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没有英美援助,苏联能单挑打赢德国吗?

 hercules028 2024-07-24

在二战中,有一个巨大的争议:

作为二战的胜利国,苏联打败了纳粹德国值得骄傲,但许多人心存怀疑,认为苏联之所以赢得胜利,是因为有英美物资的援助。

那么,苏联能单挑过纳粹德国么?盟国对他的帮助有多大?

首先要说明的是,英美等国的援助,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战争的局势。而之所以这么说,首先要提到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原因。

1941年6月22日,德国集结重兵,分三路对苏联发动了全面侵略。而苏联方面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在头5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苏军在各线战场接连失利,损失人员达到了近700万人。

究其原因,苏方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其中第一个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是德国方面的突然袭击,以及苏联的情报系统混乱。

虽然两国早在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之前,就已经隐隐有预感,双方将会爆发一场大战。

但即使到了战争爆发前,双方仍统一宣称,两国间不存在即将爆发的战争和冲突。而且苏联方面多次暗示,表明自己愿意与德国方面进行谈判。

而在德国正式入侵之前,苏联也曾从多个渠道获得过相关的情报,但由于情报之间相互冲突,真假难辨,导致高层难以判断具体情况。这也导致了苏军的防御部署较为薄弱,难以抵挡蓄谋已久的德军的进攻。

其次第二个,影响最深远的原因,是苏联之前的种种霸道行径引起了周遭国家的怒火。

在当时,由于英法等国秉持的“绥靖政策”,导致他们既不愿过多干涉纳粹德国的崛起,又不愿与苏联方面建立同盟。

在这样的情况下,斯大林为了确保苏联的安全,选择了用激进的手段来扩张领土。

他先是派兵袭击了波兰的东部地区,与德国双管齐下,最终导致了波兰的亡国。

紧接着,他提出了自己“东方战线”的构想,先后以武力强行霸占了芬兰、立陶宛、罗马尼亚等国的部分土地。

在扩大苏联版图的同时,也引起了这些国家的不满,最终导致苏德战争爆发后,这些国家纷纷倒向德国那边。

而庞大的领土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边境线的布防。

为了确保领土安全,斯大林在新扩大的边境线上筹划修建“巴甫洛夫防线”。这条永久性的新防御工事规模庞大,给苏联的生产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加快进度,苏联国内的各大工厂几乎全力投入,导致军备方面的生产受到了阻碍。并且他还拆除了原有的“斯大林防线”,将其中的部分工事转移到新防线来,颇有点“拆东墙补西墙”的味道。

这也导致了苏联整体防线过大,并且防御薄弱,因此在战争爆发后,这些防御部署一触即溃,被德军如同撕碎白纸一般轻松攻破。

最后第三个,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的工业与经济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早在战争开始的三年前,苏联就与德国通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保持着大规模的商品贸易。

在这份协议中,德国仅需以一部分重工业与军工业成品,就能从苏联那里换取到大量的工业原料。

虽然当时苏联经过改革,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但在一些高端技术层面,还是受到德国的制约。

通过这些交易,德国方面收获了大量的石油、粮食等重要战略资源,并在之后尽数投入到战争当中。

而苏联方面则受制于人,在交易中吃了不少暗亏。截止到两国之间的战争爆发,德国已经欠下了超过7000万美元的巨额债务。

而这份债务,自然也就随着战争而搁置了。

这些珍贵战略物资的流出,既增加了德军的作战能力和军事武装力量,又使国内的工业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此消彼长之下,苏联此举完全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德国方面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在苏联境内发起了迅猛的攻势。

到了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德军熟练地将“闪电战”战术再次在苏联境内重现。

仅仅在战争爆发的18天后,德军就凭借着高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在苏联境内快速推进600多公里,直接在苏军的防御圈上撕开了一道大口。

并且德军目的明确,所有军事行动的中心都在瞄准苏联的重要工业区、农业区。

在战争的前5个月,苏联损失了大面积的领土,其中包含多个重要生产区域,这直接导致的63%煤和58%的钢材的生产能力,落入到敌人的手中。

基于以上三点,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即便当地人民万众一心,坚持保卫家园,但如果没有任何外力介入,整个战场的形势将不容乐观。

英美方面的支援

而面对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迅猛推进,在一旁观战的英美等国也不禁犯起了嘀咕。

如果说,希特勒在战争之初,对英法美等国有意识进行的回避,是让这些国家实行“绥靖政策”,作壁上观的依仗的话。

那么他在战争中期表现出来的强大侵略性,以及残暴的统治行为,就让这些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

一旦德国成功消灭苏联,那么希特勒就将彻底接管苏方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与广袤的疆土,彼时,世界上将再难有国家能够直面德国的铁蹄。

因此,苏德战争的爆发,不但化解了苏联与西方国家历来相互敌对的外交态势,还一定程度上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6月22日当天,素来看不惯苏联的丘吉尔公开声明,英国将完全支持苏联的战斗;而美国方面也摒弃了对苏联的敌视,提出要对苏方进行军事援助。

然而,虽然在口头上做出了大量的承诺,但英美两国的实际援助道路却走得异常曲折。这主要是由三个方面的要素造成的:

第一个要素,是当时英美两国的生产力客观上存在不足。

彼时,两国刚刚从“绥靖政策”的思想中脱离出来,本国部队的战斗力还不完善,需要进行大量的军备更新和添置。

而作为协议中的主要供给方,美国不但要负责本国部队的武器与装备生产,还要向英国和苏联提供大量支援。

就当时的生产力而言,想要立刻实现援助无疑是不现实的。

因此,虽然美国方面答应每月向苏联提供6000架战机、2万门防空炮与其他大量的战略物资,但碍于生产力不足,最终没有实现。

第二个要素,来自于运输困难与德国方面的阻碍。

由于战争初期的巨大失利,苏联境内难以组织出足够大的商船船队来接收物资,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将物资运送到当地,美英两国还需要自己准备交通工具。

