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中的“氮磷之争”

 江南一鱼6jvvqc 2024-07-08 发布于江西
湖泊富营养化是全球范围内水生态系统面临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主要由过量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氮(N)和磷(P)的输入引起。这些营养物质的过剩供应导致藻类和其他浮游植物的异常繁殖,最终形成有害藻华,对水质、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关于如何治理湖泊富营养化,学术界存在多种主要观点:一方主张只需控磷,另一方则认为氮磷需同时控制,亦有学者提出依赖N/P比率和季节变化等因素。
观点一:只需控磷,无需控氮
实验湖区的长期研究
控磷观点主要基于加拿大实验湖区(Experimental Lakes Area,ELA)长期实验结果。Schindler等人在1974年的研究中发现,单独控磷可以显著抑制藻类生长,而单独控氮则导致固氮蓝藻的产生。固氮蓝藻通过从大气中固定氮来满足自身需求,因而单独控氮并不能有效降低藻类生物量。这一发现促使许多学者认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只需控磷,无需控氮。
控磷策略的理论依据
从营养物的归趋而言,磷在水体中累积,而氮则可以通过反硝化作用从系统中逃逸。因此,控制磷的输入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可利用的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生长。此外,淡水生态系统中,磷常被认为是主要的限制因子,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氮则被认为是主要的限制因子【谢平,2007】。
观点二:氮磷同时控制
理论基础与实验验证
氮磷同时控制观点认为,藻类生长不仅依赖磷,还受到氮的限制。许多湖泊发生富营养化后,磷在水体和底泥间快速循环,而藻类往往以非固氮蓝藻为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氮磷同时控制可以显著降低藻类生物量。单独控磷的策略不仅无法在一些富营养化湖泊中发挥作用,还会导致大量的氮进入海湾和海洋,进一步恶化下游生态系统【Guildford & Hecky, 2000】。
全球视角下的实践成果
国际环境领域的研究表明,氮磷同时控制在美国、加拿大、瑞典和挪威等国家的20个全湖实验中均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研究指出,在这些湖泊中,氮磷同时控制不仅有效降低了藻类生物量,还防止了大量氮进入海湾和海洋,保护了下游生态系统。
观点三:N/P比学说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应用
N/P比学说以生态化学计量学与Liebig最小限制因子定律为指导,提出TN/TP比率(按质量计)用作潜在湖泊养分限制的指标。2000年,Guildford和Hecky的研究表明,如果N/P < 9,则氮是限制因子;如果9 ≤ N/P < 22.6,则氮磷共限制;如果N/P ≥ 22.6,则磷是限制因子【Guildford & Hecky, 2000】。这一理论为湖泊营养盐管理提供了一个科学量化的参考框架。
实际应用中的挑战
虽然N/P比学说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但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挑战。例如,外源和内源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湖泊形态特征及季节性变化等因素均可能影响N/P比率的实际应用效果。因此,在具体治理实践中,还需结合其他生态和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观点四:基于温度变化的控氮控磷策略
季节性限制因子的变化
一些研究者指出,藻类生长在不同季节受到不同限制因子的影响。在夏季,藻类生长主要受氮限制,而在春季则主要受磷限制。因此,有学者提出,湖泊治理应根据季节变化采取相应的控氮控磷策略。在春季优先控磷,在夏季则优先控氮,以更有效地抑制藻类生长和蓝藻水华的暴发【Ma et al., 2015】。
实践案例
中国太湖的治理实践表明,季节性控氮控磷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质。在氮限制的夏季,优先控氮,有效减少了藻类生物量;在磷限制的春季,优先控磷,有效遏制了藻类的初期繁殖。然而,这一策略的实施需精确的营养盐监测和管理,增加了治理的复杂性。
观点五:湖泊形态特征与营养盐限制因子
水深与营养盐限制的关系
研究表明,湖泊的形态特征,特别是水深,对营养盐的限制作用有显著影响。在大多数湖泊中,浅水湖泊中氮限制为主导,而在深水湖泊中,磷限制占主导地位。在浅水湖泊中,氮限制的情况占66.2%,而在深水湖泊中,磷限制的情况占94.4%。这一发现表明,湖泊形态特征是影响营养盐限制因子的关键因素之一。
