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能量场:三焦、方剂组方原则、引经药

 销尽天下 2024-07-16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周圈圈  

此岸到彼岸是大师的世界

中医将人体(生命)看成一个能量场,它研究无形的能量和精神(即常说的精、气、神)对身心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中医研究的是生命,疾病和养生只是随之而来的附属物。西医关注于有形的器官和意识层面,中医关注于无形的能量层面;西医关注于细节,中医关注于生命的整体状态。两者是不同层面上的学问,并不相互矛盾和排斥。

一、从能量的状态上看,人体的能量有精、气、神三个形态的存在

精:是人体能量的一种储备状态,体现人的生命力。主要来自于父母,先天的遗传占主要的作用,也称为精元;如果以人的财富来比喻,它就像是固定资产。

气:是人体能量的一种流通状态,体现人的活力。人体有形的器官、意识正常运转时所需要的能量,全部靠“气”这个形态进行供给。人体器官和意识如果供气不足的话,器官和意识的正常运转就会受到影响,表现为生病的状态。如果以人的财富来比喻,它就像是流动资产如现金。

神:是人体能量的一种精神状态,体现人的精神状态。如果以人的财富来比喻,它就像是人挣钱的欲望和能力。神是一种具有自我察觉力和自我控制力的能量,它通过大脑指挥人体器官和意识的行为。在人刚出生时,神全部是先天的元神,由元神来控制大脑,这种状态下的人体是具备灵性的,是天人合一的。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累积,人体产生识神,它通过意志力控制大脑,当识神过于强大时,元神就无法发挥作用,这种状态下的人体表现得很没有灵性,和天、地是隔绝状态。

关于,精、神、心、魂、魄、意、志的关系: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来源”(《黄帝内经》·灵柩本神篇)

所以神,又会以魂魄、意志、思虑等各种形态存在。以魂魄(具备自我察觉力、自觉力)行事则耗神少,以意志(具备自我控制力)、思虑行事则耗神多,所以平常应多依感觉、自觉来行事,遇事少瞻前顾后、反复颠倒、心中懊恼。

所以神不全,就会失去自我的控制气和察觉力。

观察一个人的能量水平,可以从光彩度、饱满度、颜色等方面进行。

二、从能量的供应和转换上看,人体存在上焦、中焦、下焦三个能量供应和转换系统

上焦将天地之气转换成人体之气。上焦能够将人体生存环境中的能量,比如空气、地气、气味等转换成身体的气,由上焦产生的气,称为上焦气。出汗、皮肤的状况反映上焦的状况。

中焦将水谷之精气转换成人体之气。中焦利用脾胃的动转功能,将饮食转换成身体需要的气,由中焦产生的气,称为中焦气、中气、或胃气。力气、饮食、大便、睡觉状况反映中焦的状况。

下焦将人体充盈之气转换成精加以储备,同时在需要时也可以通过精耗人体先天的精元,或者后天储备的精元,转换成人体器官和意识正常动转所需要的气,由下焦产生的气,称为下焦气,也称肾气(但其实和肾这个器官没有直接的关系,通常所说的补肾其实补的是精)。下焦是人体生命力之根本,日常生活中造成下焦损伤的主要原因有:晚睡,过用神气(如过度使用眼睛,过度思虑等)。思维、性功能、小便的状况反映下焦的状况。

神和气通过三焦可以相互换转,所谓气足则神完,中气很足时精神状态自然就会很好。当中气不足以供人体器官正常运转之需时,就会牺牲“神”,所以生病往往总是先影响到精神状态。

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它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之精气,通过中焦吸收的水谷之精气在养足神、气之余收纳于肾,成为后天之精。

三、疾病的产生过程和分类

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个体能量振动和宇宙能量振动不一致性造成的,所以达到天人合一状态下的生命是不会生病的。

从疾病起因上看,存在以下这些情况:

外邪入侵,某个或某些器官的正常运转受到干扰或破坏,人体需要有更多的额外能量来抵抗外邪。元气不足,造成某些器官由于能量供应不足而使得功能不能正常动转。这可能是由于三焦出现功能性障碍,天地之气和水谷之气不能转化成人体之气;可能是由于环境恶劣,天地的精气不足;也可能由于摄入的水谷精气不足。人体能量的输送管道出现瘀堵,造成某些器官不能到得充足的能量供应,从而影响其功能的正常运转。

大多数的疾病都是可以自愈的,自愈的过程就是人体调度能量(正气)与疾病抗衡的过程。人体生病后,首先会调度正气与之抗衡,当正气之能量不足以与之抗衡时,就会消耗储备的精元以产生更多的正气与疾病抗衡,这个过程中会牺牲“神”,所以病人的精神状态往往很不好。

从疾病的严重程度上看,可以疾病分为:

上焦病:人体只需消耗一些上焦之气就可以自愈的疾病。对这类疾病,人体只需吸收天之的精气就可足够与之抗衡。

中焦病:人体吸收的天之的精气以不足对抗,需要消耗中焦之气与之抗衡。

下焦病:上焦之气和中焦之气已不足与之抗衡,需要调度下焦,通过消耗人体储备的精元来产生能量以抵抗疾病。

从疾病不能自愈的原因上看,可以将疾病分为:
实病:由于能量的输送管道出现瘀堵,而造成的能量供应不足。
虚病:由于人体自身元气不足,造成某些器官的能量供应不足。

四、对人体能量的干预方法(即治病、养身的方法)

最好的养身方法是做到天人合一,人体能量的振动与宇宙能量的振动保持一致,这种状态下的生命是不会生病的。所以养生的根本之道,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能通过思考和分析,而要通过感受和察觉,也即要多利用自己的魂魄少利用自己的意志,通过感受和察觉自己适合是什么样的人在一起、适合吃什么样的食物、适合以什么样的方式说话等等,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日常调养口诀:守中央,通四方。即守住自已的精气,保持能量传输通道的通畅,不要出现淤堵。

当人体发生失常(生病)后,首先应该调常,一个正常的人,应该神定、元气(下焦气)不虚、中气足、睡眠正常。当一个人处于正常状态下,绝大多数的疾病都是可以自愈的。作为中医,他是病人的参谋,帮助者,而不是病人的控制者,中医的作用不是消灭疾病,而是帮助病人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所以,中医对待疾病,主要就是看正气的进退,当正气足以驱除邪气,疾病就会痊愈,当邪气当上风,正气趋弱势疾病则加重。中医的重点是辅助人体自己产生足够的正气,通过自身充足的正气来驱除邪气。

当一个人生病之后,他应该按以下步骤的优生级进行,药物的帮助应该放在最后面,最次要的位置:

1、定神,不慌张。神定则气定。↓

2、导引。可以通过周道气功、太极、站桩等方式。↓

3、调饮食。↓

4、按摩。↓

5、针灸。↓

6、药物。

中医干预人体能量的方法(治病方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开”和“阖”两个方向,只要不搞错方向,任何疾病的痊愈都很有希望。

“开”,就是泄,就是排淤,就是排除身体里多余的垃圾。所以“实则开”,实病是由于能量通道淤堵造成的,应使使用开的方法。常用的“开”的方法有:运动、交际、按摩、针灸、药物等。

“阖”,就是补,就是辅助人体自己产生正气。所以“虚则阖”,虚病是由于人体自身能量不足而造成的,应该使用阖的方法。不耗神的活动,都是阖,常用的阖的方法有:打座、睡眠、太极、瑜珈、亲近自然、喂养宠物、药物等。

中药药剂,“方剂组方原则——君臣佐使”。

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组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一是佐助药,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二是佐制药,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烈性;三是反佐药,用于因病势拒药而加以从治疗。

使药:一是引经药,如治上部疾患用桔梗为引,治下部疾病以牛膝为引等;二是调和药性的药物,如方剂中常用甘草、大枣以调和药性等。君臣佐使,如麻黄汤:君药麻黄,臣药桂枝,佐药苦杏仁,使药炙甘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而主治外感风寒表实剂。

