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西汉史上首屈一指的“渣男”,其两儿子却名传千古

 史烛台 2024-07-11 发布于福建

渣男,在过去也叫负心汉!古往今来,数不胜数。

西汉历史上就有这样的渣男,自己没什么作为,却因为生了两个优秀的儿子,不仅晚年得以大富大贵,还被载入史册。

他就是霍仲孺,历史上记载,他是河东郡平阳县(今天山西省临汾市)的一名衙役,生活虽不富足却也算安稳。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霍仲孺的上司为了巴结平阳公主,就把霍仲孺借调了过去,让他好好给公主做事。从此,他的生活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姐姐,身份尊贵,她一生有三段婚姻,第一任丈夫是开国功臣平阳侯曹参的曾孙曹寿,但结婚没几年就去世了;

第二任丈夫是另一位开国功臣夏侯婴的曾孙夏侯颇,没几年也去世了;

第三任丈夫是一代名将卫青,也就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卫青去世后,此后平阳公主就没再嫁。

霍仲孺到了平阳公主的府邸,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与公主府中的一名侍女好上了。

这名侍女叫卫少儿,她可不是一般的侍女,她有个妹妹,就是汉武帝未来的皇后卫子夫。

在霍仲孺的花言巧语下,纯真无邪的卫少儿不慎怀孕了。霍仲孺得知此事后,匆匆逃离平阳府,切断与她的一切联系,尽显渣男本色。

更令人唏嘘的是,霍仲孺离去未久,便另娶他人,且与之育有一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霍光。

提及卫少儿,不得不提及她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胞姐,亲弟卫青是西汉的大司马将军,而卫少儿所诞下的孩子,正是名震四海的霍去病。

卫青也是私生子,他是卫媪与县衙小吏郑季的儿子。但是,他不姓郑而姓卫。

霍仲孺与卫少儿私通,平阳公主并未干涉,相反还视为正常。只能说西汉时期对贞节并没有太注重,也是因为当时卫家都是平阳公主的奴仆。

卫少儿是侍女,卫子夫是歌女,卫青是奴仆。按照正常发展,卫少儿的儿子霍去病长大后,依旧是平阳府的男仆。对于身份高贵的公主来说,奴仆的私事是微不足道的。

若非历史的偶然与不凡,霍去病或许将沿着既定的轨迹,继续作为平阳公主府中的一名男仆。

但历史总是充满变数,霍去病最终以其卓越的军事天赋,成为大汉的一代战神,彻底颠覆了命运的安排。

公元前139年,18岁的汉武帝完成庄重的祭祖仪式后,应姐姐平阳公主之邀做客平阳府。平阳公主深知弟弟喜好,精心筹备了一场盛宴。

在悠扬的歌声中,一名叫卫子夫的女子让汉武帝为之倾倒。平阳公主见状,温婉一笑,适时地提议:“陛下若真心喜爱,不妨让子夫随您入宫,以解陛下之寂寥。”

汉武帝闻言,心中喜悦难以言表,欣然接纳了这份厚礼,随即在府内一处幽静的亭中,与卫子夫共度了温馨的时光。

临别之际,平阳公主深情地拍了拍卫子夫的背,眼中满是期许:“去了宫里,千万要好好吃饭,以后做个人上人,顺带别忘了是我帮你引荐的。”

入宫后的卫子夫,凭借其温婉贤淑与不凡才情,迅速赢得了汉武帝的宠爱,被封为夫人。

当时的皇后陈阿娇,面对丈夫的移情别恋,多次以泪洗面,甚至以死相逼,使得汉武帝难以再频繁探访卫子夫。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颁布大赦令,众多未得宠幸的宫女得以重获自由。卫子夫五味杂陈,她鼓起勇气找到了汉武帝,要求把自己也释放。

汉武帝心中涌起无限柔情,两人一番叙旧之后,当夜便重燃旧情。第二年,卫子夫有了身孕。

当时一直没怀孕的陈阿娇非常生气,于是策划抓捕卫子夫当时并未知名的弟弟卫青,欲将其杀害,后卫青得其友公孙敖相救免于一死。

随后的十年间,卫子夫相继为汉武帝诞下三位公主及一位皇子,其地位日益稳固。

反观陈阿娇,因多年无子且行为日益乖张,终被汉武帝以乱用巫蛊为由废黜,打入冷宫。

至此,卫子夫正式接替陈阿娇,成为大汉王朝的皇后。

在古代,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卫子夫荣登皇后之位,其家族亦随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荣耀。

卫子夫的长姊卫君孺,嫁与太仆公孙贺,联姻之喜让公孙贺更加得宠于汉武帝;

二姐卫少儿虽情感波折,与陈掌私情却意外为家族引来皇恩浩荡,陈掌因此显贵;

公孙敖因亲近卫家而受益匪浅;卫青从籍籍无名跃升为大中大夫,开启了其辉煌的军事生涯。

自公元前129年起,卫青与公孙敖并肩作战,七次深入匈奴腹地,屡破强敌,白羊、楼烦二王望风而逃,河套、右北平、上谷等地尽归汉土。

汉武帝慧眼识英,封卫青为大将军,命其继续北伐,誓要将匈奴逐出中原。

到了公元前123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横空出世,被汉武帝委以膘姚校尉之职,置于卫青麾下历练。

