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游 北镇古城

 高家大杂院 2024-07-22 发布于辽宁

北镇,位于中国辽宁省锦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北镇古城是一座具有明清风格的古城。有历史久远的北镇大庙,有古城墙、鼓楼、石牌坊。崇兴寺双塔和庙宇建筑,都是辽代保存至今的,非常有历史感。

北镇大庙

北镇庙,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城西2千米的山岗上,是医巫闾山的山神庙,也是全国五大镇山中保存最完整的镇山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初称“医巫闾山神祠”,明洪武三年在原址重建,改称“北镇庙”。

北镇庙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在其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石牌坊、山门、神马殿、钟鼓楼、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内香殿、寝宫、女娲娘娘庙等。

  

  

  

  

  

  

  

  

  

  

  

  

  

  

石坊

石坊始建于弘治七年(1494年),起初是一座木牌坊,清初改建成了石牌坊。石牌坊后世历经多次修缮。1973年,在一场巨大的龙卷风中,石牌坊轰然倒塌。1992年,北镇重建该石牌坊。

  

  

  

  

  

山门

山门又称仪门,位于石坊北25米的第一层月台之上。明间门额上嵌石匾额一方,横书双钩楷书“北镇庙”三个大字,传为明嘉靖时严嵩所书。

  

  

神马殿

神马殿又称神马门,位于山门后25米处的第二层月台之上。神马殿是古代向马神祈祷马政事业槽头兴旺之所,故又称马神殿。面阔五间,东次间立有光绪十八年(1892年)之敕修北镇庙碑一甬,西次间立无字碑一甬,今碑首、碑趺尚存,殿内塑有神马及马童二像。

  

  

  

  

  

钟楼、鼓楼

钟楼、鼓楼位于神马殿东西两侧。钟、鼓二楼始建于明代弘治间,后于万历、清康熙、乾隆、光绪各朝多次重修或维修。

  

  

  

  

碑亭

碑亭位于神马殿北甬路东西两侧,横列四座碑亭。四甬碑由东向西分别为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万寿碑、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北镇庙碑文》、雍正五年(1727年)的《御制碑文》、乾隆十九年(1754年)《御制并书·七言律诗》碑。

  

  

  

  

  

  

御香殿

古时用于贮藏朝廷祭典所用香火和供品、陈放朝廷诏书的庙宇,故又称龙亭。殿内北部中央的神坛上供有一尊“北镇山神”,东西两侧的墙壁上绘有明代开国元勋32人的画像。此层月台的东西两侧和石阶之下还立有清代皇帝的御祭、游山诗文碑14甬,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更衣殿

更衣殿一共有三间,是祭祖者入大殿朝拜前更换衣服的地方。

内香殿

内香殿是存放地方官员祭品和香火的地方。后殿是山神夫妇的内宅,规模仅次于正殿,殿内有山神夫妇及童男童女塑像。

  

  

  

  

这两座建筑围起来施工已经好几年了,还没有完工。

 

女娲娘娘庙

位于北镇庙西北角,有女娲娘娘庙,庙前有一天然巨石,名曰“补天石”,也叫“翠石屏”。传说此石为女娲补天时掉落于此地。

石头底部有一个南北贯通的洞,洞口四周的石壁上雕刻着“补天石”、“翠云屏”等石刻。由于年代久远,石头上的一些文字已经模糊看不清楚。

 

  

  

  

  

  

  

文物遗存

北镇庙建成以来,历代帝王都在此举行设祭祀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北镇庙内原有留下自元代以来的告祭碑、修庙碑记、题咏刻石共计120余通,但因历史和人为的毁坏,大部分已经残损和丢失。北镇庙内碑刻,是研究元、明、清三代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

民国年间战乱,北镇庙遭受损坏。“文革”期间红卫兵“破四旧”将所有石碑推倒在地,毁损惨重。

庙内的东侧保留有大批古碑、石狮等石刻物件,以及残缺不全的建筑物构件,在默默地等待它们该去的地方。

  

  

  

  

  

  

  

  

庙外东侧有乾隆年间所建的“广宁行宫”遗址,现在正在施工,过几年再来游览,一定有令人惊喜的宫殿供游客游览。北镇庙,建筑群规模庞大,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

  

  

四千年的文化积淀,证明了历史上它所拥有的崇高地位。

北镇崇兴寺 双塔

北镇双塔,位于北镇城北的崇兴寺内,又名崇兴寺双塔。

北镇双塔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塔建于辽代晚期,后经元、明、清几代重修。两塔东西对峙,形制相同,为砖筑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塔基为石条砌筑。双塔清秀挺拔风格一致,八角十三级密檐。今天的崇兴寺,已非昔日之宏大规模。

塔座上有砖砌斗拱、曲水万字栏板和仰莲。塔身八面多有拱龛,中雕坐佛,龛外两旁各立一胁侍,上有宝盖、飞天等装饰图案,每角各刻一力士,作负重形态。另有腾龙、舞凤、伏狮、游鱼等纹饰。底层檐下有仿木砖雕斗拱,为双抄五铺作。往上为十三层塔檐,各层均用砖砌迭涩出檐,逐渐内收。在八角攒尖式的塔顶上建有莲座、宝瓶、刹杆,顶端装宝珠,宝珠用风磨铜制作,色泽如金而贵于金。