三焦,是人体最重要的一个脏腑,是包括在心肝脾肺肾五脏外边的一个气血、津液运行疏通的通道。

人体的诸多病变,如果从中医三焦的理论来看,都可以视为是由于三焦功能失调所致:

上焦多实,宜清

常见的感冒、咳嗽、高血压、头疼、上火等疾病,是由于风寒、风热、肝阳上亢等导致上焦邪气旺盛,拥堵不畅所致。

因此,需要清除上焦的邪气,恢复“上焦如雾”的轻灵状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中焦多堵,宜疏通

中焦,起着沟通上焦和下焦的作用,而其常见的病变,就是堵塞不通:该向上的无法向上,该向下的无法向下。常见的胃胀、胃痛、呕吐、腹胀、便秘等疾病,都是由于中焦不通所致。

疏通中焦,需要清利肠胃,升清泄浊,多用泻心汤加减治疗,恢复中焦的通畅。

下焦多虚,宜补

下焦,是肝肾所在的区域,疾病到了下焦,基本是疾病日久,精气虚衰,因此应以滋补精气为主。

下焦亏虚,常会造成男女的生殖功能障碍,以及多种疾病的后期,如老慢支患者、糖尿病后期等,都会存在下焦亏虚的现象。

人体其实就像一棵树一样,如果疾病发生在上焦,也就相当于树梢的位置,治疗起来还比较轻松;但是如果疾病发生在下焦,也就是树根位置,治疗起来就比较麻烦。

因此,无论治病还是养生,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下焦精气充足,防止下焦出现异常。

1.病机同中又有异,类方变化有玄机

许多内科杂病存在其基本病机,如胸痹的病机多为心脉不通,咳嗽的病机多为肺失宣降,失眠的病机多为心神失养。

基本病机是疾病的共性,但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常存在多种促成因素,以胸痹而言,气血亏虚、阳虚寒凝、肝气郁滞、痰热内扰、瘀血阻滞等等都可引起心脉不通;

以失眠而言,肝热内扰、阴血亏虚、气血不足、阴虚火旺等都可引起心神失养。因此对此类疾病多采用基础方加减配伍组成类方,其中基础方针对疾病的共性,加减药物针对疾病的个性,以失眠为例,针对心神失养这一共性,以安神汤(炒酸枣仁、川芎、党参、龙齿)为基础方养心安神,根据病机的个性配伍相应药物组成类方,如肝热配伍龙胆草、柴胡、黄芩、生地、甘草,组成舒肝泻热安神汤类方;痰热配伍黄连温胆汤加味,组成化痰清热安神汤类方。

又以胸痹为例,针对心脉不通这一主要病机,以疼痛三两三(当归、川芎、鸡血藤、三七)为基础方活血通脉止痛,如肝气郁滞配伍柴胡、白芍、枳壳、甘草,组成行气活血三两三类方;气血亏虚配伍黄芪、党参、甘草,组成益气活血三两三类方;气阴两虚配合黄芪、党参、玄参、丹参、延胡索组成益气养阴三两三;痰热内扰配伍瓜蒌、半夏、黄连、黄芩、竹茹,组成清化逐瘀三两三。

再如肾炎的辨治,肾虚为本,治疗有补肾八法,而以地龟汤为基本方(熟地、龟板、黄芪、当归、泽泻)滋补肾之阴精气血,若病后体虚待复则加山茱萸、生地组成缓补地龟汤类方;若病后虚损较甚,则加人参、鹿角胶组成峻补地龟汤类方;若肾虚又夹下焦湿热,则加黄柏、知母组成清补地龟汤类方;若肾虚不固、精微泄漏,则加沙苑子、莲须、莲肉、金樱子、芡实组成涩补地龟汤类方。

