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经济网讯(初旭)最近,小编从泸州市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获悉,位于四川省叙永县摩尼镇老街的红军一渡赤水摩尼驻地旧址有望得到修缮。 据介绍,红军一渡赤水摩尼驻地旧址系原叙永县摩尼镇社区的何氏宗祠。明朝洪武年间,何氏先祖奉朝廷之命调北征南入川后,分支遍布四川各地。来摩尼定居的何氏族人不断发展壮大,和其他姓氏住户一起,逐步扩建街村住所,先后沿街开设了驿站、盐行、茶馆、客栈、饭店等服务行业。南来北往的达官平民、行商过客大部分都入住何氏客栈。明代状元杨升庵谪戍云南,往返途中均落脚于何氏客栈,留下了不少吟咏边关风情诗篇,并在何氏客栈写下了《摩泥寒夜拥炉有怀冯定水》等七绝诗,与何氏族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护国将军蔡锷讨袁护法由滇入川挥师泸州,驻扎摩尼,在何氏客栈为何氏写有楹联数副(原件已遗失),现有何氏长者能心记口传。 随着何氏族人的人口不断繁衍增加,为了统一管理,教育族人不忘先祖,精忠报国。1928年(民国十七年)由本族各房推选代表牵头,集资投劳,选购上等楠木、上等石料,聘请外地能工巧匠,开始修建何氏宗祠(又名将军府),历时三年多,于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建成投入使用。在建修期间,忽有外来摄影师途经摩尼,为现场何氏八人拍照留念(后人称之为“何氏八仙修祠图”),现保存完好。 整个祠堂占地面积近三千多平米,配有前庭后院,楼台亭阁,荷塘翠柳,鸟语花香,雕梁画栋,精美木刻,飞檐垂柱,气势恢宏。主要供奉何氏入川先祖和为国尽忠捐躯沙场(平定奢安之乱)的六位勋将,陈列朝廷颁发的各种荣誉牌匾,本族各类纸质文书族档等,平时又作为召集族人进行各项活动的场地。其后又紧连祠堂修建学堂,设教室三间,传授国学,兴办教育。为摩尼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35年2月2日,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一渡赤水来到摩尼,部分红军官兵进住祠堂,并留下了许多红色的故事。 随着历史的变迁,祠堂逐渐疏于管理。解放前夕,国民政府抓丁派款,收购粮食,强行将祠堂作为存放粮食地点使用。解放后,国家成立摩尼粮站,便继续沿用祠堂作为仓储,将祠堂及学堂内部改建成为粮仓使用,改革开放进行粮改政策后,一直闲置至今。2014年7月,叙永县委宣传部的同志来摩尼考察采风,,认为是现川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木质粮仓,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并拍摄了一组照片,发表在当年《泸州晚报》8月12日“边城视野”栏目上,何氏宗祠受到广泛关注。在全国劳模、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四川省人大代表、泸州市叙永县摩尼镇新苗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修会等人的推动下,2020年12月15日,何氏宗祠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并挂牌予以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百年历史的何氏宗祠年久失修,遭到风雨的浸蚀,毁损严重,某些地方甚至成为危房。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关部门根据当年的原宗祠貌,有望对红军一渡赤水摩尼驻地旧址进行整体修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