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韩非子·喻老》中《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写道:“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此文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髓、体痛致死的寓言故事。意在告诫世人,应该勇于正视现实,直面个人灾难、社会危机,及早采取救治措施。 我国光纤光缆行业发展至今已将近50年,其间市场浮沉跌宕,行业历经了数次洗牌。而在国家政策扶持、市场需求不断涌现、科研技术逐步加强,以及无数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跃居世界光纤光缆第一产销大国,国内市场格局逐渐稳定,形成多足鼎立、百花齐放的态势。 但正因为市场规模大,行业起伏在所难免。自2023年下半年至今,我国光纤光缆行业正面临着又一次的市场低谷期。本文整理了行业人士交流所得,简单列举当下我国光纤光缆业面临的几个问题。 光纤光缆产品库存/ 产能过剩,出清缓慢 这是当下行业面临的最主要,也是最直观的问题。近一年来,“订单不足”成为令无论是光纤光缆企业还是上游原材料企业都“大为头疼”的事情。而造成订单不足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便在于这些“过剩”。随着集采量的下降、出口的限制,订单不足等问题更加凸显(当下大部分规模光缆企业产能只开出了50%)。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企业的产销压力进一步扩大。 从大环境来讲,首先是当年4G和FTTH同时推进,导致光纤需求量大幅上涨,价格水涨船高,各企业争先扩产。经过长达三年的网络建设,中国FTTH达到了95%的普及率,4G建设也基本完成。这个时期之后,随之而来的5G正式商用又一次引发了光纤光缆产品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国内光纤光缆产品最近的产量及产能高潮也是自5G商用开始。加之受新冠疫情三年的影响,国内外FTTH\FTTR的需求进一步上涨,更加提振了光纤光缆产品的景气度。但时至今日,5G建设也已到了尾声,受房地产等基建项目的影响,光纤光缆的需求开始放缓;而从出口来看,一是受到了国外贸易壁垒、地缘因素的影响,我国光纤光缆产品出口受阻;二来国外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并不像我国这么快速,一般是“量入为出”,疫情三年进口的我国光纤光缆产品仍需一段时间来消化,且国外的光缆企业也在扩产,全球经济的不景气等多重因素导致近一年以来我国光纤光缆产品需求的下滑。此外,受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我国经济需要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从今年年初国内三大运营商纷纷压缩资本开支也可以发现,运营商们目前也正处于投资调整的阶段。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是导致目前光纤光缆产业链企业开工率不足、订单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而产能过剩这个问题也在所难免,虽然一直在呼吁企业合理规划产能,但如何调整、何时调整,乃至如何在行业内达成共识仍需要一定的时间。 没有产业保护机制、 入行门槛低,内卷严重 虽经历多年的大浪淘沙,但我国光纤光缆目前的市场格局仍可谓“遍地开花”。运营商的招标份额主要集中于国内多家头部企业手中,但非运营商市场则广大得多。从大方面来讲,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一直以来存在这样的现象:无论什么行业,只要有一家获利了,便会有“无数”人入局瓜分蛋糕。光纤光缆行业也是如此,就以上游光缆制造设备市场来说,目前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首先,普通的光缆生产设备造价和产品生产的技术难度相对不高,甚至可以说“买了设备就能生产出光缆产品”,再者光缆制造设备寿命相对较长,一些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清出很多二手设备,这也是当下光缆厂“遍地开花”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市场景气的时候,自是人人获利、家家欢喜;但当市场走入低谷,厂家间为了生存自然引发了越来越激烈的行业内卷,为此也有厂家提出这是产业保护机制的缺失。 但事实上解决行业内卷的根本手段并不是成立所谓“产业保护机制”,我国一直以来都在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行业内良性竞争、优胜劣汰。直白来说,当下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导致了行业的内卷。举例来说,十几年前光纤紧张,一纤难求,为此运营商在招标规则中设置了光纤加分项。但直到光纤产能已然过剩之时,该加分项尚存,这也导致了一时间各大厂商争先上纤、上棒的情形,对投资的刺激过剩、进而也更加剧了光纤的产能过剩。更不要说出现了一些拿着外汇购买海外制造装备、但最后因竞争力不足关停产线的企业,造成了一系列的外汇损失。 