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中药法象理论研究(Ⅰ):论药象与药性的辩证关系及意义

 缘起性空顺自然 2024-07-18 发布于天津





编辑推荐语


哲学思维是中医理论的思想武器,文章在总结中药传统用药法象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哲学理论,分析探讨中药药性理论与中药法象理论的相互关系,尤其阐述二者“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为现代中药法象理论的科学定义及其理论构建,提供可行性、科学性依据,促进与丰富临床中药学的深入发展
图片
【摘要】从哲学理论的“一般与特殊”规律,分析探讨中药性能理论与中药法象理论的辩证关系。研究发现,药性理论与法象理论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二者属于“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其一,药性理论中包括中药法象的认识内容,但还有诸多特殊药象及其产生的特殊功能等法象认识是药性理论不能体现、也无法替代的。其二,中药性能作为“一般”理论,是抽象、深刻和更加体现本质的普遍性理论;中药法象作为“特殊”理论,则是直观、形象而反映丰富变化的具体性理论。因此,合理地运用“一般”与“特殊”的差异,使二者相互合参,对中药研究与应用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和临床指导意义

图片

近十年以来,“中药法象”研究又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其中,从象思维、法象药理角度阐述中药药性的形成和意义,成为现代研究的重中之重。诸多学者认为药物自然属性的研究应当受到重视。鉴于此,中药法象与中药性能除了在“象思维或法象思维”的认识方法上有相似性之外,二者有无区别?如何认识其关系?中药法象能否形成特殊理论指导临床用药?其临床意义何在?诸如此般问题,仍需要深入探讨,以明确认识。
哲学思维是中医理论的思想武器,本文在总结中药传统用药法象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哲学理论,分析探讨中药药性理论与中药法象理论的相互关系,尤其阐述二者“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为现代中药法象理论的科学定义及其理论构建,提供可行性、科学性依据,促进与丰富临床中药学的深入发展。

PART1

图片

1 中药法象与中药性能密切相关

中药性能又称为“药性理论”,为中药的一般性理论;中药法象理论既是中药性能理论的药学基础,也是中药特殊功用的药理认识。诸多法象认识(尤其是特殊药象及其产生的特殊功能)在中药性能理论中是无法体现的,故而属于中药的特殊理论。现代哲学观认为,“一般”与“特殊”相关,表现在“一般”存在于“特殊”之中,不能脱离“特殊”而存在。中医药传统与现代诸多研究表明,中药性能理论以中药法象认识为基础,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均采用了“法象思维”认识方法,均有“以临床实践为依据,以法中药之象”而形成的内容。

图片

1.1 四时环境与四气性能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大多医家认为“热药”与“寒药”的形成,得之于天地四时之自然属性,即药物四性禀受于其所生之时的四季气候和生长环境而成。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而且《黄帝内经》还强调,对于春夏秋冬四时阴阳之天气,“从之,则苛疾不起。”《神农本草经》将四气作为中药药性之一,其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即强调中药四气取象于四季气候。因此,历代本草常以四时之气而言药性。李东垣《用药法象》言:“温凉寒热,四气是也,皆象于天。”《医宗必读》云:“四时者,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已,药性之温者,于时为春,所以生万物者也;药性之热者,于时为夏,所以长万物者也;药性之凉者,于时为秋,所以肃万物者也;药性之寒者,于时为冬,所以杀万物者也。”而且,诸多医药学家注释药之“四气”,也常法四时天地之象以论其性,如缪希雍《本草经疏》解柴胡:“禀仲春之气以生,兼得地之辛味。春气生而升,故味苦平微寒而无毒”。
传统中医还注重根据中药的生长环境来分析寒热药性的形成机制。如黄连、黄柏均为寒凉药之代表,其中黄连生长习性喜冷凉、湿润、荫蔽,不耐高温,《本草经疏》言:“黄连禀天地清寒之气以生”。《本草乘雅》言黄柏:“树高根结,经冬不凋,味大苦,气大寒,禀太阳高广之象,得太阳寒水之化。”女贞子又名冬青子,李时珍曰:“此木凌冬青翠。”其子采于冬,且可挂果至次年春末,足可见其秉受冬寒之气而生之,故其性寒。《本草求真》记载:“穿山甲咸寒善窜,其性穴山而居,寓水而食”。对于附子的生长环境,有“至阴之地生至阳之物”的认识,似乎与本草物候相矛盾,但实际上就附子的生物特性而言其有“三喜”:喜温、喜湿、喜光。针对传统道地药材江油附子的研究表明,该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夏热冬暖、暑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步等特点,年均气温为1416℃,是附子的最适宜产区。研究表明,现代高产的汉中附子生长温度为1034℃,最适宜温度为2025℃。《本草图经》载附子冬至前种之,历代依此而做,植附子于“冬至一阳生”之时,而收于夏至阳盛之候。因此,使其生于至阴而成其盛阳,既可化生肾中之元阳,又可温散阴寒之结痼。

