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日游览昆明双寺:金马寺年代最古老,内存明代密檐方塔;圆通寺香火最旺盛,后山留存大量摩崖石刻(另记大德寺双塔)

 心尧九十八谈 2024-07-07 发布于北京

第437

【心尧爱旅行】

✈️

昆明的冬天,还是一派春日气息。这让从北方千里迢迢而来的我倍感安慰和欣喜。暂别天寒地冻,好好地享受一次温暖冬日。

昆明果然没有辜负“春城”的名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样好的天气,我们专门安排了一天昆明寺院之行:上午到访金马寺,下午参观圆通寺,最后留出一些时间去看看大德寺双塔(寺已无存)。

昆明的地铁便捷、节奏不快、空气清晰、温度也适宜,对游客来说真是十分友好。那么,咱们就慢慢地出发吧!

图片

金马寺:昆明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免费参观

金马寺建在金马山下,昆明著名的金马碧鸡坊之名称也源于此山。这处寺院有着跌宕起伏的兴衰过往,几经兵战人祸,一度远离了人们的生活。

图片

(以下文字根据寺院张贴的简介整理)

金马寺的前身是建于东汉年间的金马神祠,这是金马山上最早的建筑。

图片

唐仪凤元年(676),蒙舍威成王加封金马山神为“金马名山至德景帝”,并赐寺额“灵应寺”,这是关于金马寺最早的文献记载。

图片

图片

小知识:蒙舍威成王

蒙舍,意为“虎地、虎邦、虎国”,是傣族先民在今巍山坝建立的小邦。

“蒙舍”与其北面的“蒙嶲”(今巍山北-漾濞南)、“浪穹”(今洱源)、“邆赕”(今洱源邓川)、“施浪”(今洱源三营)、“越析”(今宾川)五个小邦的首领被中原史籍称作“六诏”(六王),因“蒙舍”位于最南,又被称作“南诏”(南王)。

威成王盛逻皮(673-728),出生于蒙舍,庙号太宗, 谥号威成王。

在位时以老相张建成为国老,杨法律僧人为国师,与唐朝维持友好关系,制定法律、收商税,在诏内提倡崇儒尊孔,劝民习读汉书,使汉文化在蒙舍诏得到推广,增强了蒙舍诏的国力。还开辟谋划了今云南西部澜沧江以西一带,扩大了版图。

图片

明洪武十四年(1381)腊月二十三日,明军攻克昆明,寺院毁于战火;明正统三年(1438),已毁五十七年的寺院在黔国公沐晟以及征南将军、都督沐昂的支持下,由住持法坚与乡贤何仲渊、阮振共同修复了金马山灵应寺。

正统九年(1444),官民襄助建成灵应寺塔。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知识:黔国公沐晟

沐晟承袭父亲沐英的西平侯爵位,明成祖时期因功进封黔国公。自沐晟起,黔国公共历十世十三代,至南明而爵绝。

图片

据文献记载,经过此次修复的灵应寺建筑雄伟、金碧辉煌,依次建有三门殿、两庑厢房、中殿、大雄宝殿、祖堂、斋堂、禅堂、方丈室、僧寮、三贤祠,一跃成为昆明八大名胜之一——金马朝晖。

图片

图片

小知识:昆明八大名胜

历朝历代对昆明几大景点的定义各不相同,流传最为广泛的老景致记载如下:

金马朝晖,碧鸡秋色,玉案晴岚,滇池夜月,龙池跃金,螺峰拥翠,商山樵唱,官渡渔灯

图片

到了明万历十九年(1591),灵应寺年久失修、逐渐凋零,在住持兴成的努力下,云南巡抚陈永宾再次对灵应寺进行重修,并拨田地作为寺院永久田产,使灵应寺的规模更胜于前。

图片

图片

至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清廷平三藩之乱,金马山灵应寺再度毁于兵燹(xiǎn)。

康熙二十三年(1684)固山贝子彰泰施资,在云南布政使田启光、巡抚王继文以及绥远将军、总督蔡毓荣的支持下,住持僧书定主持重建,重新恢复寺院旧观。因其在金马山下,故又称金马寺。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嘉庆九年(1804),昆明知县和云贵督标副将再次修缮寺院。

嘉庆二十一年(1857),六营官兵新建神驹亭。

图片

图片

咸丰七年(1857),滇西杜文秀起义攻陷昆明,由于金马山地处入昆要道,寺院再次没能逃过兵祸,只遗至德殿和灵应寺塔尚存。

云贵总督岑毓英布施白银五十两用以修复古制。但由于资金不足,虽历经二十载的复建,终未完成旧貌,只建成了四殿三庑一亭及山门。金马山灵应寺从此逐渐败落。

图片

图片

小知识:阿育王与三子

阿育王有三子,长子福邦,次子宏德,季子至德。(金马寺中的三太子殿正是纪念阿育王三子至德)

