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定法院街与达五道庙街忆旧

 唯我英才 2024-07-23

本文发表在今天的《保定晚报》上。如引用请以纸媒发表版为准。

童年时经常跑的街道应该是东、西法院街和达五道庙街,因为这一带算我家所在的延寿寺街的外围,离家不远,街道地形奇特,特别让我迷恋。说迷恋似乎有点令人难以理解,但如果我说这条大拐弯街道就是保定城里的沟壑,与高耸的西城墙北马道遥遥相对,令我感到神奇,就好理解了。

图片

法院街与达五道庙一带街道关系图。

保定城里为什么地形起伏逶迤,高低错落,居然还有这样的大深沟,确实是个谜。不知本来如此,还是建城时挖土所致。

先说法院街。分为法院西街和法院东街,当初两街之间只是宽阔的箭道,所以法院街南口最早叫箭道口。本来这里北面高处靠着后营坊有一座大关帝庙,庙前沟壑就成了箭道,可能是考武举的场所,平常是后营驻军的练兵场。后来箭道废了,1910年(宣统二年)就在箭道址建起了宏伟的老直隶审判厅和检察厅,这象征着司法制度的现代化。两厅之间几排平房则是监房。民国24年(1935年)这里为河北省高等法院,故此街得名法院街。东边沟壑里的街叫法院东街,西边高出法院的那条街叫法院西街。

法院西街很是奇特。那是因为它在胡同密集的城里是个例外,竟然是一片开阔地带。街东面没有住房,只是一道长长的高墙,高墙里露出法院的第二层楼,一层完全低于法院西街的地面,而西面的一溜平房院落又建在高坡上,那是西城墙北马道的一部分,当年是荒凉野地,建起民居后,各个院子的西墙几乎就挨上城墙了,是真正的老城根下民居。有的院子门就对着城墙而开。待城墙拆除了,问题出来了,这些面墙而建的院落裸露了出来,高高地耸立在“悬崖”马道上,住房外面仅有一条很窄的土马路,还没有栏杆,人们就在悬崖畔出来进去,俯瞰着西环城路,夏天让人觉得凉快,冬天令人觉得野风呼啸挺冷。这条高耸的马道从双彩街口一直通到后营坊西口,那里有一个深沟一样的大下坡通向环城西路。而后营坊则像一座西北城墙角落里高高在上的小镇,挤挤插插住着很多小门小户,镇子的十字路口还有小供销社,烟酒油醋小零食齐全,是这一带的小商业中心呢。

这么奇特的地方我们都喜欢瞎逛,从深沟里爬上鲁班庙,再进后营坊小镇,东跑西窜后再拐弯跑到城墙马道上去,凭墙临风,看护城河对岸大片低矮的地方,远处的思罗医院,五中,汽车修理厂,更远处又是高耸的京广铁路,看着火车像小玩具穿梭,但心里明白那条高耸的铁路通向广阔的外部世界,我们可以顺铁路走得很远。1963年发大水时,我们就是跟着大人站在马道上俯瞰西边天连水水连天的茫茫一片大海,很多房子都只能看到房顶。

而转进法院西街后,我们最喜欢隔着墙头看东边这一溜古色古香高大的民国老建筑,中西合璧,洋气又庄重。那时只知道是北市区政府大院,不知道是老直隶审判厅和法院。再后来闹运动,没人管了,北市区大院都没人办公了,孩子们都可以大白天爬墙翻门进去,在迷宫一样的楼梯走廊上疯跑捉迷藏,简直成了冒险乐园。

图片

1998年我拍摄的老直隶审判厅北楼临法院街一侧。

图片

直隶审判厅北楼,南向北拍摄。

老法院分南北两片古建筑,南边那座楼还有一个庄重的大门开在路南口,后来是供销公司之类的单位占着。南北建筑中间有几排平房是居民院,看书得知这里当年是监房。也许有的住房就是监房改造而成。

图片

法院东街东侧高台上的道路与院落。

到了这里,我们又可以有冒险的游戏可以玩了:老法院对面又是一道“悬崖峭壁”,有一二米高吧。峭壁上也是一条狭窄的通道,没有栏杆,有两三个砖梯通向地面,路边就是一排住家,有院子,还有住家就临街,看着也很刺激,等于家的门窗外走道下就是峭壁,峭壁下是法院东街。我们也喜欢在这里爬上爬下追来追去,钻进里面的胡同,名叫纱帽胡同(保定话叫傻猫胡同),下坡拐弯就到了达五道庙街了。

法院东街与达五道庙街交界处是一个大拐弯,拐弯处的房屋高高在上,两米高的房基是用砖砌的,像矮城墙,一条条两寸宽的阶梯拾级而上,这又成了我们比赛攀爬的好地方。有时就是无聊,爬到最高处,坐着看下面的行人过来过去发呆。

图片

法院街与达五道庙街交界处的拐弯,右边是纱帽胡同的房子。照片来自网络,应该是九十年代了,早年左前方的玉清观街没有楼房。

有的书记载,达五道庙路北的一排大宅高出地面二米多,那纯粹是人为垫起来的。路中央有一条羊肠夹道通往上坡的和平里居民区。胡同西边有一座高门大宅,前后跨院,还有后门通和平里西街,有书记载著名影星张瑞芳童年时随当军官的父亲在这个院里生活,后来去了北京。而路南的延寿寺街与双彩街一带整体像个高原俯瞰法院街和达五道庙街,难道也是人为垫起来的吗?似乎不是,因为面积太大了,与西大街形成了缓坡地带。到底如何,不得而知。达五道庙街南边几乎就是两个大院的后墙。以延寿寺街为界,东边是从半亩园铺展过来的两江会馆(安徽会馆)大院后墙,西边是山东会馆大院的后墙,山东会馆里还建有一座高大的庙宇,庙的后墙俯瞰着张瑞芳家的大院子。整个街南部基本都是高墙,因此达五道庙街平时一点都不热闹,高门大宅很是肃穆。

图片

1997年我拍摄的达五道庙街,东向西拍摄。左为安徽会馆南墙。正前方是直隶审判厅。

要说热闹,达五道庙最热闹的地方是临近永华北路路口路北的一座深宅大院,那座大户人家的院子改成了一座大粮站,附近居民都要在这里买粮打油,宽敞的大南屋一拉溜一排粮柜,还有高大的油桶,面粉飞扬,油脂味浓郁,人们扛着面袋子,拎着油进进出出,很是欣欣向荣。大人们来买粮油都带着孩子帮忙,因此我们得以在大院子里东跑西跑玩耍一阵,那里也成了我们的乐园。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早年的达五道庙其实就在粮站的东边,实际名称是大五道庙,不知庙什么时候废了,成了一片大开阔地,很荒凉。六十年代又在那里盖起了一座简易红转居民楼,与周边的平房大杂院显得很是格格不入,那个路口一直不雅观,直到后来老房子拆除建了新的居民区。但可惜的是那些雅致的老院子和庄重的两江会馆、山东会馆都随之毁于推土机下,连那片奇特的原始地形都杳无踪影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老直隶审判厅的北片建筑总算保留了下来,一番修葺后可以以历史文物的面目供游人参观了。东西法院街和达五道庙街依然栩栩如生地存在于老保定人心目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