所以说,目前国内行业的内卷情况,更多原因还是来自市场规则的不成熟,刺激市场产生了不合理的扩容,而这也需要国家、运营商等规则的制定者根据市场的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 产品附加值低, 品牌缺少溢价 一如上文所提光缆制造装备行业中存在的产品同质化现象,整个制造业中“同质化”已成普遍现象。这实际上是上一个问题的延伸,行业内卷之下,“低价竞争”成为难以逃避的话题,而低价竞争产生的原因又与产品同质化脱不了关系。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有一点需要明确:从全球的光纤光缆发展史出发,我国的光纤光缆行业在发展之初是落后的。因此在这发展的数十年间,追赶直至跃居“世界最大市场”的过程中学习、复刻国外产品是必经之路。从高价购入国外光纤光缆、到使用海外高价原材料自主生产光纤光缆,再到实现产业链全部自主化,降低产销成本是我国光纤光缆人数十年努力的成果。所以说,“低价”并不是症结所在,也可以看到,我国光纤光缆产品出海有着“价廉物美”的品牌优势,目前已普遍受海外运营商邀请参与投标——“优质优价”的产品显然是整个行业所提倡的。(当然,海外的贸易壁垒不可忽视。) “低价竞争”被业内深恶痛绝的原因在于那些为求利益盲目杀价,搅乱市场的行为,毕竟“低价”只是一个行业发展的过程,“提价”才是最终目的。那么,显然唯有“优质优价”的产品能拥有“提价”的底气与话语权。所以需要行业企业不断地对产品进行创新优化,这也是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溢价的由来。 但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产生“优质优价”产品、并达到全球范围内的认可,进而在全球市场中拥有品牌溢价仍有相当一段路要走。最直接的问题在于技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光纤光缆产品研发水平还未能达到全球领先;同时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也导致即使国内有新产品产生,也很容易被同行所抄袭复刻,进而进入“价格绞杀”、形成内卷的境地,产生品牌价值谈何容易。 所以说,国内产品产生附加值、品牌产生溢价需要政策形成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及对“优质优价”产品的足够重视。行业更要减少市场上目前存在的“尽管不优'也能用’”的思潮。 新型光纤光缆产品 换代难、出新慢 当下国内光纤光缆产品大规模需求不再的部分原因上文已经提及,在此不再赘述,而国内现存干线网络内光纤光缆产品“换代难”也成了当下纤缆产品需求减少的原因之一。 根据我国质检总局发布的GB/T《光缆》规定,光缆的设计寿命一般为20年,但在特殊情况下最长可达30年。距离1991年我国第一条长途干线光缆宁汉光缆正式开通已逾30年,这数十年间有相当一批光缆接近最高使用年限甚至超出使用年限,但由于数量多、长度长、铺设复杂等原因,目前很难将老旧光缆进行替换——即使技术允许,但在替换过程中的信号中断问题也难以避免,影响重大。 此外就是新产品的出新问题。目前我国光纤光缆市场有一个现象:大宗普通产品需求量下滑,而新型或特种产品需求随着AI、算力网建设日益增大,但却受技术与成本所限难有大规模订单产生,目前主要是从应用场景出发,点对点地进行采购。这也间接导致许多新产品的规模商用进度较为缓慢。 对于这个问题,业内人员表示同样需从知识产权保护出发,做优质优价产品。应用场景的限制并不完全是一个阻碍,若是能完善市场体系,做到“小市场大价格”,同样能刺激新产品的创新升级,也能避免产品过剩等隐患。 “寡头竞争”格局凸显 纵观近几年各大运营商的纤缆产品集采可以发现,我国光纤光缆市场“寡头竞争”的格局逐渐稳固,头部企业占据了市场订单近70%的份额。当然,近两年运营商也在通过修改招标规则来尝试平衡与优化,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几家光纤光缆头部企业俨然成为市场“风向标”。 这种市场格局有利有弊:寡头竞争形成了规模经济,头部企业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研发创新,也能引领下一梯队市场的走向,同时具有足够的风险抵御能力。但相对地,寡头竞争相对稳固的市场格局也会导致市场的竞争力不足,头部企业份额难以撼动,而尾部份额则陷入小厂互相“厮杀”的情形。 当然,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永恒法则,市场经济下总有企业慢慢壮大,也总有企业不经意间沉沦。总体来说,相对稳固的行业格局对行业发展来说还是大有裨益的。只能说,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下,还需制定更完善的竞争机制,包括一些反垄断机制,以保障市场活力,推动行业企业间的良性竞争。 以我国光纤光缆行业当前几大“病症”为题,并非纯粹只为针砭时弊。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光纤光缆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文中所呼吁的“贴合市场情况的政策”“完善的市场体系”“健全的产业链”“知识产权保护”等一如治病药方,而行业企业间理性竞争、推崇“优质优价”产品的愿景又如药引。在这段时期内,行业企业还是应“勤练内功”、良性竞合,共同推动光纤光缆市场向好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