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与五味、五色、形态等药象的显性客观特征有所不同,“药象”中的四时季节、生态环境之象,是通过人类长期感受和观察而认识的,属于较为隐性的客观之象。由此形成的中药寒热温凉“四性”,又被称为“四气”,即取“气”之“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具有能感觉到、体察到的客观存在”之意。上述认识说明,四气药性的形成存在于药物生长的四时之气和生态环境之中,没有脱离天然客观之象而存在,并可通过天然之象的变化表现出来。

1.2 药物滋味与五味性能

“五味”是中药性能内容之一,但它首先来自于中药的实际滋味。古人称“入口则知味”,极为易知,是药物“尝之可得”的客观之象。《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神农本草经》言:“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可见,中医将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以之解释药物的功效。以“中药法象”理论而言,药材的自然五味属性,就是“药象”中滋味法象的内容。
《黄帝内经》对五味有丰富而系统的认识,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提出了“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的五味确切功效。另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味厚则泄,薄则通”,是将五味从定性到定量的又一深刻认识。这些内容为药性五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药味基础,充分体现了五味药性存在于自然滋味之中,没有脱离滋味法象而存在,并通过特殊滋味表现出来。

1.3 五色、形态、气味与归经

1.3.1 五色与归经  

中药“五色”为“望之所得”的自然客观“药象”之一,以其认识归经便于记忆掌握。《景岳全书》言:“以五色分五脏,其理颇通。”其中色红入心,如朱砂、丹参、红花等;色黑入肾,如磁石、墨旱莲、女贞子、黑芝麻等;色白入肺,如百合、白果、桑白皮、石膏、浙贝母等;色黄入脾,如陈皮、灶心土、黄芪、干姜等;色青入肝,如青皮、青黛等。

图片

笔者对《中药学》分类比较研究发现,药材颜色的差异是其功效变化的客观表征。如温里药中,偏于黄色的干姜、高良姜,功效以温中散寒为主;偏于绿色的吴茱萸、小茴香,功效偏暖肝散寒;黑色的制附子可补命门元阳;红褐色的肉桂能助心肾阳气等。理气药中橘黄色或黄色的陈皮、木香可理气健脾;偏青绿色或绿褐色之青皮、香附善于疏肝解郁,以及白色通胸中之阳的薤白等,均体现了颜色变化对中药归经及功效特点的影响。另外,还有多色或兼色的药材,如蒲公英的叶绿、茎红、根白、花黄,故归经为肝心肺胃;金银花黄白相兼,既入肺胃气分,又入心经血分;乌药外皮为黑褐色,内心为黄白色,使之上能归肺胃经,下能入肾经。变色药物如玄参、山药等,可由白或灰白色变为黑褐色等,它们的多种归经特点与其多样颜色有关。而清热药、补益药、补阴药的颜色变化与归经关系更为显著。因此,通过观察药物颜色,既了解同类药物颜色变化与性能归经的关系,又看到不同药物颜色与归经的相似变化,不仅可加深对这些药物性能归经的理解与记忆,还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1.3.2 形态与归经  