类方的灵活应用,守法而不拘于法,尊方而不泥于方,思路清晰,切合病机,容易掌握,很有临床实用价值。

2.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许多疾病发病部位特别广泛,可发生于某一脏腑,也可发生于不同经络,或发生于里,或发生于表,欲治某处之病,必须使药力达到病所,才能取得良效。正如清·尤在泾所云“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将引经药分为四大类:脏腑引经药、十二经引经药、三焦引药药、局部引经药。擅长在杂乱的症候中捕捉疾病的病位,并在辨清病位的前提下,加入引经药,药物直达病所,可事半功倍。以下列举部分临床常用的引经药:

脏腑引经药

肝:柴胡、郁金;胆:青皮;心:菖蒲、灯心草;小肠:黄柏;脾:茯苓;胃:石膏;肺:桔梗、杏仁;大肠:白芷;肾:蒺藜、鬼见羽;膀胱:滑石;心包:钩藤。

经络引经药

太阳经:羌活;阳明经:白芷、葛根;少阳经:柴胡;太阴经:苍术;少阴经:独活;厥阴经:吴茱萸、蒿本;督脉:鹿角胶;任脉:龟板、王不留行;冲脉:木香;带脉:川断。

三焦引经药

上焦:连翘、白芷、地骨皮;中焦:苍术、栀子;下焦:牛膝、滑石。

局部引经药

头:川芎;目:菊花;鼻:苍耳子、辛夷花;腰:桑寄生;命门:补骨脂;丹田:砂仁;上肢:干桑枝;下肢:牛膝;胞宫:童便;尿道:甘草梢;胸前:瓜蒌皮;胸后:薤白头;下肢外侧:细辛、川木通;下肢内侧:怀牛膝、川芎。

强调,应尽可能结合病机选用引经药,以发挥引经药的协同治疗作用,例如上焦病变若为肺火,引经药可选地骨皮清肺降火,若为上焦寒湿,则宜选白芷温化寒湿。再如肝脏病变若为肝郁,引经药宜用柴胡疏肝解郁,若为肝瘀,宜用郁金活血化瘀。

中医的“引经报使”是什么?8种“直达病所”的引经药,了解一下。

中药,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开始,就对中药的运用、有了非常详尽的论述。

关于中药的使用特点,大致分为“性味”和“归经”两个大的部分。所谓“性味”,指的就是中药的“四气五味”,或者说,这是中药的“本质特性”;而“归经”,指的就是中药的“外部倾向”,和哪个脏腑、哪条经络更容易沟通。

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宋金两朝时,张元素根据中药四气五味的厚薄、升降浮沉的缓急,创造性地提出“引经报使”之说。

所谓引经报使,听起来似乎很神秘,其实,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向导”即可。也就是说,在组方之时,有意添加的、能“带领”诸药直达病所的、起辅助作用的中药。

一般来说,一个成方里,作为“引经报使”的中药大多只有一味,少量有两味的引经药,三味以上则极为罕见。

例如我们常说的“清热泻火”,按照张元素的理论,泻心火宜用黄连,泻肺火宜用黄芩,泻肝火宜用知母,木通偏泻小肠,石膏偏泻胃火等等。另有柴胡佐黄芩以清泄下焦,疏散少阳之火,须佐以黄连,这时候,黄芩黄连,就是所谓的“引经药”。

张元素“引经报使”的理论出后,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逐渐整理、归纳出了大约8种“引经药”:

1、引药上行 :这个名词很好理解,也就是引导药力上行,对病位在上、在头面的方剂,有目的地选择“引经药”。比如擅去头面诸风的“细辛”,擅通头脑的苍耳,开提肺气的桔梗,等等,都是引药上行的“引经药”。值得一提的是“桔梗”,素有“诸根多降,桔梗能升”之说,当病在上焦,需要升提气机时,常被作为“引经药”使用

2、引药下行:所谓引药下行, 和我们理解的“峻下、泻下”不同。常作为引药下行的中药有两个:川牛膝、旋覆花。其中的“牛膝”,更是历代医家都公认的引药下行良品,而旋覆花则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之说。病在下焦,需要气机下降的时候,多择其一即可;