这对于当时后勤运输紧张的美国来说根本不可能实现。

而德国方面为了迅速解决战斗,实现希特勒“三个月灭亡苏联”的野心,更是对海上的运输舰队再三骚扰,短短半年内,美英两国在海上的运输部队就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而苏联此时自身都难保,更谈不上组织兵力来掩护海上的物资队伍。

如果说以上两点原因,使支援变得困难的话,那么接下来要讲的第三个要素,则是关系到支援能否继续下去的关键。

当时,美国国内对于是否援助苏联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

在反对派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民众秉持的是完全的孤立主义。在他们看来,如今美国没有陷入战争泥潭,正是应该大力发展的时候。

一旦向苏联发动支援,一是会拖累本国经济,不利于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

二是如果苏联获胜,那么理念截然不同的两国必将爆发战争,支援苏联就等同于削弱自己;

三是如果德国获胜,那么运到苏联的所有物资都将成为德军的助力,这也不利于后期设想的“美德争霸”局势。

因此,对苏联的支援在这三大要素的影响下,遇到了许多阻碍。

但最终,三方通过漫长的协商,解决掉了所有的问题,并最终确定了支援物资的数量与分配。

1941年10月1日,三方重要成员在莫斯科签署了秘密协定,约定向苏联方面提供大量物资援助,包括但不限于战机、火炮、坦克、以及各类重要战略资源。

仅以军械做例子,从1941年支援开始,到1945年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结束。

在这近4年的时间里,英美总共向苏联运输了飞机近2万架,各类装甲战车18000余辆,并且大部分的运输工具,也是由西方生产后,再运输到苏联境内。

可以说,这些支援物资对苏德战场的局势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影响。

支援对苏联的影响

那么,这么多资源运往苏联之后,到底对苏德战争起到了多大的影响呢?

在一些人看来,英美的支援可以说是无足轻重。他们列出了三个观点,来印证这些物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第一个观点,是他们认为,虽然西方从1941年10月开始,就开始向苏联提供物资,但初期的物资数量极少,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

而真正的大规模援助是在苏联方面稳定战局之后,才陆续送往苏联。因此,英美的支援最多只能说是锦上添花,算不上关键的物资帮助。

第二个观点,是他们认为西方提供的武器装备实用性差,在正面战场几乎没有发挥太大作用,还不如苏联本国生产的装备。

第三个观点,是他们认为美国提供的战略物资总量占比较少,大部分钢合金全是苏联自己生产,因此没有对战局产生大的帮助。

当然,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它们相对片面,没有关注到战争的整体走向。

首先,针对第一个观点,西方的支援并非是锦上添花。在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在战场上接连失利,丢失了大量的领土。

为了不给德军留下资源,斯大林下令采用“焦土政策”,要求部队不留给德军任何可利用的资源。

这也导致,苏联沦陷区的工厂、交通等设施损毁严重,苏军很难组织起正常的运输队伍。

就算美国的支援大批量送到,也无法及时运往前线;而一旦失败,这些物资最终也会化作一片火海。

而英美最先向苏联提供的是什么呢?恰好就是交通工具。

仅在《第一次协定书》期间,单是美国就提供了1300多架飞机,外加近5万辆运输车辆。

要知道,当时苏联全国上下,一年的汽车生产总量才这个数!也就是说,通过这一次支援,苏联方面的交通运输能力至少提高了1倍!为兵力和军备前往前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此可见,西方在战争初期并非没有支援,而是精准地发觉了苏联面临的窘境,进行了针对性地解决。

其次,针对第二个观点,西方提供的物资并非对正面战场毫无帮助。

诚然,由于西方生产的军备没有考虑到苏军作战的环境,导致大量坦克、武器在苏军中评价较低,但这并不能成为全盘否定支援价值的理由。

西方支援为正面战场提供的帮助,要从它们援助的机床等设备中看出。

当时,由于德军的快速入侵,导致苏联方面没能将工业设备及时进行转移,导致国内生产能力骤降。

战前,苏联1年可以生产200多台机床,而在战争期间,该产量只有可怜的5台。

因此,美国方面将大量的高级机床运输到苏联境内,仅拉床就多达281台,是苏联在战争期间的总产量的2倍;

而龙门刨床更是多达487台,足足是苏联的3.2倍。

试问,如果没有这些生产设备,苏联又怎么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大量武器,最终支援到前线呢?

最后,针对第三个观点,美国的支援更可以称得上是慷慨了。

战争期间,美国共向苏联提供钢合金1.4万多吨,仅相当于苏联战时钢材产量的5%。

这样一看,好像确实有点寒酸,但这是因为,苏联本就是产钢大国。可美国提供的物资,并不是只有这一项。

在军工材料方面,西方提供的有色金属,在军备生产中为苏联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以铜为例,美国共支援了42万吨左右的铜制品,直接占到苏联产量的60%多;其他稀有金属,大多是苏联境内稀缺或没有的资源。

因此,在军工材料方面,美国的支援可谓是大大加速了苏联的武器发展进度,其影响甚至在战争结束后,仍为苏联提供着帮助。

通过对这三个观点的反驳,英美等国在苏德战争中的支援得以重现它们原来的价值。

我们也得以明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全世界人民团结一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付出是无足轻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