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荣桓、谭政,毛主席秋收起义的左右手,为何只有罗荣桓成元帅?

 凤凰山居士 2024-07-20 发布于江西
杂谈百科历史2024-07-20 14:05江西
秋收起义中,罗荣桓和谭政作为毛主席的左右手,分别负责军事和政治工作。罗荣桓因军事和政工双优成为元帅,谭政因政治工作出色但军事指挥不足而仅为大将。

南昌起义虽然是第一次以国民革命军的名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但真正第一次公开宣布共产党领导的是毛主席的秋收起义。在这次起义中,首次使用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标志着纯粹由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的成立,这对我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秋收起义中,毛主席的左右手,罗荣桓和谭政都参与了其中。

罗荣桓担任参谋职位,主要负责协助毛主席进行部队的整编和强化。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强化党的领导成为首要任务,特别是在连级建立党的支部,并在连以上设立党代表,营团级建立党委,罗荣桓在这方面的工作尤为关键。

谭政由于其深厚的文言文基础和整洁的书法,被毛主席识别并选拔为当时仅22岁的“前委书记官”,即秋收起义期间的毛主席秘书。谭政不仅是毛主席的首位秘书,还主要负责起草政治理论文件。

在秋收起义中,罗荣桓和谭政的起点相似,都是政治工作的佼佼者,成为毛主席重要的依靠。

在政治工作的领域,两人表现都很难以区分高下:罗荣桓在东野策划组建了198个二线兵团,成功扩充兵力至40万,展示了其卓越的政工组织能力;而谭政所起草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即广为人知的“谭政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性质、地位及其基本方针原则,强调“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成为我军政治建军的重要指南。

解放后,二人相继担任了全军治部总政主任,无疑是我军极为出色的政工专家。然而,为何最终罗荣桓能成为元帅,而谭政只是大将呢?

笔者认为,罗帅不仅在政工领域表现出色,其在军事战略上也同样卓越(曾任具体的军事指挥官),可以说是文武双全的表现。

林总前往苏联治疗后,中央在选择山东抗日根据地领导人上费尽心思。

1943年,中央确定罗荣桓为山东军区司令员兼115师代师长,此后山东局势迎来转机。罗荣桓首创的“翻边战术”多次给日军以重创,其军事才华得以充分发挥。

仅仅两年时间至1945年,山东军区扩展至5个军区、22个军分区、3个教导团、18个独立团、24个基干团、4个独立旅、2个支队及1个海军支队,113个独立营(县大队),人数从最初的15500人增至将近27万。

罗帅在山东同时抓军事和政工,使得山东成为当时我军最强大、发展最快的军区之一,其贡献功不可没。

毛主席也曾评价:“山东一换罗荣桓,整个局面就活了。”

虽然谭政在政治工作上一直表现突出,但由于在军事指挥方面表现不如罗帅,因此尽管两人起点相同,都是秋收起义时的政工核心,但最终谭政的军事表现不及罗荣桓,导致其职位与罗帅有所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