3、引药到病位:古文说“引药到病所”。举个例子,羌活能引药直到上肢末梢,而它的“好兄弟”独活,则善于引药直到下肢。最出名的,莫过于头面的引经药:厥阴头痛藁本为引,少阳头痛柴胡为引,太阴头痛苍术为引等等;

4、引火归元:所谓引火归元,“元”是哪里?也就是少阴是也。比如金贵肾气丸之“肉桂”,其实就是一味最常用的“引火归元”之品。虚火上炎、阴阳互格的浮阳外越之证,肉桂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引经药”;

5、引气上升:这个也好理解,当气机下陷时,升提中气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方法。如著名的补气成方“补中益气汤”,里面就有柴胡与升麻两味“升提药”,其目的,也就是将人参黄芪补益的中气向上升提,以促进中焦的清气上升。

6、引血下行:在中医理论里,有一个“肝阳上亢”的证候,其本因是肝经阴血虚损,不能收敛阳气,乃至肝阳过度上亢,此时,可见头面红赤诸像。中医认为,这是“血随气逆”而成,常用“牛膝”作为引血下行的“引经药”,以防止“血之余气,并赶于上”而成气厥。

7、引邪外越:外邪内侵机体,如果郁而不散,容易闭塞气机。故中医常有“疏散外邪”之说,最常用的引邪外越的“引经药”就是柴胡。少阳证之小柴胡汤,柴胡之“和解少阳”,其实就是引邪外越之意;

8、引邪下泄:和引气上升相反,引邪下泄主要是诱导邪气下行,从下焦而出。比如玉女煎里的“牛膝”,就有引导火热之邪下行之用;导赤散里的木通,也有引导心经火热之邪从水道而出之功。

总之,“引经报使”是历代医家对中药使用的经验总结,归纳起来,其实主要就是根据中药独有的“升降浮沉”,对照病位所在的位置而来。对于实际组方,是很有指导价值的。

“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病有病所,药有药位,辨证上加入引经药可以提高疗效。 

1、按经脉选药:据历代医家经验,常用的引经药,
手少阴心经:黄连、细辛;
手太阳小肠经:藁本、黄柏;
足少阴肾经:独活、肉桂(桂枝)、知母、细辛;
足太阳膀胱经:羌活;
手太阴肺经:桔梗、升麻、葱白、白芷;
手阳明大肠经:白芷、升麻、石膏;
足太阴脾经:苍术、升麻、葛根、白芍;
足阳明胃经:白芷、升麻、石膏、葛根;
手厥阴心包经:柴胡、丹皮;
手少阳三焦经:连翅、柴胡,上焦地骨皮,中焦青皮,下焦附子;
足厥阴肝经: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
足少阳胆经:柴胡、青皮等。 

2、按病位选药:实为按经选药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头部风湿痹痛,虚证选川芎、白芷;实证选柴胡、勾藤、水牛角。
颈项痛,风重选羌活,热重选葛根,强硬选葛根、白芍、细辛。
肩背痛用羌活、黄岑、桂枝、葛根。
胸部挤压痛用香附、枳壳。
胁痛选柴胡、郁金。

肩臂痛有主张从痰湿治疗,选丹溪指迷茯苓丸加味,重用祛痰药。上肢痹痛选羌活、防风、桂枝、桑枝、茯苓、陈皮、姜黄、白芍、鹿含草、银花藤、天仙藤。

背痛常加羌活、防风引经,肥人少佐附子,气滞血瘀加生姜黄,肾精亏虚,督脉失养须加狗脊;背部痹痛剧烈而他处不痛者,用九香虫温阳理气,并配以葛根、秦艽,病变在腰脊者合用蜂房、乌梢蛇、地鳖虫行瘀通督,并配以川断、狗脊。背脊痛用石南藤、菖蒲。