综合治理策略的必要性
基于湖泊形态特征的控磷控氮策略需结合具体湖泊的水深、底泥特性和水动力条件进行设计。例如,对于浅水湖泊,反硝化作用显著,可以通过控氮减少水体氮浓度;而对于深水湖泊,控磷策略则可能更为有效。综合考虑湖泊形态特征,可以更科学地制定控磷控氮策略,提升治理效果。
营养盐限制理论的全面理解
营养盐限制理论最早由德国化学家Liebig提出,认为植物生长受限于最短缺的营养元素。这一理论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应用需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浮游植物生长速率、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湖泊中要将营养盐控制到限制藻类生长的程度非常困难,因为营养盐在水体、悬浮颗粒物和底泥中不断循环。因此,通常所说的氮或磷限制主要是指对藻类生物量或生产力的限制,而非生理活动的完全抑制。
内源磷释放与藻类生物量的关系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不仅需控制外源营养物质输入,还需考虑内源磷的释放。特别是在浅水湖泊中,风浪扰动和生物活动可导致底泥中磷的再释放,显著增加水体中的可利用磷浓度。研究表明,许多浅水湖泊的藻类生物量与总磷(TP)的相关性较高,而与总氮(TN)的相关性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内源磷的持续供应。因此,单独控磷策略在这些湖泊中的效果有限。
固氮蓝藻的生态学特征与控氮策略
固氮蓝藻的产生是控氮策略的主要争议点之一。固氮是一个耗能过程,需要光照和铁等元素的参与。在超富营养化水体或光照受限的环境中,非固氮蓝藻往往占据优势。即使在固氮蓝藻占优势的情况下,固氮作用也未必能满足生态系统的氮需求。例如,ELA的226号湖实验显示,尽管氮磷比例向氮限制状态发展,但并未检测到显著的固氮作用。因此,控氮策略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有效。
氮磷循环与藻类生物量的调控
氮的循环与磷不同,湖泊中的氮素可通过反硝化作用从系统中脱除,降低水体氮浓度。浅水湖泊由于水体与底泥接触面积大,反硝化作用更为显著。此外,藻类生长-死亡循环过程提供的有机碳可促进反硝化作用,进一步降低氮负荷。因此,氮磷同时控制策略通过多重机制显著降低藻类生物量,改善水质。
太湖富营养化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太湖是世界上富营养化问题最为严重的湖泊之一。基于长期实验研究,科研人员发现太湖藻类生长在冬春季主要受磷限制,而在夏秋季则主要受氮限制。因此,提出了季节性氮磷控制策略,即在磷限制的时期优先控磷,在氮限制的时期优先控氮。这一策略在过去十一年的治理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太湖流域氮浓度显著降低,但总磷浓度仍呈波动上升趋势,表明磷控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综合治理措施的必要性
太湖流域的治理经验表明,仅依靠控磷或控氮单一策略难以彻底解决富营养化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需包括控源截污、生态清淤、生态修复和长效管理等多方面内容。通过建设管网实施雨污分流、对重污染湖区进行底泥疏浚、恢复湿地和沿湖缓冲带等手段,可以减少营养盐输入,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此外,建立跨市断面考核和生态补偿机制,确保治理措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是治理成败的关键。
结论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多种营养盐的输入与循环过程。控磷控氮策略需根据具体湖泊的地理背景、污染历史和生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与实施。全球范围内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氮磷同时控制是解决富营养化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单一的控磷或控氮策略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湖泊治理应采用因地制宜的多样化策略,结合控源截污、生态清淤、生态修复和长效管理等多方面措施,实现水质的持久改善。
综上所述,湖泊富营养化治理需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案例的综合分析,采取氮磷同时控制的策略,辅以多种综合治理措施。只有通过科学、系统和综合的治理方法,才能有效应对湖泊富营养化这一全球性环境挑战。

看更多湖沼科技论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