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定府河沿线诸桥

 唯我英才 2024-07-12 发布于河北

梁翔南

引言

此文节选自《保定市城区桥梁建设史料》,该书是利用1987年期间保定市城建档案馆所存档案资料,经加工、提炼编辑而成,旨在全面介绍我城市桥梁概貌。编者梁翔南同志系高级工程师,曾任市政工程公司总工程师。其在建国初即参加我市城建工作,先后在原市建设局和市政工程公司从事市政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管理近四十年,2008年左右去世。    1986年末,经请示建委领导同意,委托梁总工程师以其亲历、目睹、知情之利,汇编我市桥梁建设史料,着手搜集资料,访问知情,并辅之以实地勘查,孜孜以求,寒暑不辍,前后经一年之努力、于1987年底完成。此次整理范围,仅及市区内之主要桥梁,记述古桥亦仅古城周围护城河及古驿道上之主要石桥。为便于阅读,将记述之主要桥梁又以其功能与位址划分为三部分,即:立交桥篇、城市桥篇、城郊桥篇,每篇作简要概述,而后诸桥依序分述。诸桥描述深度逐一阐明其地理位置、命名由来、结构、荷载、长宽尺度,建设年代,施工中出现的重要问题或今后的意见等。对1987年仍有效使用及近期废除的在古代曾发生重要作用的少量石桥。则考诸典籍,上朔至明、清两代建桥伊始,对历代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亦夹叙文内,以相互参考印证。全书既有史料之实、又兼备方志之体。

这份档案资料节选自《保定市城区桥梁建设史料》第二篇《城市桥梁概况》、第三篇《城市外围及防洪沟上桥梁》,只节录一亩泉河、府河、护城河的所有桥梁,其他一律从略。原书有一些错别字,如“予制板”、“园形”等,全部改正;文义不通的地方,原文照录。参照陈伯涛先生意见,按府河流经顺序将桥梁编号做了调整,并由陈伯涛先生绘图。对于1990年后所建的府河新桥,因为资料阙如,故只能从略。

古城保定地处大清河系之上梢。市区境内主要水流有三,一曰清水河(亦称白草沟)自西而入,二曰泉水河,由西北来汇,两水合之而东是谓府河;三曰徐河,自北注入,经护城河而东南流,纳于府河。护城河即泉水河流至城廓西南隅,以闸积水,导之北上,东行,绕城环流,原于南门外入河;1951年后自城廓东门以下,改道东南行直泻刘守庙归大河。1963年保定水灾。1965年于市区外围西、南、北三面挖渠筑埝,形成环市防洪大堤,凡三十二公里。

保定向为畿辅孔道,位居南北要冲,乃古驿道之必由之路。昔日所架之桥,均为石砌,型多箱式,间有拱型,宽者不盈两丈。然以是时交通,水运为主,公路未开,已满足驿运交通矣。民国十年(1921年)前后,直鲁豫巡阅使曹锟驻节保定期间,大兴土木,除辟建南关公园(当时称曹锟花园,今人民公园),拓宽南大街外,为便民行旅并整修加固广阜桥、重建刘守庙大桥、题额通惠桥,如不以人废事,上举毕竟充实了城建内容。1940年前后,日伪统治时期,曾建小西门桥(今新华桥)及保新公路桥。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前我市共有桥10座,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交通发展需要,自1950年代始,在开辟新路的同时,均遇河建桥。三十余年来,共扩建古桥7座,新建桥75座。截至1987年年底,市区共拥有各类桥涵总数计85座。为解放前桥梁总数的八倍半。所有诸桥,以使用功能论,交通性公路桥涵有座,荷载能力分别为汽一10级、汽一13级、汽一15级、及汽一20级四个类型,分别位于市区交通要冲及城市出入口;生产性农机桥涵计36座,荷载能力分别为5T,8T,及拖一30以下,主要分布于市防洪渠上与郊区农村连结通道。所有诸桥,外型上大至可分为箱型桥和拱型桥两大类。以建材论,50年代前期所建者多砧结构,石结构拱型桥涵;50年代后期则多为钢筋砼结构之箱型桥。60年代以后,则桥墩,桥台多由重力式实体型发展为墩、柱状轻体型;钢筋砼桥面也逐渐由现场浇注发展为预制安装,结构形式也逐步由肋梁式,下梁式,实体型桥板演化为多孔式空心预制板。七十年代中,我市曾建有双曲拱桥两座。至八十年代则又发展为籍型空腹式大型预制板面。1986年末所施工之青年桥之拓宽工程,桥面系采用斜腿钢构结构型,使桥体日益趋于轻巧。建国后所建诸桥,从桥随路行,故桥位与河道走向多呈斜交,最大偏角达39°,桥体无形加长,投资相应增加。建国初期至60年代中期,所建诸桥的桥梁宽度,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之指导,绝大部分采用净宽10米之固定模式(含车行道7米、人行道3米)当时虽有桥基一次形成,桥面分期建设之议,以投资所限,未能实现。然在后日交通流量日增,尤以七十年代以来,汽车数量激增的情况下普遍感到桥宽不足的状况,是以近年来诸多桥梁之扩建中首先考虑的是加宽桥面。今后,随着市区交通网之完善,及外环线之逐渐形成,展望未来,建桥任务,当与日俱增,只有待诸来者书其盛事。

第一节、一亩泉河诸桥

1٠1、月亮桥

月亮桥,在一亩泉河上游,北奇村以西,保(定)满(城)公路径焉。今桥是在古桥基础上重建而成。古桥系石砌拱桥,矢高1/2,直径6.33米,宽5米,究建于何时,典藉无考。《满城县志》(1931年版)仅存其位置云:“北石桥,俗称月牙桥,在北奇村西,去县城十五里”,与南奇村西及村南之中石桥和南石桥并列,称“此三桥皆鸡矩(泉)一亩泉之要济也”。月牙桥,也称月亮桥,传闻系地理位置使然。察该桥,四邻空旷,拱桥高耸,水域开阔,晴空月下漫步其间,俯首水面,水小明月,伴以微波,清风徐来,轻轻荡漾,别有情趣。望朔之日,或圆或缺因时而易。身临此境却有宠辱皆忘,心旷神怡之感。近邻失意文人有感于此,故誊之为月亮桥,盖以为寄遐思,寓幻想之胜地也。而另一传说,却云,为年河中水量充沛,水深可达拱腹之半,水质清澈如镜,。桥下水之倒影如有新月,竟境使然,故称月牙桥。笔者以为,兼而有之,故两说并存。由此可见,在公路尚未畅通之清末民初,此桥不过一般乡里间颇有诗意之小桥而已。俟三十年代中期兴修公路之后,此桥经若干年之风蚀水啮,年久失修桥之将圯。

1957年,由满城县政府将古桥折除,重建两孔石桥:拱腿高2.0米,下打8.0米木桩,101棵做砼桩帽,上砌石;拱圈矢高1/3.5,净跨6.0米,长15米;净宽6.0米,栏板式桥栏。桥成后,于桥之西南隅竖碑一通,以纪其事。1975年,因交通需要,向南北两侧各加宽预制砼板2.0米,作为人行道板。1985年,配合保满路扩建及改线工程,拆去人行道板,按原结构形式向两侧加宽,北侧向外延伸11.665米,南侧向外延伸2.835米(底未设木桩)。现桥净宽21米,其中车行道15米,两侧各3.0米人行道。砼桥栏长14.75米。

据当地群众反映,1966年以前,该桥西南隅,共有石碑三通,其中古碑两通,记历代建桥重修事迹;近碑系1958年新置。十年动乱中,古碑遭毁,近碑闻存于南奇村某农户,但已移作他用,而无法查询矣。

1٠2、七一路西延一桥(从略)

1٠3、七一路西延二桥(从略)

1٠4、光明桥

光明桥位于光明路中部,跨一亩泉河,桥随路名,是一座圬工拱桥。建筑全长40米,桥面宽10米(其中车行道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载重汽—15级。

该桥始建于1959年,与热电厂建厂时同期修建。由河北省建二公司(今河北省一建公司)负责设计并施工。全部圬工结构,石砌桥墩、桥台,石拱,简易混凝土条格为栏。分3孔,每孔净跨7.0米,矢高1/2。

该拱桥桥基在设计时,汲取东风桥之先例,一反常规,取消了基底木桩,后经北京地质部勘测队取土样验证,确认安全无误。

1٠5泉水桥

泉水桥位于西郊建设路中段,因跨越一亩泉河而得名。该桥初建于1957年,拓宽于1973年。全桥建筑长度50.6米,三孔,每孔净6米;宽24.5米,其中车行道21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全部钢筋砼结构。荷载汽—13级、拖—60。1957年,因开辟建设路架设一亩泉河桥。由市建设局设计,按实测流量计算孔径为18米,分三孔,下部结构,设素砼桥墩、桥台,土基用木桩加固。桥面系现浇钢筋砼肋梁板结构,全宽10.1米,桥体长21.2米,简易条格状桥栏,以引道与两岸连接,并设护柱。由市政工程公司于1957年9月组织施工。放桥位时,发现实际河床主槽线与图纸位置有出入,乃将桥体横轴线向南平移4.5米;打试桩时,根据锤击实际贯入情况,又适当加大桩距减少排桩数量,此外,根据两端道路设计标高,相应增加了桥墩、桥台的基座厚度,提高了桥面设计标高。全部工程于同年12月20日完成,投资7.8万元。1973年,为使桥路同宽,将桥向西侧扩建。市委托河北省公路工程大队设计,荷载标准仍为汽一13级,拖一60。加宽部分下部结构采用石砌轻型桥台,扩大基础浅基防护;桥墩向西顺接10米,新旧桥墩间采用盖梁连接。上部结构采用预制空心钢筋砼板,板间用膨胀水泥连成整体;人行道采用于制钢筋砼悬臂构件,桥栏系钢筋砼栏板。扩建工程由市政工程处负责施工。预制大型桥面板时由于模板较薄,夹撑稀疏,致使构件边缘发生扭曲,安装时少用桥板壹块,其缝隙以细粒式钢丝网砼作了处理。桥面完成后,上层以砼垫层衬平后,新旧桥面统一铺装了沥青砼面层。扩建后桥总宽24.5米,全桥建筑长度(即桥栏长度)达50.6米,现为我市最大的桥梁之一。该工程于1973年秋施工,同年年底完成,工程费8万元。

1٠6、向阳桥

向阳桥位于市西郊向阳南路一亩泉河上,桥因路名,桥体为两跨实腹式双曲两铰坦拱,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长56.9米,2孔等跨,净跨15米,矢跨比1/15。桥宽20.4米,其中车行道净宽14米,两侧人行道各2.6米。河流与道路斜交,道路中心线与河水流向呈60~交角。设计荷载汽—20,挂—100。全桥造价47.33万元。

该桥由市规划设计院设计。河北省建一公司十六工区第二施工队施工。1987年11月做基础工程时,施工单位为提高桥基的承载力,经设计单位同意,对下部结构作了如下变更:①中墩宽度增大2.4米,基础三步放脚每阶加宽0.4米;②两桥台角边加宽0.4米;③两桥台后面增加7道抗水平推力的剪力墙,组成空腹式桥台。另外,为增加桥台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将三个桥墩、桥台的预制块全部改为现浇毛石混凝土。下部结构于1988年2月1日全部完成。

