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读过的书16:《中国新诗五十年》

 词语寄居者 2024-07-12 发布于浙江

一窥中国新诗史的专著

——《中国新诗五十年》

读有所感

01

 所见

《中国新诗五十年》以独立精神立论, 从中国当代史出发,以建国后五十年为时间跨度,系统梳理了这期间新诗演变的历程,细致分析了当代新诗史上重要的诗歌现象、诸多写作群体及个人;其间随机穿插外国诗歌的状况,旨在打开视野,建立参照,有助于对中国新诗总的了解。该书新见迭出,文气流贯,别开生面,是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史的必读之作。

02

所得

如果你读不懂新诗,如果你不喜口语诗,你又想觅得新诗欣赏的意趣,那么或许这本书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对于什么是诗,这个诗歌本质的问题至今学界没有定论,都有各自的领会与解释,就像什么是美一样,难以定义,故而难以把握。上天总是将那些具有根本性的问题留下空白和悬念,让人类求而难得,也这是这种求而难得永远在路上的历程才造就了人类思想和心灵的深刻与博大。在路上就是美,永远在路上,就永远趋向于美。

也正是因为难以定义和把握,新诗在八十年代勃发,逐渐没落,现在又有兴起的迹象,不断起起落落。人们总是的忽远忽近之中打量诗歌,玩味诗歌,追求诗意。

一入诗歌深似海,因为深,美就在其中,乐也在其中。

03

所摘

1.真诚的诗未必是好诗,因为好诗仍须富有相应的表现力。但最好的诗一定是真诚的。

2.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比喻、象征之类,与其说是修辞格,毋宁说是思维本身。

3.任何诗歌,包括所谓“口语化”的诗歌,其语言都是对标准语的有意触犯、扭曲和有组织的破坏。

4.正是为人性所浸润的思想内涵的深厚程度,以及它有机地渗透于美学形式中的各个细节的润泽程度,决定了一首诗的质量。

5.在伟大的诗人那里,诗在人那里活着;在大诗人那里,人在诗那里活着。

6.一个诗人不会带给我们任何真理,如果他不曾在他的诗歌中为我们引见那些有问题的、痛苦的、无序的、丑陋的东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