微风拂过,双塔上的风铃随风摇动,声音清脆悦耳。

双塔居栖着数以千计的塔燕。昼则群飞捕食,夜则静栖檐下。

进入寺庙大门,首先有信徒口里念诵着“阿弥陀佛”同时给游客送上一块西瓜解暑,寺内有信徒在除草洒扫。

  

  

  

  

  

  

  

  

  

  

  

  

  

  

  

  

  

  

  

  

  

  

  

  

  

  

  

  

  

  

  

在北镇双塔的西边,有一座尼姑庵,又名毗卢庵。尼姑庵内主要建筑有正殿、前殿、门和僧房等。尼姑庵被当做四旧而扒掉,现在只立个遗址的牌子。

  

北镇古城

北镇古城始建于辽代,城高池深,固若金汤。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派辽东广宁都指挥使司指挥佥事王雄主持在辽、金、元古城旧址上修筑广宁城,比辽古城规模大。明清两朝多次维修。城门5座:城上建箭楼4座,东南角建魁星楼1座。道光九年(公元1892年),因东西城墙损坏严重,又进行重修。经过这次维修,使广宁古城规模固定下来,以后200年未变。

但是要想毁掉它,确实非常容易。

1943年,伪满勤劳奉仕队扒掉西门瓮圈。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出于军事需要,扒掉城头女墙,又扒开五处大豁口以便出入。

1957年,县里修建工人倶乐部,拆用小南门的部分城墙砖,其它部位都保持完好。当时北镇古城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古城遭到严重毁坏。县革委会修看守所和防空洞等较大工程,拆用大量城墙砖。随之,许多单位修筑防空洞和个人家庭建筑,都争相去拆取城墙砖。

19729月,县里修体育场,扒掉西门一带的城墙砖,此后单位、个人的毁城之风愈演愈烈,至1973年,除城内驻军3166部队营房的380米城墙得以幸存外,北面尚有1100米的黄土残垣。其余大部分都是残垣断壁,土砾堆积,触目伤神。

1976年,县革委会组织各部门在古城墙基上修建了环城路。

至此,经历千年风雨沧桑的北镇古城墙亦不复存在了。

很多民居的围墙都是城墙基石和城墙砖垒起来的。不难想象:当时人们争先恐后热火朝天地扒城墙砖往自己家运变成私人财产时的热闹场面。

  

  

  

  

  

  

  

  

  

  

侥幸逃过劫难的城墙

  

  

  

  

  

  

几年前,王先生买下这块土地,建设起正隆大酒店。酒店前面就是已经支离破碎的土城墙。由于常年风吹日晒雨淋,土城墙的夯土随雨水四处流淌,墙体逐渐缩小。现在仅存有约40米石头墙基和三段5-10米的土墙。王先生看着心疼,于是他自费购买了建筑材料,给剩余的土墙周围砌起围墙,盖起了遮雨棚,并贴上“广宁城”的纸质标签。从此,土墙被私人保护起来,城墙土再没有流失。遮雨棚曾经被城管以“违建”而要求拆除,后来不了了之。

  

  

  

  

  

  

  

  

  

  

  

  

  

王先生说,以前全城18座庙都“破四旧”拆了。太可惜了。

侥幸留存下来的城墙,向人们诉说着北镇古城曾经的辉煌,而给人留下的更多的是惋惜和遗憾。

石牌坊

石牌坊位于北镇城内鼓楼南。这座三间四柱五楼石坊,始建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为表彰当时的辽东总兵官李成梁而建。

石坊全部采用暗紫色沉积砂岩建造,高9.25米,宽13.1米,翘檐、通枋及栏板斗拱等制作精美,间饰人物,四季花卉,鲤鱼跳龙门、一品当朝、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龙、五鹿、海马朝云、犀牛望月、喜禄长寿封侯等浮雕。坊额竖刻“世爵”二字,横额刻有“天朝浩券”及“镇守辽东总兵官兼太子太保宁远伯李成梁”字样;下刻“万历八年十月吉日立”。中柱柱脚前后各有一对夹柱石狮,边柱前后各置一对鼓心雕花云形抱鼓石,外侧各有一只石兽。整架石坊精秀俊美,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鼓楼

鼓楼,位于古城风景区城内南北大街中部。

鼓楼建在大方形台基上,是重楼式建筑。鼓楼坐北朝南,高17.8米,台基为砖石结构,南北20米,东西24米,高8米。正中辟南北拱洞通门。南面门楣匾额上题“幽州重镇”,北面门楣匾额上题“冀北严疆”。东北角有花岗岩踏跺39级,可沿此登上台基顶部。鼓楼高大恢弘,气势伟丽,远望异常威武壮观。

鼓楼曾是古代战事的重要地点,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历史氛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