腰痛通用补肾药可选杞子、巴戟、鹿角胶、狗脊、杜仲、川断;肾阴虚可选黄精、熟地、石斛;肾阳虚选巴戟、仙茅、仙灵脾、葫芦巴等;有些腰痛可用白术,食疗用栗子、猪腰。腰骶部痛弯腰下蹲受限,加伸筋草、赤白芍等;剧痛加花椒、香附、玄胡。

两髋痛剧属热者选加公英、地丁、板兰根。热入腰间之痛用稀莶草、海桐皮。

下肢痹痛可选独活、牛膝、防己、木瓜、椿根、川太、五加皮、杜仲、白芍、小活络丹等。

足跟痛一般肾虚引起,如见湿热下注,可在补肾基础上伍用木瓜、青黛等。

此外,注重关节痛加松节、乳香。肌肉痛加桑枝、桑寄生。四肢关节痛均可加藤枝类药,如忍冬藤、鸡血藤、伸筋藤、天仙藤、桑枝、桂枝等。周身骨痛加当归、威灵仙。 

另外,病位深浅用药有别,病在肌肤经络者,一般以防风、麻黄、桂枝、银花、连翘、青风藤等辛散之药;在筋骨者用白芥子、白附子、川芎、草乌、附子、马钱子及虫类之药;在脏腑者用补益之药。热在气分用生石膏、知母,在营血用生地、丹皮、玄参等。

手少阴心经:黄连、细辛; 
手太阳小肠经:藁本、黄柏; 
足少阴肾经:独活、肉桂(桂枝)、知母、细辛; 
足太阳膀胱经:羌活;手太阴肺经:桔梗、升麻、葱白、白芷; 
手阳明大肠经:白芷、升麻、石膏; 
足太阴脾经:苍术、升麻、葛根、白芍; 
足阳明胃经:白芷、升麻、石膏、葛根; 
手厥阴心包经:柴胡、丹皮; 
手少阳三焦经:连翅、柴胡, 
上焦地骨皮,中焦青皮,下焦附子; 
足厥阴肝经: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 
足少阳胆经:柴胡、青皮等。 

《本草求真》曰:“桔梗系开提肺气之品,可?诸药舟楫,载之上浮”。如参苓白术散,借桔梗载诸药上浮,引归於肺,益肺利气,借肺之布精而养全身,倘若把它当作平喘之品删掉不用,则违背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立法本义, 疗效难著。王清任所创血府逐瘀汤以桔梗载众祛瘀之品上行,以除胸中之瘀;
《伤寒论》中三物白散亦用桔梗引巴豆上升,以祛除胸中寒实,有学者通过实验提示了桔梗在该方剂中的“引向”作用,如果去掉桔梗,则仅能涤除腹水而不能荡涤胸水。临床亦有“诸根多降,桔梗能升”之说。

《本经逢原》曰:“丹溪言牛膝能引诸药下行,筋骨痛风在下者宜加用之”,身体下部疾病的引经药使用,临床上治疗多发性神经根炎、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下肢肌痿无力等症,常随方加用,疗效颇著。旋覆花是治疗唉逆上气的一味“引药下行”之品,临床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之说。

老中医常用药引子,真的太全了

上:引药上行---川芎,载药上达---桔梗,引气上行——升麻

下:引血下行---牛膝,引气归元---砂仁,引火归元---肉桂

外:引气外泄——麻黄,引血外达——桂枝,引邪外出---柴胡

心:引药入心---黄连
肝:引药入肝---香附
脾:引药入脾---苍术
肺:引药入肺---桑白皮
胃:引药入胃---半夏
肾:引药入肾---熟地黄

皮:引药入皮肤---蝉蜕
骨:引药入骨---威灵仙
头:引药达额头---白芷
鼻:引药达鼻部---辛夷
眼睛:引药达眼睛---菊花
癫顶:引药达颠顶---蒿本
颈项:引药达颈部---葛根
上肢:引药达上肢---姜黄
腰:引药达腰部---杜仲
背:引药达背部---防风
腹:引药达腹部---艾叶

