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在AIGC上,秀了一波肌肉。 先是在产品端推出了「可灵」视频生成大模型,让市场看到了一个效果不输Sora的国产AIGC应用,后又在一个月之内进行了三次升级,分别推出了图生视频、视频续写功能,并上线了web端。 用户经内测通过后即时可用,而且产品是快速进行功能迭代,很显然,在当下的AIGC赛道上,快手「可灵」风头正劲。 此前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快手晒出了「可灵」发布一个月以来的成绩单: “超50万人申请,已开放给超30万用户使用,生成超700万条短视频。” 不止于此。 快手同样也正在尝试将「可灵」的能力,带入到微短剧产业中。 就在日前,快手发布了国内首部AIGC原创奇幻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的预告片,其中无论是棱角分明的主角少年、奇幻无比的鲲鹏异兽,还是绚丽多彩的山河洞天等等,皆由AI生成。 AI蓝媒汇获悉,该剧或将于下周正式上线。 种种动作背后,快手在拥抱AIGC时代的策略也非常清晰——聚焦自身短视频内容,要做看得见的AI。 能用的「可灵」 市场上AIGC风口非常热,但应用端场景,用户却感知不深。 视频AIGC上更是如此,OpenAI的Sora一出来,惊艳的效果吊足了用户胃口,但迟迟未有对外开放体验的迹象。相当于Sora先讲了个非常美妙的故事,至于何时落地,用户能够上手体验,那就静待后话。 市场上类似打出国产Sora的产品,也在这段时间不时涌出,但不客气讲,没有一个真正能用,很多都是炒概念。 而快手直接就拿出来能用能看得见的产品,前期也没有造势,不搞噱头,甭管效果体验究竟如何,直接就端给用户面前。 AI蓝媒汇此前也拿到了「可灵」的内测资格,详情请看亲测快手「可灵」大模型:惊艳不输Sora,但有点短一文。 整体来看,在一些同行还在讲故事炒概念的阶段,快手直接把产品抛向市场,交给用户测试。 并且「可灵」生成的视频,虽说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或者小众的动作指示处理上效果并没有太好,但其已经完全能够触及“能用”的范畴。 AIGC到底是什么,AI到底能做什么?快手「可灵」直接展示给用户,无论效果的好坏与否,用户能用可用、直观看见是第一位的。 当然了这本身也跟快手扎根短视频赛道直接相关。 短视频的聚焦 主流的互联网大厂,大都在通用大模型上发力,追求的目标是要成为AI时代的基建。 比如腾讯百度阿里,均推出了属于自身的通用大模型,且面向C端用户的核心切入点,均为ChatGPT式的自然语言对话,同时研发重心也是紧跟OpenAI,持续追赶不断迭代的GPT,相应的文生图、文生视频、图生视频等功能,并不突出。 而快手同为大厂,但产品业态上聚焦于短视频赛道。 虽说,在跟进AIGC风口上,快手发布AI产品的布局,也和行业里基本保持一致,有自己训练的千亿参数大模型,有对标Midjourney的文生图工具等等。 但归根结底,快手不用背负AI基建这一重担,同时从公司影响力上来看,市场对其在AI上发展的预期,也没对腾讯百度阿里那么高。 快手也就没太多跑分、卷参数等竞赛上的压力,并且也并不追求将自身大模型能力推销至其他行业,而是将更多精力投注在视频AI生成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长处。 事实上,快手联合创始人兼CEO程一笑就想的很明白。 2023年年初,快手就启动了新AI战略,核心关键就是AI如何在短视频上应用落地,AI如何赋能自身业务场景。 新内容的生产工具 「可灵」正是这一AI战略下的产物。 据悉,「可灵」采用了与Sora相似的技术路线,但结合了快手多项自研技术创新。这一大模型不仅具备强大的概念组合能力和想象力,还能够生成大幅度的合理运动、模拟物理世界特性。这些特性使得可灵大模型在视频生成方面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逼真度。 同时结合「可灵」生成的视频分辨率高达1080p,时长最高可达3分钟等,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快手一方面要通过「可灵」直观向用户展示AIGC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让内容创作上有了新的生产工具。 后者,正是短视频内容创作切实可用的应用场景。 过去一年来,快手已然将AI能力运用到自身的多个业务上,从搜索,到互动,从营销,到直播等,都有AIGC的赋能。 现在又到了短剧。 当下,短剧正在当前快手发力的内容方向之一。截至目前,快手已构建起创作者数量超10万、日均DAU达2.7亿的微短剧生态,此次将AIGC引入到短剧行业,即是市场上的首次,也给用户带来了创新性内容。 整体来说,AIGC浪潮非常凶猛,业内普遍认为,这会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巨大改变。但一涉及到具体如何,很多仍然处在雾里看花阶段。 在让人们相信AIGC改变未来这一故事上,首先得让用户看得见,摸得着,并且用得上,甚至是玩出花。 Lanmeih/今日话题 你会看AI生成的短剧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