上部结构除拱顶及连墙为现浇混凝土外,其余全部为预制安装。拱梁从1987年11月3日开始制做,至翌年3月中旬吊装完成。3月28日完成拱架间横系梁之安装,4月16日完成拱顶混凝土,4月21日完成拱桥边墙混凝土。

桥栏及装饰工程。栏杆为刀把形预制块(共652块)拼装而成,饰淡蓝色,扶手饰浅咖啡色;桥名牌为现浇钢筋混凝土,中间贴黑色大理石上刻“向阳桥”三个金字;两侧墙为白水泥抹桔红色、水刷石,作黑色分格。全部装修工程于1988年5月27日完成。

该桥建成后,使向阳路得以继续向南延伸与江城东路接通,形成了市区贯通南北的又一条交通干线。

1٠7、朝阳桥

朝阳桥位于朝阳路中部,跨一亩泉河,朝阳路原名农览路,桥随路名,曾称农览桥。路名变更后,桥亦易为今名。建桥之目的,旨在沟通南北交通,将一亩泉河南北横贯东西的江城东路与东风路、百花路连通起来。1974年建成钢筋砼结构桥。测设单位系河北省公路工程大队。该桥之设计特点有三;(1)路线中心与河道中心远非正交,使桥偏斜39°,(2)市基建局及给水指挥部提供,桥下行洪能力为60秒立米;(3)河床地质钻探资料,由于征地未购,钻机不能按需要就位,改在下游150米处钻取,基底土壤承重力为18吨/平米。桥之荷载为汽一13级,拖一60。下部构造采用石砌重力式墩台扩大基础,片石防护,上部构造采用9.75米预制钢筋砼空心板梁,人行道部份用预制砼悬臂构件;桥栏为钢筋砼栏板。施工单位为市政工程处,1973年8月开始施工,至1974年4月竣工。所建斜桥全宽18.5米,其中车行道15.0米,两侧各1.5米人行道;分三孔,每孔净跨7.0米,建筑总长为49.5米。总投资额为15.7万元。此桥偏斜较大,原因是规划路线时,只侧重于路网的走向而忽视了桥位的布设,致使工程数量增大,造价相应提高。

1٠8、府河桥(建设北桥一道桥)

1952年为调顺保(定)石(家庄)公路入市路线,加强客货联运及辟建新区之需要,在开通建华路的同期,于所经一亩泉河,灵雨寺村两自然凹道及清水河上由北向南依序修建了泉水河桥,双孔旱桥,一孔旱桥及清水河桥,俗称水旱四桥。三十余年来,物换星移,地形有沧桑之变,桥也有显隐之时。原有两旱桥,已逐步失去其功能而湮没于地下,今仅存两木桥而已。为忠于史实,爰述于后。

(一)泉水河桥,踞建华南路北端,跨一亩泉河。初建时称府河桥。实则以位置论,应正名为建华北桥,也称一道桥。当年由市建设局委托驻保之河北省交通企业建筑公司设计并施工。基础为木桩承重砼墩、台;上部为砧拱结构,矢高1/2,五孔均等跨5米,桥宽10米,砧栏,连引墙在内,建筑总长49米,投资4.9万元。1974年该桥因交通需要加宽。由河北省公路工程大队设计并施工。东侧加宽4.35米,西侧加宽4.25米。结构形式:中墩处加设钻孔灌注桩,桥台顺向外延砌石(内片石外粗料石镶面);上部,灌注桩上加双悬臂盖梁,.石砌桥台上加钢筋砼台帽,上覆空心车行道板及实体人行道板;桥栏为预制砼构件中加倒人字,线条简洁明快。加宽后桥全宽18.6米,(含车行道15米及人行道。)承载能力为汽一13级,桥全长仍为49米。

(二)双孔旱桥,位建华路中部,跨灵雨寺村原有凹道。该凹道为历史上的天然冲沟,由于多年淤积而形成通路。只雨季排水,而常年干旱,故名旱桥。建国伊始,置市煤建公司于灵雨寺西街,沿铁路东侧为其货场。(解放前为杂货站)当时,我市用煤均通过此道而东运,煤车终日不绝,俗有“煤路”之称。1952年,开辟南北向交通建华路时,考虑到煤运需要,市建设局于此建两孔砧拱桥,上行过境客货运输,下则专供煤运。初步形成我市第一个立交桥。该桥由市建设局自行设计,并直接组织劳动队施工。下部结构采用灰土深基,城砧桥墩、桥台,半圆砖拱,孔径净跨4米,宽10米,长11.4米,净高4米。1954年,市煤建公司及其货场迁址,桥下煤运作用消失后,遂专供灵雨寺村农事活动通路及排除农田沥水之用矣。1970年,辟建战备路时,将此凹道填垫后,双孔桥即隐于路下。后人防工程之地下通道又巧为利用。桥形已消失无存。

(三) 一孔旱桥,也在建华路中部,跨灵雨寺村自然斜向凹道。桥下仅供雨季排除农田沥水,平日则为车行交通之用,故称旱桥。由市建设局自建。结构与双孔旱桥同。灰土深基,城砖桥台,半圆砖拱。净跨4.0米,净宽10米,斜向长度达13.4米。1963年,洪水浸袭我市,桥下被水溜冲刷深达1.3米,水后曾以碎砖石填充夯实后加作片石护底。1970年,其北双孔旱桥隐于地下后,此桥在建华路上依序改称二道桥。1974年,根据需要加宽。由河北省公路工程大队设计并施工;由于该桥与路线交角偏差近30度,°使改建后桥、路中心吻合,于东侧加宽4。0米,西侧加宽3米。其结构下部向两侧顺延石砌桥台,上部为预制空心桥板,板长6.38米,采用错位正放法以适应桥型。南岸西侧加作12米护墙与桥台侧墙连接。改建后桥全宽18.6米,含车行道15米及两侧净人行道各1。5米;建筑总长为13.4米。全部造价2.1万元。1980年以后,该桥上下游凹道已逐年垫高,其上建筑群体日益增多,现仅徒具桥栏,桥下通行及排水功能全部消失。二道桥之名虽系历史陈迹,但仍为老保定所乐道之。

1٠9、胜利桥(广济桥)

胜利桥位于旧城西南隅,联盟路路线上,跨一亩泉河与府河交汇处之上游。为1970年开辟战备路时所建。此新开路原称战备路,桥西一段后改名广济路,取其与战备相关联之意,定名为胜利桥。该桥系双曲拱型,单孔,净跨30米,为我市第壹座单跨径最大之双曲拱桥。由原市建筑工程局设计室设计,原河北省建工厅道桥公司第三工程大队施工。桥之结构,砼基座,石砌桥台,拱为砧混结构,复拱表露部份为料石镶面;桥栏系预制砼柱,栏心为金属结构。桥全长39.4米,母拱净跨30米,矢高1/4,两端共置2.0米之子拱6个;横向由9个净跨1.1米之拱波组成,桥全宽11.9米,其中车行道10米,两侧人行道各净宽0.75米。该桥全部造价为8.0万元。按:双曲拱桥原系江南水乡地区为通航而普遍使用之桥型,北方除出于美学角度考虑无重型交通者偶有采用外,正式大型公路桥采用者并不多见。联盟路系应战备需要而辟建,东通安新,贯通全市南半城,西至完县,交通负荷过重,该桥1970年建成后交付使用以来,现目测桥中已凹陷20余厘米,是否已超越双曲拱桥规定之挠度,亟应请有关部门进行精密测量,加以验算后,采取必要措施,以策安全为好。

第二节、候河诸桥

2٠1、建设路侯河桥

建设路候河桥居建设南路北部,1960年因建设路线形南段调直,废弃1957年所建候河桥而在其上游约30米处兴建此桥。桥系拱型砖结构,现桥经一次接长,一次加宽,实宽28米(含车行道21米,两侧人行道各3.5米)。建筑长度32.4米,分五孔,净孔3米,荷载为汽一13级,拖一60。1960年所建今桥,系市建设局设计。桥位选定由于受临近下游已有桥孔之制约,将河床中心向南位移20米,以适应水流。孔径也参照—卜游已建候河桥选定。是时,以受投资及建材所限,下部结构采用砼通基及砖砌倒拱;上部结构桥墩,桥台及拱券皆为砖砌桥分三孔,每孔净跨3米,矢高1/3,宽10米,建筑长度21.7米。该桥竣工以后,未能及时对上游开挖导流,对旧主流河床仅以土封填,迎水面也未作防护处理,致使1963年洪水侵袭时,从北桥台后面冲决,1964年,该桥按原结构,向北接长两孔,并适当调整了上下游部分土方。用工程费3.8万元。1970年,为使该桥与已拓宽之建设路相适应,又向东展宽,结构与原桥同。新旧桥中间,用预制钢筋砼板搭接,使桥面联结为一整体。桥栏与东风桥同,为预制钢筋砼透花式。加宽工程由市政工程处于9月份施工,年底完成。工程造价5.03万元。

2٠2、建设路东侯河桥

建设路东候河桥位于建设南路东侧30余米处,建于1957年。桥宽12米,其中车行道9.7米;两侧人行道各0.75米,单孔净6米;连两侧护坡在内建筑长度为30米。原桥随路行,呈东北、西南向后.因建设路线调直而废置。该桥由市建设局委托省城建局协助设计,全部套用苏联轻型桥台结构,其特点是桥台呈梯形、台身单薄,底部设支撑梁,上部有助梁,在结构上形成一个框架式的整体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在我市还是第一次。市政工程公司在施工时,由于技术条件所限,曾出现台身向前微倾质量事故;经检查并征得省局同意,采取了在南桥台后背作持力墙四道,北桥台外以灰土夯背加固;将内合台墙多余部分、凿除后,在助梁底部又增设了牛腿等措施予以补救。该工程于1957年5月施工,9月份完成,全部造价为2.7万元。此桥建成后不久虽因建设路路线改变而废置。然仍不失为农业生产上的一条便民通路。

2٠3、朝阳路侯河桥(从略)

第三节、百草沟河诸桥

3٠1、毛家桥

位于方顺桥村西北,跨越白草沟河,乾隆十一年(1746年)满城县知县钱志栋倡建。据查此桥为石盖板桥,有五孔,桥圢由大条石做柱,桥长三丈、宽丈许、高九尺,桥面由厚尺许石板铺成。此桥因地处毛家门前,故名毛家桥。1980年代仍继续使用。

3٠2、北石桥

北石桥,据《满城县志》载,为方顺桥北木桥,该桥位于方顺桥村北二百米处,跨越白草沟河,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知县钱志栋建。

此桥原有三孔,木架结构,桥长约四丈,宽一丈四尺、高八尺,每孔跨径为一丈,桥面上能通行双行马车,后因汛期木材被洪水冲走,于1927年由方顺桥募集资金,改修成石盖板桥一座,建成后唱大戏贺之,并立石碑一座。现考察测量石盖板桥仍为三孔,跨径三米,桥面宽3.5米、长10米、上下石堰10米,桥圢由毛石浆砌而成,石盖板厚为三十公分,桥面无桩柱标志,但通行能力完好。

