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家补法

 图书 馆员 2024-07-18 发布于内蒙古

医家补法

曲黎敏:有人总问身子怎么补,不知道六腑通利就是“补”。原理上讲虚者宜补,但中医又讲虚不受补,有愈补愈虚的人。所以补法最需要医生的理性判断。补法有四:

一、补气,可以生阳,但要知道脏腑的差别,腑不通,则补不进去。

二、补血,可以生阴,但要知晓老少的差别,老人可用肉补精血,小孩用饭补精血;妇女产前、产后,所补也有差异。

三、补味,可以生精,五味有温凉寒热的差别,有不同炮制法的差别。

四、补食,可以生形,但食物也有南北的不同、五谷的不同、禽与兽的不同,这些都是医生要明白的。

岐黄先生《医家真言》整理

《医家真言》39
年老精血俱耗,平日七窍反常。啼号无泪,笑如雨流;鼻不嚏而出涕,耳无声而蝉鸣;吃食口干,寐则涎溢;溲不利而自遗,便不通而或泄;昼则对人瞌睡,夜则独卧惺惺。此老人之病也。

《医家真言》40
潮热有时为内伤为虚,无时为外感为实。

《医家真言》41
胃气实则秘物,胃气虚则秘气。

中医治疗之治法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

早在《内经》里已载有许多治法的理论和具体方法。至汉末,医圣张仲景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总结出一整套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系,不仅在辨证方面有精确的论述,而且在治法的理论和方法方面进一步作了充实和发展,大大丰富和提高了治法的内容。其后,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制定了许多新的治法,并从理论上对治法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和发挥,使中医治法更加丰富多采,更能适应各种病证的治疗要求。同时历代医家鉴于治法内容的日益发展,多次作过分类归纳。我们现在经常引用的"八法"就是清代程钟龄根据历代医家对于治法的归类总结而来的。程氏在《医学心悟》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八种治法,除吐法外,都是临床常用的。历代医家各随其学术见解的不同,在总结归纳治法分类中,虽不尽相同,但究其实质,总不出八法范围。此外,对于复杂的病证,往往不是一种治法能完全符合治疗需要的。这时就应选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治法配合运用,才能照顾全面,治无遗邪,如汗法与补法、下法、消法并用,下法与补法并用,清法与补法并用等,已可见八法配合运用的一斑。还有以下为补、以补为消、以消为补之类,又在深入掌握八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灵活运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因此,在理解八法时,既要掌握各法的具体精神和特点,又要防止孤立地、片面地对待每一种治法。正如《医学心悟》中所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诚能精思熟虑,自然融汇贯通,灵活变化而不越乎规矩,所治都切合病情,收到满意的效果。
    此外,方药的剂型极多,用法也不尽相同,如熏、洗、摩、贴、搐(吹)鼻、通导等,但其指导组方用药的理论,仍然属于八法的范围。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同样适用于此。你知道中医的常用治法都有哪些?

    八种治法,除吐法外,都是临床常用的。历代医家各随其学术见解的不同,在总结归纳治法分类中,虽不尽相同,但究其实质,总不出八法范围。此外,对于复杂的病证,往往不是一种治法能完全符合治疗需要的。这时就应选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治法配合运用,才能照顾全面,治无遗邪,如汗法与补法、下法、消法并用,下法与补法并用,清法与补法并用等,已可见八法配合运用的一斑。还有以下为补、以补为消、以消为补之类,又在深入掌握八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灵活运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因此,在理解八法时,既要掌握各法的具体精神和特点,又要防止孤立地、片面地对待每一种治法。正如《医学心悟》中所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诚能精思熟虑,自然融汇贯通,灵活变化而不越乎规矩,所治都切合病情,收到满意的效果。
    此外,方药的剂型极多,用法也不尽相同,如熏、洗、摩、贴、搐(吹)鼻、通导等,但其指导组方用药的理论,仍然属于八法的范围。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同样适用于此。你知道中医的常用治法都有哪些?