引经药是指能导引诸药直达病所,增强疗效的药物,亦可理解为对机体某一部位有特殊作用的药物,是引经药的主要作用之一,这也是有别于西医用药的观点。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歌诀:

十二引经心连辛,心包柴胡丹皮亲,

肝经川芎青萸柴,脾经葛芍升苍荫,

肺经升麻桔葱芷,肾经桂肉独知辛,

胃经葛芷升麻膏,胆经柴胡青皮滨,

大肠升膏与白芷,小肠藁本黄柏乒,

三焦柴翘骨青附,太阳膀胱羌活津。

心经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经

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朮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朮甘草宜。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温脾官桂丁藿香,

附子良姜胡椒粒。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肾经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沉香,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胃经

补胃需用苍白朮,半夏扁豆绵黄耆,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干姜。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

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干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小肠经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小肠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高本。

膀胱经

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三焦经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耆;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心包经

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十二经起止歌

肺起中府止少商,大肠商阳止迎香,胃起承泣终厉兑,脾起隐白大包乡,心起极泉少冲止,小肠少泽止听宫,膀胱睛明止至阴,肾起涌泉俞府终,包络天池中冲止,三焦关冲止竹空,胆瞳子止窍阴,肝起大敦止期门

学中医必须知道的中药的引经药

头面部

头项:巅顶;鹿角、藁本、吴茱萸。

后脑:羌活、蔓荆子。

面颊:升麻、白附子。

眉棱骨、额骨:白芷。

头项两侧:柴胡、川芎

咽部:桔梗。

项部:葛根。

腰部:杜仲

四肢

上肢:生芪、片姜黄、羌活。

下肢:牛膝、杜仲、桑寄生、

腓肠肌:木瓜。

四肢末端:桂枝、桑枝。

躯干

乳房:王不留行、柴胡。

胸胁:柴胡、丝瓜络、生牡顿。

阴部:柴胡、川楝子、小茵香、荔枝核、橘核。

腰部:牛膝、杜仲、桑寄生、续断、独活。

运用引经药的注意事项

(1)引经作用,并非不变

炮制可改变药物的性能,临床要加以充分运用,如土炒入脾,盐炒入肾,醋制入肝,蜜制归肺,酒炒上行。引经药的引导作用随炮制不同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2)辨证使用,有的放矢

运用引经药,应以辨证为前提,充分考虑其本身的药性与功能,尽可能功能与导向统一,使药效得以充分发挥。如手少阴心经引经药黄连与细辛,清心火时选黄连,通心阳时用细辛。再如痛泻要方中的防风,既能引药入脾,又能散肝郁,舒脾气,胜湿止泻;龙胆泻肝汤之柴胡,既能引药入肝胆,又能舒畅肝胆

十二经引经药

1    手少阴心经:热证黄连,寒证细辛

2    手太阳小肠:热藁本,寒黄柏

3    足少阴肾经:热知母,寒桂枝、肉桂、细辛,偏寒证独活 

4    足太阳膀胱:寒羌活

5    手太阴肺经:寒热证:桔梗,升麻,寒证:葱白,白芷

6    手阳明大肠:寒白芷,寒热升麻,热石膏,葛根

7    足阳明胃经:寒白芷,寒热升麻,热石膏,偏寒葛根

8    足太阴脾经:寒热升麻,寒苍术,偏寒葛根,偏热白芍

9    手厥阴心包络:偏热柴胡、牡丹皮;