此桥位置显赫,地处九省通车的驿道上,自京汉铁路及公路修成后,其作用逐渐减退。

3٠3、郭村三桥

郭村木桥(3座)

郭村在泾阳驿东八里,白草沟河紧靠郭村北边流过,古代因河水阻碍交通,给当地居民生活上造成极大困难。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知县钱志栋在郭村村北、西北角各建木桥一座,以利通行。自从建好这两座桥后,村民们感到方便了。可每年洪水到来之前还要把木桥撤掉,以防洪水把木料冲走,撤桥后仍行旅艰难。

后来在村民中募集资金,把西北角那座木桥改建成石桥,并在原两座桥之间增建石桥一座,这两座石桥都是石板桥,桥长五丈,宽丈许,高八尺,桥下每孔均用五根并排石柱做桥圢,桥面横列七块厚约尺许的石板铺成,中间石桥有五孔,西边石桥为七孔。自建好石桥后,一年四季过往行旅骡马大车通行无阻居民无不拍手称快,当时传曰:一里地三座桥,当中蹲着个关帝庙,荆子,石柱脚,三环套月的好街道。这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建桥后愉快而自豪的心情。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和坚持下,于1966年将东边木桥改建成三孔砖拱桥,形式美观大方,桥面两侧有水泥栏杆,能通行各种车辆,桥长五丈五尺,宽一丈四尺,高一丈二尺,此桥名曰“毛泽东思想胜利桥”。1977年,将西边那座石桥进行扩建,现为七孔石桥,形式与原来同,桥面改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桥圢仍用原方石柱,但基础加筑了混凝土,以增加高度,因桥面加宽,每孔石柱一侧增加一根水泥柱。桥长五丈,宽一丈四尺、高一丈二尺。次年将中间那座石桥也进行了扩建,现为五孔石桥,长四丈五尺、宽一丈二尺、高一丈二尺。从此,郭村人民更感到方便了。

3٠4、闫童桥

闫童木桥位于县城东南约三十里,东闫童村南,跨越白草沟河。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知县钱志栋建,1929年洪水暴发,木桥被冲毁(原木桥规模待查)。

自京汉铁路在于家庄修车站以后,东闫童村是我县北部及易县南部一些村庄赴于家庄运煤的一条必经之路,每天大车小辆络绎不绝。为了方便交通,于1930年由该村主事人募捐集资,在原木桥的旧基处改建成石桥一座。桥长三丈,宽一丈五、高八尺。

1959年,解放军修建营房时,在原石桥西约二百米处建造三孔砖拱桥一座,桥长25米、宽8米、高5米、跨径4米,桥上有水泥栏杆,桥面两侧有人行道;能通行载重汽车,从此原古桥废止。

3٠5、大汲店桥

水多、桥多曾经是大汲店村的一大特色。大汲店村,一村六桥,百步三桥,在中国北方是非常少见的。大汲店村东、西、南三面环水,白草沟寿保险河大汲店段也称会水河。自西向东绕村而过,一村六桥,百步三桥,让人称奇。大汲店村,西门外真武庙东西两侧各有石桥一座,谓之“会水河双石桥”。连同庙南侧的砖拱桥,称之为“百步三桥”,即百步之内有三桥。真武庙前的“双石桥”(同为“百步三桥”之一),桥墩是由一排排上下对接的大石磙组成的,年代久远,特色鲜明。庙西的石桥重建于1954年,取材于古桥石料。据“会水河双石桥”碑刻记载:“皇满康熙三千年(即1692年)推断“双石桥”的历史至少应在三百年以上。庙南砖拱桥为百步三桥之中桥。中桥原为木桥,是由当地驻军于1953年改建的,1963年被洪水冲毁,1973年建成现在的砖拱桥。大汲店村东门外的大石桥,桥墩用19根二米多高的大石墩砌成,桥墩之上,纵架石条,横铺石板,蔚为壮观。可以想见,当年建桥工程之浩大,施工之艰难。百年不倒,千年不朽,令人肃然起敬。大石桥始建于何年,现已无从可考。相传大汲店唐代即为水陆码头和驿站,迁此定居的开店者较多,故名大汲店。说明那个时候是应该有桥的。是不是现在的石桥、不可知。大汲店村对三座石桥进行了增高、拓宽、加固。现今的石桥已是古今相结合的产物,但古风依然。

3٠6、清水河桥

清水河桥位于建设南路与三丰路交会处,跨清水河。在该河之上已建数桥中,以此桥为最大,故以河名名之。该桥建于1957年,系拱桥,全宽10、米;三孔,每孔净跨8米,建筑长度49米,设计荷载汽一13级,拖一60。1956年,我市选定西郊为工业区,布设大型工业企业,交通先行,清水桥应运而建。当时全市开路任务较大,市建设局技术力量不足,该桥之勘测设计工作,请当时在保之河北省城建局协助完成。一,孔径的确定,根据当时河床断面及目力所能辨识的最高水位水痕,推导出最大流量为134立米/秒,从而确定过水断面为24米。二,根据1956年最高水位,河床深度及两岸路面高程,确定桥的形式以拱桥为宜。三,地质钻探及土壤试验资料表明:地下2—4米层含钙质太多,呈灰白色;地耐力为18吨/平米,因系拱桥故地耐力按规范要求为35吨/平米。方案确定后,在省局严仁谭工程师指导下,省、市双方共同完成技术设计。下部结构,采用木桩加固地基,砼桥墩,台基,块石桥台;上部拱型结构原设计为料石,后改为300级砼预制拱块。矢高选用1/3.5,计分三孔,每孔净8米5引道砌片石,外部锒砌粗料石翼墙砌砖;桥栏原为砼预制拚装式,上部透花,下部微弯拱,施工中简化为条格状,中加工字垫块。市政工程公司负责施工任务,自1957年5月施工,历时半年至同年10月底完成,桥之修建年月,有刻石嵌锒于引墙,文曰:“保定市建设局1957年建。”该桥全部造价为10.6万元。建桥时,因适应当时路形,桥宽仅1。0米,且偏路之东侧,目前尚可适应交通需要。一俟建设南路继续向南顺延,穿越铁路货栈与保石公路接通后,则仍需拓宽。

3٠7、朝阳路清水河桥(从略)

3٠8、府阳桥(清水河桥)

清水河桥,位于建华南路南部,跨清水河。始建桥时,曾称府阳桥,后在表报中又谐其音误书滏阳桥,实则正名应为清水河桥。(清水河旧图亦作白草沟),称建华南桥则更确切。该桥亦为市建设局自行设计,并组织劳动队自建。砼墩,台基础下设木桩,上部为砖结构,半圆拱,计三孔,等跨5米。桥之中心与河道中心略有倾斜,全宽11米,全长18。5米,投资3.9万元。在设计阶段,由于当时限于条件,无地质钻探资料,仅习惯地按拱桥地基荷载要求,布设木桩加固;然在施工时,人工自由落锤击入时,发现桩之阵击沉降量已达设计要求,而仍未全部贯入,截桩在15%左右。当地群众传说,“此乃宋代之铜帮铁底运粮河也”。可证其地质之坚。该桥河床较低,两侧翼墙高达5米,原砖砌翼墙厚度设计不足,翌年即由土压而发生斜向裂缝。经以十字铸铁连以铁杆,使之穿透墙体向内侧对应拉拽而固其位。1963年,洪水浸袭时,曾在北桥台后冲决20余米之深。水后曾于其两侧以灰土墙加固护岸。1974年又将原桥两侧加宽,以适应路面宽度。由河北省公路工程大队设计并施工。按照汽一13级,拖一60荷载设计。桥台为石砌,中墩为钻孔灌注桩,上置双悬臂盖梁,上部构造为预制空心桥面板及实心人行道板;桥栏为砼预制件,立放菱形线条。改建后桥全宽18.6米,其中车行道15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桥栏各占用0.3米,建筑长度29.80米。全部造价4.8万元。

3٠9、广阜桥

广阜桥位于灵雨寺街,跨清水河,全长26米,宽13.5米,石砌桥墩,桥台、四孔,钢筋砼桥面。广阜桥又名广福桥,系俗称寡妇桥之谐音。桥名之由来,据民间传说,昔有刘生者,邻河居,幼孤。母孀,与彼岸僧人善。河无桥,生爱其母,怜僧夜涉之苦,搭桥以通之。母殁,杀僧自首。问其故,曰“架桥,为母行孝;杀僧,替父报仇。”官未罪之。人谓刘孝子,桥称寡妇桥。此民间口碑资料、似可信。又据《清苑县志》,冢墓栏有明代刘孝子光显墓,在吴家湾。(吴家湾即今灵雨寺村,广阜桥一带)惜未载其事绩。解放后人民公园西北隅仍存(圆型砖砌),刘孝子墓,文革中不复存。以上一为传说,一载史籍,似为一人。(按:封建社会,重忠烈节孝,刘生虽孝,然其母孀而不节,故不载其事)广阜桥者,乃取其谐音耳。原广阜桥究建于何时,已无可考。据县志载,在西南关。清康熙十四年,巡抚金、守道董、巡道宋,知府沈乔生,知县沈时敏重修,经调查,该桥在今红卫南街南头,垮一亩泉入护城河水,俗称“寡妇桥”,传说中刘孝子所架之桥,理应较简易。

又据当地八旬老人追忆,民国初期(1921)北洋政府时期曹锟驻保时,曾经改建。条石砌桥墩、桥台,桥面也更以巨形条石,足供载重车辆通行。该桥长12.3米,宽7.8米,三孔净跨分别为2.7米一2.9米一2.7米。1963年,中南二孔石板经水毁,缺损数块桥台南被洪水冲决。复建时,北孔石板完好,仍存之。中南两孔改建为钢筋砼简支梁板,长宽依旧。设计荷载汽一8级,拖一30。为一空拱式桥,两侧有时栏杆,长约20米。因桥拱坡度较大,多年常为汽车司机考车之桥,

1979年,该桥再次改建,按规划意图,向北扩建一孔,利用原桥中南两墩,加固延长。新建南北两石砌桥台,孔径改为等跨2.9米四孔,上置钢筋砼预制桥板。扩建后桥宽13.5米,其中车行道10米,两侧各1.5米人行道,透孔钢构桥栏,全长26米。改建为钢筋水泥桥时,并调整了桥的方向以利市容和交通。

清水河为我市主要水流,为缓解我市护城河供水不足,拟近年内引西大洋水库之水远济我市,扩建该桥时,特将桥墩向上延伸2.3米,留槽设闸,籍提高水位,通过桥西北翼引水管道,缓解我市护城河水枯竭之虑。该工程于1979年9月由市政工程公司施工,年底竣工,全部造价为12.3万元。在引水工程未实现前,市政维护处曾于1980年在闸外安装抽水机壹台,试图扬水入管,以济护城河水,稀释污流,终因主河道水位太低,耗电过多而止。