中医的常用治法经过历代医家们的使用及分类归纳,逐渐形成现。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八法”,就是清代医家程钟静从高层次治疗大法的角度根据历代医家对治法的归类总结面来的。程氏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塞、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现将常用的八法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1.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汗法不以汗出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出汗,使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正气调和。所以,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外,凡是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证,皆可用汗法治疗。

2.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涏、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院,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位居上、病势急暴、内蓄实邪、体质壮实之证。因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

3.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均可使用。

4.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伤寒明理论》说:“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内不外,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美。“所以和解是专治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至于调和之法,戴天章说:“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可见,和法是一种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的治法。

5.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里寒证的形成,有外感内伤的不同,或由寒邪直中于里,或因失治误治而损伤人体阳气,或因素体阳气虚弱以致寒从中生。同时,里寒证又有部位浅深、程度轻重的差别,故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的区别。由于里寒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阳虚与寒邪并存,所以温法又常与补法配合运用。

6.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里热病证。热证最易伤阴,大热又易耗气,所以清热剂中常配伍生津、益气之品。若温病后期,热灼阴伤,或久病阴虚而热伏于里的,又当清法与滋阴并用,更不可纯用苦寒直折之法,热必不除。

7.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等病证。

8.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补法的目的,在于通过药物的补益,使人体气血阴阳虚弱或脏腑之间的失调状态得到纠正,复归于平衡。此外,在正虚不能祛邪外出时,也可以补法扶助正气,并配合其他治法,达到助正祛邪的目的。虽然补法有时可收到间接祛邪的效果,但一般是在无外邪时使用,以避免“闭门留寇”之弊。

上述八种治法,适用于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的证候。对于多数疾病而言,病情往往是复杂的,不是单一治法能够符合治疗需要的,常需数种治法配合运用,才能治无遗邪,所以虽为八法,配合运用则变化多端。因此,临证处方,必须针对具体病证,灵活运用八法,使之切合病情,方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一贯煎是滋养肝阴的无上良方