“望之可观”的中药客观形态与归经也有密切的联系,这些最为直接而形象丰富的“药象”,包括药物外在的体态、部位等。其中,体态之象如心形、肾形、肺形、圆核形、关节形等;部位之象有药物的皮、筋、叶、茎、根、果实等。形态类比在中药功效描述中内容最丰富,归经指向也最明确。如除有以脏补脏、以皮治皮、心以治心、枝达四肢等概括认识之外,还有莲子心、连翘心、栀子心、通草心、灯心草心,诸“心药”以清心火;鱼腥草叶形如两肺,善治疗肺热咳喘、肺痈;羊肝益肝明目;补骨脂形弯如肾可补肾强骨,肉苁蓉、锁阳形似男子阳器而治肾虚阳痿;核桃、益智仁形似脑而补脑滋肾益智。古今更有诸多关于“蔓藤舒筋”的研究论述,《本草纲目》曰:“凡藤蔓之属,象人之筋,所以多治筋病。”并解旋覆花根言:“根细如筋可啖,故本经言其久服不饥轻身。续筋骨,合筋疮。”《本草拾遗》解伸筋草“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要药分剂》解络石藤:“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伸屈者,服之无不获效。”现代研究认为,藤类药物多归肝经,而肝主筋,与经络、神经、血管等均有密切关系。

图片

以形为治与归经的关系,还包括用药部位等内容。如虎骨壮骨治痿软;茯苓皮、冬瓜皮、生姜皮治皮肤水肿;荔枝核治男子阴囊肿块;桑枝引诸药入上肢;松节、牛膝形似关节而利关节、治痹痛。《医学启源》记载药用根梢法:“凡根之在上者,中半已上,气脉上行,以生者为根,中半已下,气脉下行,入土者为梢。当知病在中焦用身,上焦用根,下焦用梢。经曰:根升梢降”。可见,入药归经部位不同,药效也不相同,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

1.3.3 气味与归经  

“尝之可得”的“滋味药象”也有“五味入五脏,主治五脏病症”之说。但是对于五味入五脏的认识,除甘入脾、咸入肾较为一致之外,其他认识尚不统一,如《黄帝内经》中辛有入肺、心之不同,苦有入心、肺、肝等不同,酸有入肝、肺之不同,有待进一步探讨。《本草从新》曰:“有因气相求者,如气香入脾,气焦入心之类”,则是指“嗅而可知”的气味。后世研究认为,芳香入脾者能健脾化湿或健脾理气,如香薷、藿香、佩兰、木香、苍术、砂仁、肉豆蔻、紫苏等;部分芳香猛烈者又入心经,能开窍醒神,如麝香、冰片、苏合香等。另外,还有“臭气”的药物,如鸡屎藤、蚕沙等,与脾胃湿浊同气相求,能和胃化浊、消食化积。
清代《本草备要》论药先辨其气、味、形、色,辅之以五行学说而定其归经,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归经与诸多药象的关联,其载:“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

图片

1.4 质地、性味与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药性理论也以象为据,存在于药物的质地、气味等客观法象之中。李东垣《药类法象》曰:“轻清成象,本乎天亲上;重浊成形,本乎地亲下”,强调质地轻重与气味清浊决定着升降浮沉。其后的明清医家也有深入细致地论述,《本草备要》谓:“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而且,药物的不同部位也影响着升降浮沉,如《本草问答》曰:“根主上生,故性升;子主下垂,故性降;茎身居中,能升能降”。《侣山堂类辩》有“在土之根荄,本乎上者亲上,本乎下者亲下”之论,反映出即使是同一沉降的根部,也可因药用位置不同而出现药性升降的变化。故《本草问答》有言:“凡一切药,皆当原其所生,而后其性可得知矣”。  
论气味与升降浮沉,皆本于《黄帝内经》:“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张元素《医学启源》又倡“气味厚薄升降图说”。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介绍了李东垣的《药类法象·用药法象》内容,认识更为丰富,其认为:“天有阴阳,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地有阴阳,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者,地之阴也”,更有“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既言四气之阴阳升降,又谓四气五味中有升中含降、降中有升的阴阳相对性和多样性。李东垣还根据《黄帝内经》四时四气法象,将药物阴阳升降属性归纳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类,同时强调用药须遵循“四时之度,五行化生,各顺其道,违则病生”的原则;并以“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论脏腑用药,以茯苓、麻黄、附子、大黄、粥、茶为例,强调法象用药“升降者天地之气交”的意义。总之,李东垣以阴阳五行理论高度概括了药物的升降浮沉理论和临床意义。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李东垣运用法象思维创立和完善了中药升降浮沉的药性理论,但由于其中的“法象”之“象”内容,不仅包括了药物客观直觉之象(如药物质地、滋味等),而且与主观抽象之“阴阳五行”理论相结合,因此后世还是将“升降浮沉”归为药性理论之中。尽管如此,李东垣药类法象之思维方法,对后世医药学家的认识仍产生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图片

