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河林场:淮阳中学特殊历史时期的校址(1969.3——1974.7)

 大豫坊 2024-07-15 发布于河南

      1969年,对于淮阳中学来说,是充满变革与挑战的一年。随着“上高中不出公社,上大学不出县”口号的广泛传播,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悄然进行。三月,淮阳中学奉命搬迁至陶河林场(今白楼镇陶河村),在合并林场后,学校正式更名为“淮阳五七学院”。这一变化标志着学校开始探索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与此同时,原校址的校舍也被改造为县棉纺织厂,开启了新的生产历程。同一个月里,革委会主任胡维钦调往县棉织厂工作,革委会副主任周心芳接过重任,开始主持学校的日常工作。在她的领导下,学校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的交接与过渡。

        在新的学年里,学校招收了农林、机电、医疗三个专业的学生,共计4个班级161名学生。为了满足社会对不同领域人才的需求,学校还举办了师资、化工等培训班。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设置,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学校的始业时间也由秋季改为春季,以适应新的教学安排。
       在这一年里,学校还学习了辽宁朝阳农学院的经验,大部分教师被调往公社高中任教,或安排在校办榨油厂、漆包线厂、林场等地进行劳动。这些措施旨在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让师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农业生产和社会实践。
       到年底时,学校共有4个班级161名学生和33名教工。他们在新的环境下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为淮阳中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年,虽然充满了挑战和变革,但淮阳中学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依然保持了蓬勃的发展势头。
        1970年这一年中,学校经历了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并在工业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6月27日这一天,中共中央正式批转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这份报告提出了废除传统的招生考试制度,转而采用“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新办法来招收工农学员。这一改革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朝着更为普及化和群众化的方向发展,也为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从此,高等学校开始逐步招生复课,学校也开始了学习和运动同时进行的阶段。
       在接下来的7月22日,全校教职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集体到县委党校进行了为期70天的“一打三反”运动。这项运动旨在打击反革命分子,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进一步巩固了学校的政治安全和生产秩序。
        与此同时,学校在工业生产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这一年中,学校校办工厂成功试制出了铝漆包线,并进一步将其发展成为正规的铜漆包线厂。此外,学校还创办了电机修理厂和榨油机厂,这些工厂的成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的机会,也为周口地区的工业生产填补了一项空白。
        此外,学校还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在这一年,学校对滕崇文给予了特殊的照顾。滕崇文因为年龄较大或身体原因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学校便安排他搬进菜园管理房居住,并负责看管果园。这一举措不仅为滕崇文提供了适宜的工作环境,也体现了学校对教职工的关心和尊重。
       1970年,教育改革和工业生产的蓬勃发展为学校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学校也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展现了对教职工的深厚关怀。这些变化不仅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教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71年的春天,淮阳中学迎来了一股科研的春风。为了引入科研氛围,学校特别指定了傅国柱和赵学义两位化学老师,与西安化工研究所取得联系,共同参与氮肥增效剂的试制工作。两位老师不负众望,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条件,带领化工专业班的学生,进行了半年多的艰苦研究和反复试验。在他们的努力下,氮肥增效剂试制成功,并经过西安化工研究所专家的鉴定,确认产品质量合格。这一成果不仅为学校带来了荣誉,更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增肥方法。
        然而,这一年对淮阳中学来说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5月,樊鸿儒接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开始了新的领导工作。同年9月,学校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批林批孔”整风运动。这一时期的办学环境极为简陋,学生们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下学习和生活。他们推水车取水,晚自习时只能依靠汽灯照明,开会也常常在野外场地进行。在饮食上,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每月生活费不足10元,每顿饭只有两个馒头和几分钱的咸菜或水煮萝卜白菜。住宿条件也极其有限,学生们晚上只能睡在木板大通铺上。
       在陶河林场办学的岁月里,淮阳中学不仅致力于学术知识的传授,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劳动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充分利用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产环境,为学生们创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每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学生们最忙碌的时候。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秋收秋种,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过程,了解农民的辛勤付出和丰收的喜悦。这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还让他们学会了珍惜粮食和感恩自然。除了秋收秋种,学校还定期带领学生轮流参加“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不同行业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有的学生在本校的校办厂及生产基地参加劳动,学习制作工艺品或维修设备;有的学生在林场内学习开拖拉机,体验农耕文化;还有的学生去机修厂学习操作车床,感受工业生产的魅力。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增长了知识和技能,还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此外,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他们经常组织学生们下乡去帮助修建沼气池,为农村地区的居民提供清洁能源,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这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还让他们学会了关爱他人和回报社会。
       在开学初,学校还会安排军训活动。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纪律教育,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纪律意识。这些活动让学生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年,淮阳中学共有4个班级,大约160名学生。他们在学校的精心培养和关怀下,不仅学术成绩优异,还具备了良好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些宝贵的经历和回忆将伴随他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1972年,淮阳中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同时也在缅怀与纪念中感受着岁月的沉重。
