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代表了众多关注红利投资的投资者的心声:对于已持有红利资产的投资者,他们可能会担心错过成长股反弹的机会;而对于尚未持有的投资者,他们可能担忧在红利资产已经上涨较长时间后进入,获利空间是否有限。 我们认为,红利投资之所以受到青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经济增速的震荡下行,使得其防御性特征更加凸显。确实有【低增速、人口红利退坡、资产负债表缩水】等宏观压力下,例如美国经历石油危机后的80s及日本进入90s年代后,高股息均成为相对抗跌的资产,凸显防御性。 但红利不仅是“熊市”品种,例如我们前期对海外研究中美股2000-2009年牛市阶段高股息指数一度是跑赢了纳指的。背后主要有两个原因: 政策层面,美国在2003年后实施了降低红利税的政策,这一税收改革促使上市公司调整分红政策,使得投资者在购买高股息公司股票时享受到税收优惠。 市场层面,在美国2000至2009年间,经济复苏和市场反弹主要由金融、地产、能源和公用事业等板块带动,这些板块与高股息股票的Beta相关性较高,从而突显出高股息股票的弹性特征。 因此,仅以牛熊市来判断红利的配置价值可能是片面的。在2008至2009年A股市场经历的大牛市中,高股息股票同样表现出色。在考察中证红利指数的收益回报时,我们确实可以观察到其显著的超额收益。这种超额收益主要受成长股风格的影响,其强弱对红利性价比有显著影响。 在前期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多次论证了成长股的机会及其胜率情况,这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市场整体流动性的改善,例如之前类似4万亿政策带来的流动性变化;二是产业趋势的形成,如2019至2021年期间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显著的成长企业变化。从短期角度来看,我们需要评估红利资产配置的风险,并从流动性和产业趋势两个维度寻找线索。 A股当下短期受中长期利率下行和潜在再投资回报率下滑催发,但是上半年也有不少资源品行情带来的beta弹性机会;未来长周期上看,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定位要求企业从粗放式、扩规模的存量发展模式转为以股东回报为目标、追求投资回报率和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无疑将为“泛化高股息”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 内容节选自招商基金资深策略分析师邓和权和长江证券研究所另类策略首席陈洁敏在6月27日【分红季,红利能否继续“红”?】路演文字实录。 近期,中证红利ETF(515080)完成年内第二次分红,此次分红方案为每十份分红0.2元,分红比例约1.3%。本次分红实施后,中证红利ETF每十份基金份额累计分红金额将升至2.85元。 上市以来,中证红利ETF已累计分红9次。过去四年分红比例分别为4.53%、4.14%、4.19%、4.78%。今年一季度,中证红利ETF进一步明确分红机制,增加“每季度可对基金相对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进行评估”描述,在满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未来季季分红或可期。 资料显示,中证红利ETF(515080)被动跟踪中证红利指数(000922.CSI) ,该指数主要选取两市现金股息率高、分红连续性在三年及以上、同时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100只股票为成份股,采用股息率加权,反映A股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表现。场外可关注联接基金(A份额012643;C份额012644;E份额0163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