另外,有关中药毒性的认识也与天然之象有关。所谓“毒”是药性凶猛酷烈之表现,所以凡是性味过强者,如细辛之极辛、附子之大热等,多为有毒之药。有研究发现,有毒、大毒、小毒类中药外观多以红色和绿色为主,尤其是大毒中药的颜色均十分鲜艳。“药毒”的“猛烈”或“毒害”意义,表达了中药毒性理论的一般认识,通过具体药象也可以形象地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中药性能理论以中药法象认识为基础,表现在其与中药法象理论的认识方法上有相似之处,没有脱离法象认识而存在。以哲学的方法论而言,作为一般规律的药性理论必然包含“法象”的特殊规律,它没有脱离特殊规律而存在。

PART2

图片

2 中药法象与中药性能的区别

如上所言,中药法象与中药性能有密切的联系。但是笔者比较分析历代研究发现,法象理论与药性理论仍有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二者的概念内涵和用药思维、认识内容等方面。正因如此,中药法象作为特殊理论可以弥补一般药性理论之不足。

2.1 药性与药象的概念内涵有明显不同

药性即是中药的“药性理论”。虽然中药性能理论以中药法象认识为基础,二者均采用了“法象思维”的认识方法,但是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药性理论”还结合了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总结概括而形成理论体系。其中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不同内容,均具备了阴阳五行的性质。如寒热温凉药性理论的产生,既受四时变换、生长环境影响,更是古代医家“以阴阳理论为指导,并根据临床实践中观察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概括而成。《黄帝内经》“藏气法时”“四气调神”等理论即确立了四气的阴阳寒热属性,使之成为药物四性临床应用的圭臬。

图片

与上述药性理论含义相比较,“中药法象”则是着重利用药材本身所蕴含的具体形态,说明中药的功能和应用原理。主要为因形而命名、依质而入药、从象而取效的认识内容。而其中有诸多特殊药物形象产生了特殊的功能,其内容又难以用阴阳五行加以概括,进而弥补了药性理论之不足。

2.2 药性与中药法象的认识角度与用药思维有明显不同

药性理论是客观直觉认识与主观抽象认识相结合的理论,从而形成了中药理论的一般性、普遍性理论;法象药理则专注于“用具体的形象,阐释药物的功能”,多为客观直觉认识,其理论能弥补药性理论之不足,故而有其特殊意义。“药性理论”用药,主要着重于“定性”,即“病性”与“药性”,应用机制在于“以偏纠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等,均是药性理论的应用大法。
“法象用药”则着眼于“依形”,即是从客观、形象的直觉出发,注重“各有色类,寻究其理,并有法象”,它是用具体的“视之可见、触之可及、尝之可知、闻之可得”等客观表现,阐释药物的功能和治病机制。如“因形以治”“清升浊降”,以及“藤蔓舒筋”“介类潜阳”等等。不仅如此,对于临床实践而言,重视“象思维”以及重新确立“中药法象理论”的特殊意义,也是现代中医药学发展与创新的基础。

