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慎行的一首旅游诗,虚实相生,浓淡得宜,俨然一幅写意山水画!

 云端书馆 2024-07-19 发布于河北

唐末诗人皮日休赞颂孟浩然的诗作是“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倘若用这两句话来评价查慎行的旅游诗,倒也十分合适。

康熙三十一年,查慎行离开江西去北京路经大通驿,这时,晓雾初散,旭日东升,翠烟红树,清风淡云,江水青山,构成一幅浓淡空灵、十分潇洒的画卷。

查慎行触景生情,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早过大通驿》。

《早过大通驿》

查慎行〔清代〕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这首诗的大意是:

早晨的浓雾刚刚散去,东边的太阳还没有升起。

青烟袅袅,遥望前方市镇依稀可辨;被朝霞染红的树木,仿佛忽然移到了河湾。

风吹过江面,泛起微微涟漪,像轻绸软缎在波动;九子山巅高出云表,像轻轻浮在银色的海面。

即便是荆关再世,要描画这山光水色,也得为笔墨浓淡费一番斟酌吧!

这首诗写晓雾、初日中的江南秀色,红绿辉映,山水明丽,虚实相生,浓淡得宜,俨然一幅写意山水画。

首联点明过大通驿的时间:早雾刚刚散去,朝阳尚未升起。不说雾散而用醒字,不仅把无知无觉的晨雾,比拟为有情有意的佳人,且一语双关,早行的旅人,大概也是才醒吧?不说旭日未升而用吐字,使读者感受到朝阳于转瞬之间喷薄而出的气势。

颔联描写大通驿周围的景色:遥远青烟袅袅的地方,可辨别出那里是集市。前面的红树忽然又转移到水流弯曲的地方。树是不会随便转移的,只是因为人坐在船里,

转弯时随着方向的变化,由于远近视差的不同而觉得转移了。诗人把静写成动,这是亲身的感受。

颈联诗人拓展视野,进一步发挥想象:清风吹皱江水,泛起微微涟漪,像轻绸软缎在波动;九子山巅高出云表,像轻轻浮在银色的海面。

一个“软”字,一个“轻”字本是形容词,这里作动词用。一江水“软”,是因为微风轻拂;九子山“轻”,是因为薄云一缕。

我们仿佛看到水波粼粼,浮光耀金,山色青青,白云轻飘。这仍然是清晨的山光水色,恬静迷人,真是美极了。

尾联则由眼前的自然美联想到艺术美:即便是擅长山水画的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再世,要描画这山光水色,也得为笔墨浓淡费一番斟酌吧!

我国古代的山水画,讲究虚实、远近、淡浓、大小的处理。诗人也运用了这些技巧。

这首诗的头两句点明时间,定下明朗清新的基调。颔联“翠烟”两句写得迷漫而又清晰,浪漫而富有动态。

在色彩上是鲜明而又和谐。颈联更是绝妙,风轻水软,云绕山青,更体现清晨之美。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