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热点 - 心梗有前兆,3个信号别忽视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人数约为100万,其中每3名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心梗往往发病急、病情重、抢救难度大,即使患者被成功抢救,心脏功能也可能会受到严重损害。 在一些影视剧中,心梗发作的人会突然愣住,用捂住胸部,然后重重地倒在地上,整个过程非常迅速而且毫无预兆。然而,约70%的心梗在发作前的几小时、甚至几天就会发出早期警报。 01 心梗的3个前兆 01 牙痛 心肌缺血所带来的疼痛感可能会通过神经反射传导到牙齿和牙龈上,这种现象叫做“牵涉痛”。如果你并没有牙周疾病,但是莫名出现了短时间的牙痛,通常持续在3分钟左右,并且会在1周内反复发作,就需要警惕是否是心肌缺血导致的了。 02 上腹痛 上腹痛出现的原因同样与牵涉痛有关。在临床上,上腹痛常见于下壁心肌梗塞的患者,并且可能伴随着恶性心律失常、恶心等症状。此外,如果在活动后频繁出现了胃肠痉挛、呕吐等情况,也建议排查是否与心肌缺血有关。 03 胸口有束缚感 如果你感到胸口发闷,像是被缠了一圈透明胶带一样,并且伴随着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等症状,则可能是急性心梗的前兆。 除了以上3种常见的信号,这些症状出现时,也需要提高警惕: ▪ 心梗发作前约1个月:体力明显下降,跑一两百米、爬两三层楼就会感到嗓子发紧、大汗淋漓。 ▪ 心梗发作前约一周:部分患者会出现左上肢无力、足底疼痛、肩胛骨疼等症状。 ▪ 心梗发作前1-2天:除了上述症状会加重,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突发性的心绞痛。 02 如何预防心梗? 正所谓“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接着我们就来给大家分享几个预防心梗的注意事项。 0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虽然我们在过往的文章中多次强调过戒烟限酒、饮食均衡、科学运动的重要性,但也希望大家不只是听一听,而是真正行动起来,每一个好习惯都是为健康的体魄“添砖加瓦”。 02 定期测血脂 高血脂是心梗发生的高危因素,血液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等物质的水平越高,血管内形成粥样斑块的几率越大,发生心梗的风险也就越高。 40岁以上健康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查1次血脂即可;血脂已经出现异常的人群则建议每3-6个月查1次。 03 定期测血压 对于患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要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早上起床时动作要轻柔,如厕、搬东西时不要过于用力,喝水时避免大口灌水。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想了解更多心脑血管方面的知识,可以在运动健康APP的健康头条页面找到“心脑血管健康”专题,查看更多干货满满的心血管科普知识~ - 心脏自测 - 《你的心脏几岁了?13道题测出来》 《心梗有前兆,3个信号要警惕》 《夏季为什么心血管风险激增?》 - 趣味科普 - 《心跳越慢,身体越好?》 《午睡超过这个时长,高血压风险翻倍?》 《喝水能预防心脏病?》 - 护心指南 - 《3个实用护心技巧》 《心血管患者外出要注意这3点》 《喝咖啡能保护心血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