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陈赓不带王耀武、杜聿明带兵入朝作战?黄维的解释有道理,但不全对

 Bao5685 2024-07-24

1951年,陈赓在赴朝前,来功德林看望黄埔同学,王耀武得知后,主动请缨:

“学长带我去打仗吧,哪怕做一名长枪兵也行。”

陈赓听罢,拍案赞赏:“放心,我一定把你的意愿上报中央。”

虽然王耀武的战略战术水平一流,当年在抗日战争中打满全场,有了“宁碰阎王,莫碰老王”的说法,但最终渴望到朝鲜前线当一名长枪士兵的心愿并未实现。

01

其实,在当时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原国军将领中,想要随军出征的不在少数,如黄埔一期的杜聿明、宋希濂等。

这二位不仅和陈赓是同学,还曾指挥过美械装备军,有着指挥大兵团作战经验,对战争的战略也不错。
当年在远征军发起滇西缅北的反攻时,对英美等盟军也有接触。

可以说,比起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了解,在某些方面恐怕还要胜过我军。

如果陈赓将军真要从功德林里选出几位学弟带到朝鲜战场上,这三位必定当仁不让。

话说回来,肯定不会让他们只做一名普通战士,当然也不会让他们实际指挥数万志愿军在第一线作战,但在总指挥部里做出谋划策的参谋还是够资格的。

图片

那么,他们为何没有去成朝鲜,加入志愿军呢?
其实,早在朝鲜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功德林的在押人员就已经兴奋起来。其中原徐州“剿总”副参谋长文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不已。

他判断这次战争必定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背后隐藏的是美苏两大超级帝国的博弈,而苏联在对德作战中元气大伤,最后的赢家必定是美国。

一旦美国跨过鸭绿江,而他们就有了翻身之日。

这一观点给了绝大多数人希望,他们开始每天争着抢着看最新的报纸,了解朝鲜的战况。
为此,文强还专门洋洋洒洒写了一篇长达6000字的《美朝战争的预测》,得出的结论正是“美国是不可战胜的存在!”

02

与他这种幸灾乐祸心态不同的是,杜聿明、吴绍周、杨伯韬等人深信此次朝鲜战端,中国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并且在志愿军入朝作战后,组成一个研究美军讨论小组,凭借着对美军装备和战术的了解,整理出一份六万字的《美军战术之研究》。

杜聿明更是凭借着自身对美军的研究,深入分析得出:

训练简单、缺乏对战略战术的研究。对敌作战不是从敌情、地形、兵力以及士气等有形无形的要素上决定战略战术的制定。
因此,美军整个战斗力是不行的,尤其是步兵最差!
并且,他指出:只要中国将领指挥得法,就一定会大败美军,取得胜利。

图片

后来,这份报告送到主席手中,对朝鲜战场上我军的作战起到重要作用。

但即使如此,杜聿明等人还是没能得到上前线的机会。

对此,同样关押在功德林里的黄维曾这样评价道:

“志愿军的将领比他们高明多了,王耀武、杜聿明去了能打出这样的战绩吗?”

王耀武也曾说过:“运动战不是谁都能打的,我们打不了,就凭借对部队的掌控程度和能力,我们就做不到,即使是白崇禧、陈诚也没那本事。”

宋希濂对此也十分认同,“就我那陈赓学长的水平,恐怕陈诚回炉再造也比不上人家一半,更何况咱们?”

03

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他们不能去前线的根本所在。

那就是这些将领对美军都有一种“惧美症”。
虽然在抗日战场上,他们在诸多战役中大败日军,但日本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和美军不可同日而语。

而由于他们曾经指挥的美械装备军,也使得他们在面对美军时,缺乏或多或少的作战勇气。

在当初拥有数十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尚且被解放军打败。

更何况要拿着轻武器去在冰天雪地中与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作战。

图片

同样作为被俘将领,此时还没有从思想上被完全改造,到朝鲜战场上变数太大。

所以陈赓将军也就没有带着他们去的必要了。
不过话说回来,昔日与王耀武同为黄埔三期,在长春起义的曾泽生将军,率领着由滇军60军改编为的50军,在汉江一战成名。

50军3万将士与美国李奇微的王牌部队共5万人在汉江南岸狭路相逢,阻敌50个昼夜,打出云南子弟兵的威风。

不知,如果当初王耀武、杜聿明、宋希濂等人,不是被俘而是起义,会不会也能在朝鲜战场上打出如此傲人的战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