第四节、护城河

4٠1、泉水河连闸桥

一亩泉河自西北注入我市灵雨寺街后,即作两股分流,一支绕城环流后入府河,称护城河;另一支可通过灵雨寺大闸(旧志称积水闸)向南迳直泄入府河。1963年我市遭特大洪水后,为利于泻洪计,于1964年在大闸以西,顺主流水势,自西北而东南另开新线直注府河,原河南岸村道,因河道改流而阻隔,遂建桥以通之。该桥为村道中之便民小桥,石砌墩、台,上覆钢筋砼预制板,分四孔,每孔净跨仅3.2米,建筑全长24.3米,净宽4.9米。由于新老河床高差较大,为避免护城河小枯竭,爰于桥之北侧,将墩、台外延,剔槽设闸以控制水位,既有利于泻洪,也兼冲灌护城河之利。1970年,在桥闸南侧辟建联盟路,又建胜利桥,此桥已失其功能,唯闸仍须利用,以调剂水位。

4٠2、灵雨寺石桥(吴家石桥)

灵雨寺桥系一古石拱桥。位于旧城西南灵雨寺街,现红卫桥之西侧,今已无存。据《清苑县志》中桥梁篇载:吴家湾桥,在城西南,清康熙十四年重修。始建于何时无考。又该志金石篇有高景撰重修西下关桥记(旧志)略云:“西郭之南,旧有石桥一座,鸡水汇流,潆回浩瀚。吾曾重修石闸遏水环城,自西北两面而之东,复入南流。甲寅秋桥毁于水。邑侯时公捐俸倡修之”。视其位置,西下关桥即灵雨寺桥也。该桥为古驿道必经之孔道。《县志》金石篇有文曰:“上谷为南北要区,凡九省之望于燕京而至止者,咸辐辏于此”。千百年来,该桥始终为交通要衢。桥为三孔石拱桥,净孔8米,全长31米,宽7米,两岸高出地平近3米,遥视之,若拔地而起,弓卧水上,明月当空,水中倒影,婉若长虹,亦一佳景。

直至解放后,该桥仍为(北)京、石(家庄)公路必由之略。巨石桥面。久经风雨及大量交通日蚀月损,日趋平滑,上下爬坡,事故迭出,车旅病叹。我人民政府曾经于1951年用石工糙修之。1952年因已开通建华路,南来车流,改行该线,此桥遂降为地域性通道。1978年西下关街南段辟直,紧邻其东另建新桥,因用其石料遂将该桥拆除。灵雨寺石桥本一古桥,在历史上曾为古之驿道,此数百年来之交通古建,本当完好保留,然以当时对此认识不足,竟毁于一旦,诚憾事耳。

4٠3、红卫桥

红卫桥位于旧城西南隅,跨护城河起点,在西下关街南端。该桥由市政工程处,根据城建局1978年9月19日在现场指定方案进行设计,同年10月底出图。设计原则为拆除西侧紧邻上游之原有古桥,向下游位移,同时开通西下关街河南段,使之与1970年新辟之战备路(今环城南路)通过此桥相连通。就近利用古桥石料,建单孔净跨6米箱型桥。桥为重力式石砌桥台,预制钢筋砼桥板。设计荷载为汽——13级,桥面净宽13米,含车行道10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简易桥栏,由于路型限制,桥略向东南倾斜,外观桥栏对称,建筑总长为18.0米。市政工程处于1978年11月份组织施工,预制桥板所用水泥为获鹿县新生水泥厂400号矿渣水泥,随到随用。任务紧迫,水泥强度未能先期试验。事后利用回弹仪检查预制成品,大部强度不足150#(设计为200#)。其原因除水泥标号不明外,结冻后预制工作缺乏完善的保温措施也有直接关系。于1979年3月12日经局同意在桥面板上加铺钢筋砼一层(钢筋直径12毫米,纵横间距15厘米,砼厚10厘米)补强。致使工期拖长数月之久始竣工。全部造价为3.8万元。

4٠4、新华侨

新华桥位于城内新华与城外裕华两路之衔接处,跨西护城河。该处原本无桥无路,在1940年前后,日伪统治时期,为达军事上之需要,打开城垣称小西门架桥开路,直达火车站。原桥名新亚,(含有隐其侵略而美其名为建设东亚新秩序之意)。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当局只醉心于劫收并忙于内战,竟对此有辱民族尊严之殖民地桥名视而不见未易其名。尤有甚者,解放前夕国民党军溃退时,又纵火焚桥,幸仅毁及桥栏而保留桥身。解放后始易名为新华桥。原桥长20米,宽10米,三孔,跨度为6.25——6.00——6.25米,砼桥墩,桥台,木梁板混合结构,为半永久性桥,荷载能力(无技术资料)以木梁载面推算,可通过汽一10级载重卡车。1956年夏,经检查桥板严重腐朽、曾置换双层木桥板,并以沥青防腐处理。同年九月我市敷设上水管线时,在桥北侧砼墩外5米处埋设直径300毫米铸铁过河管一道,管顶标高为15.30米。管顶覆土仅50—60厘米。1958年为解决人车分行,由建设局自行设计,于两侧各加宽人行道4米。下部结构采用与原桥墩分离式砼墩柱,同时充分利用原桥两端翼墙做桥台,上部采用联系梁与梁板一次性现浇钢筋砼结构。人行道高出车行道15厘米。此次加宽由市政工程处施工,投资仅8,600元。1960年,由局设计将中间车行道部分之木梁板更换为钢筋砼简支梁板,设计荷载为汽一13级。1979年,该桥再次改建。由局属规划设计处设计,将中间车行道部分向两侧对应各加宽4米,新建部分荷载标准为汽一20级,挂一100校核。下部结构仍以分离式砼墩柱承载,上部结构为现浇钢筋砼盖梁,上铺预制钢筋砼车行道板。原有人行道之梁板,凿除解体,另配结构钢筋原板易位安装,支承于相应之盖梁及桥台之上,原设计桥栏板系实体结构,景观上无通透感,市政工程处施工时修改为钢构简易透孔式。建成后桥全宽为26.5米,其中在行道宽18米,两侧人行道各宽4米,为旧市区主要东西干道上最宽的桥梁之一。此次改建共投资7万元。其中仅利用原有人行道易位安装即节约投资2万元。

4٠5、西门石桥

西门石桥,踞旧廓西门外,横护城河上。原为旧城至火车站唯一之交通孔道,始建年代已无考。据1934年《清苑县志》桥梁篇载:“西门石桥,在西门外。年久倾圮,明万历年间知县王政重修,付使刘行素记”。又该志金石篇记金台郡城西北二桥记事曰:“金台郡城,天下咽喉,南自秦,晋、汴,洛而北入燕京者,率借径于西门。冠盖商贾之车辄马蹄,日夜不绝,唯其经行者众也,而易损”。明万历丁亥年四月二十六日经始,于同年八月十二日告竣。在现代化之陆路交通未开之古代,此桥确为南连九省,北至京畿之要衔也。

该桥系石结构。叠条石为墩,砌方石为台,上覆巨形条石为面,两侧古雕狮头栏柱,实心栏板。桥分三孔,净跨分别为1.3——2.0——1.3米,全长7米,全宽11.4米,车行道8.3米,两侧高出15厘米,各宽1.4米,供人行耳。桥之承载能力,无确切依据。通过多年实践证明,可通过12吨以下之载重车。1973年,投资25.000元进行改建,一为与两端道路改建相适应,将原有桥面提高50厘米,墩、台也相应加高。二是调正原有桥型,旧桥受原有瓮城所限,与道路略呈西北、东南倾斜。经调整与道路顺直。三把桥面加宽至12米。其中车行道8.0米,两侧人行道各2.0米,桥面条石仍予利用,两侧加宽之人行道部分系悬臂式,另置钢筋砼空心桥板。四将南侧墩、台外延,加做闸槽,以便设闸,控制水位。五则桥下河床加铺护底,桥栏也重修。

此桥后已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为三孔板式桥。跨护城河,是今西大街与光华路连结的桥梁。

4٠6民桥

建民桥位于花园街东端起点,跨护城河与环城西路相接。桥为砖石结构,单孔砖拱。荷载为汽一13级,拖一60。由于该桥迳通花园街之市第一人民医院,延伸其意命名健民桥,简作建民。昔日该处本无桥,路亦弗通。1956年,开辟环城西路大西门以北段时,始建桥通路。以其与环(城)西(路)东侧之伏魔庵相望,故曾命名为伏魔庵桥。原桥系木结构临时性桥,单排木桩,木面,五孔,每孔4米,宽5米,以便民为主,亦可通行汽一6以下轻型交通。造价仅0.95万元。然其结构牢固,63年洪水漫桥将近一米,冲漂昼夜,毫无所损。1973年,因交通需要改建为永久性桥。由市政工程处设计并施工,套用公路定型图而略加修改。砖石结构,拱形单孔6米,矢高1/3.5,拱圈内部用红砖,以砼预制块嵌镶两侧拱面,基础侧墙及翼墙作砼和浆砌片石;古朴式栏板;桥宽10米,其中车行道7米,两侧各1.5米步道。桥全长(即桥栏长)18.4米,造价3.5万元。

4٠7、东风桥

东风桥位于东风路东端,跨护城河。桥因路名。1959年建。石结构,单孔拱桥,跨净6米。宽21米,其中车行道13米,两侧人行道各3.75米;建筑长度25.6米。1959年因开辟东风路而建桥,由市建设局设计。按规范,拱桥所需地耐力应为35吨/平米,当时未进行地质钻探,仅从习惯上也设计了木柱加固地基。适其时木材奇缺,任务紧迫,曾试图改变为砂桩加固,但因一来缺乏实践经验,再则不具备必要的机具,试以木桩贯入成孔,竟不能拔出而作罢。最后采用最佳砂砾级配置换地基土壤办法解决。孔径选择根据护城河上,下游石桥排水断面,取定为6米,矢高采用1/3.5。拱石及桥台石料利用拆城基石加工而成,桥栏系空格式预制砼构件。施工单位是市政工程处。1959年8月施工,同年11月完成。经分部验收,评为一级品。两侧引道镶有石刻,注有桥名及修建年月。按1959年以前我市所建诸桥,在无确切地质钻探、资料之情况下,地基均采用木桩加固。但自此桥不用木桩取得成功后,俟后所建诸桥,均不再使用木桩,可谓我市处理建桥地基的一个转折点。

4٠8、环西北延桥(从略)

