之中,夜审四案,分别为“韩信告刘邦、丁公告刘邦、戚氏夫人状告吕雉、项羽告六将”。

最后,照生前功德罪孽,刘邦转世为汉献帝,韩信、彭越、英布三将转世为曹操、刘备、孙权,三分汉室报复刘邦生前的恩将仇报。

图片

阎罗断案

项羽又转世为关羽,瓜分项羽尸首而被封侯的六人,成了关羽过五关,所斩的六将。

整个故事将楚汉争霸时的有功不赏、怀才不遇、未报之仇、未尝之罪,尽数安排到整个三国格局之中。

之后,天帝封赏司马邈,令他转世为司马懿,子孙后代出将入相,极享人间富贵。

这故事不仅在传统戏曲《斩韩信》中出现,在明朝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也有《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即使是在《三国演义》的前身,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中,也有流传。

图片

《三国志平话》

“因果报应”观念下的小说

无论是民间讲史,还是文人小说,都以作者本人为立场,在书中惩恶扬善,其背后是中国古代果报观念与道德价值观相杂糅的叙事形式。

即使楚汉争霸,刘邦取得了胜利,但项羽还是“鬼雄”,刘邦依旧是流氓。因此塑造曹操“乱”汉室,“虐待”汉献帝。

但同样的,曹操以臣压君,不合国礼,于是,曹魏被篡,汉献帝大笑而亡。

图片

司马氏篡汉,道统不正,后来匈奴人刘渊自称汉室后裔,灭晋兴汉,本着尊刘抑曹以及对于弱者的同情,刘氏彻底完成了复仇,这一段因果报应也画上了句号。

这种缺乏精密数据分析,只是单方面凭借主观的历史理解,以及个人道德观念而所编纂的故事,成了后来各种小说话本的一种重要流派。

即无论何种形式的生死相争,必然是有因有果,最终殊途同归。

图片

楚汉争霸

“因果报应”的本源

这样的一种文学形式,来源于佛教的“轮回果报观”。

唐宋时期,随着佛教对于民间影响的逐渐深入,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善恶报应、因果轮回,故有六道轮回之说。

“因果报应”,这样的一种观念就此深入人心,在民间小说杂记中也显现出来。

宋代第一部文言小说《太平广记》中,就大量记载了信仰佛教,而最终应验得福佛的故事,大体都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善恶报应事。

而小说又以其通俗性在中下层民众中广为流传,反而也成了宣扬佛教思想的一种重要途径,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图片

六道轮回

“因果报应”,是对于善恶有报的期冀,更是天人感应这种大环境之下,对于个人面对本身宿命,却无法跳脱出去的听天由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