一贯煎是中药方剂,此方为清代医家魏之琇所创制。魏之琇是清代非常有名的医家,他精通医术,并以医济世,在当时颇负盛名。
  一贯煎是滋阴方剂。其中的一贯有一理贯穿万物之意。魏之琇认为肝阴不足,肝体失养,导致肝用失常。当时有很多医家固守之前“肝无补法”的治肝理念,对于肝的问题,往往用疏肝、泻肝之法。所谓的“疏肝”即疏通肝中郁结之气,所谓的“泻肝”即泻肝中多余之火气。疏肝、泻肝是针对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的调理举措。
  魏之琇认为,对于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的问题,仅仅疏肝、泻肝并不是最佳良策。肝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往往与肝体失养有关,所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滋肝阴,使肝体得到充分的濡养,进而使肝保持柔和之态势,肝气不郁、肝阳不亢。
  对此,魏之琇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古来方书于此症殊无肯綮,无怪乎世之梦也,原其误人之始,只肝无补法四字,遂使千万生灵含冤泉壤。”这句话简单理解即为古书中对肝症的调理之法从未有补法之说,后人因此被误导,于是让很多人的肝疾没有得到很好的调理,甚至因此而延误。
  在魏之琇看来,与其用辛散、苦寒的药物疏肝、泻肝,让肝体更燥,不如滋肝补肝,使肝体得养。肝体阴而用阳,只要肝体得养,自然肝用也就会恢复正常。他认为对于肝的问题,滋肝补肝是上策。只要是肝的问题,就需要用濡养的策略,并且他将此种方法视为一切肝病的调养举措。
  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加上当时对肝的调理药物均为辛散、苦寒药,更伤肝阴,于是魏之琇自拟了一个方剂,也就是中医里面有名的方剂“一贯煎”。前面用一贯二字,即是一理贯穿之意,实际上也就是滋肝是解决一切肝病的根本所在。“煎”,即将药物加水煮、熬后服汁。
  对于此方的功效,《沈氏女科辑要笺疏》中记载:“柳洲此方,原为肝肾阴虚,津液枯涸,血燥气滞,变生诸证设法。……独加一味川楝子,以调肝木之横逆,能顺其条达之性,是为涵
养肝阴无上良药,其余皆柔润以驯其刚悍之气,苟无停痰积饮,此方最有奇功。”可见,此方能滋肝,进而达到疏肝的功效,可让肝之暴烈刚悍之气和缓下来,从而达到柔肝的功效。
  肝体不虚,肝气不刚,则对百病好转都有好处。魏之琇认为“肝为万病之贼”,也就是说肝的生理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这与肝藏血、主气的疏泄及其肝经的循行路径均有一定关系。肝的生理功能异常,气血紊乱,经络失养甚至经络不通,自然诸疾而起。横犯脾胃则腹胀,肝气上逆则头晕头痛,窜入心包者分别见于厥、癫痫,累及乳房则乳房胀痛,甚至出现各种乳腺疾病,累及冲脉、任脉则月经失常,甚至引发不孕。
  一贯煎解决了肝阴不足、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等诸多问题,自然这些由肝所引发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为此此方具有良好的功效。对于一贯煎的药用功效,近代医家张山雷说:“此方虽从固本丸、集灵膏二方脱化而来,独加一味川楝子,以调肝木之横逆,能顺其条达之性,是为涵
养肝阴无上良药,其余皆柔润以驯其刚悍之气,苟无停痰积饮,此方最有奇功。”从近代医家张山雷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一贯煎的大作用。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此方的药物组成。
  【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三钱(9克),生地黄六钱至一两五钱(18~45克),
枸杞子三钱至六钱(9~18克),川楝子一钱半(4.5克)。每日1剂,水煎服。
  全方仅六味药,但各味药都具有大功效。这些药物配伍实际上也是很有讲究的。药物中的生地黄、
枸杞子为主药。肝为木,肾为水,肾水对肝木有滋养作用,生地黄、枸杞子均能补肾阴,进而达到补肾滋肝的功效。
  沙参可润肺阴,去肺燥,助肺气清肃,肺主宣发和肃降,肺气正常,则阴得行。另外,肺金克肝木,肝生理功能异常,则会出现反克的问题,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这里用了沙参一味也是为了调治肺所受到的损伤;沙参能提升脾胃清阳之气。清阳之气对脏腑有滋养作用,清阳之气得升,则脏腑得养。这是此方剂中用沙参的第一个原因所在。第二个原因即肝气疏泄失常,会伤及脾胃,用沙参一味也是让脾胃不受更多的肝气欺负。
  当归入肝,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可滋肝体。正因为当归有如此功效,所以很多养肝的名方中往往都有当归一味。川楝子起到辅助作用,在滋阴的基础之上适当发挥疏肝的作用。
  方剂里面的各味药重在滋补肝阴,另外也考虑到了肝的生理功能异常对其他脏腑的影响,所以也用了一些调理药物,一方面可以恢复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防止脏腑受欺负;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发挥滋阴功效。滋阴的同时也用了疏肝药物,滋肝疏肝同调,就可以使肝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不可不用的小偏方
  千金
鲤鱼
鲤鱼一尾,去鳞肠,当归三钱(9克),白芍一钱半(4.5克),酒炒,白术二钱炒(6克),茯苓三钱(9克),橘红一钱半(4.5克)。先将鲤鱼一尾,白水煎汁三升(600毫升),入药煮至一升(200毫升),去渣温服。肝脾两虚不能输化以制其湿散,遍身浮肿、小便涩少者可食。
【相火与君火】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为君,位上而明,专指心火,相火以位,其位在下,其职为相,辅助心火。

君火者,手少阴心经丁火也,足少阴肾经癸水也,相火者,手少阳三焦经相火,足少阳胆经甲木相火也。

手少阳三焦经相火随足太阳膀胱经下行,秘于肾脏,以温肾水,是以肾水不寒。
       手三阳三焦经相火不秘,泄于膀胱,则小便不利。

胃降则足少阳胆经相火亦降,秘于肾脏,而温肾水,相火不秘,则升炎而上,而生上热,凡吐衄,惊悸,心烦,牙龈肿痛,此皆相火不降,而失位也。相火不降,则肾水下寒,不能蛰藏,而生遗泄,故梦交,小便频数,淋沥诸病也。