霍去病不负众望,首次出征便以八百壮士大破匈奴两千精锐,斩杀匈奴高层,威震四方。

两年后,霍去病晋升为骡骑将军,领兵河西,再次以少胜多,俘虏匈奴高层过百,歼敌四万有余,与卫青共铸大汉铁骑之辉煌。

公元前119年,二十二岁的霍去病率领五万铁骑,深入大漠两千里,追击左贤王,歼敌七万,俘虏匈奴高层八十三人,其英勇事迹传遍四海。

霍去病在狼胥山、姑衍山祭天立碑,彰显大汉天威。因为这场胜仗,汉武帝特赐“冠军侯”之号,以示嘉奖。

此时正当霍去病功成名就的时候,母亲卫少儿揭开他的身世之谜,原来霍去病并非公孙家血脉,其生父乃霍仲孺。

霍去病得知真相后,非但没有怨恨,反而亲赴平阳去见亲爹。霍仲孺闻讯,心里害怕极了,往昔抛妻弃子,生怕这位儿子是来清算旧账,问责于己。

当霍去病英姿飒爽地出现在他面前时,只见霍去病非但没有丝毫责备之意,反而带着温暖的笑容,赠予他田产与土地,还有金银珠宝相赠。

原来霍去病不是来兴师问罪的,这时候霍仲孺情绪才缓和下来。父子俩的心结得以解开,曾经的隔阂化作了深深的亲情纽带。

霍仲孺也放下了心中的顾虑,欣然接受了霍去病的一片孝心,两人共叙天伦,仿佛那些年的分别从未发生过。

随后的两年里,霍去病细心照料霍仲孺,并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引荐至汉武帝,霍光风度翩翩、才情出众,瞬间赢得了汉武帝的青睐,被赐予郎官之职。

公元前117年,天妒英才,霍去病不幸离世,留给世间无尽的哀思。

汉武帝把对霍去病的思念转移到霍光身上,先是授予霍光奉车都尉与光禄大夫等高位,随后让其近身侍奉,日夜不离左右,足见对其信任与器重之深。

霍光也是个厉害的人物,在汉武帝身边默默耕耘了二十余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他始终保持着低调谦逊的态度,行事稳健,从未有过丝毫差错。

即便是在汉武帝那喜怒无常、对臣子要求极为严苛的宫廷之中,霍光也能游刃有余,屡得圣心,这实属难能可贵。

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逐渐赢得了汉武帝的信任,地位日益显赫。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在弥留之际,为年仅8岁的幼子刘弗陵托孤,挑选了四位重臣,他们分别是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与桑弘羊。

尽管四人均受武帝遗命,共享辅政之权,但只有霍光逐渐成为昭帝朝的实际掌舵人。

据《汉书》所载: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面对此等局面,上官桀与桑弘羊心中难免生出不满与嫉妒,他们追忆起武帝的嘱托,愤慨于霍光一人独大的现状,于是暗中串联,对霍光进行诽谤,甚至编造其意图篡位的谣言。

他们的伎俩太过拙劣,连年仅十四岁的汉昭帝都能一眼洞穿其虚伪,并果断下诏力挺霍光,严惩造谣者,维护了朝纲的清明。

上官桀不甘失败,竟铤而走险,密谋政变,意图废黜昭帝,剪除霍光。最后他的阴谋尚未付诸行动,便已被昭帝与霍光提前洞悉,最终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霍光因此更加稳固了其权势,被昭帝加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权倾一时,无人能及。

昭帝在位十三年,无子而崩,霍光再次行使辅政之责,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

但刘贺放荡不羁,难以胜任帝位,仅在位二十七日便被霍光废黜。此举震惊朝野,却也彰显了霍光在汉室内部的绝对权威。

随后,霍光选中流落民间的汉武帝曾孙刘病已(后改名刘询),即后来的汉宣帝,继承大统。

为确保新帝顺从,霍光曾有意让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但遭汉宣帝婉拒。

霍光之妻为达目的,买通女医毒杀宣帝发妻许平君。宣帝虽心中愤恨,但深知霍光势力庞大,故隐忍不发,表面顺从,实则暗中蓄力。

直至公元前68年,霍光病逝,汉宣帝方得以逐步清算霍家势力。

公元前66年,汉宣帝终于对霍家动手,将其满门抄斩,皇后霍成君也被废黜,后于冷宫中自尽。

霍光家族遭受灭顶之灾,但其对汉室的贡献仍被后世铭记,西汉、东汉两朝均对其陵墓加以保护,以示尊崇。

司马迁曾评价霍光:“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矣。”

意思是说霍光固然忠于汉室,功高盖世,然而他犯了一个大忌,那就是抢了老大的风头,须知,威福权柄,那是皇家的专利,你偶尔拿着嘚瑟两天也就算了,长期把持着不肯归还,后果会很严重。

这段历史要从霍仲孺说起,不论是意外诞生的军事奇才霍去病,还是他正式的儿子霍光,皆成为推动汉代历史走向的关键人物,其影响力跨越时代,永垂青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