10   手少阳三焦:偏热连翘、柴胡;热上地骨皮;偏寒中青皮,寒下附子。

11   足厥阴肝经:偏寒青皮,偏热柴胡;寒吴萸,川芎。

12   足少阳胆经:偏热柴胡,偏寒青皮。


附:第10条说“上地骨皮,中青皮,下附子”的上中下,系指,上焦,中焦,下焦而言。


十二经泻火药

黄连——泻心火

栀子——黄芩,泻肺火

白芍——泻脾火

柴胡——黄连,泻肝,胆火

知母——泻肾火

木通——泻小肠火

黄芩——泻大肠火

柴胡——黄芩,泻三焦火

黄柏——泻膀胱火

石膏——泻胃火

柴胡——黄连,黄芩,泻心包络火


四时用药

  春季--薄荷、荆芥

  夏季--香薷、生姜

  长夏--人参、白术

  秋季--白芍、乌梅

  冬季--黄芩、知母

 六淫各证用药

(一)风

1风证--防风 荆芥

2风热--薄荷 双花

3风寒--羌活 薄荷

4风湿--羌活 白芷

(二)寒

1寒证--生姜 葱白

2实寒--麻黄 桂枝

(三)暑

1暑邪--西瓜 荷叶

2暑冷--香薷 薄荷 

3暑风--荆芥穗 薄荷

4暑湿--通草 薏米

5暑热--石膏 黄连

6暑泻--厚朴 扁豆

(四)湿

1湿邪--猪苓 泽泻

2寒湿--官桂 茯苓 猪苓

3湿热--滑石 石膏

4风湿--防风 萆薢

(五)燥

1燥邪--黄芩 生地

2暑燥--乌梅 麦冬

3燥渴--天花粉 生石膏

4燥干--沙参 冰糖

(六)火

1火邪--黄芩 黄连 黄柏

2气分火--石膏 知母

3血分火--丹皮 石膏

4三焦火--栀子 黄芩

5心火--牛黄 犀角 黄连

6肝火--龙胆草 栀子

7胆火--龙胆草 栀子

8肺火--桑叶 生石膏

9胃火--生石膏 黄连

10小肠火--木通 生地

11大肠火--大黄 元明粉

12脾火--石斛 胡黄连

13肾火--知母 黄柏

14膀胱火--滑石 木通

头部用药

六经头痛须用川芎加引经药

1太阳经头痛:羌活 蔓荆子

2阳明经头痛:白芷

3少阳经头痛:柴胡

4太阴经头痛:苍术 半夏

5少阴经头痛:细辛 独活

6厥阴经头痛:吴茱萸

7普通头痛:荆芥穗 薄荷

8巅顶头痛:藁本 蔓荆子 吴茱萸

9左偏头痛:柴胡 荆芥穗 薄荷

10右偏头痛:川芎 黄芩 荆芥穗 薄荷

11头角痛:柴胡 川芎

12头中同:川芎

13头面肿:附子 白鲜皮

14头眩:泽兰叶 川芎 天麻

15后脑痛:细辛

16颈项痛:独活

眉目用药

1眉棱骨痛:羌活 半夏 白芷 黄芩

2目疼:菊花 玄参 茺蔚子

3目干:生地 元参

4目翳:蛇蜕 蝉蜕 木贼

5目障:蛴螬 密蒙花 谷精草

6目疮:白蒺藜 细辛

7目赤:红花 赤芍

8目暗:熟地 石决明

9赤眼爆发:防风 黄连

10胞轮震颤:当归 川芎 薄荷

11目珠夜痛:夏枯草

12眼肿:大黄 荆芥

 鼻病用药

1鼻病:辛夷 黄芩

2鼻塞:辛夷花 薄荷 丝瓜谈 细辛

3鼻渊:苍耳子 茯苓

4鼻中生疮:黄芩

耳病用药

1耳疮:龙胆草 薄荷

2耳脓:龙胆 木通 车前子

3耳鸣:龙胆草 苦丁茶

4耳疳:雄黄 牛黄 白矾

口病用药

1口糜  生地茵陈

2口疮  黄连 人中白

3口臭  佩兰 连翘 香薷

4口苦  黄连 栀子

5口甜  佩兰 石斛或者额 黄连 黄芩

6口辣  桑皮 地骨皮

7口咸  知母 黄柏

8口酸而苦  龙胆草 柴胡 青皮 灯芯

舌病用药

1舌胀  百草霜   海盐 蒲黄

2舌长  冰片黄连 菖蒲

3舌短  人参 附子 肉桂

4舌疮  黄柏 白矾 青黛  外敷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