4٠9、青年桥

青年桥位于青年路之南端,跨北护城河。南接永华路、北连青年路,是沟通旧城区与城北新建区之交通孔道。建于1951年,为我市建国后所建的第一座桥梁。桥长15米,全宽10米,砼桥墩桥台,砖拱结构,以该桥为青年路之起点,遂从路名。解放前之保定,除西、南两关略向外幅射外,其余均仅囿于城垣之内。建国后,河北省会又驻节于此。为适应发展要求,急需突破旧城向外延伸。保定向为文化古城,原东北郊之保定中学、培德中学均于1937年毁于日寇炮火之下。建国后,首先着眼于教育事业之恢复与发展,乃有开辟青年路另建新文教区之议,青年路与青年桥做为超前工程而先期兴建。在我市尚无整体规划之情况下,选定桥址时,由市及局领导带领技术人员登上城垣,目测走向,指定所开新路要南对永华路,北向马家园,桥位因路确定。排水截面比照上游西关及下游北关古石桥而选定。由于建材及技术条件所限,采用半圆砖拱三孔,孔径选定为:3—4—3米。桥宽暂按双向车行道定为7米,连两侧人行共计10米,下部结构为4米木桩基,砼墩、台,拱圈用新砖,侧墙翼样及栏墙均使用拆城旧砖,外饰水泥面,以节约投资。该桥由原市建设局设计并直接组织劳动队施工,历时四个月而完成。承载能力为主5吨。青年桥在选定设计方案时,在孔径上曾有争议。青年技术人员主张搞一孔,做砼坦拱,排水条件既好,又有利景观;而老成持重之留用技术人员则认为,只要满足排水需要,以砖拱多孔为好;领导以谨慎从事裁决了后者。1963年8月,保定发生特大洪水,水位在中孔拱腹以上将近2米,历时一昼夜,桥虽迄无所损,然排水之不畅,已为事实验证。1986年初,为了流畅交通,改变桥窄卡口状况,确定扩宽方案。保留原砖拱桥,向两侧加宽。加宽工程由城建规划设计院设计。荷载要求:汽一20级加宽方案通过多次研讨,筛选,最后确定选用斜腿钢架结构型式。斜腿钢架桥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结构。其特点是在结构上相对缩短了中孔跨径,受力合理,土方工程量相对减少桥体显得轻巧。在造型上具有一定的美学特点,在视觉上感到轻盈通透;形式活泼,与周围环境协调。钢筋砼斜腿钢架由斜腿、纵横梁,及桥面结构组成。斜腿采用预制安装,纵横梁及桥面结构采用先安装预制部分再二次现浇整体化部分,斜腿与纵横梁交接处全部采用现浇接头。人行道悬臂部分也采用现浇结构。为加强两侧加宽结构的横向稳定性与旧桥连接的整体性,在旧桥桥面下设置横面拉梁,将两侧加宽结构的横梁连为一体。斜腿钢架结构之纵梁端部简支于两岸悬臂重力式砼桥台上,桥台采用扩大基础和人工垫层满足地基承载要求。该桥斜腿钢架加宽部分总长18.50米,梁之中段为8.0米,斜腿支点外距各5.25米。桥面板亦系预制后铺装,再以砼与原有桥面衬平,最后统一做沥青砼面层。人行道为半悬臂式,桥栏为竖条形预制件安装而成。此次扩建每侧向外拓宽4.95米,各置斜腿支撑梁三片。加宽后全桥净宽20米,其中车行道14米,两侧人行道各3.0米。市政工程公司于1986年9月开始施工,至12月初完成桥面以下工程,严冬后工程暂停。翌年3月复工,至5月初全部告竣。全部造价为23.7万元。该桥扩宽部分,结构新颖,外型轻巧,原有雄浑敦厚之砖拱孔洞,已半掩其中,外露者则为新型,斜支刚构桥展现于古老城濠之上。唯桥头所置之装饰碑,上镌桥名,黑底黄字,色调低沉,如能换为明快色,再于其上配置象征青春活力之健身塑雕,则与青年桥之名,更加相映生辉矣。

4٠10、新北桥

新北桥位于旧城北居中,跨护城河。因连通城内外之新北街而建桥,遂从路名。建桥方案系1963年由市建设局拟定,当时曾提出三个桥型方案,经比较后确定为重力式桥台,钢筋砼梁板式结构旷根据当时所掌握的水文资料,护城河流量按30秒公方,考虑孔径。1964年9月由市建设局规划设计室出图。设计荷载为汽一10级,拖一60,单孔,净跨8米,车行道宽10米,两侧设人行道。下部结构为砼基座,石砌U一型桥台;上部结构为现浇钢筋砼梁板桥面,悬臂式人行道板,简易砼条形桥栏。市政工程公司于同年9月23日组织施工。施工前,采纳了公司技术负责人建议;(1)将桥台砼基座,由三步各60厘米改为两步各90厘米,并掺用20%之块石,节约了水泥,并赢得了时间,(2)在70厘米的高梁中,增设腰筋,在悬臂人行道板之外端,每隔一根延长一根向下弯筋并以纵筋连通之,从而增强了其结构强度。在施工过程中,焊接梁的钢筋骨架时,未按规定做出拱度,浇注砼后,使梁底部保护层薄厚不一,应引以为训。桥全宽13.2米,其中车行道10米,两侧人行道各净宽1.4米,桥全长20米,桥之轴线与河道非正。交向北偏东倾斜18°。全部工程于同年12月10日竣工后按河北省颁质量标准评分验收,六项主要工序均在90分以上,列为优级品。全部造价为6.5万元。1980年10月,由于原桥部份桥栏表层砼剥落,个别栏柱也有纹裂。为改善观瞻,美化市容计,由市政维护管理处,全部改为小花饰钢结构桥栏。

4٠11、冯庄北桥(从略)

4٠12、七一路连拱涵洞

七一路连拱涵洞位于七一东路东部,跨徐河。1956年与开辟七一东路时同期修建。

该涵以河槽既宽且浅,水流不大,采用小跨径连拱形式。全部砖结构,共12孔,每孔净跨2.0米,墩宽0.6米,拱厚0.36米,宽10米,全长36米。实际荷载能力可达汽

—15级。

1969年,与七一路东段路面加宽之同时,仅将东面三孔涵洞接长为21.7米,其余九孔废弃。七一路于1984年全线贯通,1987年又建成与京广铁路相交之地道桥,过境交通及重型车辆均通行于此,负荷剧增,大有不能承受之势。又此涵之下游河道,亦已改建为排水砖渠,孔径甚小,今后此涵或存或废,宜早计议。

4٠13、北门西桥

北门西石桥,跨古徐河与护城河交汇处,俗称鸭旦桥。鸭旦桥系谐音,正名应为压担桥。盖以昔日古垣猷存,四门四关,晨启晚闭,是时城内居民,均以柴为炊;日有乡农,担禾入城以售之;来者日众,乃争相赶早,往往星夜前来,而城门未启,乃卸担息肩于此桥之上,待城开而捷足先登。本有小座稍休之意,但人则称为压担桥,久之遂讹传为鸭旦桥矣。

此桥东西向,距北门石桥西约五十米,系明万历二十三年所建。全部石结构,拱型、单孔,孔径4.8米,全长12.8米,宽4.8米,桥栏原为实心栏板后维修时改砖砌,现亦无存。徐河源发五回岭,自安肃(今徐水)县国公营闸板口东合漕水(河)入我市,系季节河,旱则涸,雨则泛。建国之初,仍时有清流而入。六十年代中期以后,水位益下,间或断流。上游部分地段,农民尝做堤畜水,或以灌田,或以养殖水产,下游则常年干涸。近年以来,沿河两侧,民建剧增,污水倾入,秽于环境尤甚。1980年,我市在七一路以南已利用原有河道改建双孔暗渠,专以排污,自此桥下而灌入护城河。至此,桥之作用已不显著。按;古之河道理应保留,以防汛年排水不畅而泛于两岸。如欲改善环境卫生,则宜利用河道加砌明渠,以收兼排雨污之效,两岸可做成复式河床,植被绿带,以美化环境而防雨泛之虑。

4٠14、北门石桥

北门石桥,在北门外,跨北护城河。古垣未拆除前,系内连北大街,外通北关大街之咽喉,为1980年代存古桥之一。建桥年代,方志未载。据《清苑县志》金石篇金台郡城西北二桥记事称:“金台郡城(即保定)北去燕京二百余里,自燕京而出者率借径于北门”。可知.自建城之日起,此处即有桥矣。以其位于要冲冠盖商旅不辍于途,亦因其经行者众,而易损也。志又云:(明)万历丁亥年,“桥倾圯,甚妨于行人”。当局令清苑县令集资,满城县令及安肃(今徐水)县令供以石料,由附近居民出工重修之。自二月二十九日起始历时五十六天,至四月二十六日告成,即现存之石桥也。此桥石料不一致,肯定有人重修过,然而,始建、重修时间无考。

该桥全部石砌,叠石为墩,覆以巨石为面实体栏板。为三孔石盖板桥,每孔径1.5米,桥长7.3米,宽7.1米,高2.2米,跨径:1.7米、2.7米、1.7米。以其孔径小,虽为条石板面,然多年来一般载重车及12T压路机通过,均无恙。1964年市建设局,曾拟彻底将此古桥改建为钢筋砼桥,并钻取地质资料。出图后以投资所限,未果。旋因其西之新北桥建成,古城内外交通,均假该桥,则改建此桥之事,未再议。

4٠15、前卫桥

前卫桥位于旧城东北隅,环城东路北端,跨护城河,为前卫路之起点。原桥始建于1954年,由于当时环城东路名工农路,故曾名为工农北桥,1985年该桥彻底改建,始以地理位置易名曰前卫桥。1954年,随环城东路之辟通,为拔正前卫路与市内通路而兴建此桥。原桥为半圆石拱桥,孔径6.4米,木桩基础,砼桥台,侧墙及翼墙均系拆城旧砖,砼柱穿铁管为栏。全宽为11.0米,桥长17.6米。造价1.8万元。该桥建成后,经过30年的风蚀水啮及1963年特大洪水的考验,使用情况,一直处于良好状态。只是翼墙墙面及桥栏略有所损,仅以宽度不足形成交通卡口,1984年市城建局要求彻底改造,拆旧建新,加宽桥面,增设人行道。关于方案的选定,城建规划处曾提出三个桥型方案,最后由城建局确定作单孔10米净跨装配式空心板简支桥。施工任务由市政工程公司负责,1985年4月5日进入现场。施工前期即因西侧敷设方毕,尚未正式通水的上水管线易位,改迁东侧贴桥架设的长途电讯电缆和改建东北翼墙处下水道出口等限制,使挖基、拆桥等工序竟拖延近三月之久,导致在7月2日特大冰雹袭击我市时,围堰冲决,基槽淹没,两岸坍方,部分材料流失,工地遭到严重损失。在拆除旧桥石拱时,圈石浆满缝严,已凝为整体,斧钺难下,无懈可击;而用爆破,又碍于近邻石油液化气站之安全,无确切保障,硬是用人工点滴凿除,只是人工及机械费一项即高达2,400元。做基础砼时,发现新旧桥基在空间上又出现矛盾,经有关人员几经磋商,在原砼基底板上凿除直径30厘米之深孔,灌注250#砼,使之与新基紧密结合为一整体。同年9月25日,下部工程基本竣工。10月中旬在吊装大型预制桥板时,又迂到台帽砼养生期短,强度是否满足要求的难题。如唯书,则事必推迟桥面砼的工期,延缓交付使用时间。经公司吴法刚工程师建议以推理方法,唯实态度,以实需压强反算,在确保安全之情况下,提前进行吊装。后经用回弹仪验证证实,质量无损,效果良好。桥栏设计原系垂直立线条似嫌单调,经建议,改为中部略为凸出,美感顿生。至11月份,工程全部竣工。新桥南北全长24.2米,总宽20米。(含车行道14米,两侧人行道各3.0米)下部结构为150级砼扩大基础,石砌桥台;上部系装配式钢筋砼箱式空心板,预制钢筋砼桥栏。通车后,又送赵燕付市长意见,美化端柱增镶人造大理石贴面,嵌以金字“前卫桥”及1985年10月所建年月字样。该桥造价含拆迁费3.0万元,共计17.5万元。附记:本应有数百年寿命之石砌拱桥,仅31年即全部拆除,殊令人不解,或谓之孔小流量不足,然巳30余年历数度洪水及63年特大洪峰侵袭之考验,而竟安然无恙,论据似不足。是以在拆除旧桥时,目睹者辄伫立而叹曰;“惜哉惜哉,何不就原桥而展宽耶?!”