据云南本地史《乘方志》记载,阿育王纵神驹至滇,命其三子追赶,后三子滞留云南不归,化为山神,分别为金马神、碧鸡神和妙香国之主,后裔蔓延。

图片

图片

图片

光绪十八年(1892),住持师训尝试修葺。

宣统元年(1909),金马寺改为昆明县五乡堡立初等小学堂校址,苏鸿纲为首任校长。(现在寺院旁边依旧是一所小学,好不热闹。)

图片

图片

从这段漫长的历史兴衰来看,金马山灵应寺自南诏立为佛教寺院以来,虽屡有兴废更替,但昆明古刹的地位始终未有撼动。民国政府也曾发布政令保护金马山古树。

图片

图片

在寺院的介绍中看到,上世纪的那十年间,寺中的佛像尽数被毁、僧人离散,残遗旧殿改为学校。

如今的金马寺规模很小,再也看不到史料中记载的那样宏阔开敞、壮观雄奇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金马寺的建筑并不像我们通常看到的前后排列,而是并排的两个院落。阿育王殿和三太子殿是两个院落的正殿,另外分别有一前殿,二进四殿呈平行排列。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阿育王殿后就是那座明正统年间修建的灵应寺塔,为十三层密檐实心砖塔。最顶部的塔刹很有特点,四角各安放一只大鹏金翅鸟。

图片

图片

图片

寺内几块展板中有关于金马寺的详细记载,虽然和一进门的介绍有些出入,但大体的脉络还是清晰吻合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读来,里面的故事颇有意思。

图片

圆通寺:6元香花券,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从金马寺到圆通寺,可以坐地铁(金马寺站至圆通山站),很方便,不过昆明上下坡的路段很多,慢慢走。

图片(昆明地铁有通票,这种三日票非常适合游客,从刷卡进站起72小时有效。)

圆通寺全称圆通禅寺,坐落在圆通山南麓,原名补陀罗寺。始建于南诏时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图片

元延祐年间(1314-1320)扩建,更名为圆通禅寺。清康熙年间(1662-1722)重建。

圆通寺是云南著名的禅宗古刹,至今依然开展各种佛事活动(我们参观的那天正在进行诵经法课)。

图片

图片

寺内各种殿宇辉煌矗立,主要建筑有圆通胜境牌坊、八角亭、圆通宝殿和铜佛殿等。后山还留存众多摩崖石刻,十分珍贵,值得专程来欣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铜佛殿具有东南亚建筑特色,安奉泰王国赠送的释迦牟尼佛铜像。里面有不少正在进行佛事活动的善男信女,我们在门口的长椅上坐着,未入内打扰。

图片

图片

图片

据寺中展板介绍,1956年时圆通寺曾举行了盛大的迎奉佛牙舍利庆典,1985年成为全国重点佛教寺庙之一。

图片

这是后山的摩崖石刻,内容涵盖题额、诗句、 壁龛、线描画像等不同形式,是圆通寺留给我的一大惊喜。

图片

图片

图片

虽然上山的道路目前被铁栅栏封锁,无法看清上面更多的摩崖,但能在这样一方天地中驻足片刻已经很知足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德寺:仅留双塔,包围在省畜牧局院内

昆明的大德寺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原名极乐宫。明初殿宇大部被毁,仅存前殿、门庭。明天顺元年(1457),东林居士何仲渊集工重修。清光绪四年(1878),西塔顶曾被风吹坠,数年后修复。

图片

图片

大德寺双塔建成于明成化五年(1469),两塔东西相距27米,塔底平面方形,为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21米。

图片

图片

自第二层起四面正中开龛,内置坐佛(看不清现在是否仍存),塔檐四角微翘,第八层最宽,往上开始收束。

图片

图片

据记载,塔下原有绿水河,“双塔倒影”为昆明一景。清末,大德寺址设工矿学堂;民国时期,先后在此设立高等师范、高级中学、农业学院、昆华女师、求实中学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今,原大德寺建筑均已不存,仅存双塔,西塔前还立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石碑一块。

图片

图片

图片

好在坐落于今省畜牧局院内的双塔没有被封锁起来,跟着导航一路走过来,还是能仔细一睹双塔真容的。

图片

图片

————

在温暖如春的昆明规划这样一趟寺院之旅,感觉多了些从容与悠闲。

成百上千年一晃而过,遥想古人是否也一天天数着日子过来。当初他们引以为傲的辉煌殿堂,在大浪淘沙的朝代更迭中灰飞烟灭,能被保留下来的绝对是历史的幸运儿。

图片

我不想穿越回过去,只想知道我们这个时代又能留下些什么。再过千百年,未来的人类会在史书中怎么记述你我的此刻。

想多了。可觉得还挺值得思考一下的。

我是心尧,热爱并记录生活。

欢迎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心尧九十八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