阿居书馆收藏

我们不能盲目迷信古人,古人是聪明,但对这个道理不懂的也很多,也是连蒙带猜。
李东垣说,脾胃不足,阴火乘之,实际上是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辛金不能克制甲木,甲木上炎而不降,则发热,补中益气汤就是升脾气降胃气,从而辛金得降,而能克制甲木使相火得降。这是李东垣不明之处。
朱震亨说,相火者,元气之贼。实际上相火是人正常的生理之火,秘于肾脏而温肾水,手少阳三焦经相火泄,则陷于膀胱,小便不利,足少阳胆经相火病则上炎而不降,而生上热。朱震亨把正常的生理之火和病邪没搞清楚,他说的相火是指人的色欲之火,暗耗阴精。但是他从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了“虚火宜补,实火要清”的真知灼见,这是后来火神派的先声。
火神派的郑钦安,倒是明白这君火,他称之为真龙,但他搞不清楚这个相火,君火相火他分不清楚。
搞清楚了这个君火、相火的问题,中医的基本问题就掌握了。
再论君火与相火
《内经 灵兰秘典》: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所以,心是君主之官,主明也。君当然也有位,君是九五之尊,其位在上。相是臣,故其位在下。君的主要作用是明,但这里强调的是他的作用,而相火则强调的是它的位,没有强调它的作用,它肯定也是有作用的。它的作用是什么呢?手少阳三焦相火随足太阳膀胱经下行,秘于肾脏,而温肾水。足少阳胆经相火降于肾脏,以温肾水,这就是它的作用,它的位在下,位于肾脏。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这句话是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一个强调作用,一个强调位置,并不是说君火就没有位置,相火就没有作用了,只是说明的角度不同而已。
而且心主神明,这是心的主要功能,并无异议。
《灵枢 本神》: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伤寒论 少阴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少阴病,吐利,躁烦。
       这就是心主不明而神病焉。
从六经气化的角度来说,君火有二,手少阴心火丁火,足少阴肾水癸水,癸水上升,而化丁火,丁火在上,其明若日,其象似君,故说君火以明。
黄元御《四圣心源》:热者,少阴君火之所化也,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少阴以君火主令,手少阴心,火也,足少阴肾,水也,水火异气,而以君火统之,缘火位于上而生于下。坎中之阳,火之根也,坎阳升则上交离位而化火,火升于水,是以癸水化气于丁火。水化而为火,则寒从热化,故少阴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君火名也。
黄元御《四圣心源》:暑者,少阳相火之所化也,在天为暑,在地为火,在人为三焦。手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缘火生于木,相火既旺,母气传子,而木令已衰也。
        手之阳清,足之阳浊,清则升而浊则降。手少阳病则不升,足少阳病则不降,凡上热之证,皆甲木之不降,于三焦无关也。相火本自下行,其不下行而逆升者,由于戊土之不降。戊土与辛金,同主降敛,土降而金敛之,相火所以下潜也。戊土不降,辛金逆行,收气失政,故相火上炎。足少阳虽从三焦化火,而原属甲木,病则兼现其本气。相火逆行,则克庚金,甲木上侵,则贼戊土。手足阳明,其气本燥,木火双刑,则燥热郁发,故少阳之病,多传阳明。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二之气,亦从地下阴位升出地面,即木气上升之气也。此时大气较热,不似厥阴之阴极,故称少阴。木气上升之气,即水中气藏上年秋时下降的阳气。此阳气,由地下升至地上,照临大宇,光明四达,上升之象,有如君位,故称君火。此时大气由温而热,又称热火。

三气之时,地面上阳热盛满。经暮夜大气之凉降,降入地面下之水中。然当暑热上腾之时,旋降旋升。地下水中,为生物生命之所从出。此阳热实为生命之本,地面上阳热盛满,地而下所得阳热不多,故称少阳。此阳热降入地下水中,以生中气。中气旋转,则上下交清,有如相臣之职,故称相火。此火不降,暑热熏蒸,又称暑火。

        综上所述,君火以明,独指心主神明的作用,相火以位,是说手少三焦经相火,足少阳胆经相火皆秘于肾脏,位于下也。

古往今来,把君火和相火说清楚了的,只有黄元御、彭子益两位大师而已。三论相火与君火

我们且看看别的大师怎么说这个问题:

    《景岳全书》:余向释《内经》,于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之义,说固详矣,而似犹有未尽者。及见东垣云∶相火者,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丹溪亦述而证之。予闻此说,尝掩口而笑,而觉其不察之甚也。由此兴感,因再绎之。
       夫《内经》发明火义,而以君相明位四字为目,此四字者,个个着实,是诚至道之纲领,有不可不阐扬其精义者。亦何以见之?盖君道惟神,其用在虚;相道惟力,其用在实。故君之能神者,以其明也;相之能力者,以其位也。明者明于上,为化育之元主;位者位于下,为神明之洪基。此君相相成之大道,而有此天不可无此地,有此君不可无此相也,明矣。
        君相之义,岂泛言哉!至若五运之分,各职其一,惟于火字独言君相,而他则不及者何也?盖两间生气,总曰元气,元气惟阳为主,阳气惟火而已。第火之为用,其道最微,请以火象证之。如轻清而光焰于上者,火之明也;重实而温蓄于下者,火之位也。明即位之神,无明则神用无由以着;位即明之本,无位则光焰何从以生。故君火之变化于无穷,总赖此相火之栽根于有地,虽分之则一而二,而总之则二而一者也。此君火相火之辩。凡其为生化,为盛衰,为本末,重轻攸系,从可知矣。人生所赖者惟此,故《内经》特以为言。
这段话有几个问题可以看得很清楚:
1、君火以明,明于上,相火以位,位于下。
2、以火之象比拟,其光焰明于上,而实质温蓄于下,火之位也。
3、君火、相火都是人正常的生理之火,而非病邪,故时时存在,而非用则明,不用则不明。
再说说相火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景岳全书》:后世诸家咸谓相火寄在命门,是固然矣。然以予之见,则见君相之义,无藏不有。又何以辩之?盖总言大体,则相火当在命门,谓根 在下,为枝叶之本也。析言职守,则脏腑各有君相,谓志意所出,无不从乎形质也。故凡以心之神,肺之气,脾胃之仓廪,肝胆之谋勇,两肾之伎巧变化,亦总皆发见之神奇,使无其地,何以生此?使地有不浓,何以蕃此?此皆从位字发生,而五脏各有位,则五脏亦各有相,相强则君强,此相道之关系,从可知矣。故圣人特命此名,诚重之也。而后人指之为贼,抑何异耶!此万世之疑窦,故予不得不辩。
       这段话张景岳说君相二火五脏六腑皆有,我实不苟同,明明手少阳三焦经相火,足少阳胆经相火皆秘于肾脏,这涉及到六经气化的问题。张氏在这没有说明,是他自己不懂还是不说,不得而知,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什么相火寄于肝脏,待时而用,确属于虚妄。
       盖肝体阴而用阳,主生发而藏血,何来有火,若有火则必发热,肝藏血而华色,主筋而荣爪,风动则血耗而色枯,爪脆而筋急。凡眦黑唇青,爪断筋缩之证,皆风木之枯燥也。
     若说肝有正常的肝气,这还差不多。
      所以说相火寄于肝脏之说,不值一驳。
再来看看《类经》:
《类经》: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此明天之六气惟火有二之义也。君者上也,相者下也。阳在上者,即君火也。阳在下者,即相火也。上者应离,阳在外也,故君火以明。下者应坎,阳在内也,故相火以位。火一也,而上下幽显,其象不同,此其所以有辨也。
       愚按∶王氏注此曰∶君火在相火之右,但立名于君位不立岁气。又曰∶以名奉天,故曰君火以名。守位禀命,故曰相火以位。详此说,是将明字改为名字,则殊为不然。此盖因至真要大论言少阴不司气化,故引其意而云君火不立岁气。殊不知彼言不司气化者,言君火不主五运之化,非言六气也。如子午之岁,上见少阴,则六气分主天地,各有所司,何谓不立岁气?且君为大主,又岂寄空名于上者乎?以致后学宗之,皆谓君火以名,竟将明字灭去,大失先圣至要之旨。夫天人之用,神明而已,惟神则明,惟明乃神。天得之而明照万方,人得之而明见万里,皆此明字之用,诚天地万物不可须臾离者。故《气交变大论》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
《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此皆君火以明之义也。
又如周易说卦传曰∶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由此言之,则天时人事,无不赖此明字为之主宰,而后人泯去之,其失为何如哉?不得不正。
可以看出《类经》的说法与黄元御和彭子益两位所说的如出一辙,并无二致。
《类经》: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虽注义如前;然以凡火观之,则其气质上下,亦自有君相明位之辨。盖明者光也,火之气也。位者形也,火之质也。如一寸之灯,光被满室,此气之为然也。盈炉之炭,有热无焰,此质之为然也。夫焰之与炭皆火也,然焰明而质暗,焰虚而质实,焰动而质静,焰上而质下,以此证之,则其气之与质,固自有上下之分,亦岂非君相之辨乎?是以君火居上,为日之明,以昭天道,故于人也属心,而神明出焉。相火居下,为原泉之温,以生养万物,故于人也属肾,而元阳蓄焉。所以六气之序,君火在前,相火在后,前者肇物之生,后者成物之实。而三百六十日中,前后二火所主者,止四五六七月,共一百二十日,以成一岁化育之功,此君相二火之为用也。
           说的是君火在上为心而明,相火位于肾为元阳,昭昭明也。
中医之根本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藏者,蛰藏也,藏的什么?水中之气,坎中之火,所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也。此火春三月,所谓发陈,即是少阴君火,降则为少阳相火,所谓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也,故肾中亦有相火,也有君火,《内经》中说得很清楚,所以中医的根本就是阴阳,其中又以阳气为主,千经万论,无非为阳气也。