4٠16、卫生路桥

卫生路桥位于旧城东北隅东风公园以北,凌护城河。初建于1965年,改建于1971年,桥从路名。桥长16.5米、3孔、跨径5。5米,宽8.6米,(其中车行道7米,两侧人行道各0.8米),全部钢筋砼结构,荷载汽一13级。该桥址原为东风公园之育林区。1965年初冬,为开通卫生路之先导,移出部分苗木,跨河建桥。由市政工程处设计并组织施工。设计荷载为汽一10级。下部结构为预制钢筋砼承重桩,盖梁及桥面均为木结构。设三孔每跨5.5米。岸桩外侧设挡土桩板以御土。市政工程处由于受设备条件所限,钢筋砼方桩委托华北二建公司(今省一建公司)预制蒸养。方桩用人工牵引穿心落锤贯入。将木桥面梁板以铁件与砼桩锚固。桥面净宽仅7米,未设人行道。全部工程于1965年12月29日竣工,造价1.8万元。1971年,由市政工程处改建为钢筋砼桥面,盖梁用现浇砼与原有承重桩结为整体,并向两侧各悬出1.15厘米,加出人行步道位置。(从盖梁的结构及人行道板厚度分析,完全可将悬臂多向外伸延一些,用以加宽人行道的宽度),变桥面全宽为8.92米。桥面为钢筋砼无梁板,荷载设计汽一13级,板厚28厘米;人行道板厚16厘米,均预制安装,简易条格桥栏,岸边也改为石砌御土墙。改建工程费计1.7万元。1980年,考虑到防震要求,市政维护处对该桥又进行了加固处理:在河床下加作桩间砼连系梁及桩间角钢斜撑,纵向砼桥板间也加钢销锁结,使桥面纵横连为一整体结构。用款0.32万元。该桥目前尚能满足交通需要,远期仍需加宽。

4٠17、东风公园拱桥

五十年代末,于城廓东北,跨护城河以东广袤地段,辟建东关公园时,于此曾建有木桥壹座。以后风蚀水啮,支墩腐朽将塌,桥面、桥栏,亦以旷日磨损将颓,乃于1975年更新为石拱桥。该工程为市政工程处设计营建,全部石结构。桥台为浆砌片石,拱圈系块石、两侧嵌锒,砼预制块。单孔,孔径8米,桥宽7米,菱形花空拦板,工程造价2.3万元。预制踏入园门,石桥弓卧门侧,双狮雄踞,劈石巨人,矗立门首,浑厚古朴,意境协调。

4٠18、红阳桥(东门石桥)

《清苑县志》载,东门石桥,在东门外,该桥始肇何时,已无考。年久倾圮,寿官张中强募缘修建。因寿官张中强为哪朝代人氏,无从考证,建桥时间亦不好判断。此桥坚固完好,至1985年仍继续使用,跨护城河为一空拱式桥,单孔,东西长长11米,宽5.7米,高4米,跨径5.3米,两侧还有不太整齐的石栏板,是出东大街往东走的经过桥梁。

红阳桥系1986年在旧城东门外原石桥桥址处重建之桥,以其内连东大街,外通东关外之红阳路,故名。红阳路系原东关街,文革中改称红阳路,81年4月,又复用旧名。重建之新桥,之所以取名红阳桥,以有别于旧城其它各门之古桥也。

1985年,随护城河上游前卫桥孔径之加大及东关大街之拓宽,而相应改造原桥——拆旧建新。新桥由市城建局规划设计处设计。荷载汽一15级,挂一80,行洪能力27.5秒立米,桥底标高12.41米。、重建工程由市政工程公司负责,设计下达后,市文物管理所认为该桥古老,系历史遗迹,建议缓建新桥。后经以史学观点论证,认为该桥除个别石雕需要妥善保存外,该桥整体无论在造型上和规模上均无全部保留价值。经市文物所同意拆旧建新。设计图中注有:原桥系一古桥,拆除之石料应妥存交市文物所。唯其时已接近严冬矣。新建桥与前卫桥结构相同。U型重力式桥台,装配式钢筋砼箱式空心桥桥板,单孔,净跨10米。施工中由于测量失误,错用水准基点,致使基底高程高出设计图纸30厘米,待查觉时,两侧桥台均已砌出河床,而难以变更,只好将桥台高度相应压缩。幸以环城沟濠流速不大,冲涮影响深度较浅,与桥之稳固无损,但从施工角度看应严格要求,按图施工。桥基标高不符,乃工程中之大忌,应引以为训。由于施工季节限制,85年仅完成桥台砌筑及预制大型空心桥板。翌年春复工,至86年7月始竣工。新建桥东西全长23.8米,宽16米,(车行道10米,两侧人行道各3米)透花桥栏,端柱镌有桥名及修建年月。该桥全部工程费及移迁费,共15。7万元。桥竣工后,遵照市文管所意见,施工单位已将拆除原桥之栏板,栏柱及圈石易地存放,文管所仅从中筛选出拱顶端部之吐水兽妥藏于莲池文物所。另在拆旧桥时发现已隐多年之古碑壹通,现仍弃置于桥东南河身中,其历史价值如何,尚待文物所鉴定后取舍。

4٠19、红星桥

红星桥跨东护城河,位于红星路中部,桥随路名。桥始建于1952年,1968年曾拟加宽,未果。1974年扩建,现桥宽15米,其中车行道12米,两侧各1.5米之人行道,全长18米,混合结构。1951年,护城河自原东门以下,改道东南流。道路随之自旧城向东辐射,开辟红星路,红星桥应时而建。原桥系市建设局设计并直接指挥劳动队施工。桥系半圆砖拱桥,砼台基,下设木桩。单孔,净跨7米,宽10米。造价1.9万元。1968年,为适应红星路桥东段道路宽度之变更,曾有向南侧单面加宽计划并有一设计资料。但未付诸实施。1974年,该桥始扩建加宽,由河北省公路工程大队设计并施工。设计标准为汽一13级,拖一60。扩建工程系利用原桥已有主体工程,于南侧加宽下部桥台及上部空心板,南侧人行道即安置于空心板上。桥北侧只加设悬臂人行道板。扩建后,桥全宽15米,长18米,预制菱形花饰桥栏,投资12.7万元。

4٠20、红旗桥

红旗桥位于旧城东红旗路南部,跨护城河。该处原为自然冲沟,1951年护城河改道行经此处,当时曾建有小木便桥一座,只供行人及轻便车辆通行;后省立医院(今省职工进修医学院附属医院)及省防疫站先后兴建于河北岸该路两侧,因交通需要而改建为永久式桥。该桥系文革中期1971年所建,为我市继联盟路(现环城南路)胜利桥之后兴建的第二座双曲拱桥,由市政维护管理处出图并施工。桥净跨10米,矢高1/4,两端各1.2米之子拱三个,建筑全长30米;宽8.2米,横向由八个1.0米之复拱组成。车行道宽6。0米,两侧各1.0米之人行道。基础为砼结构,拱系砖混结构。金属桥栏,简易花饰中夹为语录板,摘有语录中之警句,充分显示出文革盛期之标志。该桥无正式蓝图,仅存铅笔草图一份。技术资料及造价均缺。

4٠21、保新桥

保新桥位于联盟东路,跨旧城东南隅新护城河。由于该路迳通安新县,故桥名曰保新。原存小桥,多次改建。1971年改建后,始呈今貌。桥长25米,宽12米。钢筋砼桥面,荷载能力汽一13级,拖一60。桥址处历史上为一自然冲沟,只有多雨季节才具有排水功能。1951年护城河改道,始经此而南入府河。原桥系解放前(保新公路)旧有,所建确切年代,无料资可查。推理当在三十年代中期与保新公路同时兴建。原桥系木结构,长20米,4孔,每孔5米;桥面有效宽度6.2米。通行能力约5吨左右。1951年护城河改道后,桥下常年通水。1952年为保护原受多年干湿影响而腐损之单排木桩的安全计,曾因陋就简,于木桩之底部在常水位以上用砖包砌之,并尖其两端,以缓水流之冲击。1960年,因原有木桥已丧失其荷载能力而进行改建;下部废弃木桩支承,改为砖混(碎石砼及碎砖砼底层)结构之拱型桥墩及实体桥台承重,上部仍为木结构,用25 X 25厘米之方梁11根及8厘米之桥版组成桥面系。桥分三孔,每孔5米,建筑全长为27米,有效宽度为6.8米。荷载能力为汽一8级。1972年,为适应战备需要,该桥桥面系再次改建,为钢筋砼结构,利用原有桥墩、桥台,设钢筋砼双悬臂盖梁,上面排放厚25厘米之钢筋砼预制桥板及人行道板,将桥加宽至12米,其中车行道10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桥全长25米。图纸为市政工程处1971年设计,72年施工,73年上半年全部完成。造价1.8万元。1978年7月,由市政维护管理处,对该桥进行防震加固,用直径30毫米长45厘米之螺栓,将每一桥面板之两端锚入底部垫梁中。加固费用780元。

第五节、府河诸桥

5٠1、中山桥

人民公园内中山、中正二桥

保定人民公园,俗称南关公园,位于旧城西南,北界古垣,南跨府河,该园系民初直鲁豫巡阅使曹锟驻节保定时(1921至1927年)所建,始名为曹家花园,亦称保定公园。1928年,易名为中山公园。建国后,改称人民公园。园内在府河之上,原建有二木桥,位于别有洞天两侧。(两桥相距约百米)以通北岸花木亭台之胜与南岸老农别墅之清幽。昔二桥皆系木构,以游人之众,尔后数年,行将就颓。三十年代初,清(苑)徐.(水)警备司令祝绍周驻节保定时,曾捐款重修,且赐桥名“东曰中山,西曰中正”。以趋时尚。其东之中山桥于1936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因民俗观河灯之盛,以游人过众,致使超荷而损,不复存。建国后,1953年我人民政府曾于该处建一小型便桥,以通游人,未几亦废。

5٠2、中正桥

保定人民公园内府河之上,原建有二木桥,位于别有洞天两侧。(两桥相距约百米)。三十年代初,清(苑)徐.(水)警备司令祝绍周驻节保定时,曾捐款重修,且赐桥名“东曰中山,西曰中正”。其西之中正桥,解放后仍存。1952年河北农学院曾重修之,并以之为其北院门,经公园内与市内通行。后公园园内建设逐步完善充实,需购票入园,农学院北门封闭,桥亦于1954年拆除。兹爰实记文,以知后人。

