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海道拉面小记

 老王的糊涂闲话 2024-07-12 发布于上海

来北海道,拉面自然也是必选项目。
很有趣,兰州的拉面明明是师傅手工拉出来的,但是兰州人偏偏讨厌外地人叫它拉面,而是固执地称其为牛肉面,尽管那碗面里的牛肉少得可怜。而日本拉面都是机制面条,却被叫做拉面,ラーメンRamen。

按照历史传承,拉面流派有起源于横滨中华街的横滨拉面;猪骨熬成雪白高汤的博多拉面,博多即福冈;汤头浓郁而辛辣的札幌拉面,札幌是北海道第一大城市,地处日本东北,冬季严寒,自然能吃辣。还有喜多方拉面,就是核废水排海的福岛那里,以猪骨和小鱼干熬汤头,面条是宽扁面。
再细分还有东京拉面、和歌山拉面、熊本拉面、长崎拉面、鹿儿岛拉面等等,数之不尽。

还有不按照地理历史分类的流派,比如二郎系拉面,突出一个物理级降维打击,豚骨汤加酱油,面量、豆芽菜量巨多,一碗面堆得像爆发的火山。
来到北海道,自然要吃北海道拉面。
北海道的拉面有三种基本口味:札幌的味噌汤口味,旭川的酱油口味,函馆的盐味拉面。
札幌是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棋盘网络的城市布局,横平竖直,在札幌市区步行闲逛,方向很清晰。

“辛いラーメン14”在札幌老市政厅附近,店名直接就叫辛辣拉面。
店内是典型的“凹”型,三面吧台,师傅在当中煮面,靠窗还有四个小位子。

服务员送来菜单,并解释面是札幌味增口味,辣度从完全不辣的0级,直至Super Spicy的激辛,分成20个等级。
和太太商量后选了12级,用点菜机下单。

等了不大会儿,面就上来了,红彤彤一碗。怕被辣汤呛到,不敢大口吸溜,筷子挑起,猛吹气,送入口,下肚,辣味升起,脸上即刻发烫。
果然是“大辛”,非常刺激。
桌子上还有七味粉、黑胡椒供食客自行添加。另有一个长长的玻璃瓶,里面是炸过的蒜头粒,加到面汤里,很香,很提味儿。
面汤很浓郁,旁边的一位小伙子,多点了碗米饭,用面汤下饭。
这碗“大辛12级”拉面辣得太太和我都是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身心巨爽。
起身出门,转身关门时向师傅点头致意。
年轻的拉面师傅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跨出一步,微笑着向我躬身道别。
查阅网络:1922年,日本商人大久昌治,雇用了中国厨师王文彩,在札幌开设“竹家和食店”,供应中华料理给当地学生与铁路工人,其中包括“支那面”这道料理。
因为目睹顾客用歧视语气点餐,大久昌治的妻子将菜单上的“支那面”,改成厨师间使用的名称“拉面”,希望杜绝这种风气。随着这个用语的流传,札幌成为日本第一个普遍使用“拉面”这个名称的城市。

日语外来语片假名“ラーメン rāmen”的名称来自汉语的“拉面”发音,所以日语也可以直接借用汉字写做“拉麺”。日文汉字写法另有“老麺”、“柳麺”,但比较少见,可能为日语片假名ramen借音反写汉字。
日本的拉面,并不是师傅拉出来的,而是机器制面。对于我这个北方人来说,面条的质感始终不够筋道,差点儿意思。

回到上海后,第二天就跑去附近的河南面馆,要了一碗真正手工拉制的红烧牛肉拌面。
剥了三瓣蒜,面来,大口嗦面,嗑蒜。风卷残云一般。
不亦快哉!

点击蓝字阅读
北海道荞麦面小记
东拉西扯
日本烧酌
赞赏 与 转发 都是真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