        5月3日,这一天对于淮阳中学来说是个悲伤的日子。滕崇文,这位为教育事业付出毕生心血的老师,因历经残酷迫害导致病情加重,不幸离世。他的离世不仅让同事们痛失一位良师益友,更让学校失去了一位重要的精神支柱。在滕崇文离世后的第四天,即5月4日,学校特意在太昊陵钟鼓楼前为他召开了一场简单而庄重的追悼会。全校师生怀着沉痛的心情,共同悼念这位为学校发展贡献良多的老师。学校还特地派车将滕老师的棺木运回老家安葬,以表达对他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同年10月,学校迎来了新的领导。周心芳被任命为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她的到来为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在她的带领下,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提升。
        12月,县委做出了一项重要决定:将淮阳五七学院与林场分设。为了明确双方的产权关系,县文教局与农林水局分别派员主持了学校与林场之间的财产分割协议签署仪式。这一决定标志着学校开始独立办学,也预示着学校将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年中,学校的招生规模略有缩小,共有3个班级,144名学生。但教师团队依然强大,共有44名教工为学生们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教育。他们秉持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努力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尽管1972年对淮阳中学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迁的一年,但学校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步伐,继续为培养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
       1973年的春天,淮阳中学迎来了招生季的忙碌与庄重。学校秉持着就近招生的原则,在淮阳一中、北关学校、白楼公社陶河学校、白楼公社沙窝学校、大连公社李楼学校、大连公社郭寨学校等共计14所学校,22个教学班中进行了招生工作。面对超过1000名热情而满怀憧憬的学生,学校进行了严格的政审、年龄审查以及文化统考,以确保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择优录取了200名学生,录取率不足20%,这也体现了学校对于新生选拔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新生们被分配到高一新生4个班级中,实行二年学制。这一决定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紧凑和高效的学习体验,同时也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在5月初,学校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向县委、县革委提出了归还被占校舍的正式要求。下旬,因不满校舍解决意见,学校师生为此举行了游行请愿活动。校学生会组织全校学生,在郑天德老师带领下,手举标语口号,排队步行20多里,敲锣打鼓,高呼口号:“还我淮中校舍,振兴淮阳教育”。游行队伍走到县委大门口,个别学生冲进县委大院,在县委大院静坐,直至县领导出面,接受了《游行请愿书》,答应考虑学生请求。这一行动反映了学校对于自身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的重视,也展现了学校为争取更好的教学环境所做的积极努力。
        经过县委、县革委的慎重考虑,学校迎来了重要的决策。县委、县革委决定在淮阳县城北郊车庄(今校址)辟地28.5亩,用于兴建新的校舍。这一决定不仅为学校提供了更为宽敞和现代化的教学空间,也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县委、县革委还批给学校赔付款24万,以支持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这一慷慨的支持体现了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进入1973年的尾声,淮阳中学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思想波动。12月,《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的文章,其内容立即引发了校内外的广泛关注。文章中的观点在校园内迅速传播,引发了一场关于“破师道尊严”和“批判修正主义路线回潮”的激烈讨论。
        这场讨论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负面影响。一时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许多老师被错误地指责为“修正主义者”,而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学校管理层在此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尽快稳定局势,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
        然而,在困境中,淮阳中学也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在这一年里,学校的校办工厂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工厂的设备达到了30多部,总价值超过40万元,年产值更是高达50多万元。这些成绩不仅为学校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为学生的实践教育和技能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思想教育方面,学校也积极采取措施,恢复了团组织活动。通过团组织的引领和教育,学生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学校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学习环境。
         在招生方面,本年度学校依然保持着严格的选拔标准。通过政审、年龄审查和文化统考等多个环节的筛选,最终从众多报名者中择优录取了199名学生,并分配到4个班级中。这些学生将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学校也拥有一支41名教工组成的优秀团队,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回顾1973年的淮阳中学,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和挑战,但学校依然坚定地走在发展的道路上。在困境中,学校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74年伊始,淮阳中学被笼罩在“马振扶事件”的阴影之下。这场全国范围内对修正主义路线的“回潮”和“复辟”进行严厉批判的事件,给学校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学校内部,一场关于揭露和批判所谓修正主义路线的行动如火如荼地展开,矛头直指那些被认为是“马振扶”式的人物。这场风波导致学校的教学秩序陷入混乱,师生们的注意力被严重分散,教学质量因此大幅下滑。
          然而,在这个充满动荡的年份中,淮阳中学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7月,学校与陶河林场正式分开,标志着学校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一座崭新的教学大楼落成,为师生们提供了更加宽敞明亮的学习环境。学校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搬运校产,共同为迁往新校舍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搬迁过程中,师生们展现了极高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他们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确保了校产的顺利搬迁和新校舍的顺利启用。这一过程中,师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也加深了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迁往新校舍后,淮阳中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校舍的启用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师生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学和生活条件。在新的环境中,淮阳中学将继续秉承严谨治学的精神,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淮阳中学陶河林场办学时的校址(宋峰 拍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