5٠3、永华路桥

永华桥,位于永华南路之北端,横跨府河,因位置而得名。该桥始建于1966年,扩建于1983年,全部钢筋砼结构,桥长50米,宽20米,(其中车行道14米,两侧各3.0米人行道)为我市建国以来所兴建第一座最大的桥梁。荷载能力为汽一15级,拖一80。该址本无桥。河南岸昔为一汲水码头,(1956年以前保定无自来水,全市均凿井而饮。唯井浅,水涩而苦,市民多以井水洗涤;而府河水,沆自一亩泉,质甘冽,仅饮食用之。贩运者多自该处汲水车运至城内售之。是以名为汲水码头)。新中国成立后渐萧条,迄1956年,市建自来水后而卒废。1966年,结合开路计划,而首先考虑建桥。4月份建设局下达市政工程处之设计要点:下部为桩式墩钢筋砼永久性结构,荷载按汽一13级计算;上部为临时性木结构,荷载暂以汽一10级计算。规划要求按50年一迂洪峰计算设计流量205秒立米。后经反复比较协商,一致认为,流量大,标准高,造价昂,以一次完成永久性桥考虑为宜。由市政工程处参照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之定型图纸于同年6月初作出设计,并组织施工。下部结构为双排人工钻孔,(俗称火箭鎚)灌注桩,现浇钢筋砼双悬臂盖梁;上部结构是预制大型钢筋砼T型梁(两边只配单翼T梁)。车行道宽8.0米,两侧再各悬出人行步道1.0米,外置简易桥栏。五孔,等跨10米,两岸浆砌片石护坡。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吊装南跨西侧第二根T梁时,曾受轻微损伤,经补救后利用;另在作砼桥面时,由于施工粗糙,夯捣有欠密实,出现蜂窝麻面多处。考虑到桥面之整体性,经请示局同意将原设计沥青砼桥面改变为钢丝网砼桥面,以弥补强度不足。增加造价千元。该桥自6月6日开始施工历时四月,至同年11月5日,全部完成。开创了桥梁史上施工期最短的先例,全部造价也仅10万元。1978年,为接受76年唐山大地震毁桥之教训,曾对该桥全部节点及T梁间以铁件加以锚固,使全桥形成了一个整体结构。1982年,该桥扩建两侧对称加宽,将原车行道加至14米,两侧人行步道各增为3米。下部每侧增设一根灌注桩墩柱及盖梁,原边部T梁凿离后再行利用,按原结构新增T梁30片,将人行步道向内延2米,内缘置有照明灯柱三对。以该桥近临人民公园内儿童游乐场,要求视觉协调,桥栏特饰为预制砼件透花式,以美景观。该工程由市政维护处负责施工,自1982年10月开工,至翌年6月始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工程造价计22.5万元。

5٠4、天水桥

天水桥(南关大桥)

天水桥,俗称南关大桥。位于旧城大南门外,跨府河之上,史称天水桥。据1934年《清苑县志》:“一亩泉自西北来,合流鸡距泉东南下,蜿蜒于城廓之南。水之上,旧有桥。(按:桥位与城门相对,应与城同期修建)兴废糜常,因革无考。明成化乙已岁(即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始建石桥,名之曰天水。盖以二泉出自西北乾位,(按;旧时八卦中之乾代表天,天生水)故名”。考之康熙年间之《保定府志》,太守赵英所撰之,重修天水桥记中则谓于辛亥(明弘治四年,1491年)仲秋至壬子(明弘治五年,1492年)孟春期间所建,此志述之较详,应从是说。又依《县志》:“迄明隆庆五年(1571年)夏六月,雨倾注,河水汹涌,桥洞不成容,遂至倾倒。隆庆六年(1572年)知府章时鸾又兴工重建,历百日而成”。俟后历四百余年,经25次特大洪峰之考验,仍屹立于府河之上,巍然不动。《县志》载:“南北长十一丈,东西阔二丈五尺,为中空者三,中长三丈一尺,南北各长一丈六尺,高二丈四尺”。解放后经实测:桥全长28米,全宽7.1米,分三孔,净跨南起依次为5.45米、7.35米、5.95米。全部为方石砌筑,拱圈系半圆形,拱腹下净高在6米以上,实为我市现存古代石桥最大者也。如此巨桥,傲踞府河,雄伟壮丽,每当晨曦。初露或余晖将尽之时,踅足桥端,举目远眺,天水一色,浑然一体,蔚为奇观。

1952年,为适应日益增长之交通需要,决定将原桥加宽。当时市领导曾以桥巨,切位于要衢,有委托省交建企业公司或交通厅代为设计之意,几经联系未果。乃责成市建设局完成此项任务。研究方案时,原拟将车行道加宽至10米,两侧另设3.0米之人行道,然考虑到当时桥北之南大街与桥南之南关大街车行道宽均不足7米,原桥已能满足车流需要,当务之急,极应解决人流通行问题,唯有加宽人行道,使人、车分流,以策安全,决定:两侧各加宽人行道5.0米。方案确定后,因受建材供应及投资之限制,采用了半永久性之设计,下部构造:以砼为墩柱,利用原有桥台,其上架设木梁木板。为使墩基适应未来改建要求,下增设了木桩,是时水泥供应紧张,原意在常水位以上作中空砼柱,待施工后,市领导亲予关注解决建材,乃全部改为砼墩柱,是以外观敦厚粗实。西侧石桥台原向岸边倾斜,以砼补齐,使成直线,并以斜回拉筋,嵌入石体,俾使两种建材融为整体。东侧桥台,以水深流急,加固困难,经探测,基深且固,未采取任何补强措施,桥台仍保持斜开翼墙原貌。上部构造:墩柱与原桥间和桥台上分别架设双根横梁及垫梁,上置直径300毫米木梁及8厘米桥板,两侧设木桥栏。人行道高出原桥面15厘米。1952年9月上旬组织施工,同年11月底竣工,共投资5.1万元。桥成,行旅称便。当时,未查典籍,不知史书有名,曾命名为和平桥。1962年冬,由市政工程处设计,施工,利用下部结构,将桥面改建为预制钢筋砼简支梁板桥。两侧桥栏亦易为金属结构。其时,市政工程处首次预制大型构件,施工前,虽详为规定制作运输及安装方法,但吊装前用滚木滑行时,一根9.4米梁支点发生位移,梁中产生负弯距,使顶部出现纹裂而作废,又重作一新梁置换;时有人曾疑设计有误,后经1963年1月9日至11日,在工地实际超负荷试验3日,其挠度均在允许范围内,始罢议。1963年8月上旬,洪水袭保,最高水位已超越中孔拱腹,历一日夜,水中漂浮合围巨木,撞击拱石凡数百次,而桥体始终无恙。1965年9月全面桥检时,经检查各拱腹,发现多处拱石间缝隙脱落,以南孔较严重,有32块拱石脱角,缝隙最宽者达8厘米,最深处达20厘米,已近拱石厚度之半。察其迹,究其故,原为建桥时拱石间背有铁楔,填以石片,经多年振动(南孔桥下原有铁路支线通过)而脱落。中北两孔缺损虽较轻,但石面表层经岁月剥蚀多有风化现象。补修办法;缝隙之大者仍背以铁楔,嵌以碎石,以200级细粒砼填实,100号水泥砂浆拘平;拱石脱角者,以直径6毫米钢筋短节插入缝隙,并绑挂1—2层铅丝网后,再用200级细粒砼压实之,石面表层轻微风化者,清扫后,仍其旧貌。该桥历代县志,均有所记。1984年6月,作为古建筑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并建牌志于桥北东侧。

5٠5、南门石桥

南门石桥居旧城南门以外,天水桥以北城壕之上。该桥古已存之。肇于何时志书未载。然以其位于要冲,当与城垣俱兴。今已淹于地下。原桥系石拱结构,单孔,跨径可6米,宽7米。昔之城壕源发一亩泉,自西北来,流至城之西南隅吴家湾(今灵雨寺)以闸遏水,导之北上东行绕城环流,至南门外过此石桥后,再泄府河而东之。该桥与府河上之天水桥近在咫尺,并峙南北,雄距两河,为古之州、县、城廓所鲜有者,此乃保定古城之一大特色。1951年,护城河自原东门石桥以下,改道东南流。原有河道废弃,其地逐年改造,移作他用。河上之桥亦失去其功能,而妥藏于地下,不复现矣。

5٠6、工农桥

工农南桥位于今工农路北端,跨府河之上。爰环城东路辟建之初曾称工农路,桥在路之南端,故名。后工农路易名,桥南扩路,并继续往南延伸后,仍名工农路,是以桥名依旧。原桥始建于1953年,改建于1962年,扩宽于1983年。今桥全长38米,三孔,净跨6米,宽23米,其中行车道18米,两侧各2.5米人行道。钢筋砼结构,设计荷载汽一15级。该桥址上游原有一低矮、狭窄小桥,仅供南北两岸行人通行。1953年继环城东路,环城南路东段相续辟通后,为便于新中国面粉厂吞吐原粮与面粉之需要乃废便桥而建此桥。该桥初建时,为砼桥墩、浆砌石桥台,木桥面。由市建设局设计,局属市政工程队施工。桥分三孔,净跨6米,建筑全长33米,宽10米,(车行道7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桥栏系木柱内穿铁管。桥之两侧引墙,嵌有刻石,镌有“保定市建设局1953年10月建”字样。荷载能力为汽一8级,按当时交通需要,已满足要求。1962年10月,桥面系更新为现浇钢筋砼肋板,设计荷载为汽一13级。由市政工程处设计并施工。实际荷载能力(因两肋梁间净跨由标准图中的1.7米减缩为1.2米)大于设计要求。施工后期,肋梁浇注完毕,已进入严冬。为保证砼强度之正常增长,采用了土法养生措施,封死桥下东西两面,中间架木梁……以木板封底,而于其中用若干小型炉火烧水,以保证在温湿环境中,砼强度的正常增长,后经落球撞击检查,强度尚符合要求。此次改建后,车行道为7.9米,两侧各向外悬出人行道1.0米,桥栏改为简易金属结构。1980年,为了抗震要求,由市政维护处对简支肋梁进行了加固措施,以直径25毫米之锚杆钢,将肋梁深高锚固于墩、台之上。后来,由于工农路向外延伸与保(定)高(阳)公路连通,过境车辆大增,复以交通管理上的需要,东、南两向入境车亦均通过工农路进入市区。原桥宽度已不适应日益增长交通量的需要,于1983年再次改建加宽。加宽工程由市城建局工程设计科按汽一15级设计,市政工程公司施工,桥面向两侧不对称加宽,(新旧中心线错位1.5米)。下部结构为钻孔灌注柱,下游设两根,上游设一根,其上覆以钢筋砼盖梁,桥台向外延伸与原结构同。上部结构为预制钢筋砼矩形板,凿除原有两侧现浇人行道板,另行安装预制钢筋砼便道板。桥栏亦为砼预制件。扩建后桥全宽23米,其中车行道18米,各侧人行道各2.5米,建筑长度38米,加宽时由于桥台向外顺接,已将原有建桥纪年刻石隐砌于其中矣。位于此桥上游530余米之天水桥,排水净孔为18.75米,而此桥却小于上游仅为(3 X 6)18米;又从河道主流情况考虑,扩建时,本应再向北展建一孔,以满足排洪需要。据云为设计时间仓促,而未深虑及此。开工后,施工单位虽提出建议,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也未实现,乃一憾事。