中医之根本 - 一念不觉 - 一念不觉

足太阳膀胱经寒水,足少阴肾经君火,二者互属于表里,但不同经,一个是太阳寒水,一个是少阴君火,坎中一阳,即水中木气,即是君火之根,此火左升,则为离火,即是君火,离中一阴,是为火中之金,为火中之液,即是阴根,此根右降,则为寒水。此寒水蛰藏即是水中木气。
春三月,此谓发陈,即水中木气左升,阴升而化阳,而为少阴君火也。冬三月,此为闭藏,即是火中之金右降,阳降而化阴,而为寒水也,不管是左升,还是右降,都是一气之流转也,故天地之间唯一气耳。
阴阳五行,无非就是气的不同变化的形态而已,分而言之,则为五行,合而言之,不过阴阳也,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一气而已。
中医之根本 - 一念不觉 - 一念不觉
《庄子》:天地间唯一气耳。
《庄子》: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息以相吹也。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易经》: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内经》:在天为气,在地为形。
               都说的是这一气,这一气分而为二,则为阴阳二气。
《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者,阴阳二气也)。
《易经》:一阴一阳为之道。
所以,中医的根本就是阴阳五行,脱离阴阳五行而论中医,就是魔说。
    《内经 阴阳应象大论》: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内经 生气通天论》:黄帝曰:夫自古
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可见《内经》处处讲阴阳,处处讲气,四时阴阳,中医之根本也。
中医的根本开始是阴阳五行,由此上溯,阴阳不测谓之神,能阴能阳,不被阴阳所缚的那个才是中医的根本。神以下,方言气。《内经》:在天为气,在地成形。气以下,方言精。精、气、神三者,神为根本,而这个气就是接通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枢纽。
我可以大胆地说,谁摒弃了《内经》,谁摒弃了阴阳五行而论中医,就是魔说,摒弃了阴阳五行而学中医,学到死都学不好中医,永远也只会记个秘方,永远都是个二流甚至三流的中医,永远也成不了大师。
        古往今来的中医大师,张仲景以六气化六经,而创立了六经辩证,六经的基础就是阴阳五行。
         河间、易水两大学派,滋阴降火,补土,补火,都是从阴阳五行出发。
         火神派补火,看郑钦安的真龙说,对《易经》的理解多深刻,也是从阴阳五行出发。
         这些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哪个不从《内经》《伤寒》《易经》中汲取营养?
        倒是现在人千奇百怪,自创理论,皆是魔说,中医靠这些人维持,不灭亡才怪。
        所以,灭亡中医者,中医人也,非中医本身之过也。
