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打开东进大门的关键战役
伊阙之战,发生在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可谓白起的成名之战。 蓝田之战后,楚军元气大伤,阻秦东进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秦纪》说:“夫三晋者,齐、楚之藩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楚之根基不牢,那么赵、魏、韩等藩蔽国必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同时,就韩、魏两国本身地理位置而言,其共为中心之国,在交通方面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被认为是“天下之枢”,必然成为战国中叶几个大强国争夺、控制的热点;特别是争霸的两个主要对手--齐、秦之间没有共同边界,只有假道韩、魏才能交锋。 秦昭王时,秦国加快东进步伐。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秦国进攻韩国取穰(今河南邓县),又派遣庶长奂会同韩国、魏国、齐国军队一起进攻楚国。面对四国联军的攻伐,楚国也作了积极的部署,一方面派昭睢率军抗拒秦国,另一方面又派唐眜率军抗击齐、韩、魏三国军队,发生了垂沙之战,楚军大败,使秦国企图进一步攻占韩国、魏国的企图更加强烈,但惧于齐国干涉被迫暂缓。后因齐国孟尝君出奔魏国担任相国主持进攻齐国,齐、魏两国遂成对立,促使秦国、齐国重新交好,为秦国东进创造了有利时机。 周赧王十九年(前296年),魏襄王和韩襄王先后去世,韩国、魏国局势动荡。周赧王二十一年(前294年),秦昭王派兵攻打韩国,秦国将领向寿夺取了韩国武始(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左庶长白起夺取了韩国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韩国派出使臣求援于魏国。秦国是韩、魏共同敌人,魏王立即下令,命大将公孙喜(又名犀武)领兵助战。于是魏、韩国君倾全国之兵对秦国进行反攻,东周也派兵加入魏、韩联军。秦国与韩、魏、周联军的伊阙之战在这样背景下爆发。双方态势大致如下: 秦军:白起为主将,领兵10万。 韩、魏联军:魏将公孙喜为主帅,韩国参战8万、魏军16万。两军在伊阙形成对峙。 伊阙关,《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伊水畅流,绿荫片片中,东西两山对峙,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险要关隘。夏商奠宅,两周定鼎,伊阙雄关,固若金汤。伊阙道是古代洛阳到汝州的一条驿道,是中原通往南方地区的主要交通干道。伊阙山高道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之伊水贯穿其间,战车无法展开,不利于大军排兵列阵。 此役的详细作战过程,查阅相关史料均无详载,在《史记》的《秦本纪》《魏世家》《韩世家》诸篇都只记述了总体性结果,比如《秦本纪》:“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公孙喜,拔五城。”《魏世家》:“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二年,与秦战,我不利。三年,佐韩攻秦,秦将白起败我军伊阙二十四万。”《韩世家》:“厘王三年,使公孙喜率周、魏攻秦。秦败我二十四万,虏喜伊阙。”大致意思一致,很难辨析其中具体得失。 到是在稍后史书《战国策》记载秦昭王与白起的对话中,可以考实伊阙之战的相对详细过程,以及秦主帅白起的军事才能。 《战国策·卷三十三·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二军争便之力不同,是以臣得设疑兵,以待韩阵,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皆计利形势,自然之理,何神之有哉 !”此段虽不长但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①“计利形势,自然之理”。白起认为,伊阙山高道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是地形十分狭窄,长约三公里,宽度仅一公里,加之伊水贯穿其间,战车无法展开,不利于大军排兵列阵。秦军若固守新城,韩、魏联军一旦南出伊阙,以劣势兵力在相对平坦的地区围困新城,秦军必然陷入孤立无援。所以,在联军未到之际,白起决定“先入为主”,抢先占据了伊阙南边的高都(周的城邑),堵住伊阙关的南出口,使联军置于狭窄山谷之中。这是对战场环境形势的客观全面掌握,为正确决策奠定基础。 ②“二军争便之力不同”。白起研判韩、魏两军情况:韩军居前列于伊阙山谷里面,军士少于魏军,但韩军马壮、弩强、甲坚、盾美、青铜头盔、铁幕,装备精良;魏军处于韩军侧面略后,人众、辎重略逊于韩军,在伊阙山谷以北的平原上列阵,作为后援。盟军主将是魏军公孙喜,认为韩军装备精良,希望韩军为前锋打头阵。韩军主将暴鸢认为魏军是主帅,且军士众多,希望魏国军队打先锋。韩、魏两军主帅貌合神离,各自保存实力,互相推诿,谁都不愿率先与秦军交战。白起抓住了韩、魏两军的核心矛盾点:将不和、难以使作战行动实现统一指挥,为进一步施策提供了重要情报支撑。这里可以看出,韩军是这场战争的主要发起者,但在魏军加入后主帅的位置却由魏军担任,将士心里自然不服;而魏军又认为,反正韩军在前面挡着,如果韩军失败,魏军还有折回的余地,所以主动作战的意愿大大折扣。 ③“设疑兵,以待韩阵”。如何设疑兵,无非就是在当面韩军阵前旌旗遮天蔽日、无数飘带飞扬,鼓角齐名,“虚张声势”,令敌人眼花缭乱,以少量军士对韩军阵地猛攻,就是要达成秦军决定以主力进攻韩军的假象。韩国军队不知虚实,在秦军疑兵的迷惑下未敢轻举妄动,被秦国少量疑兵所牵制。而魏军位于韩军后方,等待着韩军首先与秦军展开厮杀,始终按兵不动。白起的这招“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一部兵力牵制住了整个盟军,为其指挥其他兵力达成突袭目的掌握了主动。 ④“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白起抽调秦军精锐主力偃旗息鼓,“声东击西”,实现大迂回战略,出其不意绕到联军后方,集中优势兵力,从伊阙关北面向魏军发起了迅猛攻击。魏军没料到秦军突袭,毫无防备的魏军瞬间被秦军冲垮,措手不及,顿时乱阵,在伊阙山狭隘地区仓促应战。由于阵形未按预案设定好,纵有兵力优势却前后不能呼应,纷纭各自为战,迅即惨败。前面的层层准备,最终达成“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之目的。 ⑤“魏军既败,韩军自溃”。韩军得知侧翼魏军被瞬间击溃,一个个未战先怯,致使军心大乱;同时,魏军的溃兵向峡谷败逃,冲击韩军阵地,造成乱上加乱,部分士兵哗变,主将暴鸢难控颓势。很快,韩军也溃败而逃。此时,伊阙南北两侧出口皆被秦军封锁,白起挥师一路追杀,完全没有按照孙武关于“穷寇勿追”和商鞅关于“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的固有战诫,全力组织“关门捉贼”,使盟军24万大军土崩瓦解,最终全军覆灭。 综而上之,就战术层面看,归纳起来可有这些:一是宜速不宜缓,就是兵贵神速,这是再自然不过,重点是能够充分调整军队以达成可以行“速”的战争态势,这是最重要的;二是避实击虚,正是孙子所言“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就是用强对弱或以多胜少,或者用今天的话语讲就是集中数倍于敌的兵力打歼灭战。三是突袭,正如孙子言“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就是采取非正常的办法达成敌意想不到的作用,关键在于达成“突然”性。四是逐个突破,关键是把握次序,先弱后强,渐次达成战略目的。五是围而俱歼,围歼是要实力的,否则“狗急跳墙”反噬一口,“置之死地而后生”,反而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总之,此役论实力而言秦处于弱势,能够扭转被动局面,以少胜多,白起的军事天才能力是胜负的关键。 这里顺便说说白起。白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出身世家,先祖在秦厉共公嬴刺时就受到善待,皆封授官爵。在役之前,白起的爵位等级为左更(秦国爵位等级分布是: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排位于秦所有二十等级的第十二位(有史料计算相当于今天的上校),竟破格提拔升任秦军统帅,可见其才能的极其突出,得到最高统帅的信任。 伊阙之战,以秦国军队大胜而结束。战后,被迫献地求和。同年,白起趁韩、魏两国在伊阙之战惨败之机,率兵渡过黄河,夺取了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此战白起一战成名,因战功卓著升任国尉。“伊阙之战”成了白起的“封神之战”。大喜过望的秦昭襄王于十五年(公元前292年),让白起连跳了四级,从左更直接晋升为大良造,38岁的白起进入秦国军队领导层。当年,白起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韩国的宛(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今河南省叶县南)、邓(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夺取了魏国的轵(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河雍(今河南省孟州市西)、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河内郡大小城池61座。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伊阙之战的结果,是号称24万的联军被10多万秦人斩杀。虽然具体数字有被夸大之嫌,但是双方军力的比例大致可信。秦军的暴虐作风,也开启了大规模屠戮对手的先河。白起在为自己累积功绩的同时,也用一次次血债增加着六国对关中老农的仇恨。 “伊阙之战”使韩、魏两国遭受沉重打击,秦军再接再厉,让两国在短期内失去了野战力量。两个率先在战国初年施行变法的中原诸侯,就这样因自身无法修正的地缘劣势而轰然倒下。由于韩、魏两国是遏制秦国东进的第一道屏障,因而此战的胜利使秦国进一步扫清了东进的障碍,牢牢地把握了崤山和函谷关通道的东段,此后以不可抵御的态势开始了向中原扩展的步伐。至于分散在其他方向上的赵国、楚国和齐国,也将开始免不了受到关中军国的侵害。 此役在诸多战例汇集之中大都不被看重,但细究分析,此役有着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一是开辟了大规模杀戮之先河;二是彻底打开秦国东进之门;三是奠定白起为战国四大名次之基。鉴此,其意义不言而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