5٠7、刘守庙桥

刘守庙桥位于市东南四里刘守真君庙(金代造福乡里的布衣名医,后人为怀念其造福人民立祠奉祀)前,凌跨府河之上,以地理位置名之。该桥址昔日曾有一小桥,传为附近素仰名医刘守真君之虔诚信士捐慕所建。叠架滚石而为桥墩、桥台,上覆巨形条石而成。桥宽仅足丈,只供便民往还通行大车而已。民国初年(1921)北洋政府时期,曹锟驻保时进行改建,加大跨距至10余米,引用美松为梁并抬高桥位,以通船只。唯民国二十三年(1934)所修《清苑县志》则无记载,令人不解。

原桥长35.4米,宽5米,三孔,每孔净跨10.6米,料石桥墩,砖石桥台,上置巨型木梁(美松高50厘米)及木桥面。解放保定时有焚烧痕迹,北孔木梁有损,但不严重,曾加一临时砖砌桥墩以固之。五十年代中期,又个别更换北孔木梁,取消临时撑墩。1963年8月,桥面被水漂毁,梁板全部易位,部份漂失,10月重新修复,将梁板就位并增设铁件锚固,桥板做防腐处理,桥面增设排水孔,桥栏大部更新。1981年该桥改建,设计方案是利用旧桥两桥墩,另新建桥台及上部结构,桥面净宽7米,两侧各1.5米人行道。设计荷载采用汽一20级,挂一100,由城建规划设计处设计,市政工程公司组织施工。新桥利用原桥桥墩向外顺延,现浇钢筋砼双悬臂梁,桥台原设计为钻孔桩式桥台,在台帽下另砌片石档土墙,施工时采纳工程师之建议,将原结构形式改变为扩大基础浆砌片石桥台,上置钢筋砼台帽。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钢筋砼空心板,两侧配曲线边梁,简易钢构桥栏。建成后三孔实长(台帽前墙外沿间距)34.4米。施工中,由于施工现场狭窄,复受高压电力线之限制,不能使用大型吊装机具,吴发刚工程师首创以绞磨滑轮导轨平拉,侧顶横移的人工方法,将自重达12吨的大型空心桥板30片及6根曲线边梁安全就位。桥板安装前,在运输中,承运单位不慎将中孔西数第二块板面摔伤,横断大小通缝5道,最大缝隙达2毫米,微型(借助放大镜观测)纹裂多处,经王秉均工程师提议,使用自应力膨胀水泥砼处理成功。安装前试件抗压合格,桥板经超设计荷载实验,挠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该桥全施工过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齐全,钢筋砼部件钢筋合格,安放位置正确,砼试件强度合格。唯大型空心桥板在预制时,由于侧模夹撑稀疏,外形尺寸多处稍呈扭曲变形,虽经斧正加工后对号就位,但在预制过程中是一失误。该桥于1981年10月下旬开始施工,结冻后暂停,翌春续建,至1982年6月30日全部完成交付使用。全部造价计11万元。其中仅修改桥台设计,人工安装桥板及修复利用摔伤桥板三项即节约投资达3万元,占投资额26%。按:以刘桥位置论,该处河床较狭窄,且北对香火甚盛之刘(守真)庙,南接村道,昔时定有一桥相通。又1981年改建刘桥时,在拆除原砖石桥台清基过程中,发现部分石滚及可抱之石块,侧卧其间,据此,证诸现存古石桥之结构形式,该处确系一旧桥遗址。然其规模甚小,定无现桥高踞河上之雄耳。

5٠8、红光桥

红光桥位于市区东郊烟厂路南,跨府河之上。因烟厂路曾名红光路,路名虽易而桥名依旧。该桥始建于1983年,保定市政工程公司做完南桥台后,因河北岸桥址占地问题久拖未决,复以投资短缺而停工达4年之久。至1988年4月始由河北省建一公司十六工区第二施工队继续兴建,同年9月30日全部竣工。该桥系单跨桁架拱桥,跨长45米,矢跨比1/10,桥面净宽14米,两侧各2.0米人行道,全长59.5米。投资65.67万元,其中由受益大户保定烟厂赞助20.5万元。

该桥址原有保定烟厂自建之人行小木桥一座,连通河北岸之生产厂区及河南部分仓库及住宅区。后烟厂规模不断扩大,原有小桥已不能满足需要,厂方急需兴建新桥,并与原市城建局达成集资协议,然以占地问题久拖不决,迫使工期后延,造价无形增长一倍以上。

5٠9、焦庄府河桥

焦庄府河桥位于城东南郊焦庄村北,以位置得名。该桥于1974年,为焦庄南部队某部驻军而建。桥南道路南联樊庄,西邻机场,过桥北行,迳接深新公路,西向进入市区,东出可达安新。该工程由地区交通局及水利局、海河指挥部及市防汛指挥部共同审查批准,由保定地区公路工程大队设计,营建。桥下行洪能力为275秒立米,适应排洪要求;按十年一迂洪水位计,也可满足通航需要。该桥设计荷载为汽一10级,挂一80。桥车行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桥分三孔,每孔14米,建筑长度为45.5米。全部钢筋砼结构,下部系双墩柱式墩、台,上部为T一梁桥面,人行道为悬臂式.从该桥地理位置看,桥南道路,可直线外延出南防洪堤至保(定)高(阳)公路;桥北过保(定)安(新)公路后,继续北进,越北防洪堤后可与(北)京保(定)公路相接,是一条比较理想的东外环线。如此构想实现,则其荷载能力仍需提高,桥面也应相应加宽。

5٠10东三环新建府河桥(从略)

5٠11下闸桥(从略)

5٠12京深高速桥(从略)

第六节、清苑县境内的府河桥梁

6٠1、清苑县府河桥  位于小望亭村东府河上。1965年,建成3孔木桩木面桥,长36米,宽5.5米。1978年,保定地区交通局工程队改建成单孔双曲拱桥,是县内最大的单孔双曲拱桥。孔径35米,桥长51米,宽8.5米。载重标准汽车15吨,拖车80吨。

6٠2、、庄桥

东木杴庄位于清苑刘口正东2.8公里处。西东木杴庄位于臧村以西。据查,明朝末年,吕氏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吕家庄。清朝年间,耿氏迁来,以做木杴为业,且远近闻名,遂改村名为木杴庄。木庄桥位于该村附近,初为木桥,后改为石桥,今已经不存。

6٠3、、仙人桥 

光绪保定府志记载,仙人桥在府治东孙村南,今已经不存。

6٠4、、粮河桥、望阳桥、东安桥、新桥 《保定府志》记载,上述诸桥俱在府城东南,皆石脚、木梁,跨府河,随着保定古城至安新白洋淀府河区段的干涸,如今这些桥梁都已经不存,多已成为旱桥或者公路。

第七节、安新县境内的府河桥梁

府河自清苑县刘口以东入安新境并横贯中部。流经老河头、马庄、安州、际头、漾堤口。境内长16.5千米,是天津至保定的必由航道。膳马庙桥、安州桥、李庄桥是县境内府河航道上的3座桥梁。兹分述如下:

7٠1膳马庙桥  

膳马庙位于安新县城西南15.5千米处。府河航道流经此处穿村而过,分为东西两个自然村。该桥座落在两村中间,呈东西向横跨府河航道之上。也是安州至保定公路的孔道。据《安州志》载。“该桥始建于元代。明清多次修建。”新中国成立后曾于1950年进行维修。旋又毁于1954年洪水。1955年春。该村自筹资金建起一座碌碡桥墩、条石台、木质粱的新桥,因桥孔窄九桥面低,桥墩与河床呈斜角,不利航行,1956年8月水位高达11.46米,航船无法通过。经河北省航运局,保定航运办事处与县协商后将此桥拆除,以利抢救灾民。但保定至安州公路及两村间的往来均被隔断。1957年为方便群众,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经省交通厅与华北内河局保定航运办事处及有关单位联合勘测后,于3月22日经省、地批准投资26000元重修该桥。3月25~4月2日由省、专交通局、内河局保定航运办事处和县交通科、航运站等单位13人对该桥进行第二次测设,决定该桥不动。在原桥长16米的基础上延长2米,改为18米跨径,桥长20米,共3孔,中孔跨径8米,两侧边孔5米,桥宽4.5米;东桥台向北移动190厘米,西桥台向南移动90厘米。以顺直河道为准,桥面低粱超过最高水位1.66米。(即13.46一13.52米大沽高程),并责成保专公路局与县交通科负责设计施工。4月5日~5月10日为备料阶段,5月11日至13日组织准备阶段。5月14日在县政府领导下成立膳马庙修桥施工所。下分工程、总务两股,由科长刘英、孙册斌及区乡领导与村干部参加,16日一20日通过协商由该村150名民工承包修桥任务,20日签订合同,21日动工。为不影响水、陆交通,方便群众往来,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组织243名民工利用5天时闻开挖170米的引河并打死坝,上游坝长21米,宽5.2米,下游坝长32米,宽3.6米,打坝桩120根,增加保险练及保险带,抽水4500立方米。第二期从6月1日开始修桥至7月10日全部竣工,共完成土方4907立方米,打基础桩154根,混凝土1514立方米,用民工1150工日,拨工2050工日,总投资26209元。超出原计划209元。经保专公路局与保定航运办事处验收,认为达到原设计要求,质量较好。该桥为天津至保定航道上第一座洪水位桥梁,为改善其它桥梁闯出了一条新路。

7٠2李庄桥

李庄桥位于安新县城西南14.5千米处,该桥呈东西向横跨府河之上,是安州去徐水必经之地。该桥始建于明代,建国后曾多次复修。1956年验收膳马庙桥之后,予9月20日保专公路局与航运办事处联合批准了李庄桥及安州桥的改建工程。安新交通科修桥施工所10月进驻李庄,经协商后由李庄承包修桥任务,10月7日动工,12月中旬全都竣工。桥长21米。宽4.2米,下部结构为砖砌墩台,共3孔,中孔7.6米,边孔各5.5米,上部为木质结构,桥面高(大沽高程)13.52米,共动土方3097立方米,用民工1043工日。投资12019元。

7٠3安州桥  

府河在安州一段古称依城河,河上有桥,古称安济桥(又名依城桥、安州桥),为金大定年间所建石桥,后改为木桥。建国后1955年秋。桥中墩被水冲坏。1956年9月20日经保专公路局与保定航运办事处批准修建木桥。因施工人员紧张,当年仅清除了桥基。1957年3月上旬修桥施工所进驻工地,经与区、乡协商后由桥北村承担修桥任务。3月26日动工,经两个月的紧张施工,于6月4日全部竣工。该桥全长28米,宽4.5米,共4孔,两中孔各7米,边孔5.5米,桥面大沽高程13.6米,载重量6吨。中孔桩为双排10根,边桩为2根,边孔为单排5根,动土方1000立方米,用民工450工日,技工297工日,投资7890元。安州桥的建成标志着安新境内府河航道上低矮的桥梁全部改建完工,保证了汛期天津至保定的航道和陆路交通的畅通。1980年改建为混凝土结构的双曲拱桥。

如果说府河象是环绕古城保定府的一副玉带,那么历史上的这些古桥就是玉带上的颗颗明珠。但如今除了天水桥外,其他古桥都已经湮没在历史的记忆之中了,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档案,唤起人们曾经的记忆。

非盈利原创文章,拒绝抄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