图片

虽然药性理论中包含有诸多药象认识,但是由于抽象是哲学思维的根本特点,阴阳五行又属于中医朴素之哲学理论。以此而言,药性理论经历了更为抽象的主观认识过程,其将客观认识与阴阳五行之抽象认识相结合,将客观认识进一步通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主观改造”(《实践论》),因此最终成为中药理论的一般性、普遍性理论,成为具有统领和主导意义的临床中药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如除寒热药性之阴阳属性认识之外,《黄帝内经》还将五味进行阴阳分类,并运用五行理论阐述了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其认识使五味的客观滋味概括上升为药性五味理论,用以调节与恢复脏腑气血津液功能。而归经与升降浮沉理论存在于诸多“药象”之中,如前所述之中药“五色、形态、气味与归经”,中药“质地、性味与升降浮沉”。但其理论也均有机融合了中医阴阳五行,进而与脏腑经络相联系,也最终概括上升为中药性能理论内容之一,不仅使临床用药更具有针对性,而且可据此调理机体的升降出入,更好地恢复机体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
与药性理论相比,法象理论则是以“法客观之象”的直觉认识为主,具有特殊的、具体的、丰富细腻的多样性特征。如药象内容除上述所言之滋味、五色、形体、气味、体质轻重之象,以及四时季节、天然环境之象之外,还有结构、质感、生活习性等诸多药象内容,并由此产生出诸多不同于药物性能的特殊作用。
总之,中药法象理论虽然是药性理论的基础,但是由于其中还有诸多法象认识(尤其是特殊药象及其产生的特殊功能认识),在中药性能理论中无法体现,所以中药法象理论可以弥补中药性能理论的不足。另外,本文强调中药法象理论的特殊意义,还在于通过“法客观药象”,尤其是通过“象-性合参”的认识方法,揭示和发掘中药丰富多样的作用机制,充实和创新临床中药学的理论内容,为解决更多的复杂性疾病提供新思维和新认识。因此,科学定义中药法象理论之概念,并进行其理论体系新构建已成为当代中药学发展之急需、之必然。

图片

PART3

图片

3 结语

百上千种中药参与治疗疾病、调整机体,没有阴阳五行的哲学理论高度概括,是难以驾驭的。所以,首先去粗取精、高度概括成为一般药性理论是必须的。而对于其他的特殊内容,则以特殊的形式进行认识,进而完善弥补一般理论,也是必要的。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难治的疾病,需要更细致更全面的用药理论。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中药学也是如此。古代医家在形成药性理论之后,一方面强调其重要性,如《医宗必读》有言:“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景岳全书》也指出:“用药之道无他也,惟在精其气味,识其阴阳,则药味虽多,可得其要矣。”另一方面,又通过不断地总结长期用药经验,进一步强调药象的意义,如《温病条辨》云:“古来著本草者,皆逐论其气味性情,未尝总论夫形体之大纲,生长化收藏之运用,兹特补之。盖芦主生,干与枝叶主长,花主化,子主收,根主藏,木也;草则收藏皆在子。”因此,药性理论与法象理论并非是割裂的、无关的,而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图片

总之,在中药性能与中药法象的认识上,中药性能作为“一般”理论,是抽象、深刻和更加体现本质的普遍性理论;中药法象作为“特殊”理论,则是直观、形象而反映丰富变化的具体性理论。合理地运用“一般”与“特殊”的差异,使二者相互合参,对中药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和临床指导意义。正如哲学理论认识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规律存在于特殊规律之中,并通过特殊规律表现出来,特殊规律表现并丰富着一般规律。这种辩证认识观,也是现代临床常用的研究方法。发现特殊现象、把握特殊规律、构建特殊理论,进而通过特殊再去探索一般,又从一般去研究特殊,如此循环往复,必然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和创新。
当然,中药法象理论也只是从一个角度阐明药物的作用与应用,肯定还有更多内容有待于认识和解决。如通过药理实验、分子生物学等进行研究,形成中药实验药理学或中药分子生物学分支学科,等等,均是推动中药学发展的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