百病皆由土湿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升则三阴皆升,胃降则三阳皆降,脾胃者,后天之本也。
脾升则水木左升,肾水左升,而化肝木,肝木升发,而化心火,阴升而化阳也。
胃降则火金右降,心火右降,而化肺金, 肺金敛降,而化肾水,阳降而化阴也。
手少阳三焦经相火随足太阳膀胱经下行,秘于肾脏,而温肾水。手少阳三焦经相火不秘,则泻于膀胱,小便不利,大便滑利。
胃降则足少阳胆经相火亦降,秘于肾脏,而温肾水,则肾水不寒,水中木气得以升发,相火外泻,则升炎而上,而生上热,则生惊悸、口苦、目眩、咽干、牙龈肿痛、吐衄诸病。相火外泻,则肾水下寒,而下焦则寒。
手足相火之不降,其原因皆在胃土不降也。
胃土不降,则肺金上逆,而生肿胀、气喘、咳嗽、痰饮诸病。
肺金上逆,则甲木无制,而贼戊土,故心胸作痛。
而胃土之不降,缘于脾土之湿也。
脾以太阴而主湿,胃以阳明而化燥,湿气者,主气也,燥气者,化气也,化气不敌主气之湿也。
人之病也,阳明胃气燥病者,百不一二,《伤寒》阳明症,只有三承气汤证。
而太阴脾土湿病者,十之八九也。
盖火生土,而土克水,故脾不病湿也,土所恃者,火也。
阳易退而阴易进,而人之阳气易衰 ,而阴邪易进也。
阳气一衰则火微也,火微则土湿,土湿则寒水泛滥。
寒水侮土,则火土俱败。
故百病之作也,皆因土湿也。
故升清降浊,崇阳补火,扶阳抑阴,乃治病之根本大法也。论 病
世人诸病,不论男女,在中年人中,每百人内,几乎有八九十人得肝胃病,四五十人得心脏病或血压太高病,八九人得怔忡颠狂 病。在老年人,过五十者,多半心脏或半身不遂病。在青年人中,每百人中,有六七人得肝肾病虚弱病。在幼童中,则每百人中,有七八十人得胃病。富厚之家,尤难逃免。中年已弱,未老先衰。若单靠医生或一个运动法门,谓可以强身保种,思想又未免太简单耳。 
  幼童之胃病,系不明事理之父母与保姆所养成。父母终日出门游戏,一切不管。保姆又无知识,饥饱寒暖,绝不关心。有钱之家,小吃零食,冷热生熟,已伤其脾。任性娇惯,又害其肝。故无有不虫不病以致于死。即不死而虫病胃病已成,潜伏根内。倘遇痧痘等症时,必中虚不可抵抗。富厚之家,子女尤为危 险。青年子弟,或受父母先天之不足,身体已极薄弱。种种环境,又复不良。如同学中贫富不均,引其恼怨。男女少艾思慕,引其颠倒。社会不良、国衰民弱,引其愤恨。恶友之利诱威逼,引其贪得与恐怖。毕业后无生计可谋,引其忧思。若在学校,则功课烦杂,精力已感不足,神思颠倒,更逼其运动尚武,是引其痨伤。故用功者每易致病。我家青年子侄,已有多人病死矣!十年前著有自性长寿法一论,正为此也。 
  中年人生活艰难,忧思伤脾,愤怒伤肝,郁闷伤胃,惊恐伤胆,劳累伤筋肾。诸病汇集,遂病心脏。肝属木,木克土则胃不和,运化不灵,是以夜眠不安。肾属水,水涸则火旺。心属火,所以心脏过度衰弱。凡人生一切营养精液。统归于心脏,由心脏分派各部。脾胃若病,则收入顿少。心脏不足,各部同此衰落。火愈旺,血液消耗益多,心脏衰弱至极,则突然虚脱,中风脑冲血,皆由心脏衰弱、血气停顿所致。势若土崩,不可挽救。故人身如房舍,只有晴天可以修理,万无大雨渗漏时再修之理。人何不略分一二分谋衣求食之劳,移作养身修性之用,以延此一命哉。汝莫谓现在精神好,年少气盛,有恃无恐。一经大风浪,即不够用。人命若有常者,死期当可核定,世间应无少年夭折耳。况近代青年,十有九病,根本即靠不住,至可虑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