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07月14日 医案转自民间中医网-经方方药 未雨绸缪,请添加备用公众号“七月老虎经方笔记”: 原文—— 七月老虎读《经方实验录》43 👀阳明津竭怎么办?看这里!🧐 📌初诊(四月八日):阳明病,十四日不大便,阙上痛,还谵语,手足不停出汗,脉象滑大,适合用大承气汤。 💊生川军(五钱后入)、枳实(四钱)、川朴(钱半)、芒硝(三钱冲服)。 📌二诊(四月九日):已经下了三次,大便黑且干燥,谵语照旧,脉象大且出汗多,前方加石膏知母。 🧊石膏(一两)、知母(五钱),加入前方中。 ✍️张氏锡纯说:“我从临床实践以来,知道阳明病应当下,脉象迟的固然可以下,就算脉象不迟也不数的,也可以下。只有脉数到六至,就不可以下,即使勉强下了,病一定不会缓解,或者病情更加严重。而我对于这种病,就有变通的下法,就是用白虎加入参汤,将石膏不煎在汤中,而是用所煎的汤送服石膏就是了。我因为多次用这个方子有效果,于是起名为白虎承气汤。方子是生石膏八钱捣细,大潞党参三钱,知母八钱,甘草二钱,粳米二钱。药共五味,将后四味煎汤一钟半,分两次将生石膏细末用温药汤送下。服第一次药后,迟两个小时,如果腹中没有动静,再服第二次,如果腹中已经有动作,再迟半个小时,大便已经下了的,就停止服用。如果仍然没有下的,再将第二次药服下。至于脉象虽数但是洪滑有力的,用这个方子时,也可以不加党参。😜 📝从来愚在遇到寒温证的当下,若脉象数,就总是投用大剂白虎汤,或是白虎加人参汤,其大便也能够通下。然而生石膏必须用到四五两,煎一大碗,分数次温服,大便才可通下。间或有服用数剂后,大便仍然不通下的,其人也常常脉静身凉,稍微用玄明粉二三钱,和蜜冲服,大便就可以通下了。但终究不如白虎承气用起来更便利呀。按说生石膏若是服用其研细的粉末,其退热之力一钱可抵煎汤的半两,若是用来通大便,一钱可抵煎汤的一两。所以方子中只用生石膏八钱,而且慎重使用,必须分两次服下。寒温阳明病,其热非常盛的,投用大剂白虎汤,其热稍退。第二天,常常病还是照旧。如此反复几次,病家最终怀疑药不对证,而转请其他医生,因而导致病治不好的很多啊。愚又拟定了这个方子,第一次用大剂白虎汤没效果,第二次就将生石膏细末送服。其汤中用五六两的,送服其粉末不过二两多,或者到二两,其热就可以全消了。”张氏说脉迟可以下,脉数难下,我的老师则说下后脉和的就平安,脉转洪数的就危险,其中的道理正有可以相通的地方。都是经验之谈,不可忽视啊,张氏说生石膏研成细末送服,一钱可抵煎汤的一两,确实如此。我则说生石膏研细煎服,一钱也可抵成块煎服的三钱。大论原本就说打碎绵裹,可以知道。至于熟石膏有凝固痰湿的弊病,千万不可用。张氏为此,曾经大声疾呼来告知国人,确实是仁者的言论啊。👏 📋三诊(四月十日),两次大下之后,热势逐渐平缓,但下后津液大大损伤,应当使用白虎加人参汤,只可惜病家贫苦,那就姑且从生津上着手吧。 生石膏(五钱)、知母(三钱)、生草(二钱)、天花粉(一两)、北沙参(一两)、元参(三钱)、粳米(一撮先煎)。 ✍拙巢注:此病症在两次下后,脉象仍然洪大,舌头干燥不滋润,最终竟然因为津液枯竭而死,实在可悲啊。 📑【按】张氏又说:“我使用白虎加人参汤,或者用玄参代替知母(产后寒温证用),或者用芍药代替知母(寒温兼下利者用),或者用生地黄代替知母(寒温兼阴虚者用),或者用生山药代替粳米(产后寒温证用,寒温热实下焦气化不固者用),或者在原方中加入生地黄、玄参、花粉等药,以滋阴生津,加入鲜茅根、鲜芦根、生麦芽等药,以宣通气化。凡是人外感的热极度旺盛,真阴反复亏损,这是极其危险的病症。这时如果只是用生地、玄参、沙参等药来滋阴,不能奏效,即将这些药加在白虎汤中,也不能奏效。只有石膏与人参并用,才能在邪热炽盛的时候立刻恢复真阴,这是仲景制方的精妙之处,实在有挽回造化的权力啊。”观看这个案子,因为病家贫苦,没有能力使用人参,最终导致病人无法救治,可证明张氏的话不虚。💕 📖津竭而反当下之证,万万不可贸然使用大承气啊🙅♀️,除了张氏的白虎承气汤法,还有麻子仁丸法呢👀,只是如果麻仁不重用的话,仍旧是没啥效果滴😔。另外还有猪胆汁导法,取其苦寒软坚,自下而上,常常也能收到效果哦😃。像节庵陶氏的黄龙汤法,也就是大承气汤加人参、地黄、当归,正邪都能兼顾到,屡次都能建立奇功呢👍。再到承气养营汤,就是小承气汤加知母、当归、芍药、地黄,效果也差不多啦🤗。又听说有名医仿照白虎加人参的例子,单单在大承气汤中加一味人参,以预防下后会虚脱,这也是个绝妙的办法呀👏。至于吴鞠通的增液承气汤,它的功效原本就在于承气,而不在增液啦。而单独的增液汤仅仅可以作为病后的调理之方,决不可当作病时的主要方剂哦😜。所以《温病条辨·中焦篇》第十一条说增液汤主之,后面又说“服增液汤已,周十二时观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大概他也知道通幽荡积,不是增液汤能够做到的吧🤔。 |
|
来自: xmjulytiger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