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每周一、四 晚上20点发布2篇原创文章。思想性和时事性相结合,期望为读者提供一个精神家园,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欢迎投稿,敬请关注、阅读、分享、评论! 我们在日常工作的时候,如何去衡量和评价一个人工作能力?小到开发一个产品,大到管理一个团队、一家企业,更不用说去管理一个城市或者国家,普遍认为: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力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黄奇帆是公认的问题解决专家,他先后在上海、重庆、中央多个部门担任要职,参与和主导过国有企业改制、本地股重组、开发浦东、解决资本市场沉疴等一系列工作,在工业、教育、金融、财税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不管是2019年当时对于蚂蚁金服公司模式本质的犀利剖析,还是最近对于中国出口的分析建议,他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独到的角度,都让人眼前一亮。 最近即将出版的黄奇帆著作《重组与突破》,着重介绍了黄奇帆所总结和推崇的重组方法论,这是他对过去的工作经验的总结,也介绍了在使用重组解决问题时所体会到的真谛和妙趣,相信对于我们每个人在解决棘手问题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世界是可以重组的” 一句话介绍这本书,是作者在过去数十年工作中遇到难题、解决难题的感悟,是“以重组求突破”的思维和实践分享。 首先,什么是重组呢? 黄奇帆认为,重组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发挥才智,抓住主线,对事物的构成要素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最优解决方案。 在我们工作过程中,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瓶颈乃至危机,如何逢凶化吉、摆脱困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应对方法。重组在应对重大系统性问题时,有着独特的优势:战略清晰,问题导向,有明确的目的,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趣和良好结果。 作者丰富的从政经验和案例分享分析,让重组方法论更贴合实践,更能启发我们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路径,个人认为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重组方法论关注问题解决 要明确一下,重组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有着明确的目的。而是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启动重组方法呢?并不是这样的。在黄奇帆看来,一般在几种情况下要启动重组的思维: 一是实现超常规发展,比如要快速占领市场,弯道超车,一般的方法往往行不通,这个时候就需要转变思路,考虑用重组来推动。 一个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广泛存在的问题,大家都想解决但是常规方法难以解决,在体系坐标内往往无药可救,这个时候,跳出惯性思维是用重组防范来解决。 再一个是遇到尖锐问题,比如经济危机、比如爆发性冲撞性尖锐矛盾是,一般常规方法不管用,必须用重组来抓住机遇。 最后一个是在新环境新政策新制度下,企业活动空间骤然放大,需要有重组思维,比如全球化,比如一带一路,需要寻求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和资源的更优利用,也要用到重组。 运用好重组方法论的关键 “大道至简”,重组要善于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问题,这几个简单问题是一个不能分割、互为前提的整体,对于每个简单问题都要用有力的措施确保实施到位,最后将其组装起来,这样就把复杂问题解决了,而不能相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或者把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复杂。
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政府管理的大量实践,尤其是在出任重庆市副市长期间解决的包括烂尾楼、交通安全政策、博物馆方案调整等等重大困难的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和实践,他认为通过熟练运用重组的心态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重大问题,常常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而重组的最高境界就是,“你已经把中央的政策、法律限制的问题、手中可以操作的杠杆资源、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条件,都装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框,在这个框里,你可以对所有的东西任意地组合,但是“随心所欲不逾矩”。到了这一步,组合出来的方案,就能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和认同。” 这让我们感受到黄奇帆作为一个运用重组方法论的执政高手,在帮助老百姓解决各种重大问题后的自豪和喜悦,以及他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分享来帮助读者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人敬佩! 几点感想 其次,书中作者的经验是“先知”,并不是我们自己的经验,知道和做到之间还有很长的距离。 我们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而商科教育MBA的案例分析动辄上百个,都是让我们来通过不断的接触和分析经典,通过不断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方法论,在实践中去运用,最后熟能生巧,变成自己的认知和行动,达到知行合一。 欢迎大家提问、留言、评论、转发! 往 期 推 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